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團隊分工破困局

字數:3418   加入書籤

A+A-


    林晚將終端從離線模式切換至局域網,全息投影在會議桌中央緩緩升起。三維模型旋轉著,三條數據流交匯於黑盒的幾何中心,像一根被拉緊的弦。蘇悅站在她右側,指尖輕點空氣,放大那段0.02秒的信號斷裂。光斑在她瞳孔中跳動,像是某種未完成的指令。
    “從現在開始,不再由我單獨分析。”林晚的聲音不高,但每個字都落在節點上,“黑盒的信號有節奏,也有試探。我們得用結構對抗它。”
    她調出成員名單,投影分三區。技術組負責波動頻率建模,兩人負責交叉校驗每一輪0.8hz低頻震蕩的相位差;精神力成員陳瀾被單獨標出,任務是十五秒內進行低強度意識觸探,不得主動激發共鳴;她自己則保留最終複核權限,但明確標注——今日“心靈洞察之鏡”額度已盡,僅作決策支持。
    蘇悅皺眉:“如果它真的在回應分析……我們會不會變成它傳遞信息的一環?”
    林晚沒有回避這個問題。她調出上一輪數據,將陳瀾的腦波記錄疊加在密語波形之上。兩組曲線在第三秒開始出現微弱趨同,第七秒時偏差縮小至0.6毫伏。“你看這裏。不是我們在讀取它,是它在調整頻率,試圖讓我們聽懂。”
    她關閉疊加圖層,語氣轉冷:“所以,所有人必須按規程操作。任何超出預設範圍的精神波動,立即終止連接。”
    陳瀾坐在角落,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太陽穴。她曾參與過三次遺跡清查,有過短暫接觸遠古裝置的經驗,但從未麵對過如此清晰的牽引感。“我可以試試。”她說,“但得加一道阻尼。”
    林晚點頭。技術組迅速架設量子阻尼器,銀灰色的環形裝置懸浮於陳瀾頭頂,啟動後釋放出低頻穩定場。監測屏上,她的a腦波逐漸平緩。
    “開始計時。”林晚說。
    陳瀾閉眼,呼吸放緩。她的意識像一根細線,緩緩靠近黑盒投射的精神場域。前五秒一切正常,數據流平穩。第六秒,監測儀發出輕微蜂鳴——她的θ波出現0.3毫秒的延遲響應。林晚盯著屏幕,手指懸在終止鍵上方。
    第十秒,陳瀾的睫毛快速顫動了一下。
    第十二秒,她嘴唇微動,吐出兩個音節:“歸……位。”
    林晚立刻按下終止按鈕。阻尼器功率提升,陳瀾猛地睜開眼,瞳孔短暫失焦,喉嚨裏發出一聲壓抑的喘息。技術員迅速遞上鎮定劑,她接過時手背青筋凸起,指節發白。
    “它在說話。”陳瀾靠在椅背上,聲音沙啞,“不是對我們說。是……在確認位置。”
    林晚蹲下身,與她視線齊平:“你還記得那兩個字是怎麽冒出來的嗎?”
    “不記得。”陳瀾搖頭,“像是從耳朵後麵鑽進來的,不是我想的。”
    林晚起身,走到黑盒投影前。她將“歸位”二字輸入分析模型,與父親遺物的符號頻段比對。匹配度不足40,但與星圖偏移的節奏完全一致。這不是語言,是校準信號。
    她轉向技術組:“把剛才那輪數據切片,重點提取第十一秒的環境擾動值。我要知道它是不是通過陳瀾的神經反饋改變了局部場強。”
    技術人員應聲操作。與此同時,蘇悅調出聯盟監測係統的最新記錄——地外高能物體的速度再次提升,預計抵達時間縮短至65小時。倒計時下方,新增一行小字:電離層擾動頻率與黑盒波動呈正相關。
    “它在同步。”蘇悅低聲說。
    林晚沒有回應。她正在回放陳瀾意識連接時的腦波曲線,在θ波段發現一個此前未被標記的微小峰值,持續時間僅0.015秒,形態與上一章末尾的信號斷裂高度相似。這不再是偶然。
    她重新打開模型,將所有已知數據重新歸類:密語頻率、星圖偏移、血脈共鳴、意識牽引、信號斷裂。五條線最終指向同一個結論——黑盒不是被動發射,它在等待某種回應。
    “我們得拆解它的節奏。”她說,“從斷裂點切入。”
    她下令技術組以0.02秒的信號空白為基準錨點,對後續所有波動進行切割比對。每一組數據必須標注采集時間、環境幹擾值、操作人員狀態。任何偏離基準的波動,視為潛在應答信號。
    半小時後,第一組可比對數據生成。三組獨立記錄在斷裂點後均出現0.1秒的延遲恢複,像是係統重啟的間隙。而在這間隙中,密語的低頻震蕩出現微弱相位偏移,恰好與林晚父親語音殘留的某個片段吻合。
    蘇悅盯著屏幕:“這段音頻……是不是不該出現在數據庫裏?”
    林晚看著那段頻譜,指尖劃過波峰。父親的聲音不該被錄入聯盟係統,那是私人檔案。可數據顯示,這段語音早在三天前就被匿名上傳至本地備份庫,權限標記為“常規研究資料”。
    她沒有說話。隻是調出上傳日誌,發現操作終端編號與她自己的備用設備一致。而那台設備,自從上一場戰鬥後就再未聯網。
    有人動過她的終端。
    她合上日誌界麵,轉而將三組數據整合進新模型。當所有變量歸一,一個清晰的邏輯浮現出來——密語不是單向廣播,而是周期性詢問。每一次分析,每一次共鳴,每一次數據比對,都在觸發它的下一輪反饋。
    它在測試他們。
    林晚站起身,走到會議室邊緣的控製台前,手動切斷黑盒投影的實時更新源。她重新設定數據采集模式,改為每兩小時批量導入一次,避免持續交互。
    “從現在起,所有分析必須滯後處理。”她說,“我們不再實時響應。”
    蘇悅看著她:“可這樣會錯過關鍵節點。”
    “那就讓它以為我們錯過了。”林晚的手指在鍵盤上敲下最後一行指令,“真正的節點,不在它的節奏裏,而在斷裂處。”
    她將新模型命名為“應答邏輯驗證框架”,並設定自動比對規則。當係統捕捉到下一個0.02秒的信號空白時,會立即標記前後0.5秒內的所有異常波動。
    陳瀾已經恢複清醒,正記錄剛才的意識觸探感受。她寫道:“第十一秒,聽見了回聲。不是聲音,是位置的確認。”
    林晚看完記錄,將其歸檔。她知道,下一次斷裂即將到來。而這一次,他們不能再被動接受。
    她走到窗邊,雲都的天際線被低雲壓得很沉。遠處監測塔的紅燈規律閃爍,像心跳。
    她的右手傷口結了痂,碰觸終端邊緣時仍有一絲鈍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