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北方之勢3)

字數:3989   加入書籤

A+A-


    箕子見這裏山明水秀,芳草連天,便將這方土地命名為朝鮮。
    箕子率領的五千餘人,建立“箕氏侯國”,教會了本地人耕種、養蠶、紡織等技術,以中原文明教化臣民,實施簡易八法,沿中原官吏體製和生活習俗。
    周武王聽聞箕子在朝鮮建國後,還專門派人前往朝鮮,封箕子為朝鮮侯,並邀請其回鄉探望。
    目前在朝鮮首都平壤,還有長子陵遺跡。
    箕子在後世之朝,同樣是名望極高。
    孔聖人在《論語》中,稱箕子、微子、比幹為三仁;
    唐朝為箕子立廟,柳宗元寫了《箕子碑》;
    宋朝追封箕子為遼東公;
    元朝封箕子為仁獻公;
    明朝為箕子建三仁祠,三仁中,比幹居右,微子居左,箕子居中。
    到了東漢,箕子侯國已經一分為三,分別為辰韓、馬韓和牟韓,且都已退於朝鮮半島南部。
    其中的辰韓,傳說就是箕子的直係後人所建之國。
    蔡成在腦中查看這段曆史之後,就打算繼續箕子所行之事,讓朝鮮半島完全漢化,融入大漢之中。
    當然,蔡成並沒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管承,隻是要求管承以軍力威懾,並從青州派去官員對上述五國實施安撫之策。
    在劉虞離開青州之前,蔡成與其深入交流,強調了融合朝鮮半島對華夏文明的重大意義,劉虞也大為讚同。
    故而,劉虞就任幽州牧後,就馬上開始移民。
    按蔡成的謀劃,把烏桓移入遼西和右北平,以加快同化的過程。同時把右北平和遼西的漢人,遷徙至遼東平原,大力開展農耕。
    早在冬季還未結束,整個移民已經完成。
    由於青州的大力援助,整個冬季,整個幽州,無論是烏桓人,還是漢人,無一人凍餓而亡。
    現在,遼東郡聚集了二十餘萬人的農戶,自今年開春,遼東平原的農耕已經全麵展開。
    反而,代郡、上穀、漁陽、右北平和遼西,隻留下一些世家大族,人口數量銳減。
    不過,這不要緊。
    隨著北方四郡越來越富,幽、並兩州的人口會越來越多。按蔡成估算,用不了二十年,幽州、並州人口數量,就都可以突破一百五十萬。
    期間,鮮卑想趁著大漢與烏桓衝突之際,想劫掠遼東。
    結果被於禁采用圍殲蘇仆延的戰術,直接在玄菟郡與遼東郡交界處,以拒馬陣圍殲了全部鮮卑五千精騎,而鎮北軍團僅十幾人受傷。
    此戰不僅嚇壞了東部鮮卑,也嚇壞了遼東以北的扶餘和高句麗。
    現在,高句麗已派出使者前往薊縣幽州治所),要與大漢談判。
    同樣,劉虞也敏銳地發現與鮮卑交好的時機,同樣派出使者前往東部鮮卑,表示願與鮮卑交好,且可以在遼西邊境,專為鮮卑開商市,互通有無。
    至於幫助過特戰隊的田疇,蔡成專門修書一封,讓其前往薊縣,麵見劉虞。
    劉虞很喜歡田疇這個尚未滿二十歲的年輕人,直接征辟其為牧府從事。這可比當初特戰隊許諾給田疇的無終縣令,高了好幾個級別。
    蔡成通過此事發現,原來即墨田氏的分支也很多,田疇是分支,田豫也是分支。
    既然重用了田疇,當然不能委屈田豫。
    早在年節過後,蔡成就把田豫從幽州農分署,調給於禁,任鎮北軍團軍團部參謀。
    荀彧聽完蔡成的介紹,震驚萬分地感歎:“這才半年時間,青州就已經把東北三州,牢牢掌控在手中了。”
    “這可不隻是青州的功勞,公山使君、伯安使君和孟堅使君功績更大。”蔡成謙虛地說道。
    “據吾觀之,所謂新農體係,就是把農戶集於農莊,成為官府佃戶。”荀彧開始和蔡成探討新農體係。
    “算,也不算。”
    “何解?”
    “很簡單。從田地歸屬的角度,所有農戶均為官府佃戶。
    “但要是從農戶生計和繳納賦稅來看,農戶的生活越來越好,不僅能吃飽鈑,而且還能一日三餐,但卻沒有多繳納賦稅,反而因服徭役還有工錢可拿,繳納的賦稅還減少了。
    “文若兄,你可見過有哪家佃戶能過上如此好日子?
    “所以在我看來,他們哪裏是佃戶,都是自食其力的農戶。”
    荀彧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可見,新農體係確實利國利民。”
    隻是沒等蔡成開口,荀彧又問:“觀行知公子整體部署及各軍團名稱,是要一統天下嗎?”
    這話可就重了。
    大漢朝廷還在,蔡成如果要一統天下,豈不是要推翻劉家江山?
    “文若說對了一半。”誰知道,蔡成竟然坦然承認。
    荀彧本來是想以這個問題,探究蔡成的深層策略,可蔡成的回答卻讓他大驚失色。
    荀彧可是一點都不想推翻漢廷。
    “文若兄長,你對大漢當前局勢,有何見解?”蔡成反問。
    沉思良久,荀彧誠懇開口。
    “自光武帝重建大漢以來,我大漢威震四方,疆域一直在擴大。然而,其中有一重大隱患一直未消。而大漢日漸疲弱,與這一隱患有著直接關係。”
    “哦?是何隱患?”
    “自漢章帝以來,陛下皆短壽。先帝駕崩,也才剛剛三十出頭。”
    “這哪是大漢隱患?這是大漢明患。而且陛下壽短的原因也很清楚。”
    “哦?行知公子知其原因?”
    “根本原因在於大漢陛下寵幸後宮過早,而且縱欲甚過。”
    啊?竟然是這個原因?
    看到荀彧震驚的樣子,蔡成不慌不忙地解釋。
    “我師尊山中客暗訪宮闈,知漢章帝十歲便開始寵幸宮女。
    “我谘詢過大醫堂的兩位神醫,他們皆言,男人於十八歲後,女子十七歲後,才可有性事。
    “如若男女把房事發生的時間再推後一到兩年,讓剛剛長成的身體有個穩固期,則為更佳。
    “十八歲前,人之身體還在成長,髒器機能尚未健全,過早泄露元精,於身體傷害極大。
    “男女皆在十八歲前,一旦女子有喜,哪怕出生,也會有各種先天缺陷,長壽難求。”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