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大漢之勢2)

字數:4188   加入書籤

A+A-


    看到荀彧心情還是不好,蔡琰繼續緩和氛圍。“文若先生於青州半年有餘,自是知道青州護民軍的入軍誓詞中,有‘匡扶漢室’之詞。
    “我青州在成公子的帶領下,平黃巾,鎮烏桓,去邊患,富萬民。所作所為,皆為大漢強盛。”
    蔡琰的用詞可是“先生”,直接把荀彧抬高一大截。
    荀彧麵色一凜,隨之心中無比懊悔。
    自己為何來投效成公子?還不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皆為大漢。
    護民軍誓詞中的“匡扶大漢”,在青州也是深得人心。
    怎麽自己見了成公子之後,文人的臭毛病還犯了,竟然試探起成公子來了。
    想到此處,荀彧一臉歉然,起身一禮。“公子彰漢之心,可昭日月。彧不該試探公子,還望恕罪。”
    “哈哈,文若兄這是哪裏話?論天下大勢,天子首當其衝,自是該論。其實,文若兄想來已知,你我之異,實則同工。”
    荀彧愣了一下,馬上就明白了蔡成的語義。
    天子也是為萬民,而成公子輔佐天子,同樣是為萬民,可不是異曲同工?
    蔡成不等荀彧再次道歉,馬上說道:“還請文若兄繼論天下之勢,行知洗耳恭聽。”
    荀彧知道蔡成這是在告訴他,是否忠君,留待後議。今天兩人隻論天下大勢。
    荀彧連喝幾口茶,整理了一下心情,重新開口。
    “站在大漢的角度,如今天下之勢堪憂。
    “皇室疲弱,主少國疑。此為其首。
    “外患頻擾,疆土喪失。此為其二。
    “國庫空虛,無力賑民;民怨四起,狼煙遍地。此為其三。
    “朝臣懷私,朝綱不振。此為其四。
    “外戚內侍,兩敗俱傷;董卓丁原,對峙朝堂。此為其五。
    “州郡無聲,隔岸觀火;各存私念,忠漢者微。此為其六。
    “以上六點,必使大漢愈加凋敝,其勢不再。”
    六點分析,都說到蔡成心裏去了。
    蔡成心說:“你恐怕還不知道,或許此時董卓已經暗結呂布刺殺丁原。大漢之亂,才剛剛開始。”
    誰知蔡成的思緒剛起,門外傳來童子軍急迫的聲音。
    “啟稟主公,南邊有急報。”
    蔡成皺了一下眉。
    我的心思就這麽有力量嗎?剛剛想起,就挑動了京都那邊?
    “送進來。”蔡成平和地說道。
    諸葛亮反應快,小腿奔騰,已經跑出門去,取過急報,遞於蔡成眼前。
    郭淮白了諸葛亮一眼。“哼,就你會來事兒。下次我必然搶行。”
    蔡成打開急報,遊覽了起來。
    荀彧在一旁驚詫。“怎麽成公子這邊信報都是用紙張傳遞的嗎?”
    要知道,東漢末年,除世家大族、朝官州吏和戍邊之將外,軍隊中根本不可能用紙張傳信報。
    一則,紙張太貴,一般人用不起;
    二則,軍中識字之人太少,不會寫信報。
    三則,信報容易損壞,如遇上天降大雨,滲透到裝盛信報的竹筒之中;或者容易丟失,如路遇匪寇,殺人奪物。
    馬上荀彧就反應過來了。
    成公子擁有造紙作坊,而且還是大漢最為珍稀的左伯紙,哪裏會用不起紙張?
    何況,他在青州就知道,不要說護民軍,就連治安軍之人,都是抽晚上的時間,去上大學堂的夜校,可見青州學風之盛。搞不好,護民軍從上至下,所有將士都識字也說不定。
    還真被荀彧猜對了,護民軍已經掃除了文盲,人人識字,人人讀書。
    蔡成於青州隱忍三年多,可不是什麽都沒做。
    蔡成深信偉人的一句話: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
    不僅如此,護民軍斥候還都學會了速寫和拚音。用速寫字符和拚音拚湊在一起的軍報,保密性極佳,誰也看不懂。
    不過,由於拚音和速寫,都已經開始普及,蔡成已經開始準備另一套軍報方式了。
    在他離開青州前,已經成立了密碼司,同樣歸於何山屬下,每日都在研究如何簡單便捷,又清晰明了地寫密碼信。
    密碼司中人,全部來自青州孤兒院。
    他們有專門的研究地點。白天在大學堂學習,晚上回到住處,就開始研究密碼。
    蔡成看完軍報後,麵色凝重,把軍報遞給了荀彧。
    荀彧接過之後,一臉懵。
    這是軍報?
    這難道不是天書?
    這是欺負我看不懂嗎?
    蔡成遞給荀彧後,才反應過來,荀彧根本就看不懂。
    他對荀彧歉然一笑,然後取回軍報,說:“小亮子,你來讀。”
    諸葛亮開心地跑過來,接過軍報,脆聲讀了起來。
    “京都急變。呂布刺丁原,投董卓。卓把持朝綱,一言蔽眾,誅朝臣,廢少帝,立獻帝協。袁紹斥卓,後逃離京都,卓殺其叔父袁隗;曹操欲刺卓,未遂,逃出京都,被緝。”
    荀彧聞之,神色劇變。
    他本以為和以前一樣,新帝已立,朝廷會慢慢回歸正軌。
    雖然有董卓與丁原對峙於京都城內,但其他臣子自當穩定局勢,重振朝綱,慢慢恢複大漢之秩序。
    誰知呂布賊子,竟然刺殺丁原,率軍投靠董卓,使得京都內董卓一家獨大,竟行廢帝之事。
    而且還誅朝臣,立獻帝。誰不知獻帝本是陳留王,年方九歲,幼而無知。
    難道這大漢朝堂日後就要被董卓把持了嗎?
    難道大漢真的氣數已盡,萬劫不複了嗎?
    荀彧心生悲憤,正要開口說些什麽,突然想到之前在作戰室中,蔡成為他介紹的護民軍部署。
    他詫異地望著一臉平靜的蔡成,猛然瞪大眼睛。“公……公子,征……征南軍團……為……為此而備?”
    “征南軍團隻保劉氏血脈,不敢參與朝堂廢立之事。”蔡成淡淡地回答道。
    蔡成這是明確告訴荀彧,誰當皇帝我不管,但如果誰敢殘害皇室之人,護民軍必勤王。
    這也是護民軍一直部署在並州高都,並未穿天井關、過河進京都的原因。
    荀彧長長吐了口氣,神情緩和下來。
    如果行知公子知董卓會行廢立之事,那就太驚煞天地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