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君臣之辯(2)

字數:4111   加入書籤

A+A-


    看到裴茂如此,一眾世家大族的代表和匡漢軍的將領,頓時渾身發抖,眼前一陣發黑,大腦一片空白。
    他們反叛的罪行坐實了,而且位死十大不赦之罪之首謀反。
    “噗通通……”穀口前瞬間跪倒一地。
    “萬歲!萬歲!萬萬歲!”
    不跪怎麽辦?
    四萬餘人被困於短短的二十裏山穀中,前有護民軍駐守的險關,後有凶悍無匹的征西軍團,如今陛下竟然親臨陣前,除了請罪求死之外,再無他想。
    這些人在穀口跪下山呼萬歲,穀中的叛軍都嚇壞了。
    剛剛征西軍團讓他們傳聲給穀中裴茂,他們照做了。
    可他們並不以為陛下真的能親臨陣前。
    兩軍陣前,從來都是兵凶器危之地,皇帝陛下萬聖之軀,哪裏能冒如此風險?
    可看到他們的大都督和一眾文武都跪下山呼萬歲,他們便知陛下真的來到陣前了。
    在漢時,不要說見過陛下,哪怕聽到陛下之名,便馬上下跪山呼萬歲,據說都能沾染上些許聖氣。
    於是,一陣又一陣的山呼萬歲,從穀口一直延伸到子午關前。
    群山響應,萬壑回聲。
    “萬歲”之聲,威勢滔天,足足激蕩了將近一刻鍾。
    待回響全部消失,劉協的脆聲再次響起。
    “你既曾任朝堂九卿之位,為何起兵謀反?”
    劉協身後五百龍鱗衛,馬上整齊傳聲。
    “吾既曾任朝堂九卿之位,為何起兵謀反?”
    “陛下明鑒,臣未謀反!”
    “爾等在雍州起數萬之兵,襲函穀、踞武關、困長安,不奉內閣詔令,阻朝廷兵馬及賑災物資於函穀關外,還追殺朕於熊耳山中,如何說爾等未反?”
    裴茂及穀口跪下的一眾人,全聽傻了。
    起叛軍,襲函穀,踞武關,困長安,這些他們都認。
    不奉內閣詔令,以函穀關阻擋護民軍,他們也認。
    阻擋了護民軍,自然也就阻擋了內閣聚集的賑災物資,還可以認下。
    可於熊耳山中“追殺陛下”是個什麽鬼?
    不過,很快,就有人想明白是怎麽回事了。
    劉辟還懵懵懂懂地在那兒跪著。
    他此時渾身癱軟,腦袋裏“嗡嗡”的,根本沒有任何思維。
    他不僅是黃巾餘孽,還參與了雍州謀反,想來已無活路。
    旁邊跪著的韋端,呼喚他幾聲,他都沒有聽見,韋端用手直接推了他幾下,他才醒過夢來。
    然後就聽韋端惡狠狠地低聲詢問“汝在熊耳山中,追殺皇帝陛下了?”
    劉辟晃了晃腦袋。
    這是什麽意思?想把罪名往我身上推,讓我當替罪羊嗎?
    “如何說吾追殺皇帝陛下?”劉辟可不管三七二十一,頭上青筋直冒,直接吼了起來。
    追殺皇帝陛下,這已經超越十大不赦之罪了好不好?我的小肩膀,可扛不起如此大罪。
    “整個匡漢軍,唯汝欲救樊稠,率軍進入過熊耳山,而且還追殺過護民軍在熊耳山中訓練之兵,汝可否認?”韋端的聲音也大了起來。
    劉辟腦袋又“嗡”的一下,兩眼一黑,差點就暈了過去。
    什麽?他追殺的那些娃娃兵,裏麵竟然有皇帝陛下?
    劉辟再也顧不得什麽了,趕緊起身,往前奔跑幾步,再跪下,然後便是拚命地磕頭。
    “陛下明鑒!陛下明鑒!吾乃奉大都督之命前往熊耳山中,救出樊稠三萬兵馬。萬萬不敢追殺陛下!吾隻是下令把護民軍的那些娃娃兵嚇走,未敢傷其一根毫毛,更不知陛下就在其中。”
    他本想脫罪,誰知,他的這一番說辭,等於是承認了下令在熊耳山中追殺紫金衛的,就是他。
    雖然最初的命令來自裴茂,可畢竟追殺的命令是他劉辟下的。
    此時,所有人都明白過來了。
    原來在熊耳山中曆練的娃娃兵,竟然是陛下及其親衛。
    這叫什麽事兒呀?
    你可是當今皇上,你可是天下之主,你沒事跑到熊耳山中幹什麽?
    “朕為了強壯身體,便率朕之龍鱗衛、紫金衛於熊耳山中曆練。誰知,卻發現子母穀中藏有數萬兵馬。其首領樊稠拒不歸順朝廷,還欲刺殺朕。
    “如若不是朕之龍鱗衛、紫金衛拚死保護,朕恐怕早魂歸幽都了。
    “如今,下令追殺朕之人和實際欲刺殺朕之人,皆在爾等之中,又如何說未反?”
    裴茂“噗”的一聲吐出一口鮮血,然後大聲呼號
    “臣冤枉呀!臣乃大漢忠臣,冤枉呀!”
    此時如果有人細心看的話,劉協左右的諸葛亮和郭淮,都在不斷小聲地和劉協說著什麽。
    原來,劉協的每一句話,都是三人商量後才說出來的。
    劉協身後的申金,包括申金身後的管亥、於禁、趙雲、吳畏、厲虎、段煨等人,都憋著笑,卻沒有幹擾劉協與裴茂等人的對話。
    申金剛剛悄聲告訴他們了,像這樣能讓劉協揚眉吐氣的場合,一定要讓劉協盡情發揮,如此才能一掃“董卓禍亂京都”時留下的心理陰影。
    可再怎麽說,這些人覺得小皇帝在那裏振振有詞的樣子,是那麽可愛,又那麽好玩。
    管亥、於禁自然是來迎駕的,可趙雲怎麽來了?
    函穀關剛剛被攻破,趙雲就馬不停蹄地,率領自己的親衛,越過函穀關,要去會合征西軍團。
    結果,征西軍團的馬蹄比他快。
    待趙雲趕到華陰時,便遇到了征西軍團的探馬,並告知其冀縣及陳倉兩處的戰果。
    趙雲放下心來,便在華陰等候劉協一行人的到來。
    五千青州禦林軍均為步卒,他們負責押運賑災物資,以及函穀道中的戰俘。
    可龍鱗衛、紫金衛和特戰隊都是精騎,很快便在華陰與趙雲匯合,然後便跟著一起來了子午穀前。
    可段煨是誰?
    段煨,段忠明,武威段氏族人,正史中董卓麾下的將領之一。
    董卓挾持劉協遷都長安後,命段煨屯兵華陰。
    他在華陰不掠百姓、勤修農耕,使民眾自得安樂。後段煨自成一股勢力,並在劉協東歸時,奉上飲食,終不反漢。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