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王自用犧牲

字數:4004   加入書籤

A+A-


    在武安這邊打掃完戰場因為官軍兵力不多,聯軍就在此休整了數日,崇禎六年三月末的一天,一個橫營的塘兵從濟源來到了這裏告訴了他一個壞消息。
    “劉副盟主不好了,大帥快不行了,前些日子一直高燒不退,三日前清醒了一點,他說想要見見你,打聽到您在武安,我們一隊人跑死了五匹馬終於找到你了。”
    從得知王自用受了箭傷尤其還是脖子那一截劉處直就知道王自用可能挺不過半年了,沒想到也就三個多月就不行了。
    唉,總是有這一天的,陸雄收拾好輜重行李,咱們去濟源送大帥一程。
    在濟源縣附近的山區,劉處直見到橫營的兵馬在這裏聚集,打了敗仗後一路逃散一路被官軍追擊到了河南後就剩不到一萬人了。
    因為橫營躲藏的地方太偏僻,他們想搶糧都沒處搶,到現在已經瀕臨斷糧了。
    高迎祥比劉處直早兩天到了這個地方,他的部下劉汝魁、劉體純以前都是橫營的人。
    之前劉汝魁雖然和王自用有點矛盾,但是他這兩年的表現,都有目共睹兩人也不再看不起王自用了。
    看到了這副光景劉汝魁將自己營中大部分糧食拿了出來,不過他們兩個糧食也不多,就算拿出來一大半也供不起這麽多人,最多讓橫營吃上三四天。
    除此之外、馬守應、羅汝才、劉國能這些人也都分了一部分糧食給橫營,而劉處直大手一揮也拿出了四千石糧食,基本夠橫營在山區生存兩個月了。
    王自用的箭創感染了,傷口化膿,高燒不退。各營的醫官聚在一起給他治病,也試驗了一些辦法,但是誰都沒轍。
    劉處直知道傷口是發炎化膿了,隻要有一針青黴素就能保住王自用的命,但是他弄不出來啊,連大蒜素他都忘了咋弄,更別說青黴素了。
    既然藥石無用,劉處直能做的也隻有再送他一程,深吸一口氣後,推門而入,屋內彌漫著濃重的藥味和血腥氣,王自用躺在一張簡易的木床上,麵色蠟黃,脖子上纏著的繃帶滲出黃紅色的膿血。
    記憶中那個高大威猛的漢子如今瘦得脫了形,劉處直鼻頭一酸,幾乎落下淚來,不止是為了王自用哀傷,也是因為連著兩個足以將義軍團結到一起的大帥都相繼離世,以後義軍何去何從,這個大帥之位該誰當,是讓給高迎祥還是自己接過去呢。
    自己如果當了,能否像王嘉胤、王自用那樣能團結絕大多數人,遇到危險敢不敢首先頂上去呢。
    劉處直站在門口想著這些事,王自用聽到有人進來,但是他已經無法起床看人了,隻能小聲說道,是劉兄弟來了嗎?\"王自用的聲音虛弱得幾乎聽不見。
    劉處直快步走到床前,單膝跪下:\"大帥,是我來了,你注意養傷。\"
    王自用的手指突然收緊:\"劉兄弟你聽我說...我時間不多了...聽我說...\"他艱難地喘息著,\"義軍...不能散...官軍勢大...隻有團結...才有活路...\"
    劉處直感到那隻手傳來的力量,堅定地點點頭:\"大帥放心,我一定竭盡全力,不讓三十六營散了。\"
    \"不...不隻是...\"王自用掙紮著要坐起來,劉處直連忙扶住他。王自用指向床頭的木箱:\"打開...拿出來...\"
    劉處直打開木箱,裏麵是一把做工精良的雁翎刀,刀鞘上刻著\"忠義\"二字。他認出這是王自用從不離身的佩刀。
    \"拿著...\"王自用氣若遊絲,這是我唯一的遺物了,拿著它吧,我的親兵還有楊六他們都會聽你的話,義軍推舉盟主時爭一下吧,你比高迎祥適合當,他的私心比較重,不適合統帥這幾十營義軍。
    \"其餘人更不合適了,他們...都各懷心思...\"王自用打斷他,\"隻有你...真心為義軍著想...\"又是一陣劇烈的咳嗽,\"答應我...處直兄弟...\"
