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三醫探秘幽冥醫典之謎
字數:6520 加入書籤
三醫探秘幽冥醫典之謎
子時三刻,濃稠如墨的死寂夜空,被那突兀的更鼓聲粗暴地撕開一道口子。鼓點穿透層層雨幕,恰似一柄塵封已久、鏽跡斑駁的青銅劍,帶著遠古的肅殺之氣,淩厲地斬裂虛空。這聲響驚得藏經閣屋簷下的銅鈴,發出一陣慌亂且尖銳的叮當作響,那聲音在風雨中顫抖,仿佛是對未知恐懼的回應。靈樞佇立門前,深吸一口氣,試圖驅散心頭莫名的不安,隨後抬手緩緩推開那扇雕花木門。一股濃鬱的潮濕黴味,裹挾著陳年墨香洶湧撲麵而來,恰似從歲月深處那幽閉古墓中飄散出的腐朽氣息,瞬間將他籠罩,令他忍不住微微皺眉。
踏入屋內,燭火在狂風暴雨的肆虐侵襲下,劇烈搖曳不定。那微弱的火光,宛如垂危病人在生死邊緣顫抖的指尖,在這幽邃黑暗中無力地跳動著。昏黃的光影將三人的影子,扭曲地投射在斑駁陸離的牆麵上。恍惚間,他們的身影竟與遠古壁畫中那些進行神秘祭祀的巫祝悄然重合,一種詭異之感,如漣漪般在心底緩緩蕩開,且愈發濃烈。
“又下雨了。” 張仲景坐在案幾旁,緩緩合上那本古舊泛黃的《湯液經法》。他布滿老繭的指節,無意識地輕輕摩挲著泛黃紙頁,動作輕柔,仿佛在撫摸一位垂垂老矣、即將辭世的故友。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一絲旁人難以察覺的憂慮,緩緩說道:“這雨,已經連綿不絕地下了整整七日。” 雨滴急促地敲打窗欞,發出密集且淒厲的聲響,仿若無數冤魂在窗外哭訴著他們無盡的哀怨與不甘。張仲景抬眼望向窗外那如墨般的雨幕,腦海中不禁浮現出《詩經》中 “習習穀風,以陰以雨” 的詩句。此時此刻,這雨可不正帶著這般濃鬱的悲傷意味麽?他的眼神中,悄然閃過一絲不安,直覺告訴他,這連綿不絕的雨,或許正預示著一場難以預料、席卷而來的災禍。
素問將剛謄抄完的醫案,小心翼翼地輕輕放在案頭。她眉頭緊蹙,眼神中滿是憂慮,目光緩緩掃過窗外那如泣如訴的雨簾。細密交織的雨絲,猶如一張巨大且無形的蛛網,將整個城池嚴嚴實實地牢牢籠罩。“我總覺得這雨透著古怪,城中已有七人無故高熱而亡,可他們的症狀與《傷寒論》記載的太陽病截然不同。” 她的聲音中,充滿了疑惑與擔憂,眼中閃爍著不安的光芒。她不禁想起昨日在醫館中,那幾位死者臨終前痛苦扭曲的麵容,以及他們身上那些無法解釋、透著詭異氣息的紅斑。一想到這些,她心中便不禁一陣發寒。這些死者的症狀如此怪異,仿佛是被某種神秘而邪惡的力量無情侵蝕。而這一切,似乎又與這場不合時宜、下個不停的雨,有著千絲萬縷、難以言說的聯係。
靈樞蹲下身,用火鉗撥弄著銅爐裏即將熄滅的炭火。就在火苗猛地竄起的瞬間,他的餘光不經意間瞥見窗外閃過一道白影。那身影輕盈飄忽,靈動間像極了昨日在義莊看到的幽冥白蝶。那白蝶身姿宛如一片被狂風卷起的亡靈衣角,在風雨中飄搖不定,最終緩緩停在亡者額間。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白蝶翅膀上的黑色紋路,竟神奇地組成了《傷寒論》中的脈象圖。這個詭異的畫麵,如同鬼魅一般,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令他不寒而栗,脊背發涼。“張前輩,您在撰寫‘陰陽易瘥後勞複病’篇時,是否參考過《黃帝外經》?” 他突然開口問道,聲音裏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緊張,心髒在胸腔中劇烈跳動,仿佛要衝破胸膛。這本《黃帝內經》,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醫道中的禁忌之書。傳說中,它蘊含著能逆天改命卻又極為危險的秘密,仿佛潘多拉的魔盒,一旦開啟,便可能帶來難以估量的後果。如今靈樞提及它,似乎是在小心翼翼地試探著,踏入一個未知而危險的神秘領域。
