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鬱悶二高2)

字數:3890   加入書籤

A+A-


    知道了徐州兵馬分三路來襲,娃娃兵們馬上就給趙謙出主意。
    利用青州治安軍人數眾多,徐州兵馬隻有騎兵不足萬、行進速度必然緩慢的優勢,就搞人海戰術,一舉用拒馬、地刺帶包圍呂布、臧霸兩路兵馬。
    如此,不僅能防住數千並州狼騎,還可以利用對方著甲將士極少的特點,直接用弓弩殲滅對方。
    當然,這樣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逼降對方,為馬上就要占據的徐州增加人口。
    隻要圍住了,就不擔心對方不降。
    因為這樣的包圍圈,根本就沒有突圍的可能。
    呂布一路有數千並州狼騎,那就用拒馬圍;臧霸一路全是步卒,那就用地刺帶圍困。
    敵人也不傻,發現被圍得連一絲縫隙都沒有,而且還無法麵對麵廝殺時,除了投降,還能做什麽?
    若是不投降也行,你們就在包圍圈裏餓著吧。餓你三天,恐怕連自殺的力氣都沒有了。
    當年北海黃巾軍不就是這樣包圍住蕭建的蕭家軍,餓他們不到兩天,也就投降了。
    利用人多勢眾,盡可能包圍對方、迫降對方,從而讓大漢少損失人口,已經成了訓練營中那些娃娃的執念。
    為什麽會如此?
    因為大帥給他們講課時說過,經過傷寒大疫和黃巾之亂,大漢從巔峰時的六千五百萬人口,已經下降到了目前最多四千萬人口。
    如果加上隱藏在山中的流民、山民、匪寇等,以及很多世家大族瞞報的人口,估計也到不了五千萬。
    而大帥要想征討四方,十年內把大漢疆土擴張至少兩倍,計算下來,至少需要大漢有一億五千萬人口。
    蔡成的話,娃娃們聽進去了,也形成了執念。
    他們在訓練營中對抗演習時,絞盡腦汁、想方設法也要包圍對手。
    在嶗山、蒙山、沂山、平原國、樂安國……,每一處山地、平原、丘陵處的對抗演練,都有過包圍對手的戰例。
    大帥說過:護民軍不僅兵器遠強於當前的大漢,而且最重要的是人多。
    人多怎麽辦?那就想辦法打圍殲戰。
    可對抗演練,雙方的人數都差不多的時候怎麽辦?那就學習白起的長平之戰,利用地形地勢,同樣打圍殲戰。
    所以,在訓練營中,隻要是對抗演練,隻要是沙盤推演,“圍殲對方”,必然是對抗雙方的第一念頭。
    直到後來發現誰也圍殲不了誰之後,圍殲入營不滿一年的新兵,就成了兩年兵、三年兵的最大樂趣。
    所以,聽到徐州兵馬再次來犯,趙謙身邊的親兵,第一反應就是全部圍殲。
    趙謙認真聽取了這些娃娃的意見,發現還真有條件時,毫不猶豫地做出決定:圍殲呂布和臧霸。
    而陳登一路,隻要他們進入山區,利用地形地勢,同樣予以圍殲。
    陳登發現不妙逃跑時,又是王勉等一群親兵,提醒追得最快的第一軍軍長黃水,然後由黃水授權王勉指揮,在高順、高覽和何山三人趕到騶縣時,陳登已被活捉了。
    這件事過後,雖然王勉直接被郭嘉任命為軍團副參謀長,又把作為親兵的娃娃兵,都安排到各軍、師、團任參謀長、參謀等職,但還是給高順、高覽兩人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陰影。
    進入徐州後,五萬征東軍團就被拆散了。
    兩萬人退役轉為治安軍,分別進入駐兗州和留在徐州,開始推廣新農體係;
    一萬人由高覽率領,留在徐州大江沿岸駐守,防禦江東;
    高順、王勉兩人則率領餘下的兩萬征東軍團進入汝南,征討汝南袁氏。
    攻伐徐州,高順、高覽兩人沒撈到任何戰功,那是人家烏桓軍團的戰功;
    圍殲呂布、臧霸、陳登三支兵馬,同樣沒有高順、高覽的戰功。
    現在高覽已經有點破罐子破摔的意味了。
    難道揚州兵馬敢過江來犯徐州?
    既然不敢來,高覽再無戰功可拿,隻能天天……
    而高順率軍討伐汝南,本以為能有戰功,誰知道戰功又被烏桓軍團給取了。
    而他們圍住汝陽時,也接到了征南軍團傳過來的通報:
    征南軍團不僅在京都城下有小平津關和孟津關的戰功,在南陽又是快速攻城,又是長途奔襲取襄鄉、樊城,僅用十幾天,便橫掃整個南陽郡,完敗袁術十萬兵馬。
    這樣的戰果,用戰功卓著來形容也不為過。
    何況,此時張合還親自率兵在追殺袁術的三萬殘兵。
    而且毛童告訴高順和王勉兩人,烏桓第一軍入南陽的方向,恰是方城夏道之官道,而且這條路線是張合在京都時就指定的。
    這說明什麽?
    這說明張合在南陽的一係列打法,早在京都就已經製訂好了計劃,並得到了兵部的批準。
    可他們征東軍團呢?
    兩萬人還沒入汝南,原來製訂的作戰計劃全都作廢了。
    袁、許、丁三族聯軍,五萬餘龜縮於汝陽,還沒等高順動手攻城,結果就有私兵打開了城門,投降了。
    還有六萬聯軍駐紮在新息縣,看守著淮水渡口。
    可等高順率兵前往新息縣時,袁胤已經率領六萬聯軍渡過了淮水,進入江夏郡了。
    關鍵是袁胤渡淮水後,把所有的渡船全部帶去了淮水南岸,高順想追入江夏都不可能。
    這意味著什麽?
    當然是意味著一個多月的征戰中,征東軍團同樣功勳卓著,可高順、高覽二人一點軍功都沒撈著。
    高覽在徐州那邊怎麽想高順不知道,可高順在汝南,總覺得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是鄙視。
    一個沒有軍功的軍團長,如何能率領軍功卓著的征東軍團?
    遍觀整個護民軍,目前沒有絲毫戰功的,也就是高順、高覽兩人了。
    至於征北軍團的張遼、太史慈、王底等人,根本不用愁戰功。
    北麵縱深萬裏的漠南,要多少戰功有多少戰功。
    高順真的急了。
    如果他再無戰功,征東軍團的仗就打完了。
    按征東軍團的任務,現在也剩下九江、廬江兩郡需要征東軍團攻占了。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