    劉處直看著王自用期盼的眼神,終於重重點頭:\"遵命,我一定不會讓義軍散了的。\"
    王自用似乎鬆了一口氣,整個人癱軟下來。他望向窗外的春光,喃喃道:\"多好的...春天啊...可惜...看不到了...\"
    \"大帥別這麽說!您一定會好起來的!\"劉處直聲音顫抖。
    王自用搖搖頭,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我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他忽然緊緊抓住劉處直的手說道:“好想回到陝西老家,好想在再吃上一碗爺娘做的疙瘩湯。”
    王自用的眼神開始渙散,他低聲呢喃著什麽,劉處直俯身去聽。
    \"大元帥...等我...我們一起...再舉義旗...\"
    話音未落,王自用的手突然鬆開,垂落在床邊。劉處直呆立片刻,伸手探向他的鼻息——已經沒有了。
    \"大帥!\"劉處直發出一聲撕心裂肺的呼喊,重重地磕下頭去,額頭抵在冰冷的地麵上,淚水無聲地滑落。
    崇禎六年四月十一日,山陝義軍三十六營盟主紫金梁王自用與世長辭。
    以王自用的能力,他絕非能夠開基立業、平定亂世之人,但是他在王嘉胤死後將一盤散沙的掌盤子們聚合成了一個整體。
    山陝義軍三十六營這樣一個魚龍混雜、立場各異的群體能夠一直保持團結,不僅沒有自相火並,還能配合作戰,王自用這個仗義的大哥功不可沒。
    就連張獻忠、劉汝魁等原本不願意他做盟主的人,經過這兩年時間的作戰,對王自用的人品能力也都發自內心地認可了。
    王自用或許從來就不適合做一個領袖,本來他也是因為王嘉胤的突然死亡才上了這個位置的,他可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初衷還是為了王嘉胤的基業。
    他是一員猛將,戰場上從來都是衝鋒在前撤退在後,也是一位講義氣的大哥。
    但是,他缺少長遠規劃,性格又過分莽撞,劉處直、李自成、張獻忠這些人雖然在關鍵時刻也會挺身而出帶隊衝殺,但是該跑的時候還是會果斷逃跑的,不會像王自用,他是真的願意替所有義軍斷後,自己最後在走,橫營這兩年打了不少勝仗但老兵損失也大,以至於到了現在這副模樣。
    握著王自用已經逐漸冰涼的手,劉處直叫來了門外的楊六,劉文興這些王自用的親信告訴他們大帥已去。
    幾日後,在劉處直和高迎祥的主持下,義軍在太行山裏麵厚葬了王自用,而受過他恩惠的各營掌盤紛紛哭倒在地,這場麵不比下葬王嘉胤時差了什麽。
    但是對於眾人來說,王大元帥隻是能打仗,善統軍他死了或多或少都有點裝著,但王自用這個在關鍵時刻會給義軍兄弟們斷後,會拿糧食接濟他們的大帥以後很大可能不會再有了。
    而橫營最後的軍事財產劃分也很讓人意外,馬重僖、謝君友二人居然直接選擇帶走了本部人馬加入了李自成部,使得李自成又多了數千能征善戰的老兵,在硬實力上已經不比劉處直差多少了。
    王自用的親兵和楊六那個打殘的營伍則聽從王自用的遺命加入了劉處直一方,不過他們的實力肯定比不上馬重僖謝君友二人了,劉處直打算弄一個右營安置他們。
    原本想讓楊六當右營營官,不過楊六經過王嘉胤、王自用之死再也沒有了心氣,不想再轉戰了,這個右營終究沒有成立,這兩千多人被分給了各營補員,楊六則帶上金銀和一些親信離開義軍找了個地方安頓了下來。
    要說羨不羨慕李自成,劉處直當然羨慕,可強扭的瓜不甜,這兩人就是看上了李自成能有什麽辦法,可能這就是曆史的糾錯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