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文字
字數:3469 加入書籤
易峰搖了搖頭:“不知道,要是有人自行進山,壓根就不會到村裏來!”
這倒也是,隻是她到現在也沒收到什麽消息,到底是誰約了她在這裏見麵,她仍然毫無頭緒。
易峰對著易禮說道:“既然你是易家的人,說不定你會知道些什麽!”
他放下煙袋,帶著他們又回到了那間祠堂。
鑰匙就在他的手裏,打開門後,幾人走了進去。易峰似乎是瞧出了什麽,隨口問了一句:“你們來過了?”
唐杏略顯尷尬,易禮也沒好意思說話。但顯然,易峰是不大在意的。
他說起,幾年前,這裏有過一次大地震,祠堂的外牆被震裂了幾道縫隙,連房頂都塌了一半。但這祠堂是易家的,村裏並不會出錢修繕,所以,易峰隻能自己攬了下來,出錢把這祠堂重新加固了一遍。此後,他便將祠堂上了鎖,鑰匙由自己來保管。
易峰指著那塊石頭說道:“我爺爺曾經跟我說過,石頭下麵好像刻著什麽花紋,被土擋住了,你們可以挖開看看。”
他自己對家族的秘密沒什麽興趣,前後兩任妻子加上三個孩子都沒能留住,他已經對這個世界沒那麽多好奇心了。生活被這些事情磨掉了爪牙,他現在也僅僅是活著而已。
可偏偏他又是個長壽的,以他祖父和父親的年歲推斷,他至少還有三十年活頭,他真的是不知道生活還有什麽意義,但又不敢了結自己的生命,於是每天都在盼著死的那天到來。
這幾十年,他隻是在看著這塊石頭,自己並沒有對它產生過任何心思。
唐杏問道:“這個村裏,所有的易家人都這麽長壽嗎?”
易峰搖搖頭:“隻有我家是這樣。不過我家這一支人丁不旺,到我這一輩就剩下我一個了。”
這麽看來,這老爺子所在的一支,大概和易家本家關係比較近吧!
唐杏看著這塊石頭,想起腦海中的那些畫麵,若是這石頭是她畫麵中的那塊天石,那至少得好幾千年,甚至更久。這麽一塊石頭放在這裏這麽久,到底還有沒有那些作用!
易禮聽了易峰的話,蹲下身子開始挖土。
唐杏也在他旁邊蹲了下來,隨著上麵一層土被挖開,大概有五到十厘米的高度,在石頭下麵的部分,確實顯現出了一行花紋。
唐杏看著這花紋的分布,大概這石頭從這裏往下的部分,應該都刻有這樣的花紋,一圈一圈的,不知道這石頭有多高。
易禮看得很仔細,這東西不像是什麽花紋,更像是一種文字。
唐杏也往前湊了湊,看到那些紋路後,瞪大了眼睛,隨後掏出息魂鈴,這鈴鐺上同樣刻了一些花紋,她本以為隻是些裝飾,可現在看看,這花紋與這石頭上的紋路出奇得相似。
易禮看到他的動作,歎了一口氣:“陰陽鏡和鬼差令上也有!”
那看來,易家那兩樣東西,和她手裏的這些,都是出自同一個地方了。
那些紋路,看著確實不像是簡單的花紋,一個個方塊格子,中間並沒有連貫的線條,說是文字,也合理。
如果這些花紋是文字的話,那上麵記載的又是什麽東西?
還有另外一對鐲子和鈴鐺,那上麵應該也有這些東西才對。
唐杏問道:“知道寫的是什麽嗎?”
易禮說道:“看不太出來,還是得全都挖開看看才行。”
兩人轉頭看向易峰,隻見他搖了搖頭:“我什麽都不知道,你們願意挖就挖,但是據說,這東西很沉的,你們弄不走!”
但這並不影響什麽,他們隻是想看清下麵都畫了些什麽。
於是,易禮回到車上,拿了工具又回到祠堂。
一個小時後,隕石的周圍已經被挖下了將近三十厘米,這裏溫度偏低,土已經被凍上了,並不是那麽好挖。
大概三十厘米的高度,有五行字,繞著石頭底部一圈一圈的,但顯然還未完,從和土地的接縫處能看出,下麵應該還有很深一段距離。
唐杏看不懂這些東西,站起身來,又看向易峰問道:“您進了昆侖山之後,看到的那個光禿禿的山,走近過嗎?”
易峰:“距離還遠得很呢,不是一兩個小時就能走到的。我看要是天氣好,至少得走上一天!”
唐杏又問道:“你們這,有沒有什麽關於昆侖山的傳說啊?比如隕石啊、地震啊什麽的?”她指著這塊石頭,想問問民間的故事。畢竟在她的記憶裏,那一世她遇到客許,在這裏可是聽到了不少傳聞。
說起這個,易峰倒是話多了起來,但說來說去,也還是唐杏聽過的那些,甚至還不如那個時期她聽到的多。
不過,易峰說了一個事,是僅限易家人知道的程度,說是故事,不如說是告誡。
這是他小時候,他曾祖講給他的。
這些還要從最初的時候說起。據說,易家的人,最開始生活在昆侖山的東北方向一處地方,那邊也有一個通往山裏的入口。後來一場地震將那處入口封死,易家本就是靠打獵為生,入口被堵住,也就斷了他們的活路。
於是,易家人開始尋找新的家園,而這裏就是被他們選中的地方。
那時候,這塊石頭已經佇立在這裏了,聽說當時的老祖宗發現這塊石頭之後,僅僅站在這裏待了片刻,就覺得全身舒暢,所以想也沒想就選了這裏,建了新的村子。
搬到這裏之後,他們的生活更加順風順水了,不但生活變好了,連身體也更康健了,壽命也越來越長。
後來,易家有一對兄弟,在冬日裏的某一天進了山,但那次,這兩兄弟經過了半個月才回村,當時,村裏人都以為他們死在山裏了,沒想到突然有一天兩人相扶著走了回來。
這兩兄弟回來後,還如此前一樣生活,但漸漸他們覺察覺了不同尋常之處。這兩兄弟分別娶了妻生了子,可在那個年代,無論是兄弟倆哪一家,都隻能留下一個孩子,說是單傳極為合適。
這個現象延續了好幾代,當然,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兩兄弟的奇怪之處顯露出來的就更多了。
喜歡我的紙紮通陰陽請大家收藏:()我的紙紮通陰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