張仲景的瞳孔猛地收縮,手中的羊毫在宣紙上瞬間暈開一團墨團,恰似一滴鮮血滴入清水,迅速地擴散開來。他猛地起身,推開窗戶,雨絲無情地飄進來,瞬間打濕了他的鬢角。冰涼的雨絲,如同無形的細針,刺痛著他的肌膚。“你為何會提及此書?”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警惕,仿佛觸及了什麽不可告人的禁忌。他的思緒,瞬間回到了多年前,那個在深山密林中偶遇神秘老者的夜晚。老者身形佝僂,背如彎弓,但眼神卻透著洞悉一切的深邃光芒。老者曾向他提及,《黃帝外經》中蘊含著驚天動地的秘密,然而,這秘密背後,卻也伴隨著巨大的危險,稍有不慎,便會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如今靈樞突然提起,難道這背後,隱藏著什麽不為人知的關聯?這一念頭,如同陰霾般,籠罩在他心頭。
靈樞從懷中掏出半塊刻著人麵魚紋的玉玨,正是三日前在寒潭邊拾得。當時,水麵倒影中浮現出《傷寒論》殘缺的書頁,那些漂浮的書頁,宛如從幽冥世界寄來的死亡請柬,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息。其中一頁,赫然記載著 “以人血為引,可通幽冥” 的駭人文字。“昨夜子時,我在觀星台觀測天象,忽見熒惑守心,對應方位正是城西寒潭。” 他頓了頓,目光緊緊觀察著張仲景的反應,繼續說道,“潭水倒映的星圖裏,分明有《黃帝外經》的圖騰。”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與好奇,同時,也夾雜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恐懼。熒惑守心,在古老的星象學中,本就是大凶之兆,不祥的象征。如今又與寒潭、《黃帝內經》緊密聯係在一起,這一切,究竟意味著什麽?靈樞深知,他們似乎正一步步踏入一個巨大而神秘的謎團之中。而這個謎團的背後,或許隱藏著足以顛覆他們認知的驚人真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素問倒茶的手,突然劇烈顫抖起來,青瓷盞與案幾碰撞,發出清脆聲響。這聲音在寂靜的閣中回蕩,恰似寒夜中的喪鍾,聲聲驚心。她想起前日為死者驗屍時,在其舌根發現的朱砂印記,形狀與玉玨上的人麵魚紋如出一轍。那印記鮮紅如血,仿佛是死神親手留下的烙印,透著無盡的恐怖。“難道那些死者……” 她的聲音戛然而止,恐懼如洶湧潮水般,在心底迅速蔓延。她不敢再往下想,隻覺得渾身發冷,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線索,此刻卻如同一張無形且堅韌的大網,將他們緊緊束縛。而網的中心,似乎隱藏著一個極其恐怖、令人顫栗的秘密。
突然,一陣陰寒刺骨的風,呼嘯著吹滅所有燭火。黑暗,如洶湧的潮水,瞬間將整個藏經閣徹底吞噬,伸手不見五指。黑暗中,傳來紙張翻動的沙沙聲,那聲音,像是無數枯瘦如柴、青筋暴突的手,在翻閱著古老而邪惡的詛咒。靈樞迅速摸出火折子,然而,卻見張仲景已經點亮了案頭的青銅雁魚燈。搖曳的燈光下,牆壁上的影子扭曲變形,仿佛是被囚禁在牆中的怨靈,在奮力掙紮,試圖衝破束縛。那些影子時而化作猙獰的惡鬼,張牙舞爪,血盆大口仿佛要擇人而噬;時而變成扭曲的人形,肢體以一種違背常理、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扭動著。整個藏經閣,仿佛在瞬間變成了一座陰森恐怖的鬼蜮,彌漫著令人窒息的恐怖氣息,讓人喘不過氣來。
