第262章 再度殺回竇莊
字數:4897 加入書籤
九原山的會議結束後,劉處直等幾個掌盤子按照計劃再次殺到澤州沁水縣境內,兩個月前流寇離開後,朝廷安排了新的知縣上任沁水,這位屁股都還沒坐熱,三萬多流寇又入境了。
不過這次劉處直回來是有目標的,打個縣城下來已經沒什麽收獲了,這次必須要把竇莊給滅了。
當流寇繞過沁水直奔竇莊時,知縣知道自己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隨著流寇又分兵幾處,官軍也做了相應調整,洪承疇集合了艾萬年、李卑賀人龍、馬科等先入晉的官兵就在平陽府準備滅掉橫營。
大同總兵尤世祿率鎮兵南下沁水準備解決劉處直,沁水這裏也來了一個新的隊伍便是從四川趕來的石柱營。
秦良玉老太太奔波進京麵聖後舊病再次複發,實在無法親自領軍了,隻得回石柱老家養病她帶了一千五百人回去,留在山西的石柱營共三千五百人。
由兒子馬祥麟和兒媳張鳳儀統領,張鳳儀和張道浚是同胞姐弟,石柱營便一直駐紮在竇莊。
此時的竇莊有張家澤州營加上石柱營共七千人,不過還好之前大敗後張道浚練兵時間不長,澤州營現在能戰的不過千人,隻能配合石柱營作戰。
大同官軍南下的事已經被偵騎得知,在離竇莊不遠的芹村,劉處直、李自成、老回回、張天琳幾人商議由李自成和老回回去應付一下大同官軍,不需要死打硬拚,創造機會讓劉處直能解決掉石柱營。
大哥,這個尤世祿就麻煩你了,你和老回回一起去拖住他,我看看能不能把石柱營引誘出來滅掉,要不然他們守著城我們可沒辦法拿下竇莊,力有不逮一定要走別硬拚。
兄弟,沒事的尤世祿就交給我和老回回了,我們也有不少馬匹,打不過自然會走。
好,那就拜托大哥了。
崇禎四年六月十五日,沁水外竇莊劉處直和張天琳部六千五百義軍在竇莊南門外列陣迎敵。
考慮到竇莊有一些小炮,劉處直把軍陣設置在城牆一裏五之外,然後派騎射手往城牆上拋射箭矢。
城牆上,張家大姐兒張鳳儀穿著一身鎧甲,旁邊是自己丈夫馬祥麟和弟弟張道浚。
張鳳儀最佩服的便是自己婆婆,連身材裝扮都是學的她,秦良玉身高有一米八體重近兩百斤能穿三層重甲,張鳳儀雖然沒有自己婆婆那麽高,但也有一米七左右,張鳳儀為了當女將扛起甲胄也經常練武增肌,看著威武雄壯,甚至還有一撇胡須。
身旁的馬祥麟看著就像細狗了,從身材方麵就能看出了家庭地位了。
張鳳儀拿著千裏鏡看到了軍旗下的劉處直,詢問一旁的兄弟這個是不是克賊。
嗯嗯,大姐就是他,是我大明衛所軍出身居然不顧皇恩背反朝廷實在可惡至極,大姐有什麽想法嗎。
當然是出去和他打一仗了,我石柱營打各地反賊打後金建奴都不怕,這種流寇都是烏合之眾何懼之有。
大姐,這些陝西流寇可不比西南那些土司啊,千萬不可輕敵。
行與不行試試便知,集合兩千人馬我們出莊作戰,試試這些流寇的成色,夫君你留守莊內看情況接應我。
很快兩千白杆兵集結完畢,在張鳳儀的帶領下出莊準備迎戰義軍,試試義軍的作戰能力。
鳳儀你小心一些,不要輕敵也不要孤軍深入太多了,聽聞流寇騎兵厲害。
大男人磨磨唧唧,我就煩你這一點,說完也不再理馬祥麟,帶著人就出去了。
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被自己媳婦埋汰,馬祥麟臉色也不好看,張道浚隻能安慰一下他,說自己大姐從小就這樣,諒解一下。
兩千白杆兵出莊後一裏多點後便開始列陣,每人手持一杆白蠟木製成的長矛,矛頭雪亮,這些來自石柱的土家族兒郎,自幼習武,尤擅山地作戰非常適合山西的地形。
一百五十步外,劉處直觀察著這些白杆兵,披甲率很高,也不都是拿著長槍的,背後都背著藤牌挎著腰刀,後麵幾排拿著那種西南地區那種彎刀,和劉處直以前用的苗刀差不多。
兄弟們這白杆兵看著也不錯啊,不知道和九邊的那些邊兵比有什麽不同。
掌盤子和他們打一仗就知道了,弟兄們已經準備好了,這些南蠻子看著氣勢洶洶還是不敢主動進攻我們。
因為地形原因,劉處直隻安排了前中兩營三千人迎敵,分為兩個軍陣,看著白杆兵那些長槍,劉處直就放棄和他們長槍互捅了,這種仗隻能先放火器,再貼身肉搏。
