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崇禎皇帝暴怒,義軍轉進泰安州

字數:4170   加入書籤

A+A-


    三月的北京城春意盎然,但是乾清宮裏的人卻感到一陣寒意,皇帝陛下又被刺激到了,這次還不是一件小事比朱重八被賊寇羞辱還要大。
    朱由檢手中的塘報已被攥得皺皺巴巴,墨跡在汗濕的指尖暈開,將曲阜陷落四個字都捏的看不見了,仿佛這樣做了就沒發生過這件事。
    \"混賬!\"年輕的皇帝突然暴起,將塘報狠狠摔在地上。
    禦案上的青玉筆架被袖風帶倒,發出清脆的碎裂聲。\"孔聖故裏,讀書人的顏麵!白蓮妖人安敢如此!\"
    侍立兩側的太監們齊刷刷跪倒,額頭緊貼金磚。
    王德化壯著膽子拾起塘報,瞥見上麵還有\"衍聖公遇害孔林險遭焚毀\"等字眼,手指不由一顫。
    \"傳旨!\"崇禎的聲音像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五軍都督府、兵部、錦衣衛的大小官員即刻來見我!還有...把那個在國子監讀書的孔胤繁叫來!\"
    同一時刻,棋盤街的茶館裏,幾個國子監的學生正圍著朝廷發出的最新一期邸報爭論不休。
    突然街上一陣騷亂,隻見禮部右侍郎錢士升跌跌撞撞地從轎子裏衝出來,官帽歪斜也顧不得扶正,老淚縱橫地嘶喊著:\"蒼天無眼啊!曲阜...曲阜...竟遭賊人攻陷焚燒。\"
    邸報從一個年輕舉人手中滑落,上麵赫然印著:\"白蓮妖匪陷曲阜,衍聖公闔府遇害\"。霎時間,整條街的哭嚎聲從各個角落爆發出來。
    一個白發蒼蒼的老翰林當場昏厥,手中的《論語》掉進路旁水溝;國子監祭酒倪元璐當街向曲阜方向跪倒,以頭搶地;更有數十士子自發聚集在孔廟前,捶胸頓足,哭聲震天。
    \"聖脈斷絕,道統何存啊!\"
    \"那幫泥腿子怎麽敢...怎麽敢...\"
    \"孔聖陵寢可還安好?\"
    騷動一直持續到黃昏,當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帶著幾個錦衣衛趕到兵部衙門時,發現兵部尚書熊明遇正對著山東地圖發呆,案幾上擺著已經涼透的海帶湯。
    \"本兵,陛下口諭...\"
    \"我知道。\"熊明遇疲憊地擺手,\"登州的孔有德還沒剿滅,現在白蓮教餘孽又起。\"他手指重重戳在兗州府位置,\"可朝廷精銳大軍都在圍攻登州叛軍,山東本地兵馬也不好輕動啊。”
    駱養性壓低聲音:\"山東的錦衣衛密報,此事恐怕不單純是白蓮教所為。現場有馬隊痕跡,殺人手法也不像尋常教匪。\"
    \"你是說陝西流寇也參與了?\"
    \"應該是有陝西流寇。\"駱養性從袖中抽出一份密函,\"有兗州府官員審問孔府幸存家丁得知,亂匪中有人稱首領為"掌盤",此乃秦匪慣用稱謂。\"
    熊明遇眉頭緊鎖:\"闖賊高迎祥的名字隱藏的很好真名都是孫傳庭俘虜他之後才知道的)?還是克賊劉處直?\"突然猛拍桌案,\"荒謬!闖賊遠在山西不久前還在畿南地區,克賊也在河南,他們如何能穿過十餘處州縣到達山東卻不被朝廷知曉?定是這些官員為了減輕自己罪名胡亂說的!\"
    紫禁城文華殿內,二十出頭的孔胤繁跪伏在地,身體抖如篩糠。他是孔胤植的堂弟,因在國子監進學而逃過一劫。
    \"抬起頭來。\"崇禎的聲音從上方傳來,\"即日起,你襲封衍聖公爵位。
    朕已命山東巡撫餘大成調登州前線一萬精兵南下剿匪,你隨軍返曲阜,務必重振孔門威儀。\"
    孔胤繁的額頭在金磚上磕出悶響:\"臣...臣謝主隆恩...\"話音未落,突然一陣劇烈咳嗽,竟嘔出幾口鮮血。
    王德化連忙喚太醫。診斷結果是憂思過度,氣血兩虧。
