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徹查雍州(1)
字數:4132 加入書籤
諸公聽荀彧如此說,都怪異地交換著眼神。
半晌後,馬日磾實在忍不住了,開口問道“丞相這是想把弘農郡查個底朝天嗎?”
誰都能聽得出來,先讓黽池縣令自審,然後再讓弘農太守自審,這是請君入甕啊。
馬日磾之所以關心,自然是因為此次事件已經涉及到了扶風馬氏。
“何止弘農?”荀彧露出一絲狠厲。“三四日後,雍州刺史、長史,以及刑部尚書滿寵亦都會帶著刑訊之人前來黽池。整個雍州都得徹查。”
眾人驚悚之下,盡皆默然。
他們理解荀彧為何如此發狠。
畢竟黽池的一切,都是在破壞大漢新製——根本上的破壞。
一旦百姓不再相信大漢新製,對當前的朝廷與內閣,雖說達不到滅頂之災的程度,至少也會威望全失,進而會牽連設計大漢新製的成公子。
既然有人露出了破壞大漢新製的苗頭,荀彧便要下狠手,從上到下,一個也不打算放過。
如此,不僅可以掐滅暗地裏破壞大漢新製的企圖,還要借此再次全麵宣傳大漢新製,重塑大漢新製的威望與名聲。
“洛陽有白馬寺,白馬寺中有西竺來的僧人,亦有一些年紀尚小沙彌。佛經很好,可那些沙彌卻常常誦歪。”崔烈悠悠地說了一句。
眾人都怪異地看向崔烈。
這時候,崔烈還敢為破壞大漢新製之人說話?
崔烈不就是說,經本是好經,但小沙彌不理解經義,甚至無法熟練地背誦經文,所以才會把經念歪。
話裏透露著希望荀彧不要下狠手,應該像白馬寺的僧人允許小沙彌慢慢熟知經文一樣,也要給大漢官吏熟知大漢新製的時間。
小沙彌熟知經文後,就不會再念歪經了;
官吏熟知大漢新製之後,也不會再曲解大漢新製,亦會更好地落實大漢新製。
也有人的目光投向了荀彧。
隻見荀彧頭都沒抬,自顧自地在那裏大吃大喝。
隻有劉協,雖然吃著,卻吃得漫不經心,明顯是在豎著耳朵,想聽聽荀彧下麵該如何應對。
僅從這一點,諸公就看得出來,陛下絕對有著明君的潛質。
隻不過,出京這些時日,諸公觀察劉協,發現他不僅和蔡成極為親熱,似乎對恢複帝製沒有一點興趣,搞得諸公根本不敢和他說什麽。
要真是說了什麽,他告訴成公子,必然大禍臨頭。
荀彧嘴裏正在嚼著一片茄子夾肉。
這可是黽池一品天下的拿手菜。
可這大冬天的,哪兒來的茄子呢?
這可是蔡成在青州的發明冬日暖棚。
冬日暖棚的地麵下鋪設煙道,煙道直通附近的磚瓦窖,燒一窖磚瓦,就能保證暖棚中種植的菜蔬十幾日不會被凍死。
自蔡成中毒開始算,五年過去,暖棚技術已在大漢北方全麵推廣。
冬天,無法大麵積種植,那就多設置一些暖棚,專門種植菜蔬。
所以,現在的大漢北方,百姓在冬季也能吃上新鮮的菜蔬了。
何況,大漢推行的新《黃曆》上還寫著要少生病,每日都要吃蔬菜。以菜下飯,人更健康。
當然,那時的人們還不知道維生素、微量元素等都是人體的必需品。
現在,蔡成也不知道了。
但大漢百姓聽說這是成公子說的,那就肯定沒錯,照著做便是。
成公子不會害百姓,這已經成為大漢北方百姓的共識。
為了冬日多種植一些物種,北方的百姓在蔡成發明的暖棚基礎上,又有了很多改良。
荀彧終於把口中的茄子夾肉吃了下去,再用一口百果釀爽爽口,才笑著看向崔烈。
“威考公恐怕不知,內閣在推行大漢新製時,還發放了《新製細解手冊》,手冊分類非常細,哪怕地方官吏對新製不了解、不理解,遇事時均可以查看相應的《手冊》。
“此《手冊》不僅為大漢官吏所用,還可以效仿先秦時的商鞅,‘以官吏為師’。官吏便可以用《手冊》來讓百姓知曉大漢新製的內容。
“更何況,五年普及蒙學,現大漢北方多數地區,蒙學後的孩子也都可以為百姓講解大漢新製。
“五年來,百姓皆已熟知大漢新製,為何各地官吏還需要時間來了解、理解大漢新製呢?”
崔烈老臉漲得通紅。
他哪裏知道內閣不僅在推行大漢新製,竟然還給大漢新製配發了《新製細解手冊》。
這些年來,他們都是靠著自己的才智來研究大漢新製。
如果有了《細解手冊》,他們還用那麽費力的理解和討論嗎?
“為何吾等不知內閣下發了《新製細解手冊》?”崔烈有點惱羞成怒。
“各部、各署、各司均有,威考公竟然不知?”荀彧反問。
“威考公,吾等細研大漢新製時,吾之理解,皆出自《細解手冊》。”
楊彪不知是在為崔烈解圍,還是在落井下石。
馬日磾也揶揄地說道“吾等皆知呀。”
崔烈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案上的美食也不香了。
“汝等《手冊》從何而來?”崔烈直接衝著楊彪、馬日磾等人就吼了起來。
楊彪好整以暇。“吾族中亦有人在京都為官為吏,他們為盡快熟知和理解大漢新製,便拿回家中研讀。”
其他人也是笑著點頭。
“噗!”崔烈一口老血真的噴了出來。
哦,不是老血,是他剛剛喝下去的百果釀,紅色的,看起來就像是老血。
“爾等……爾等……爾等欺吾無族人在京都為官為吏否?”
“哈哈哈哈——”笑聲充斥著整個客棧的飯堂。
崔烈的兩個兒子。
長子崔均(字元平)任西河太守,現西河郡已被劃歸河州,現在賈詡手下任事。
次子崔鈞(字州平),自黃巾之亂後,便四處遊學。袁術占據南陽時,他恰在南陽。慌忙逃出南陽後,想到青州富甲天下,便去了青州,現在稷下學宮。
正史中,崔烈次子崔鈞為諸葛亮好友之一。
也不知道崔烈到底犯了什麽毛病,兩個兒子,名字竟然同音不同字。
笑聲把崔烈的尷尬掩飾了過去。
大家也吃得差不多了,又是一日奔波勞碌,洗漱完後自去睡覺。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塑強漢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