隨著號角聲起,義軍前營的三百弓箭手出列,彎弓搭箭,張鳳儀見狀,立即命人揮動令旗,舉盾防守。
白杆兵迅速從背後取下圓形藤盾,舉過頭頂。
這些盾牌輕便堅韌,表麵覆有生水牛皮,能有效抵擋箭矢。
\"嗖嗖\"破空聲響起,箭雨傾瀉而下,大部分被藤盾擋住,偶有穿過縫隙的,也被前排白杆兵的重甲擋住,三輪箭雨後,白杆兵僅幾人輕傷。
見弓箭效果不佳,劉處直命令鳥銃手上前五十步準備齊射。
聽到劉處直命令後,季伯常指揮鳥銃手出列,之前的火器司把總趙德柱在霍州戰死了,火器隊伍就全部交給季伯常指揮了。
\"放!\"一百餘支火銃齊射,硝煙彌漫,一百步的距離較遠,白杆兵隻有數人中彈倒地,陣型也沒有散亂,並且迅速分散開來,減少傷亡。
當鳥銃裝填時,旁邊的十餘門火炮也開始轟擊,火炮炮彈攆過白杆兵軍陣,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白杆兵雖然沒有鳥銃,但是有一些火炮,開始對著流寇軍陣開炮,石柱營的這些白杆兵操作火器不如操作自己的長槍,這些炮彈全都不知道飛到哪裏去了。
見流寇玩賴不和白杆兵肉搏一直放火器騷擾雖然傷亡還能承受但這樣拖下去太影響士氣了,張鳳儀按耐不住性子了,傳令旁邊的兩個千總,讓他們指揮隊伍進攻。
殺!白杆兵齊聲呐喊,聲震四野,保持陣型穩步推進,在距離義軍三十步時突然加速衝鋒。
季伯常趕緊把火器司帶下去,官軍上來了。
兩軍相接,金鐵交鳴之聲驟起,張鳳儀居然一馬當先直接衝了上來。
長槍如銀蛇出洞,直取義軍前排一個穿雙甲的隊總。
那隊總舉盾相迎,卻不料張鳳儀槍法刁鑽,槍頭一勾一帶,竟將盾牌挑飛,隨即槍尖直刺咽喉,隊總應聲倒地。
白杆兵的長矛在此刻展現出不一般的威力,丈二長矛比普通長槍長出兩尺,矛頭的倒鉤不僅能勾拉盾牌武器,還能在抽槍時造成更大創傷,義軍前排刀盾手很快損失了十餘人。
張成、張悟,你們指揮變鉤鐮陣。
兩個千總將命令下達後,白杆兵聞令迅速變換,前排突然蹲下,中排長矛平刺,後排則從間隙中伸出帶鉤長杆,專攻義軍下盤。
這戰術讓義軍措手不及,數十人又瞬間被鉤倒。
高櫟見白杆兵這招厲害,命令所有人趕緊貼上去肉搏,而中營見前營陷入苦戰,李茂讓左部進攻石柱營張悟部,意圖從側翼殺入。
戰情陷入了焦灼,騎兵營馬世耀向劉處直請戰派騎兵出擊,看著這個混亂的戰場,劉處直詢問道騎兵能戰嗎。
馬世耀說從沁河那邊繞一下插入石柱營後方,他們後排拿的不是長槍。
郭世征在訓練另一部分騎兵這次就沒有讓他參戰,見馬世耀信心滿滿,劉處直也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騎兵營悄悄的從後陣離開,張鳳儀等人並沒有發現,繞行五裏後,馬世耀指揮騎兵來到了張成部的後方,他一揮令旗,騎兵的鐵蹄踏過鬆軟的泥土直取石柱營後排。
見騎兵殺來了,張鳳儀本想調一部分長槍手回防但高櫟現在纏得緊脫不開身。
騎兵的衝擊速度很快,眨眼間就殺入石柱營後陣,那些拿短兵器的軍士被騎兵衝的七零八落。
城牆上馬祥麟雖然惱怒自己妻子不給麵子,但當著這麽多人麵不好見死不救,更何況小舅子張道浚看到流寇對自己大姐慢慢形成包圍之勢,一直在旁邊催促他趕緊出城。
在開戰前他就將剩餘隊伍集中了好了,很快他就和張道浚一起出了竇莊直撲戰場。
今天這仗義軍和石柱營打的險之又險,因為不熟悉對方戰法損失有些大,見他們增援來了也不好再繼續打下去。
劉處直下令鳴金收兵,高櫟和李茂聽到金聲,紛紛指揮隊伍慢慢往後退脫離戰場。
馬世耀看到對麵增援來了,也撥馬就走,戰鬥就這樣結束了。
此戰石柱營傷亡三百多,而克營傷亡近四百,算是小負一場,主要是這個長槍大夥都沒見過吃了點虧。
但是石柱營沒有騎兵,他們的作戰範圍就不能離竇莊太遠,戰場主動權則會一直在義軍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