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廢太子

字數:4631   加入書籤

A+A-




    四貝勒,四福晉,皇上命老奴請二位去乾清宮。”李德全站在屋門口,不著痕跡的用眼角打量著屋裏的擺設,同時恭敬的開口道。

    雖然廢太子的消息傳出時,胤禛就猜到自己可能會被放出去,但是真的到了這一天,心裏還是有些激動的。

    不過也許是因為這段日子實在是太過愜意悠閑,所以他沒有像李德全所想的那樣,麵上掩不住的激動,隻是緊緊握了握玉齡的手,便朝李德全點點頭,“有勞李諳達跑一趟了。”然後轉頭對玉齡道,“走吧。”

    玉齡還想回頭去收拾一下自己的東西,再一想帶著這些去見康熙,畢竟不合適。李德全見狀,忙道,“四福晉放心,回頭這些東西,老奴會著人打包送回四貝勒府的,不會讓人亂動的。”

    那就多謝李諳達了。”玉齡便也大大方方的跟在他身後,出了這個住了半年的地方。

    乾清宮裏已經有了不少人,都是康熙已經成年的兒子。見胤禛和玉齡進來,所有人的視線都掃了過來。不過並沒有人張嘴打招呼,看過之後,就又繼續沉默。

    玉齡掃了一圈,沒有發現太子。看來太子被康熙圈禁在毓慶宮不得出門的消息,是真的了。難怪殿裏的氣氛這麽沉悶壓抑。誰也不知道,這件事對他們來說,究竟是機遇,還是災難。

    康熙對太子的偏愛人盡皆知,現在太子出了事,說不定便會遷怒他們。尤其是,這裏所有人都知道太子觸怒了康熙,因此被圈禁在毓慶宮,然而他究竟犯了什麽錯,卻是誰也說不上來。

    這樣一來,大家自然覺得康熙是想要為太子遮掩。君心難測,康熙究竟是什麽意思,大家都不知道,自然更加謹慎。

    這個時候,自然沒有任何有精力去管他們兩個剛剛被放出來的人。何況大家都明哲保身,胤禛雖說是被放出來了,但康熙在心中究竟是否能夠回到原本的地位,卻難說得很。

    隻有老十一個人小心的湊過來打了個招呼,然後就站回他自己的位置去了。

    鈕鈷祿氏跟瓜爾佳氏平日裏時常往來,弘暉跟弘晨在她那裏過得不錯,康熙看上去也不像是為此不高興的樣子,自然心有計較。加上老十本身就性情憨厚重情義,對他的反應,胤禛和玉齡倒是也不覺得驚訝。

    十四已經先他們一步出來了,十四福晉跟在他身邊,兩人都是麵色憔悴的模樣。倒顯得玉齡和胤禛看上去過得並不是那麽糟糕。雖然似乎也消瘦了一點,但至少麵色紅潤,也沒有什麽鬱色,跟十四兩口子截然不同。

    沒過一會兒,康熙便到了。他的臉色非常難看,語氣非常重的將所有的兒子斥責了一遍,然後便宣布了要廢太子的決定。

    所有人自然立刻跪下來,請求他收回成命。

    這種事康熙對著他們說,還有可能收回去,如果是在朝堂上提出來,那可就未必了。

    然而康熙明顯十分震怒,宣布了這個消息之後,便一言不發,沉默的看著下麵的兒子。他們有一臉得意還沒有掩飾好,有的裝出悲憤的神色,眼神卻透露了內心的歡喜,還有的蠢蠢欲動,有的一臉茫然……當真是眾生百態。

    康熙忽然生出了一個從未有過的念頭:他老了,連自己的兒子都越來越陌生,越來越難以理解了。

    因為,他老了,可他們卻在一天天的成長起來。康熙感覺到了一種威脅,一種令人悲哀的威脅。因為這一點,哪怕他是帝王,也無法改變。過了四十歲之後,時常便能在自己身上察覺到時光流逝的痕跡,根本無法抵抗,隻能眼睜睜的看著。

    這讓他心裏陡然生出強烈的危機感。他一一掃過自己兒子們的神態和表情,記在心裏,暗暗揣摩。

    這一刻,不知道是受了太子的刺激,還是那麽多年輕力壯的兒子的刺激,康熙心中的父子情意,卻已經開始悄然發生轉變。他仍然會為自己兒子的優秀而高興,但心裏卻暗暗戒備,生怕他們有一天強到連自己也約束不了。

    皇子們並不知道康熙的心思。一部分人沉默著,大概是覺得今天的事,沒有他們說話的份。另一部分人則是在勸說康熙收回成命。當然,這隻是表麵上。別說康熙,其他人也都聽出來了,說是勸說,但實際上說出的話,跟拱火沒什麽區別。還將太子從前做過的某些事情翻了出來,幾乎有要逼迫康熙下定決心之意。

