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地龍翻身(2)

字數:4110   加入書籤

A+A-


    可按大漢新製取消了無償徭役,哪來那麽多勞工呢?
    自然是從大漢人口最多的幾州——京州、徐州、兗州、豫州、青州、冀州——征辟而來。
    大漢新製“徭役入稅”,等於是取消了徭役,還能征到勞工嗎?
    過去服徭役,連糧食都要勞工自己帶。
    可現在不一樣了。按大漢新製,現在服徭役,不僅管吃管喝,還有工錢可拿。
    最重要的是,大漢新製規定,家中主要農耕之人,不得報名服徭役。
    可普通百姓家中的壯勞力,都是主要農耕之人,豈不是都不能參加了?
    農莊卻獨辟蹊徑,找到了應對辦法。
    整個農莊的田,農莊中人共同耕種;服徭役的工錢,亦歸農莊所有,並在秋收後統一分配。
    如此一來,管吃管喝還有工錢可拿的新式徭役,就變成了人人爭搶的香餑餑。
    他們不是為了工錢,而是成為勞工後,便有機會學到手藝。
    在漢代,任何一門手藝,可都是非常吃香的。
    尤其是大漢還專門為各種手藝分了類、定了級,哪怕學會任何一門並定上級,就能夠吃上一輩子。
    從京、徐、兗、豫、青、冀六州征辟的勞工,足足有三十萬,全部都是青壯勞力。
    本來閣老是反對啟動如此大工程的,畢竟雍凉兩州大旱剛剛結束,萬一再來個什麽天災,整個大漢北方就會缺糧了。
    不過,荀彧堅持。
    他告訴閣老們,他相信成公子所說的,吉州的黑土地是大漢第一糧倉,而整個東北大平原一旦人口充足,日後便能養活整個大漢的全部五千萬人口。
    於是,內閣的詔令上寫有了這樣的解釋性語句
    大漢缺糧,百姓常饑;如遇天災,朝廷無糧。故,當前大漢第一要務便為增加糧食產量。
    吉州黑土地,手攥出油,肥沃異常。
    要想富,先修路。
    建海堤,修馳道,聯通冀州與吉州,開辟大漢第一糧倉。
    遼西走廊為大漢萬民之生命通道。
    而且在與秦長城臨海處,還要專門修建一關。
    內閣專門為一關、一堤、一馳道命名
    關山海關,取依山傍海之意;
    道遼西廊道;
    堤鎖龍堤。
    內閣之所以同意這項大工程,根本原因就是秋季到來,青州、冀州、幽州、並州全部都是大豐收。
    雖然徐、兗、豫、京四州剛剛開始推行新農體係,目前還沒有看到很好的成果,但青冀幽並四州的豐收,給了內閣足夠的底氣。
    可內閣哪裏知道兗州會發生地龍翻身(地震)?
    畢竟地震到了後世都是無法準確預測的。
    正史中,公元191年,也就是蔡成建立的公曆393年,隴西地區倒是發生了大地震。
    按《後漢書·獻帝紀》中的記載,“裂城郭、壞室屋,民壓死者眾。”
    可蔡成來了,曆史開始改變,隴西的大地震,直接挪到了兗州。
    兗州發生地震,可比隴西發生地震危害大多了。
    首先便是兗州人口近四百萬。
    人口多,死傷就會更慘重。
    其次,兗州與京州(司棣)、冀州的邊界線就是大河。
    我們都知道,黃河的下遊是一條懸河,河床比開封城的城牆都高。
    漢代時,雖然大河沒懸這麽高,也是高過了人的頭頂。
    兗州地震,一旦河堤出了問題,大河決口,那不僅兗州受害,連冀州、青州都一起受害,而且要恢複起碼要數十年時間。
    相府在輕微晃動,整個京都都在輕微晃動。
    京都的大街上,已經有人驚呼“地龍翻身”。
    荀彧和閣老反應過來這是地龍翻身時,天文司的劉洪也氣喘籲籲地跑來報信
    地動儀的東麵與東南麵的龍珠,都掉到了蛤蟆嘴中。京都的東麵或東南麵有地龍翻身。
    怎麽會是天文司來報?
    名叫“天文司”,實則是天文、地理、氣候……全管。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目前就擺放在天文署的地理司中。
    地動儀一共八龍首,龍口中都含著一顆龍珠,分別對應著東南西北和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
    如今東麵和東南麵的龍珠都掉了下來,說明地震發生在東麵或東南麵。
    很快,驚醒過來的荀彧,瞬間下令,讓自己的侍郎陳群,帶上一隊禦林軍,同時讓工程署派出幾個資深水工,馬上出京都,沿大河兩岸,一路查看河堤的情況。
    同時通知工程署的工程隊做好準備,隨時前往搶救金堤——王景奉漢明帝之旨修建的,從滎陽到千乘海口這一段大河下遊的大堤,被人們譽為“金堤”,也稱為“王景堤”。
    同時,內閣派出戶部官吏前往敖倉,做好開倉賑災的準備。
    蔡成規定農部負責種植,戶部負責倉庫,財部負責審核。
    很快,陳群的消息傳來,洛陽至滎陽河段,河堤有輕微裂隙,未發現有決堤的危險。
    不過,按資深水工的說法,洛陽至滎陽的河堤都出現了輕微裂隙,再往下遊,必然更加嚴重。
    故而請工程隊即刻啟程,馬上修繕河堤。
    與此同時,京州刺史張昭張子布已經移駕滎陽,一邊忙於救災,一邊組織大量人手上金堤,全力加固河堤。
    張昭?他不是被任為揚州刺史嗎?
    內閣將司棣的函穀關以西劃為雍州,導致司棣隻剩下河內郡和河南尹兩郡之地,於是將司棣改名為“京州”,並調張昭任京州刺史。
    而陸康(陸遜的爺爺)接任揚州刺史。
    當然,目前江東尚未收複,陸康也隻能管轄九江、廬江兩郡。
    很快,兗州刺史華歆送急報入內閣兗州發生地龍翻身,並波及到兗州濟陰郡、任城國、東平國,以及徐州魯國、豫州沛國、豫州梁國等至少七八郡之地。
    目前華歆正組織救災,同時責令濟陰郡太守查看金堤,發現裂隙便即刻組織勞工修葺、加固。
    目前因地龍翻身而導致的傷亡人數尚不確定。但以治所昌邑刺史府中傷亡的人數來看,此次地龍翻身傷亡絕對是個慘痛的數字。
    同時華歆向朝廷求援,希望打開敖倉放糧,以賑兗州之災。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