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戰事來臨2)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A+A-


    可無論管亥如何辯解,大家都知道大帥想出兵。
    沒有朝廷旨意就出兵,形同造反,何況護民軍還是青州牧府私兵。
    如果是官軍,附近發生叛亂,可以不請旨便主動出兵的權力。
    比如說,涼州叛亂,馬騰就沒等朝廷旨意,主動率兵奔襲數百裏,前往隴西馳援。
    當然,後來朝廷才知道,馬騰不是去馳援,而是去入夥的。
    所以,沒有朝廷旨意,青州不能私自出兵。
    “我們打的是‘護民’旗號。現在,叛軍在屠戮我大漢百姓,劫掠我民眾財物。幽、冀二州百姓正受叛軍荼毒,百姓哀鳴於烏桓鐵蹄之下,我們如何能看著?等朝廷旨意?朝廷把百姓當人嗎?”張牛角突然爆發。
    關羽麵無表情,根本不理會張牛角的質問。
    蔡成心中暗笑。這關羽果然對大漢忠心耿耿。
    “依我看,我們先備戰。畢竟現在公孫瓚正和叛軍打著。
    “如果公孫瓚一路取勝,自然沒咱們青州什麽事兒。如果公孫瓚戰敗,我們再議是否出兵不遲。”太史慈打著圓場。
    在太史慈心目中,大漢王朝還是挺有份量的。
    “公孫瓚勝還好,如果先勝後敗,冀州就危險了。當前涼州叛亂尚未平複,朝廷恐怕再無兵馬。”劉奇對朝廷能否派出官軍,表示懷疑。
    “大帥,我請求出兵。現在叛軍所在位置,就是我們黑山軍過去活動的地方。那裏有太多我們冀州的父老鄉親,我要去救他們,把他們帶來青州。”張牛角站了起來,激動萬分。
    蔡成對著張牛角鄭重地點了點頭。“子民,先坐下。你放心,護民軍絕對不會放任不管的。”
    這三年來,張牛角多次想回冀幽相交處,把他家鄉的父老鄉親都帶來青州。
    蔡成告訴他,目前青州已經六百多萬人口,田地數量還不夠,養不了那麽多人。
    而且,由於黑山軍前來青州,冀、幽交界處,再無戰亂,百姓還是能夠活得下去的。
    不過,蔡成曾向他保證過,最多五年,必然會出兵掌控冀、幽二州,讓那裏的百姓也能過上好日子。
    “子民,你先坐下。到底如何,這不還在商量嘛。”蔡成安撫著張牛角。
    子民是張牛角的字,而且還是張牛角自己取的。
    他說,他完全接受“愛民、護民”的思想,而自己也永遠都做一個子民。
    “主公,我覺得我們可以出兵。大不了不以護民軍的名義就是了。我們身著百姓服裝,到肥如附近再集結,必可打叛軍一個猝不及防。打完後,我們再悄悄地撤回來,誰知道是護民軍打的?”樊北提出一個讓人眼睛一亮的建議。
    “興何的這個主意好!”所有人,包括關羽在內,都讚同樊北的建議。
    隻要不忤逆朝廷,關羽是不會反對的。
    “主公,還是你拿個主意吧。”何山平時很少在軍營,所以他還是習慣稱蔡成為主公。
    何山現在的權力可是非常大。
    雖然他在牧府無官無職,可他是護民軍的總參謀長,手下不僅管轄著野草組織,還管轄著整個青州數十萬治安軍。
    當然,表麵上的治安軍首領是厲誌。
    蔡成環視了一圈,才緩緩說道:“剛剛子民說得好,我們打著‘護民’的旗號,怎可能看著百姓被荼毒而無動於衷?
    “雲長剛剛說的也不錯。護民軍畢竟是青州牧府的私兵。沒有朝廷旨意,私自出兵,總歸是不好。我們的誓言中可是有‘匡扶漢室’,總不能被誤認為是要叛亂吧?
    “興何的提議很好。如果朝廷不下旨意讓青州出兵,又不派平叛的官軍,我們隻能化裝出兵了。否則,我們對不起‘護民’二字。
    “綜合大家所說,我也有了主意。給你們十天時間,籌措各種作戰物資,做好戰前準備。十天後,護民軍開赴平原國,做好出擊的準備。
    “後勤軍群馬上出動,前往平原國安排好護民軍的營地。
    “現在已是夏季正中,大軍行進時,要安排好,萬不可破壞莊稼,也不可出現將士因天熱中暑所情況。
    “我們在平原國靜觀其變。公孫瓚勝,我們自然回歸軍營;公孫瓚敗,我們就出動。
    “目思,這段時間你斥候總隊就辛苦一些,要派出大量斥候,一定要快速掌握公孫瓚那邊的戰況。”
    所有人一下子都振奮起來。
    哪怕是關羽,雖然擔憂沒有朝廷旨意,私自出兵有忤逆之嫌,可他畢竟也是一員戰將,同樣聞戰心喜。
    果然,成公子沒有讓大家失望。
    要知道,在座的很多高級將領,可都是黃巾、黑山軍出身。在經曆這麽多“護民”教育後,他們現在是真把百姓放在心裏了。
    沒人問蔡成是如何得到消息的。
    軍事課上講了,該告訴你的,都會告訴你。不該你知道的,你也別打聽。
    三年時間,蔡成已經把護民軍打造成一支有信仰、有紀律、有戰力的鐵軍,隻差戰火的洗禮了。
    其實,這些將領沒有一個傻的。
    早在三年前,成公子要求護民軍隻招十四歲到十七歲之人,大家就察覺出異樣味道了。
    招收少年兵,一則不占用青州的青壯勞力,二則至少要三年後才能成軍。
    三年後,所有少年全部變成青年,那將是什麽樣的戰力?
    三年前,就有人私下裏打賭,說三到五年內,成公子必定起兵。
    “公孫瓚必敗。”
    角落中,傳出一個很輕的聲音。
    誰呀?
    當然是負責記錄的管篤。
    大家發現平時打死不說話的管篤開口,都起了逗弄他的心思。
    “小篤子,你憑什麽說公孫瓚必敗?”張飛首先發難。
    “不準叫他‘小篤子’。他已經成人,你們應該稱他為‘效起’。”
    效起是管篤的字,同樣是他自己取的,意為效仿吳地、白起二人。
    站出來為管篤撐腰的,自然是申金。
    現在,管篤可是他特戰隊的參謀長。
    當年的童子軍,早在三年前就擴編到了五千人,一邊作為總司令部的護衛親兵,一邊在主公的帶領下,進行了艱苦卓絕的訓練。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