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法正離軍3)

字數:4098   加入書籤

A+A-


    在護民軍中,除蔡成外,要說能號令全部護民軍的,便隻有管亥了。
    盡管何山是總參謀長,威望也不差,可畢竟何山很少參與訓練營中的事情,而管亥則是與訓練營的孩子們同吃同住同訓練,對每個孩子都關愛有加。
    最後便是,訓練營中所有的孩子,有事情都喜歡找管亥,還親切地稱管亥為“去惡大叔”。
    後來,連步卒訓練營的孩子,都知道了騎兵中有一個最愛他們的“去惡大叔”。
    一句話,在情感與號召力方麵,何山與管亥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更何況,何山還是管亥的結拜兄弟,更是管亥的小弟之一。
    別看現在何山的職級比管亥高,可一旦管亥發話,何山還是得聽。
    要說誰能和管亥比在護民軍中的威望與號召力,那隻能是管篤與申金二人了。
    這二人,一個足智多謀,一個戰功逆天,且二人都是大帥的親傳弟子。
    為此,管亥在平定雍凉叛亂後,趁著申金還在雍州時,還專門與申金聊了一次。
    不僅如此,管亥還派專人給何山和管篤都送去了密信——用護民軍專用密碼寫的那種,叮囑其利用要時刻關注各軍團、海軍的動向,準備維護主公的富民之策。
    何山的信順利地送到了,可給管篤送信之人,則是一直追到遼東遝氏海軍基地,才找到管篤。
    管篤回信告訴管亥,他已經開始行動。
    在全部護民軍中,管亥、於禁、鮑信最擔心的便是征北軍團。
    征北軍團的三大巨頭:張遼、太史慈和王底,竟然都不是出自訓練營。
    軍團長張遼是在漁陽加入的護民軍;
    副軍團長太史慈是在青州護民軍出征時,才加入的護民軍;
    參謀長王底則是直接找到雁門關,在與張遼交流了一天一夜後,張遼直接上報蔡成,想封王底為參謀長。
    在張遼的心目中,參謀長就等於是征北軍團的軍師。
    然而,蔡成隻批了副參謀長。
    直到王底入京,蔡成與王底交流了之後,才確定王底為參謀長,而徐庶為副參謀長。
    這一切皆因為王底對騎兵戰術極為熟悉。
    他的騎兵戰術,都是為了對付匈奴、鮮卑,便把自己關在族中苦讀兵書,然後自己琢磨出來的。
    蔡成讓他和張遼、太史慈、徐庶一起入軍事學院學習。
    還專門當著王底、徐庶的麵告訴張遼和太史慈,他們從軍事學院返回征北軍團後,便讓王底、徐庶參與征北軍團的“以戰代練”,一年後方能回到參謀長和副參謀長的位置上。
    徐庶是征北軍團的副參謀長?
    沒錯呀。
    本來在入京前,蔡成就已經想讓徐庶任征北軍團的參謀長,入京後,蔡成便馬上讓內閣下達《征辟令》,其中就有徐庶。
    徐庶接到了《征辟令》便馬上趕往京都。
    可《征辟令》中蔡成為護民軍準備的三位人才,隻來了徐庶一人,另外兩個則是根本沒找到人。
    那兩個人是誰呀?
    一是周瑜——蔡成為海軍準備的副司令;
    二是魯肅——蔡成為海軍準備的參謀長。
    結果,這二人在《征辟令》送達前,竟然都跑到孫策那兒去了。
    不過,管亥、於禁和鮑信能想到這些,何山、管篤自然也能想到。
    所以管篤在去海軍之前,先去的並州各個飛虎師,以要去海軍,稍稍繞點路看看訓練營中的好兄弟之名,對征北軍團進行了布置。
    扯遠了,還是回到西南軍團吧。
    鮑信的調和未能成功。
    法正還是憤而離軍,返鄉務農讀書了。
    表麵上看,法正這是一根筋。
    哪怕鮑信給他解釋了那些誤會,甚至告訴他,他任西南軍團的參謀長,是成公子沉睡前而定。
    然而,法正聽不進去也沒辦法。
    實則是法正認為,蔡成沉睡後,內閣與朝廷小瞧了他。
    最最核心的原因便是他已知江南又出現一個仙子弟子桓佑。
    他不知道在沒有蔡成的未來歲月,朝廷還能否取勝。
    畢竟“仙人弟子”蔡成數年間便讓大漢北方煥然一新,讓北方世家大族幾乎沒有聯合反抗的機會,是不爭的事實。
    如今又出來一個仙人弟子,而朝廷卻再沒有仙人弟子的支撐,那南北之爭的結果,可就不好說了。
    他想看幾年,看看大漢朝廷在“無仙”的歲月中,到底能做到什麽程度,他想看看仙人弟子桓佑幾年後會讓江南有何變化,他想看看桓佑能否率大軍北上顛倒乾坤。
    他離開軍營時,內心竟然還有一些小期待。
    當然,法正如此決絕,也是知道他毅然辭官,於禁、鮑信不會殺他。
    他看得很清楚,護民軍從不亂殺人。
    他的家鄉郿縣也在右扶風,且與陳倉不到兩百裏的距離。
    如果換成曹操,別說讓他法正離開軍營了,恐怕他法氏整個家族都逃不脫人頭落地。
    隻是西南軍團並沒有因法正的離去而掀起什麽波瀾。
    法正入西南軍團時日尚短,在軍中沒有什麽影響力。
    畢竟西南軍團主要都是由青州訓練營的新兵組成,而於禁、鮑信、耿智亦都是出自青州訓練營,如果不能在西南軍團築基耕耘,法正想在西南軍團有影響力,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不要說西南軍團了,就是於禁把此事上報到兵部後,同樣沒起什麽波瀾。
    法正的才華尚未顯現,護民軍有他一個不多,沒他一個不少。
    於是,兵部直接任命耿智晉升為西南軍團參謀長。
    至於副參謀長,直接讓於禁、鮑信自行確定。
    於禁也沒有因為法正的離開,而停止他的行動。
    兵部對耿智的任命還沒下來,準確地說,是法正離開軍營的第二天,於禁便令耿智率領一團兵馬,先行前往臨羌後世的青海省西寧市)。
    耿智和這一團兵馬是去打前站的。
    整個西南軍團四個師,都要去臨羌,去那裏開始適應高原。
    耿智先行有兩個任務:
    一是構建軍營,二是尋找一種名為紅景天的高原作物。
    《平西羌之策》上說得很清楚,紅景天泡水喝,可以有效緩解高原反應。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