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懷慶府城被攻破(1)
字數:5901 加入書籤
大帥啊,不能這麽打了一點用都沒有,府城裏麵有一兩萬守軍,城牆上防守的人也不少,每次我們進攻的人數還沒有對麵牆上多呢,這樣打下去怎麽可能打下來。
左良玉部現在已經進入河南了,跟著山西的官軍說不定也要來,不能再打這糊塗仗了。
一旁的李自成、高迎祥、八金剛等掌盤子紛紛點頭稱是。
李自成接話道:“大帥,現在天氣眼看著越來越冷了,再這麽打下去一旦張宗衡許鼎臣山西新任巡撫,宋統殷因為丁憂離任)率軍前來我們可是要吃大虧的。”
哈哈各位掌盤,我王自用豈是如此愚蠢之人,懷慶要防守少不了城外的供給,現在圍城日久一粒糧食都沒進去。
年初劉兄弟來時還給鄭王留了一部分莊園,現在我把附近交通要道截斷了,所有王莊都給他打了,鄭王早晚會急的,城裏十幾二十萬人糧食每天消耗都是海量,一旦官倉糧食沒了他就得開私倉,鄭王會舍得的嗎。
原本河內縣城裏麵百姓數量沒這麽多,但是懷慶府周邊的百姓對於大量義軍的到來還是有點害怕,年初義軍隻在河南待了了一兩個月,老百姓對他們並不熟悉,義軍也沒能給他們什麽實惠,當王自用率軍二十萬人來這裏還是弄得地方雞飛狗跳。
這二十萬義軍有官軍俘虜、逃兵、山賊、水賊、土匪、破產農民,這就是一個大雜燴,王自用和李自成還有高迎祥能維持好軍紀,其它人就難說了。
不少義軍在懷慶府周邊打家劫舍,嚴重的還有殺人放火,王自用作為一個鬆散聯盟的盟主根本管不住他們,最多就是在他們鬧的太過了派橫營的親兵去他們營伍索要首惡,然後當著百姓的麵斬首
不過這些掌盤子一般都會推替死鬼前去,這種懲治一點用都沒有,連一天的好軍紀都維持不住。
結果就是懷慶府周圍的老百姓紛紛逃到城裏尋求庇護,大批破產百姓露宿街頭,令城中的氣氛極為緊張。
天氣還不算太冷,一些官紳出資搭設粥棚,難民們還算勉強活得下去,但饑寒交迫,生活也十分淒慘。
王自用的計劃早就開始實施了,他知道自己控製不住軍紀,就在這些難民裏麵收買線人,還有派遣義軍化裝成流民混在裏麵一起進去,到時候讓他們趁著義軍攻城時開門獻城就行,到現在他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線人進去了,隻要有部分人發動了,這次攻城容易多了。
就算不發動裏麵的百姓也會消耗城內的存糧,到時候一樣會有亂子發生。
雖然這破辦法有點不擬人,不過大夥還是挺佩服王自用的腦子,這要是成功了,那就是陝西義軍在起事六年後攻陷的第一座府城,對大明的打擊會很大的,也對官老爺們是個充分威脅。
崇禎元年躲在縣城裏麵是很安全的,崇禎三年縣城也不安全了,到了崇禎四年至五年州城也不算太安全了,在山西義軍也攻陷了五六處州城了。
原本王自用的計劃是個長期計劃,沒想到城裏的鄭王關鍵時刻送了助攻。
河內縣,鄭王府銀安殿內,鎏金獸爐吐著縷縷青煙。鄭王朱翊鍾斜倚在蟠龍寶座上,手中把玩著一枚和田玉雕成的貔貅,眼睛卻不時瞟向殿外,生害怕有人跑進來通知他城池陷落。
王爺,城外的流寇又開始攻西門了!\"王府長史慌慌張張跑進來,烏紗帽都歪到了一邊。
