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漢中之戰6)
字數:3962 加入書籤
“劉玄德剛入蜀數月,如何願意派兵前來封堵米倉道?何況,劉玄德赤身入蜀,又哪來的兵馬?”蘇固真聽不懂鄧辰在說什麽了。
劉焉老賊會讓劉玄德掌兵?想都不要想。
東州軍是劉焉老賊的心頭肉和最大倚仗,根本不容外人涉足。這是小孩子都能想到的事情。
“使君是否知劉玄德入成都第一天,便勸降了任岐、賈龍叛軍?”
“那又如何?”蘇則問道。
“數萬叛軍會並入東州軍,或是遣返嗎?”鄧辰沒理會蘇則的疑問,繼續問道。
這個問題蘇固、趙嵩、陳調回答不了,隻有蘇則在苦思。
過了一會,蘇則說道:“二者皆不會。”
趙嵩傻傻地問蘇則:“為何?”
“簡雍為吾等描述過降服任岐、賈龍叛軍的過程。出於防備劉焉日後對任岐、賈龍下手,任岐、賈龍必不敢讓麾下兵馬並入東州軍,或遣返回鄉。如此,任岐、賈龍便隻有一途可行。”
“何途?”趙嵩緊追著問了一句。
“自然是將麾下兵馬全數交給玄德公,恰好玄德公二弟、三弟皆為萬夫不當之勇將。
“玄德公當然不會拒絕。畢竟他在益州舉目無親,亦需自保。
“可見,數萬叛軍,現必已歸關羽、張飛二將統領。”
在蘇則口中,“劉玄德”三字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玄德公”。
“這不就等於劉玄德有了自己的兵馬,數量上還遠遠多於東州軍?”蘇固這時才反應過來。
蘇則繼續自己的分析推理。
“盡管吾未見過玄德公,但從關羽、張飛這樣的猛將,以及吾等皆知的簡雍這樣的智者,皆願意誓死追隨,可見玄德公必非池中之物,乃胸懷大誌之人。
“上次叔父讓簡雍帶話給玄德公,說馬超兵馬若要入蜀,除金牛道外,亦能走米倉道。
“如此,玄德公必派兵馬前來封堵米倉道。”
“哈哈哈哈——”鄧辰放聲大笑,盡顯豪爽之氣。
笑過之後,鄧辰才輕聲說道:“劉玄德必會派兵前來,但卻沒有那麽快。因為重新整合叛軍和訓練叛軍,尚需一些時間。”
“那劉玄德何時能派兵前來?”蘇固沉不住氣,急著問道。
“依征南軍團參謀推測,一旦入秋,劉玄德的兵馬,便會來也。”
“對呀!”蘇則激動的站了起來。“秋後,玄德公才有糧食,也才敢派兵出征。”
“如今已是開春,我們尚需等半年時間。這半年時間,便是使君做遷徙百姓準備的時間。”鄧辰笑道。
“可征南軍團那一個團,也是要等秋後才入漢中嗎?”蘇固急問。
“當然不是。那個團我已經帶來了,目前就在上庸。如若他們能夠換上城守軍的服裝,隨時可入南鄭,同時接手西城關與陽安關的防務。
“他們入南鄭之後,便會有五百人常駐刺史府,使君及諸公,皆無須再擔憂個人生命安全。”
“這個團是由護民參謀長率領嗎?”
“當然不是。荊襄事務繁多,我必須要盡快趕回去。不過,基於城守軍沒有合適的領軍之人,我懇求使君,將城守軍交予團長來統一指揮,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蘇固一聽護民軍竟然要派五百衛士入刺史府保護他的安全,早就高興上天了。
交出城守軍的指揮權又如何?
反正護民軍也是朝廷的。
至於蘇則,對於交出指揮權一事,更是無感。
他就一句話:誰強交給誰。
剩下的趙嵩、陳調二人,根本連話都插不上。
鄧辰悄然離開,帶來的一個團也悄然從上庸進入到了漢中腹地。
一團四個營,全部化裝為城守軍,兩營入駐西城關,兩營入駐陽安關,團部親衛替代原來郡府的五百親衛。
果然如蘇則所料,馬超派來五千人守護南鄭糧倉,自己也將帥帳設於南鄭,每隔幾日去米倉關前看上一看。
蘇固果然給馬超找來了上百工匠,遺憾的是,馬超軍中沒有懂得打製攻城器械之人。
蘇固找來的這些工匠,木匠會打製一些日常家具,或是會為新蓋的房子立柱上梁,可就是沒有一個會打製攻城器械的。
馬超怒不可遏,卻沒有絲毫辦法。
他也想拿刀砍了這些工匠,可這些工匠說了,我們全家餓著肚子,把糧食都獻給了安漢軍,你如何忍心砍我們?
馬超看著一個個麵黃肌瘦的工匠,確實也下不去手,隻能把他們全部趕走,讓他們回歸農耕。
眼看就要進入夏季,正是農忙之時。
讓他們回歸農耕,也能為安漢軍的軍糧多一分保障。
夏季到來,南鄭城中每日都有大量屍身運出城外,南鄭城內,白日已然看不到行人。
馬超詢問為何會死這麽多人,蘇固告訴他,已入夏季,百姓家中糧食已基本告罄,老弱病殘婦孺為了把糧食省給青壯吃,隻能自己餓死。
不過,蘇固安慰馬超,今年風調雨順,是個豐收年景。
隻要熬到秋後,無論是百姓,還是安漢軍,日子都會好起來。
畢竟,兩萬安漢軍亦在屯田,預計能解決安漢軍半數的糧草。
當然,馬超不知道,這些屍體出城後,在晚上又會活過來,然後踏上前往上庸的旅途。
這是蘇則製定的“遷移南鄭老弱病殘婦孺”的瞞天過海之計。
隻要老弱病殘婦孺先遷走,剩下的青壯隻需要一個夜晚,便會從南鄭城中消失。
劉備架空了劉焉的消息,也從成都傳了過來。
而且劉備答應,一旦入秋,軍糧有了著落,興漢軍即時便會開赴漢中,而且還是按蘇固要求的兵分兩路,一路入陽安關,一路封堵米倉道。
終於入秋了。
馬超每日都去田間地頭看漢中百姓收割稻穀。
這可是他安漢軍能否在漢中站穩腳的倚仗。
看著那一穗穗飽滿的稻穀,今年果然是個豐收年。
馬超喜悅之下,內心還想著,這蘇固亦是扶風之人,與他同鄉,日後可不能讓隻治理漢中。
待他奪取益州之後,他自己為益州牧,讓蘇固給他做長史。
喜歡三塑強漢請大家收藏:()三塑強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