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戰前討論
字數:3778 加入書籤
六個支隊長此時全都確信之前申金所言不虛,也信服了申金提出的“關鍵問題”。
他們僅僅是憑空想想,都覺得那場麵過於驚悚。
如果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等看到了真實的戰場情景,肯定會被嚇得渾身酥軟。
戰時出現慌亂,不僅關乎此戰的成敗,還關係到戰友的生死。
同時,申金也沒有忘記把山中有藏軍的消息,快馬通知他的大哥,現在的雍州刺史管亥。
這次特戰隊員足足探查了六七天才回來。
他們拿出輿圖,遞給申金。
同時,三千紫金衛也從宜陽縣趕了回來。
三千紫金衛是去運送補給的。
宜陽縣便是他們的補給點。二百禦林軍偽裝成兩支商隊,便駐紮在宜陽縣外的農莊中。
這樣大規模的補給車隊,如果進駐宜陽城中,哪怕是偽裝成商隊,也會被人懷疑的。
他們進山本打算是練兵,誰知道發現了山中的軍隊,如此,身上攜帶的補給便不夠了,隻能靠紫金衛身著泰山郡服裝,一路潛行找到近補給車隊,把補給給背回來。
如果被人發現了紫金衛的存在,必然會傳到世家大族的耳中,也沒有辦法出其不意地封堵穀口了。
申金下令,讓紫金衛和龍鱗衛放開了吃,吃飽就睡。
因為從明天開始,他們就要前往那道山穀,去殲滅那支隱藏在山中的私軍了。
而申金則帶著六個支隊長和諸葛亮、郭淮、劉協,以及五個特戰小隊長,一起開始研究新的戰術。
申金還是老規矩,自己事先並不開口,而是讓大家先說。
這可是當年在青州訓練營時,管篤教給他的“絕招”。
管篤告訴他,哪怕他有再好的戰術,也要先聽別人把想法說完。
集思廣益,便有機會發現自己戰術中的漏洞。
管篤這一招,僅在訓練營中,就讓自己無數次發現了自己原來想得並不周全,全靠手下的戰友們幫自己查漏補缺。
申金也從中深刻體會到了“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的智慧與力量。
他手下的副總隊長、參謀長、參謀,包括五個支隊長,全部都是從這個過程中被發掘出來的。
要說申金除了恩師蔡成之外,最敬佩誰,非管篤莫屬。
申金極想把管篤留在特戰隊,可沒辦法,現在的管篤已經入了兵部,而且還是護民軍的副總參謀長。
很快,參與討論的所有人都達成了一致。
五條分支山穀,有一條是死穀,也就是沒有走出去的路,據查,是藏軍的糧倉,根本跑不出去,自然放棄不管。
還有一條向南通往大山中,極為崎嶇難行,再往深處走,便是原始森林。
剩下的三條支穀,一條走向向西,通往熊耳山深處,看出來還比較寬敞。
然而,隻要向西不到三十裏,就會發現這道山穀與伊水相連,而且越來越難行。
最後兩條,一條向東,通往陸渾關,一條向北,通往弘農的白馬縣。
而主山穀的出口,則能夠很快走出熊耳山,抵達洛水岸旁的盧氏縣。
很明顯,敵軍要逃走,不會走那條死穀,也不會走那條通向原始森林的分支山穀。
走通往伊水的那道山穀的可能性也不大,因為走了三十裏後,便隻能溯伊水而上,同樣極為難行。
由此可見,敵軍逃走的方向隻能是三條:
一是從正麵穀口衝出來,二是向白馬方向突圍,三是向陸渾關方向突圍。
從這三個方向來看,諸葛亮判斷他們向白馬方向突圍的可能性最大。
因為站在山穀中賊軍的角度來看,畢竟圍剿的軍隊從穀口正麵而來。
何況,山穀外的圍剿軍,未必知道山穀中還有五條分支山穀。
所以,隻要正麵山穀外造就的聲勢足夠大,山穀中的賊軍大概率不敢從正麵突圍。
山穀中賊軍的糧食補給必然是從南麵運來。
如果穀中賊軍向陸渾關方向突圍,他們的糧草補給就會斷絕。
如此,穀中賊軍最可能的突圍方向是跑向白馬縣。
諸葛亮的分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當大家把目光投向申金時,申金卻拋開了討論的結果,反而問大家,從這次製訂戰術的過程中,他們都有哪些收獲。
這次搶先回答的是劉協。
“二師兄,我的收獲最大。原來打仗不僅要考慮補給,還要考慮不被敵人發現。更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減少傷亡,並取得最大的戰果。打好一場仗,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好難呀。”
申金對著劉協豎起了大拇指。“如果你不走出皇宮,如果你不親自參與進來,你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第一線的軍隊有哪些困難。小協子,你又成長了。”
劉協聽到申金的誇獎,笑得嘴都合不上了。
“我和小協子一樣,第一次發現,製訂戰術,需要考慮這麽多。其中,派出斥候查看地形地勢,找到最佳的戰術戰法,尤為重要。”郭淮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怠。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二師兄提出來的‘知己’。如果不是二師兄事先提醒,我們哪怕戰術再高明,恐怕紫金衛和龍鱗衛在首次遇敵時,恐怕也會因緊張而產生慌亂。”諸葛亮說道。
“對對對,我同意小亮子的說法。”五個紫金衛的支隊長和龍鱗衛的支隊長都讚同諸葛亮的說法。
其中,一個支隊長還補充說道:“這兩天,每天都有人在噩夢中驚醒,他們夢到的都是自己想象的血腥戰場。現在惡夢都做了那麽多,哪怕真實戰場比夢中還血腥,估計大家也不會過於慌亂了。”
申金笑著點頭。“沒錯。大帥在青州的軍事學堂,曾給我們講過:無論是製訂戰略,還是製訂戰術,‘知己知彼’為首要。”
“我們在訓練營中,也聽教官講過。隻是臨到實戰,反而忘了。”龍鱗衛的支隊長有些尷尬地說道。
“沒錯。教官告訴我們:臨敵前要做到‘五行’。這‘五行’便是任務、我情、敵情、時間、地形五個方麵。還說‘五行不定,輸個幹淨’。”
這可是後世戰神劉伯承說過的話,隻不過被蔡成給搬到護民軍訓練營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