朱翊鍾嗤笑一聲,玉貔貅在掌心轉了個圈:\"慌什麽?這都第幾次了?那些泥腿子連雲梯都架不穩。\"他望向殿角的水漏,\"不到申時準得退兵,你信不信?\"
話音未落,城外隱約傳來一陣喊殺聲,旋即又歸於寂靜。長史伸長脖子聽了聽,臉上露出欽佩之色:\"王爺料事如神!\"
\"報——\"一名侍衛衝進大殿,\"流寇已退,守軍正在清理戰場!\"
朱翊鍾得意地捋了捋胡須,忽然想起什麽似的皺起眉頭:\"本王的鹿苑怎麽樣了?那些該死的流寇是不是還在糟蹋?\"
長史聞言臉色發苦:\"回王爺,探馬報說流寇把鹿苑改成了營寨,三百多頭梅花鹿全部被宰了燉湯喝了。\"
\"全宰了?\"朱翊鍾猛地坐直身子,蟒袍上的金線都扯直了。
差不多,賊渠們就以這些鹿肉湯來犒賞攻城的賊寇。
\"混賬!\"朱翊鍾將玉貔貅重重拍在案幾上,嚇得殿內侍從齊刷刷跪倒。
他肥胖的手指顫抖著指向城外方向:\"那是先王從長白山弄來的珍品,一頭上好的梅花鹿值八百兩銀子,現在東虜在遼東裂地稱王,根本沒有機會再弄到這些鹿了,說著突然捂住胸口,旁邊太監連忙遞上參茶。
這時府丞周石匆匆進殿,官袍下擺沾著泥點。他是舉人出身,在懷慶府任職已有兩年,此刻眉頭緊鎖:\"王爺,下官剛巡視完四門,流寇雖退,卻在城外挖掘壕溝,看樣子是要長期圍困。\"
朱翊鍾不耐煩地揮手:\"周府丞多慮了。這些陝西來的叫花子能有什麽能耐?朝廷和左良玉的大軍很快就到了,他們蹦躂不了幾天。\"
\"可城中存糧也不足了,現在城裏有十幾萬百姓,天天都要放賑。\"
\"糧食怎麽了?\"朱翊鍾突然警覺起來,\"本王的糧倉不是還有四萬多石?\"
周石說道:\"王爺明鑒,自流寇來到河南不少賊渠禍亂鄉下,四鄉百姓湧入城內者已逾五萬。
如今官倉存糧僅夠半月之用,若算上王府私倉倒是可以吃上兩個月。\"
\"放肆!\"朱翊鍾拍案而起,臉上肥肉亂顫,\"本王的糧食有其它用處!王府還有五千多護衛呢他們不吃飯嗎!\"他眼中閃過一絲陰狠,\"傳令下去,明日開始清查流民,把不是本城戶籍的全趕出去!\"
周石大驚:\"王爺不可!城外流寇圍城,這些百姓如果被驅趕出去也會餓死的!\"
\"那與本藩何幹?\"朱翊鍾冷笑,\"他們餓死在城裏,髒了本藩的封地才叫晦氣!\"說著突然想起什麽,轉向長史:\"對了,本王的二十處莊子,現在什麽情形?\"
長史額頭沁出冷汗:\"回王爺,除了最遠的李封莊,其餘十九處都、都被流寇占了他們撤走時還毀了莊子燒了各種地契房契賣身契。\"
\"什麽?!\"朱翊鍾臉色瞬間鐵青,一座莊子每年就給他貢獻上萬兩銀子的收入,是他驕奢淫逸的根本。
他猛地抓起案上茶盞摔得粉碎:\"廢物!都是廢物!城裏守軍是幹什麽吃的?就看著那些泥腿子搶本藩的產業?\"
周石硬著頭皮勸道:\"王爺息怒,府城守軍守城尚可,出城野戰恐非流寇對手。還是等朝廷援軍解圍吧。\"
\"等?等到本藩傾家蕩產嗎?\"朱翊鍾讓人從內庫抬出幾箱銀子,然後對王府的官員說道:\"傳令下去!帶兵出城擊退流寇者,賞銀兩千兩!取流寇賊渠首級者,每顆再加一千兩!\"
殿外突然傳來瓷器碎裂的聲音。眾人回頭,隻見知府崔宗蔭站在殿門口,腳下是打碎的藥碗。
這位知府臉色蒼白如紙:\"王爺三思啊!城外流寇中有紫金梁王自用、闖王、克賊劉處直等積年老匪,其精銳絕非尋常亂民可比!\"
