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當年真相2)

字數:4096   加入書籤

A+A-


    “去惡,你放心便是。我大哥已然同意,還有憲和簡雍字)那小子也同意。”張飛豪爽地叫道。
    “受幾年苦,受幾年冤屈,卻能少死許多百姓,值!”關羽的聲音斬釘截鐵。
    原來,這是在關羽圍殲蘇仆延五萬精騎後,蔡成看到關羽違反軍紀,擅自單挑鬥將,就馬上靈機一動,定下了一個深遠的計策。
    他先是撤了關羽的軍團長之職,然後又讓關羽在攻打上穀烏桓時,再次違反軍紀,而且最好是臨陣不尊將令,好讓蔡成有機會把關張二人逐出護民軍,同時也讓劉備、簡雍二人辭去官職,與關羽、張飛一起浪跡天涯。
    幹嘛要這麽做?
    有最終目的,也有順帶的目的。
    第一個順帶的目的便是去嚇唬徐州陶謙、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焉。
    蔡成不想在整個大漢的疆域內大動刀兵。
    哪怕是護民軍能夠摧枯拉朽,那畢竟也是戰爭。
    隻要戰火一起,就一定會牽連到百姓。
    護民軍會保護百姓,可對手不會呀。
    關羽、張飛被護民軍驅逐,劉備與簡雍也受到了牽連而不得不離開青州,如此便有了一路上現身說法的契機。
    那時的蔡成還保持著穿越者的記憶,卻沒想到他掌控整個大漢北方會那麽順利。
    他知道一旦董卓肆虐京都,就是護民軍攻克京都、掌控朝廷的時機。
    但他以為他入京後,各地都會起兵,整個大漢會陷入到東漢末年的大亂之中。
    畢竟,徐州陶謙、河內王匡、南陽袁術、荊州劉表、益州劉焉,還有張邈、孔融、喬瑁等人,都不是好相與的。
    董卓給大家做出了榜樣,那這些人也必然打著“誅賊”的口號,企圖割據一方,甚至是想推翻大漢王朝,自己坐上龍椅。
    所以,在圍殲蘇仆延之後,盡管蔡成大概能掌控青、冀、幽、並四州,甚至還能部分掌控司棣,但以蔡成的估算是各地諸侯打著“扶漢誅賊”的旗號,紛紛割據。
    而且蔡成因推行新農體係,根本不可能得到世家大族的擁護。那些世家大族必然會擁護“反蔡”的勢力。
    哪怕蔡成手中有青、冀、幽、並四州,還掌控著朝廷和小皇帝,可這其中,也隻有青州是可靠的。
    冀、幽、並三州包括司棣的世家大族,也會起幺蛾子。
    一旦這些起兵者發現護民軍可以摧枯拉朽,他們便會以最快的速度聯合起來。
    如此,護民軍就幾乎是以青州一州之地,應對天下四起的烽煙。
    即使護民軍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大漢的萬裏江山,可能也被打爛了。
    曆史上,大漢從董卓入京時的近五千萬人口,到三國各自稱帝時,人口已經不足兩千萬。
    這就是打爛的後果。
    怎麽才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蔡成就想到“嚇唬各地諸侯”的辦法。
    大肆宣揚護民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戰力,大肆宣揚護民軍根本就無可匹敵,誰敢起兵誰就是找死。
    可那時蔡成還沒有推出《漢報》,誰來宣揚呢?
    蔡成就想到了正史上劉備前期的顛沛流離。
    恰好關羽、張飛兩人是護民軍中的大將,由他們口中,客觀地說出護民軍的戰力,哪怕不能震懾住全部宵小,至少也會嚇住一些膽小的吧?
    蔡成判斷,首先起兵者,必然是徐州陶謙。
    隻要陶謙一垮,北方的主要對手就會變成呂布、曹操和南陽袁術。
    這就讓護民軍有了針對性。
    至於荊州劉表、益州劉焉,都可以放到後麵來收拾。
    而張邈、王匡、孔融、喬瑁這些人,根本不值得一提。
    然而,蔡成失算了。
    他一沒想到呂布這麽慫,直接被他給嚇得跑到了徐州,投奔陶謙去了。
    他也沒想到,曹操根本沒有在大江以北發展,而是和陳溫達成協議,搶占了江東四郡。
    他更沒想到,王匡、張邈、喬瑁、孔融等人,都一窩蜂地跑去了徐州。
    蔡成怕的是他們四處起兵,遍地烽煙。
    他們全部聚於徐州,是蔡成求之不得的好事。
    可蔡成為何沒考慮袁紹呢?
    蔡成在出征之前,就已經讓厲誌做好了準備,隨時率兩萬治安軍加入“討董聯軍”的陣營。
    同時,在董卓剛剛入京之時,蔡成也在各地布置好了“傳播人”,專門傳播京都之變的由來。
    是袁紹給大將軍何進出的計謀,讓何進引董卓入京;
    是袁紹率領西園羽林軍屠戮的皇宮;
    袁紹與董卓本就是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大漢之亂,始作俑者就是袁紹;
    袁紹不僅害死了自己的叔父一家,還想禍亂天下……
    所以,蔡成早在圍殲蘇仆延之時,就已經出手。一旦袁紹離京,這些“傳播人”就會大肆宣揚袁紹的惡行,表明他才是禍亂大漢的罪魁禍首。
    如此,袁紹就不可能成為聯軍的盟主了。
    有段曆史沒有被改動,董卓還是封了袁紹為渤海太守。
    這等於坐實了流言中的“袁紹本與董卓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不僅袁紹被封為渤海太守,連袁術都被封為後將軍。
    一下子,不僅袁紹、袁術,就連整個汝南袁氏都臭了,頂風臭三十裏那種。
    這也是袁氏在汝南起兵,當地世族大家參與者隻有許氏一族的原因。
    要知道,東漢末年時,最頂級的兩個士族便是弘農楊氏和汝南袁氏。
    搞臭一個袁氏,基本上就能解決北方的一半問題。
    而蔡成那時可是知道,弘農楊氏並未參與東漢末年的亂戰之中,而是韜光養晦,埋頭自身發展。
    哪怕最後楊修因深度參與曹丕、曹植奪謫之爭,被曹操殺害,楊氏都沒有絲毫異動,繼續韜光養晦。
    也可能正是因為弘農楊氏如此隱忍,才會有楊堅建立隋朝吧?
    結果沒想到,劉備四人在徐州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那些諸侯聚於徐州後,為何屁股還沒坐熱,就急於起兵進犯青州?
    這就是嚇的。
    如果不趁著護民軍的主要兵力還在幽州、並州和司棣,再等一段時間,把兵力調配過來,那他們十數萬兵馬,如何抵擋護民軍?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