    康熙將這一切全都看在眼裏,但最後也沒有說什麽,直接讓他們散了。

    胤禛和玉齡,十四兩口子都沒動。他們剛剛從養蜂夾道出來,康熙對他們具體的安排顯然還沒說明。究竟是回養蜂夾道還是回府也不知道,自然要留下來等個結果。

    不過,顯然今天並不是個好日子。康熙因為太子的事,心情非常糟糕,對兩人自然也沒什麽好臉色。他看了胤禛一會兒,道,“老四,老十四,你們可知錯?”

    兒臣……不知。”胤禛低下頭,“無論如何,她總是兒臣生母,血脈親情,並不能單以對錯判斷。再來一次,兒臣仍舊會這樣做。”

    十四也附和道,“兒臣不知額娘有什麽錯,但她作為額娘,卻並無虧欠兒子之處。兒臣身為人子,自然要盡孝心。”

    這番話說得也算是情深意重,可惜的是……德妃並不隻有他一個兒子。她沒有虧待過十四,可對胤禛……卻真是說不上有多好。於是十四這番話,反而顯得胤禛的態度十分可笑。

    他恐怕都不是德妃在意的兒子。

    於是康熙哼了一聲,看向胤禛,“老四,你也覺得烏雅氏作為額娘並無虧欠兒子之處?”

    胤禛沉默不語。

    這時候如果還替德妃說好話,反而顯得假了。這麽多年,誰都知道他的心裏不可能沒有怨,所以胤禛索性不開口。

    不過不說話好像也不合適,玉齡想了想,便主動開口,“皇阿瑪,俗話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為人子女,不敢妄議父母,不過隻能略盡孝心,以安自身罷了。”

    好個以安自身!”康熙道,“那你們是覺得,父母不管做什麽,都是對的了?”

    玉齡神色一動,總算明白康熙為什麽有此一問。

    她不知道太子究竟做了什麽,但是能令康熙震怒至此,恐怕不是小事。但康熙心裏,恐怕仍然有些悔意。畢竟這個兒子是他一手養大的,變成如今這樣,他這個做父親的,自然也有責任。於是康熙不可避免的心軟了。

    正好胤禛受到了德妃的不公對待,他推己及人,可能認為胤禛能原諒德妃,太子自然也能明白他的深意。

    但是這個念頭,恐怕就是他自己,也不太相信。所以才問出這個問題,希望能從他們這裏得到讚同。

    玉齡不知道廢太子的事情怎麽會這麽早就出現,但從曆史上來看,康熙對太子還有感情,後來還有再立再廢的事情。如果順從康熙的心意,當然應該主動說子女能夠理解父母。

    然而她才剛剛想清楚,還沒開口,就聽到胤禛道,“是非對錯,總在人心。父皇聖明燭照,想來深知。”

    康熙眯了眯眼睛,看了他一會兒,才問,“太子……胤礽從小與你的關係最好,為何不見你替他求情?”

    父母責罰子女,想來自有緣由。皇阿瑪並無過錯,此刻若是說情,恐怕沒有用處。不如緩緩圖之。”胤禛道。

    康熙忽然一歎,“你倒是個懂事的。”

    然後沒有再說什麽,直接讓他們回府了,不過還是交代,“烏雅氏之事,往後不必再提。你們是天家皇子,別忘了我愛新覺羅氏的榮耀,糾纏於這樣的小事,於你們並無益處。”

    從乾清宮裏出來,十四目光複雜的看了胤禛一會兒,徑直走了。他沒想到胤禛還會為德妃的事情出頭,但是心裏也沒有多少感激。因為剛才康熙隻跟胤禛說話,卻沒問他什麽,十四心裏是很不舒服的。

    胤禛對他的表現視而不見,依舊臉色平靜。

    回到府裏,闔府上下都是歡欣鼓舞。畢竟雖然主子不在,他們可以散漫些。可是他們這些人,身家性命和前程都係於主子一身,若是胤禛出了什麽事,他們也沒有好結果。自然是盼望著胤禛趕快回來的。

    打發了這些人,梳洗沐浴除去了晦氣之後,屋裏隻剩下玉齡和胤禛,她才低聲問道,“也不知道太子究竟犯了什麽錯。”

    胤禛嘴角的諷意一閃而過,看向玉齡,“這件事不要去打聽。”

    咦?這話有問題啊!玉齡狐疑的看著他,莫非胤禛知道什麽內、幕……甚至太子的事情跟他也有點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