    太醫開方時悄悄對駱養性道:\"這位新衍聖公,怕是活不過三年啊。\"
    與此同時,東廠提督曹化淳正在審問幾個逃來京師的孔家人,其中一人戰戰兢兢地描述:\"那女匪首戴著麵紗,劍法極好...還有個疤臉漢子專門負責關押人犯...\"
    \"可曾聽說陝西來的流寇?\"曹化淳突然發問。
    這幾人一愣:\"這...小的隻聽說白蓮教...\"
    曹化淳剛收到密報,在山西的流寇闖賊部,眼下居然全部進山躲藏起來了,他懷疑應該是闖賊精銳去了山東才讓他們蟄伏起來的。
    但他不想給自己找事,提筆在呈給皇帝的奏疏中寫道:\"查無實據,當係白蓮教匪虛張聲勢。\"
    兗州城外十裏長亭,孟九娘摘下了伴隨她多年的麵紗,夕陽為她姣好的麵容鍍上一層金輝,但劉處直卻當沒有看到,因為他在想孔有德的事,一晃眼在山東這裏待了一個月了還不知道孔有德啥情況呢,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了,萬一已經死了自己和高迎祥來這裏就沒意義了。
    \"劉大哥此去泰安州,不知何時再見?\"她的稱呼已經從劉掌盤變成了劉大哥。
    劉處直蹲在溪邊灌水囊,頭也不抬:\"看官軍動向,巡撫餘大成若真從登州調兵來剿,你們最好往河北轉移或者直接進泰山吧。\"
    \"你...\"孟九娘咬了咬唇,\"高掌盤說你們來山東是有要事?\"
    \"嗯。\"劉處直終於起身,拍了拍衣衫上的塵土,我們聽說了登州有官軍將領反叛專程前來的,看看東邊官軍怎麽打仗的,順便再收點逃兵。”
    “對了孔府地牢裏麵救出的人怎麽樣了?”
    \"都入教了。\"孟九娘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他們親眼看見所謂聖人後裔的真麵目,現在是最虔誠的信眾。\"
    劉處直欲言又止,他想起那個在地牢裏發現的老秀才,枯瘦如柴卻死活不肯離開,最後撞死在孔府門前的石獅子上。
    老人臨終前念叨著\"禮崩樂壞\"四個字。
    \"孟舵主。\"劉處直突然正色,\"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你說。\"
    \"治國安邦,終究需要讀書人。\"劉處直罕見地說了長句,\"殺些貪官惡紳無妨,但我看你白蓮教行事太過酷烈,連讀書人都不放過,要知道我們在山陝征戰碰到讀書人都是以禮相待的。
    孟九娘的笑容僵在臉上。她突然從懷中掏出一方繡帕,上麵歪歪扭扭繡著並蒂蓮:\"這個...給你。\"
    劉處直接過來,翻來覆去看了看:\"擦汗的?\"隨手塞進褡褳,\"謝了。\"
    孟九娘胸口劇烈起伏,猛地轉身跨上馬背。她不知道的是,當馬蹄聲遠去後,劉處直從褡褳裏重新取出那方繡帕,對著落日看了很久,最後輕輕歎了口氣。
    夜色如墨,劉處直和高迎樣已經安置大軍休整了,遠處傳來狼嚎,驚起幾隻夜棲的烏鴉。
    李虎走到了他的麵前說道:“掌盤子我們可能走錯路了,這裏叫汶上縣和泰安州不是一個方向。”
    劉處直搖頭:唉這已經是第幾次迷路了,我們應該撈點白蓮教的人一起走的可惜了他們不願意。\"
    話音未落,前方偵騎飛奔來報:\"掌盤子!路邊發現個受傷的書生!\"
    火把照耀下,一個青衫書生倒在血泊中,身旁散落著幾本染血的典籍,劉處直蹲下探查,發現此人雖麵色蒼白如紙,胸口尚有微弱起伏。
    書生突然抓住劉處直的手腕,是官軍嗎,快去曲阜剿賊,說罷又暈了過去。
    想辦法救活他吧,如果願意加入我們是好事,不願意的話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