“你們看!” 張仲景指著牆上的投影,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興奮與緊張。那些影子,竟神奇地拚湊成一幅人體經絡圖,與《傷寒論》中的理論完全不同,卻又莫名契合,宛如來自另一個神秘世界的生命密碼,充滿了未知與神秘。靈樞湊近細看,發現經絡圖中某些節點,閃爍著詭異的紅光,恰似惡魔的眼睛在黑暗中窺視,令人心生畏懼,寒毛直豎。這神秘的經絡圖究竟從何而來?它與《黃帝內經》又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係?三人心中,充滿了疑惑,然而,又隱隱感覺到,他們似乎已經接近了某個關鍵的秘密,真相仿佛就在眼前,卻又如同迷霧中的幻影,難以捉摸。
就在這時,窗外傳來一聲淒厲的慘叫,那聲音尖銳而刺耳,仿佛是從地獄深處傳來的絕望哀嚎。三人臉色瞬間大變,毫不猶豫地衝出門去。隻見雨幕中,漂浮著點點幽藍磷火,如同散落人間的鬼火,在風雨中搖曳不定,正朝著寒潭方向飄去,仿佛是幽冥世界發出的致命召喚。“跟上!” 張仲景率先踏入雨中,衣袍在狂風中獵獵作響,宛如一麵在戰場翻飛、鼓舞士氣的戰旗。他的眼神堅定,充滿了無畏的勇氣。盡管前方未知的危險重重,猶如荊棘密布,但作為醫者,探尋真相、拯救生命的信念,如同一盞明燈,驅使著他毫不猶豫地勇往直前。
寒潭邊,霧氣繚繞,那霧氣如同白色的輕紗,又似神秘的帷幕,輕柔卻又神秘地籠罩著深不可測的潭水。水麵平靜如鏡,宛如一麵通往幽冥的魔鏡,倒映著天空中陰森的烏雲,仿佛將整個世界的黑暗都收納其中。素問突然指著潭中倒影,失聲驚呼:“快看!” 隻見水中浮現出一座古老的宮殿,殿門匾額上寫著 “幽冥醫館” 四個血字,字跡猙獰扭曲,仿佛是用無數鮮血寫成的惡毒詛咒。更詭異的是,宮殿的牆壁上密密麻麻刻滿了醫書,仔細辨認,竟有失傳已久的《青囊經》殘卷。那些書頁在水中微微晃動,仿佛在訴說著古老而神秘的故事,又像是在向他們傳遞著某種危險的信號。這座神秘的 “幽冥醫館” 為何會出現在寒潭倒影之中?那些失傳的醫書裏又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三人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好奇,同時,也愈發感覺到,他們所麵臨的,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醫學探索,更是一場與未知神秘力量的激烈較量,而這場較量的勝負,關乎無數人的生死存亡。
“這不可能……” 靈樞喃喃自語,他想起祖父臨終前的遺言:“當熒惑守心,寒潭現影時,便是醫道開天辟地之日。”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契機?他的心中既充滿了期待,又充滿了不安。期待的是,或許他們真的能借此揭開醫道中隱藏千年的秘密,拯救無數在病痛中掙紮的生命;不安的是,這背後的秘密太過神秘莫測,一旦揭開,是否會帶來意想不到、無法挽回的災難?這種矛盾的心情,如同兩隻手,在他心頭反複拉扯。
張仲景蹲下身子,伸手觸碰水麵。刹那間,潭水劇烈翻湧,如同沸騰的油鍋,滾燙的水花四濺。無數白骨從水底浮起,相互碰撞、拚接,拚湊成一個巨大的人形。人形張開嘴巴,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想得到醫道真諦,就用你們的靈魂來交換!” 那聲音如同地獄傳來的咆哮,帶著無盡的威嚴與恐怖,震得人心神不寧,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這聲怒吼中顫抖、崩裂。麵對這恐怖的威脅,張仲景沒有絲毫退縮,他緊緊握緊手中的醫書,仿佛那是他堅守正義的利刃,大聲回應:“醫道在於懸壺濟世,而非傷天害理!我們要用光明驅散黑暗!” 他的聲音在寒潭上空回蕩,充滿了浩然正氣,仿佛是正義的戰歌在幽冥世界奏響,激昂而振奮。