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發展益州2)
字數:4064 加入書籤
一份是世家大族的聯名奏疏,舉薦劉備為益州牧;另一份是劉備親擬,劉備與劉璋共同簽字的奏疏,推舉劉璋為益州牧。
這可不像正史上,劉璋要做益州牧,小皇帝劉協隻能批準。
你不批準,劉璋也是益州牧。
如今的內閣可不管那些,很快詔令下達到成都:任劉備為益州刺史。
任刺史是什麽意思?
當然是警告劉備,你想主管益州可以,但隻能主政,不可以碰兵權。
是否有兵權,就是刺史與牧的區別。
盡管實際上益州的軍政大權都是劉備一把抓的,可內閣的任命,畢竟給劉備留下了一個秋後算賬的可能。
你劉備不帶益州回歸大漢懷抱,又由於你碰了軍權,那反叛之名就等於是坐實了。
這也是內閣隱晦地告訴劉備:益州暫時由你說了算,但不可脫離朝廷。
也就是說,朝廷一旦騰出手來,便會收回益州。
劉備怕朝廷收回益州嗎?
當然怕。
一則他不想落下個反叛之名,二是盡管他入益州時日尚短,可也看得出,益州無論是世家大族還是百姓,都是心向大漢的。
自先秦司馬錯滅巴蜀,再經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蜀中平原旱澇保收,巴蜀之人好容易歸入華夏正統,可不願意再被人稱為“南蠻”。
哪怕是正史中,如果劉備在蜀中不是打出“漢”之旗號,你看他能否在巴蜀大地站住腳。
也正是因為這一內閣詔令,基本已打消劉備割據、獨立的心思了。
當然,劉備也不會輕易重歸大漢。
他還是要觀望的。
畢竟,成公子已經中毒倒下,而且大概率是不會再起來了。
如果內閣違背了成公子的政策,劉備可能真的就要造反了。
畢竟,劉備也是研究過大漢新製的,對於大漢新製的先進性,以及給民眾帶來的好處,心知肚明。
當然,由於內閣任命他為刺史,隱晦地告訴他不要碰兵權,所以哪怕劉焉病逝,劉備也沒有讓興漢軍擴編。
蘇固請求其派出兩路兵馬,一路由金牛道進駐陽安關,另一路進巴郡封死米倉道。
如此,便能夠讓馬超的安漢軍和張修、張魯的五鬥米軍全部困於漢中,最後會因沒有糧草而不戰自潰。
劉備與關羽、黃權、張鬆等人商議後,覺得暫時不能多派兵馬。
畢竟還有吳懿、吳蘭統領的東州軍尚未收服,而當前關羽手下的兵馬也才兩萬出頭,還得應對東州軍。
反而黃權認為東州軍構不成威脅。
這大半年來,黃權、張任、賈龍三人利用本土優勢,已經把東州軍滲透成了篩子。吳懿、吳蘭真要與治安軍對抗,僅憑當初關羽、張飛二人,再加上一年多的示好與滲透,恐怕不用打便會作鳥獸散。
關羽認為張任、張飛各率五千兵馬就足夠了。
他們又不需要進攻,隻需要防守。
一個封鎖米倉道,另一個堅守陽安關,各自五千兵馬足夠了。
一年左右的訓練,早已讓原來的叛軍脫胎換骨。
雖然比起護民軍的戰力還相差甚遠,可對付馬超的西涼悍卒和羌兵,一點問題都沒有。
考慮到張飛在青州三年多的訓練營生涯,熟讀兵書戰陣,故讓張飛率五千軍走米倉道,在米倉道上選險要處設寨拒敵——封鎖米倉道需要更多的軍事才能。
而讓張任率五千軍進駐陽安關,隻管堅守,哪怕賊軍露出再大的破綻,也不得出城撿便宜。
張任、張飛都有來自成都的糧草補給,用不了兩個月,無論是五鬥米軍,還是安漢軍,都必然不戰自潰。
內閣對劉備的任命詔令到成都後,劉瑁和劉璋再遲鈍,也知道自己在益州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便向劉備請求返回京都,去投奔自己的兩個哥哥。
劉備一口應承下來,而且還表示要派兵護送。
同時,劉備也建立起了自己的班子。
劉備任黃權蔡成《人才榜單》上的人物)為長史,任賈龍劉備最堅定的支持者,卻未在成都就任,而是在犍為郡襄助任岐)為主簿,任王累為治中從事,任張鬆為治軍從事……等等等等。
至此,整個益州除漢中之外,不再是暗地裏被劉備所掌控,而是以朝廷任命的刺史身份所掌控。
隻是劉備入蜀一年多,還是有一個難題未能解決:沒有識字又能讀書的鄉長。
劉備無奈之下,隻能修改了一下蔡成的新農體係,讓那些世族鄉紳代為管理農莊。
說白了,由世族鄉紳來管理農莊,就等於是“皇權不下鄉”了。
過去就是這些人在處理著日常耕種、繳納賦稅、調解糾紛等民間瑣事,現在自然還是他們負責。
這便是劉備的本事:因地製宜,新製與舊製相結合。
至於世族鄉紳收的那一成田租,就算是給他們的俸祿了。
何況,這些世家大族內心中自有打算。
巴蜀商號總要由世家大族的人來打理吧?
當前江南可買不到“青州特產”,而益州有綦江道通往牂牁郡,然後再走夜郎道便可進入江南四郡。
這條道山高水險,確實不好走。但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便一定會有人鋌而走險。
路不就是人開出來的嗎?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
所以,巴蜀商號剛剛成立,世家大族已經動起了向江南四郡走私的心思。
哦,現在還真不能說走私,隻能說轉賣。
畢竟朝廷與江東、江南斷了貿易往來,但益州卻沒有與任何一方麵斷了貿易往來呀。
至於走武陵蠻道危險性大?
嗬嗬,不存在的。
以青州特產開路,那些武陵蠻後世湘西的少數民族)不僅會乖乖讓路,而且還會全力保護商隊。
畢竟,武陵蠻也需要“青州特產”呀。
孫策、桓佑的使者於公曆393年夏抵達成都時,才發現,綦江道已經修繕近半了。
這對於江南來說,這絕對是天大的好消息。
因為蜀中的鐵礦多,在蜀郡、犍為郡、越嶲郡、益州郡都有鐵礦。
而江南最缺少的便是鐵礦。
所以,孫策、桓佑派來的使者,雖然未與劉備達成盟約,卻打通了購買鐵礦石的通道,也算是奇功一件。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