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打穀場上(1)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蔡成看到大黑莊主這樣,再回頭又看了荀彧一眼,然後笑著對大黑莊主說
“大黑老哥不要怕,我們隻是大學堂的先生,帶了一些學子出門遊學,正好來體驗一下農莊的生活。大黑老哥不會不歡迎我們吧?”
至此,大黑莊主看到領頭的蔡成如此和藹可親,才慢慢止住哆嗦,說話也利索多了。
“歡迎,當然歡迎。無數年來,從來沒有官員來過石門莊,今日吾等賤民三生有幸才能迎來眾多大人。”
想了想,可能是覺得自己說得還不夠,就馬上說道“知諸位大人要在打穀場上與吾等賤民共餐,吾已讓莊民在打穀場上開始煮飯、燉肉了。就是怕我農家食物,入不了各位大人的口。”
這個莊叫石門莊,得名於在崤函古道的出口處。
石門莊屬於黽池縣的上穀鄉。
因該鄉的位置處於穀水的上遊,故名“上穀”。
“哈哈,沒關係。我們這些小夥子可以幫你們煮飯燒菜。莊中可以找幾個平時燒菜好吃的婦人,與我們這些個小夥子一起燒菜,可以學會做很多種菜肴哦。”
蔡成一邊熱情地與大黑莊主聊著,一邊向莊中走去。
荀彧跟在後麵,再次感慨公子如此熱情、友好,還真是一點架子都沒有。
如此,公子很快就能與莊民們打成一片,想從莊民口中聽到實情,實在太容易了。
荀彧覺得自己隻是下車這一會,便學到了很多東西。
荀彧再觀察劉協,發現劉協緊跟著蔡成身後,與出莊迎接的一個小夥子正聊得熱乎呢。
荀彧猛然發覺,“親民”與“愛民、護民”都不一樣,也是一門學問。
很明顯,陛下已經把這門學問學到手了,而自己作為丞相,對此對幾乎一無所知。
看來巡察完畢返回京都後,要組織朝廷官吏認真學習《巡察手冊》。
僅僅“護民、愛民”還不夠,“親民”同樣是取得民心的關鍵。
蔡成一邊走向打穀場,一邊問大黑莊主。
“大黑老哥,剛剛我看你還在用跪拜禮。難道你們莊上不知道,大漢已經廢除跪拜禮了嗎?”
“廢除了?”大黑一臉茫然。
“對,廢除了。我大漢兒郎,上跪天地,下跪父母長輩,其他時候,膝蓋都不能彎。這是我大漢兒郎的骨氣。”
蔡成一邊說著,一邊再次回頭看了荀彧一眼。
荀彧恨得牙直癢癢。
你說話就說話,幹嘛老看我?
莊門口莊主下跪叩拜,我就想到了是縣級官吏沒有認真宣傳,而且是因為他們喜歡“賤民”給他們行跪拜禮,這樣才能顯得他們高高在上。
荀彧幽怨地瞪了蔡成一眼,結果蔡成已經轉過頭去,繼續與大黑莊主說話。
大黑莊主聽了蔡成的說法,想了想,說道“確是如此。總給人下跪,人慢慢就沒有骨氣……”
正說著,突然大黑莊主大聲說道“吾想起來了,吾奉召去縣府聽訓時,縣府的大人好像說過,以後見官可以不跪。隻是這些年來,除鄉長外,也沒見過更大的官,就把這事兒給忘了。”
蔡成回過頭,對著荀彧微微一笑。
那笑容,怎麽看都不懷著什麽好意。
荀彧幹脆把目光挪向蔡琰。
蔡琰笑著對荀彧點了點頭。
蔡成沉睡這五年,每逢內閣有重要事情,都是叫蔡琰、輕風、細雨、伏壽入相府做記錄的。
不是相府沒有記錄之人,而是相府中的記錄之人,記錄的水平都不如蔡琰等四女。
而此時荀彧看向蔡琰,就是默默了問她,這些問題是否都記下來了。
蔡琰點頭,就是告訴荀彧,她已經記在心裏了。
一會有了桌椅,她就會取出筆墨紙硯,詳細地記錄下來。
不僅蔡琰在記,輕風、細雨也在默默地記著。
這是她們在漆垣時被蔡成培養出的習慣。
有事情大家分頭記,回到住處後,再一起整理出來。
可見,無論在青州時,還是在漆垣時,蔡成都會抽出時間去巡視各地,而且還不讓人知道他就是“青州成公子”。
這也是蔡成剛剛醒來,就要馬上出巡的根本原因。
隻是蔡成自己不知道這個原因罷了。
他隻是潛意識裏認為,必須要親眼看看,親耳聽聽大漢北方的實際情況,而且要馬上看,馬上聽。
沉睡了五年,他與大漢的實際已然脫節,潛意識告訴蔡成,已經推行五年的大漢新製,極有可能積累下了很多的隱患。要盡快去北方各地巡察一番,以避免小的隱患積累成大的問題。
就比如說,剛剛大黑莊主告訴蔡成,幾年前他們這些莊主被“召”到縣府“訓話”,縣府的大人似乎說過,大漢已經廢除了“跪拜禮”。
這裏麵包含著幾個問題
縣令竟然“召”莊主、鄉長去縣府訓話,這可是大漢新製絕對不提倡的。
縣府官員如果真的有事,確實可以召莊主、鄉長去縣府開會,但必須是大事。
如果是小事,直接向各鄉、各莊發縣府通告就可以了,根本不用勞師動眾把鄉長、莊主都叫到縣府。
另外,有事說事,“訓話”是什麽意思?
當然,還有兩條最為嚴重的
幾年來,縣府官員竟然沒有下鄉巡察各個農莊!
幾年來,石門莊竟然沒有蒙學!
這豈不是說,整個黽池縣的蒙學普及存在著問題?
之前大黑莊主的第二句話就說過,從來沒有官員來過倉儲石門莊。
石門莊地處洛陽至長安的大道旁,正是崤函古道的出口處。
交通如此便利,都沒有官員來此視察,可見黽池縣並沒有百姓的農耕、生活放在心上。
另外,如果有人給石門莊的莊民讀《漢報》,莊民打開了視野,見到有他們認為的“大人物”入莊,也不會如此恐慌。
這說明,沒人給他們讀報。
事實上,經蔡成詢問,大黑莊主竟然不知道何為《漢報》。
待蔡成細問時,才知道,郵差會按時送送來《漢報》,但莊中無人識字,他們根本不知道《漢報》上都是什麽內容。
最後莊主決定,送來就收下,然後保管好,免得官府前來問罪。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