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比較強弱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A+A-


    說更弱了吧,總比先帝時期強上很多吧?
    先帝時期遇到天災,朝廷根本無力救災、賑災。
    可現在,四年五災大漢都安然度過,國庫也才半空。
    說更強了吧?好像也不對。
    畢竟把青州、冀州的家底都掏得差不多了。
    最後還是王允開口說道“不能與先帝時期比,而是隻能與陛下上位之後比。這樣比起來,應該是沒強也沒弱。”
    然後王允對著坐在角落裏如同透明人一樣的劉協躬身一禮。“不知陛下如何看?”
    劉協起身回禮,說道“問我幹嘛?即便我現在已然親政,這也要問內閣不是?”
    王允有些尷尬,正想致歉,誰知道劉協繼續說道“不過,朕作為內閣的監察人,自是需要隨時判斷內閣這些做得如何。”
    劉協把目光開始尋找,可找了一圈,都沒找到他要找的人。
    他要找誰?
    自然是要找農部。
    可農部尚書蔡立,這些年來病病懨懨,農部的事都是內閣大臣郭全在管。而郭全此時出去巡視秋收,尚未返回京都。
    不過,劉協反應很快,既然找不到農部的人,那就找財部之人。
    於是,劉協把目光放在了財部尚書管統的身上。
    “財部尚書,汝可來說說,現在的大漢,與朕初上位、朕之恩師剛剛入京時相比如何?”
    管統起身,先對著劉協一禮,再對著各位大佬使了個羅圈揖。
    “諸公,此問不難回答。隻需要把大漢當前的發展潛力,與公曆392年初比上一下,每個人都可能得到答案。”
    盧植欣賞地看了一眼他手下的這位尚書,大聲說道“取中(管統字)說得好,也正是吾所想表達者也。”
    然後,盧植便開始述說大漢這五年來的變化。
    首先,從田畝數量上,如今大漢北方,已有田畝十一億,比起公曆391年底時,足足多出了將近四成,糧食產量足足翻了兩番。
    然後,無論是吃食,還是用具,品類新增了數百種。
    在育種院的不懈努力下,這些年來,蔬菜多了六七種,水果也多了四五種。
    同樣,由於蔡成在青州推行了“水磨盤”,大大地加快了磨麵的速度,而有了青州帶頭,這些年來,大漢又出現了十數種花樣不同的麵食。
    由於不斷在鋪橋修路,大漢的運輸速度,比過去高了兩成,運輸的損耗卻足足減少了四成。
    這一數字,日後還會越來越好。
    由於堅持植樹造林和興修水利,包括治理河道,已經數年都沒發生過決堤之事。
    雖然因為四年五災掏空了青州、冀州的家底,而國庫也空了一半,但今年是個好年景。
    或許隻今年一年,就能把前四年的損失都補了回來。
    最後盧植的結論是如今的大漢與五年前相比,已經強上太多了。
    突然之間,盧植停了下來,看向蔡成。
    他突然意識到,原來這些變化,都是成公子給打下的基礎。
    《大漢發展規劃》初始便出於成公子之手,哪怕荀彧做了一些調整,可並未動其基本思路。
    “要想富,先修路”是成公子提出的;
    “水利乃農耕之本”亦是成公子提出的;
    “植樹造林,改變環境”同樣是成公子提出的;
    “我們一定要治理好黃河”,還是成公子提出的。
    成公子為了警示大河沿岸要保護好植被,專門向內閣提議,把“大河”改名為“黃河”,同時把“大江”改名為“長江”,說這兩條江河是大漢民族的母親河——大漢民族就是在這兩條江河沿岸發展起來的。
    當然,成公子還提出了很多其他方麵的建議。
    例如“豐富物種,改善生活”、“民為本,本固邦興,朝廷要為民服務”、“護民軍要護民、愛民,是民眾的子弟兵”……
    太多全新的說法,似乎是儒家的學說,又不像是儒學學說。
    大家不知道盧植為什麽突然停下,而直直地盯著蔡成。
    蔡成被看得心裏有些發毛,正想出言詢問,盧植卻似乎在向眾人宣告,又似乎在喃喃低語般地說道“原來這些新觀念、新舉措,都是成公子帶給大漢的。”
    大家聽到盧植的念叨,才明白盧植為何隻說到一半,便突然望向蔡成。
    盧植朝著蔡成恭敬一禮,問道“公子,吾早有疑問,過去不好詢問,今日便趁公子剛剛醒來,便大膽求公子解惑。”
    蔡成起身還禮,說道“子幹公請言。”
    “當初為何要改變舊製而組建內閣?內閣大臣為何又是吾等這些人?”
    蔡成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又釋然地笑了。
    他理解盧植為何說過去不好問。
    因為改變舊製、組建內閣、實行君主立憲製,是基於他麾下數十萬護民軍,以及掌握了大漢北方各州郡所帶來的壓迫,而不是這些前朝老臣心甘情願。
    而如今盧植敢於問出口,也是因為雖然蔡成沉睡五年,蔡成的所有舉措,都被事實證明了對大漢有利,而不是蔡成想要改朝換代,自己坐上那九五之尊的寶座。
    蔡成再次對著眾人一禮,笑道“恐怕這也是在座諸公,甚至包括家父的疑問吧?”
    看到大家都在點頭,蔡成說道
    “本來今日正在聊著海軍和已然收取的瀛州,誰知諸公到來,一下子把話題扯到了是否應該收取瀛州。
    “這樣好了。我先回答諸公的疑問,然後在晚餐中,繼續說瀛州與海軍。把一個話題聊完,我們再來聊下一個話題,如何?”
    朱儁老爺子第一個表示讚成。
    如果像這樣聊下去,話題會越來越亂。
    眾人也沒有異議,表示正該如此。
    “好,那我便把我組建內閣、選擇丞相與閣老的原因,說上一說。也請諸公評議一下我當初強行幹涉朝政,是否還有一些道理。”
    沒錯,當初設置內閣、組建各部,不管是內閣大臣的人選,還是各部的尚書,可都是成公子依仗自己背後的護民軍,強力推行的。
    說他強力幹涉朝政,朝綱獨斷,一點都沒錯。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