朱翊鍾充耳不聞,轉身對下麵人喝道:\"愣著幹什麽?去傳令!明日四更造飯,五更出城!本藩要親眼看著那些泥腿子的人頭掛上城牆!\"
次日拂曉,河內縣城門緩緩開啟,四千官兵魚貫而出,領頭的懷慶府遊擊王建腰間纏著鄭王賞的紅色綢帶,身後軍士抬著裝有五千兩白銀的箱子,這是朱翊鍾特意命人抬著激勵士氣的。
這時候城外義軍昨晚得到了王自用的命令從今天開始停止進攻,看到官軍出來後,在各自掌盤引導下向後退去。
城樓上,朱翊鍾披著貂裘觀戰,身旁太監舉著暖爐,他誌得意滿地對左右道:\"看見沒有?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些泥腿子見了官軍出城,已經扛不住潰退了。\"
遊擊王建正催促軍士加快步伐,忽然兩側丘陵後響起震天號角。
眨眼間,無數騎兵從晨霧中衝出,馬蹄聲如雷轟,密集的箭矢朝著官軍猛烈射去。
\"結陣!快結陣!\"王建嘶聲大喊。但臨時拚湊的鄉勇和從來沒打過仗的營兵衛所兵們哪見過這等陣仗?
還未接戰,前隊就已潰散,有人丟下兵器就往回跑,卻被義軍騎兵一刀砍翻。
高迎祥部從側翼殺到,這些騎兵手持長矛,如牆而進。
官軍陣型瞬間被衝得七零八落,劉芳亮親率三百騎兵直取官軍遊擊大旗,所過之處血浪翻滾。
官軍遊擊王建正在揮刀迎戰時,忽覺後背一涼,低頭看時,一截帶血的槍尖已從前胸透出。
他艱難轉身,看見個滿臉塵土的年輕人正衝他咧嘴一笑:\"記住了,取你性命的是克營的騎兵陳三海。\"
一個時辰後,戰場重歸寂靜,四千官軍戰死數百,餘者皆降。
劉處直踩著血跡斑斑的草地巡視俘虜,忽然對李自成笑道:\"大哥,你看這些人,像不像送上門的鑰匙?\"
李自成會意,抹去刀上血跡:\"打了這麽久了,這城也該破了。\"
當下劉處直選出四百精銳,換上繳獲的官軍衣甲,降兵們先被死亡威脅,又用銀兩誘惑全部答應幫義軍賺開城門。
有人舉著繳獲的義軍破旗,有人抬著空箱子,裏麵假裝裝著斬獲的首級。
隊伍中間混著義軍的老本兵,他們低著頭,把兵刃藏在繳獲的盾牌後麵。
黃昏時分,這支凱旋之師回到河內縣城下。城上守軍見是自己人,又看見那些戰利品,不禁歡呼起來。守門把總趴在女牆上喊:\"王遊擊呢?\"
降兵中有人按事先教好的回答:\"將爺追殘寇去了,命我等先回城報捷!\"
城門吱呀呀打開。當先入城的義軍突然發難,砍翻守門士卒。
藏在隊伍中的義軍精銳立刻搶占城門樓,點燃烽火,遠處樹林中埋伏多時的義軍主力如潮水般湧來。
鄭王府內,朱翊鍾正在用晚膳。突然管家連滾帶爬闖進來:\"王爺!不好了!流寇進城了!\"
\"胡說!\"朱翊鍾一筷子戳在紅燒熊掌上,\"本王親眼看見官軍打的流寇節節敗退。\"
淒厲的號角聲打斷了他的話,緊接著,喊殺聲由遠及近,朱翊鍾這才慌了神,熊掌掉在織金地毯上。他哆嗦著抓住管家:\"快!快備轎!從北門走!\"
管家哭喪著臉:\"北門...北門昨天就被王爺下令砌死了啊!\"
王府侍衛剛關上朱漆大門,外麵就來各種喧鬧聲,朱翊鍾癱在後堂,聽著外麵的吵鬧,突然想起什麽似的撲向多寶閣。
他顫抖著取下一個錦盒,裏麵是世代相傳的金冊這是大明親王身份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