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收服四將2)
字數:4294 加入書籤
“如此不顧父弟家族之敗兒,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實乃扶風馬氏之恥也!”吳蘭也在一旁添油加醋。
其實,吳蘭是說給泠苞、雷銅二人聽的,告訴他們,做漢人,就要忠孝仁義。
怎麽回事?
原來泠苞與雷銅皆非漢人。
泠苞乃流散到蜀中的羌人,雷銅乃蜀郡屬國之蠻人。
劉焉入蜀後,組建東州軍,二人來投,經吳懿考校其武藝,不僅讓其入軍,而且還封以都尉。
泠苞、雷銅二人感恩,立誓以吳懿馬首是瞻。
“馬超小兒入了漢中後如何?”不知道是不是泠苞、雷銅二人沒聽懂吳蘭之言,反正他們此時的關注點還在馬超身上。
關羽一杯酒下肚,用麻巾擦了擦嘴上酒漬,輕描淡寫地說道:
“馬超入漢中之時,恰逢張修、張魯率五鬥米軍由米倉道進逼漢中。
“馬超哪裏容得有人與他爭奪漢中,便想在米倉道出口處埋伏五鬥米軍,期冀一戰而擊潰張修、張魯。
“誰知張修、張魯狡猾異常,竟然派漢中之人翻山越嶺,打探到馬超於米倉道出口處設置了埋伏。
“張修、張魯知西涼悍卒和羌兵之凶殘,便縮於米倉關中據守,不出關半步。
“馬超耐不住性子,便率五萬安漢軍殘部攻打米倉關。
“畢竟五鬥米軍有楊任的五千東州軍,以及張修於巴郡招募的六七萬五鬥米道信徒,馬超攻關月餘,除損兵折將之外,再無寸進。
“於是,雙方在米倉關對峙年餘,誰也奈何不了誰。
“眼看便要入冬,馬超去南鄭,想找漢中太守蘇固商議安漢軍過冬保障問題。
“誰知他返回南鄭途中,竟然發現沿途十室十空。進入南鄭後,亦發現南鄭城中民眾不知去向。
“直到他來到陽安關下,方曉漢中太守蘇固早已將民眾遷走,不知所蹤。
“且如今陽安關之守將已不再是蘇固,而是張任張公義及麾下興漢軍。
“馬超頓時明了。入冬之後,再無人為馬超五萬安漢軍提供過冬補給。
“馬超小兒大怒,於陽安關前誓言要殺盡漢中軍民。
“馬超雖才年方十七,可其軍事才能出眾。
“他返回安漢軍軍營後,便想到,如果自己去攻打陽安關,便會兩麵受敵。
“於是,馬超在米倉關下邀張修、張魯對話。
“此時,張修、張魯亦知吾三弟翼德紮寨於米倉關以南,鎖死了米倉道。”
吳蘭感歎。“米倉關之五鬥米軍需要糧草供給。如若糧草供給一斷,即刻便可得知。”
關羽微微一笑。
“正是。吾三弟早已探知五鬥米軍的儲糧之地,設於距離米倉關百裏的潛水邊。故在其運送一批糧草出發後,便馬上攻占其儲糧之地,全殲守糧的一萬五鬥米軍。
“隨後,翼德便率軍跟在運糧車隊後麵,一直潛行到距米倉關三十裏一險要之處,方才悄然下寨。
“此正是馬超小兒於米倉關前邀張修、張魯對話之時。”
“這豈不是逼安漢軍與五鬥米軍合兵一處?”泠苞不理解漢人的謀略。
“合兵一處又如何?表麵上看,他們的兵力已達十餘萬眾,可他們兩軍又能有多少儲備的糧草?恐怕過冬都難吧?”吳懿神色已經開始放開了。
“對。漢中百姓盡皆遷徙,漢中千裏良田再無人耕種。五鬥米軍與安漢軍即便合兵一處,因無糧草,很快便會不戰自潰。”
“不對,完全不對。”雷銅叫了起來。“剛剛大都督還說,數萬五鬥米信徒於南鄭周邊屯田。如果真的不戰自潰,哪裏還需要屯田?”
這雷銅記性還真不錯,沒忘了關羽開始便說五鬥米信徒在南鄭屯田。
雷銅這一說,大家才知道,安漢軍和五鬥米軍合兵之後,是如何在漢中堅持下來,並與張任、張飛的興漢軍形成了對峙之勢。
“漢中百姓遷徙到了何處?”吳懿問道。
他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劉備這兩年在益州積攢下的“仁德”之名。
如果劉備不顧漢中百姓之死活,將其強行遷走,必會有大量百姓餓斃,對劉備的“仁德”之名,將是致命的打擊。
“漢中二十幾萬百姓,全部居於上庸。”關羽簡單地回複一句,又夾起一塊肉,送入嘴中。
“啊?”吳懿大驚。“上庸皆為山地,極為貧瘠,如何能供養二十幾萬民眾?”
吳蘭、雷銅和泠苞也在看著關羽。
把民眾聚於上庸,是讓他們相互為食嗎?
誰都知道,上庸地處山區,僅憑那些山田,哪裏能養活二十幾萬人?
關羽細嚼慢咽地讓嘴中肉入腹,
“嗬嗬,有上庸道,有南陽的糧食供給,漢中百姓還可以在上庸四周開荒種地,何愁吃食?”關羽不在意的說道。
“南陽為何願意賑濟漢中百姓?”雷銅不動腦子,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反倒是吳蘭機靈,瞪了雷銅一眼,不等關羽回答,便搶先問道:“難不成朝廷也插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然。”關羽有些小得意。“漢中百姓,也是我大漢百姓,朝廷如何能看漢中百姓受苦?”
明白了,吳懿等人都聽明白了。
原來劉備與朝廷是一夥的。
估計劉焉乃皇室宗親,朝廷不想與之撕破臉,亦不願在大災連年不斷之時,損耗人力物力攻取益州,這才派了劉關張和簡雍入蜀,施展一係列手段,架空劉焉,掌控益州。
難怪甘寧能去京都入大漢軍事學院;
難怪滄海商號願意與益州做生意;
難怪益州能用賒賬的方式可以得到眾多耕牛和新型農具……
原來朝廷對益州的支持,早在劉備抵達成都後就開始了。
不知為何,吳懿四人聽聞此言,不僅沒有驚悚,反而感覺到一陣心安。
他們並入興漢軍,不就是等於歸順了朝廷嗎?
竟然還有這等好事?
他們早知劉焉有割據之心,也都有些心不甘,情不願。
尤其是雷銅、泠苞二人。
他們來投東州軍,本以為是大漢朝廷的兵馬,後來方知,竟然是劉焉的私兵。
如果劉焉割據,他們就都成了叛軍。
還好,還好,玄德公率關羽、張飛、簡雍進入益州;
慶幸,慶幸,順利架空了劉焉,讓玄德公能夠全掌益州。
如今再並入興漢軍,他們就真的是歸順朝廷,進入了大漢的懷抱……
吳懿、吳蘭、雷銅、泠苞四人相互對視了一眼,再無顧忌,馬上起身表態,願意並入興漢軍。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