他的腦海中,浮現出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的古訓,這是他一生的信仰,無論麵對何種艱難險阻,狂風暴雨,他都不會有絲毫動搖,絕不放棄。然而,就在話音剛落,一道閃電如同一把開天利劍劃破夜空,瞬間照亮了潭邊的角落。那閃電的光芒慘白刺目,將周遭的一切都鍍上了一層詭異的色彩。三人驚恐地發現,那裏竟站著一排身穿白衣的 “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的麵容慘白如紙,毫無血色,仿佛被抽離了所有生氣,隻剩下一具具空殼。那雙眼睛空洞而死寂,沒有絲毫的情感波動,像是兩汪深不見底的寒潭,讓人望而生畏。他們的皮膚呈現出一種詭異的青灰色,表麵還隱隱浮現出細密的紋路,宛如樹根在皮下肆意蔓延,又像是某種神秘的符咒,暗示著他們被邪惡力量操控的命運。
這些 “人” 手裏捧著散發著幽光的醫書,那幽光如同來自幽冥的鬼火,在黑暗中閃爍跳躍。幽光忽明忽暗,將他們蒼白的臉龐映照得更加陰森可怖,仿佛是來自陰間的使者,帶著索命的任務降臨人間。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們行走時腳下沒有絲毫影子,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虛無之上,仿佛根本不屬於這個世界,而是從某個未知的維度悄然降臨。隨著他們一步一步朝三人走來,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腐臭氣息,那味道混合著血腥與屍臭,令人作嘔,仿佛是從地獄深處散發出來的邪惡氣息。
靈樞本能地擋在素問身前,右手悄悄摸向腰間的銀針,指尖卻觸到一片異常的冰涼。低頭一看,那半塊人麵魚紋玉玨不知何時竟泛起一層寒霜,紋路間滲出暗紅液體,宛如鮮血在玉中緩緩流淌。他心中一驚,意識到這玉玨或許與眼前的詭異景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張仲景的瞳孔劇烈收縮,手中的醫書微微發顫。他突然想起多年前在昆侖山腳下,曾見過類似的無影 “人”,當時那些 “人” 出現後,方圓百裏的牲畜皆暴斃而亡,死狀淒慘。此刻的情景與當年如出一轍,他不禁後背發涼,意識到事情遠比他們想象的更加複雜和危險。
就在這時,白衣 “人” 最前方的那一位緩緩翻開醫書,書頁翻動間,一股黑色煙霧升騰而起。煙霧在空中凝聚成一張人臉,那麵容與靈樞祖父留下的畫像竟有七分相似!靈樞心中大駭,剛要開口,卻見畫像的嘴角咧開一個誇張的弧度,發出一陣刺耳的尖笑,笑聲在寒潭上空回蕩,令人不寒而栗。
而在白衣 “人” 身後,隱隱約約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身影,輪廓像是上古神話中的燭龍。那身影周身纏繞著赤色火焰與幽藍雷光,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在它身上交織碰撞,卻又詭異的和諧。它的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潭水的劇烈震蕩,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隨著它的氣息而顫抖。更詭異的是,燭龍的鱗片縫隙間,隱約透出《黃帝外經》的殘頁,那些文字在火光中若隱若現,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素問突然指著燭龍的左眼,聲音顫抖地喊道:“你們看!那裏麵有...” 她的話還未說完,潭水突然衝天而起,形成一道巨大的水幕。水幕中浮現出無數模糊的人影,他們或哭或笑,或癲狂或絕望,每個人手中都握著一本殘破的醫書。這些人影的麵容不斷變化,但無一例外都帶著痛苦和掙紮的表情,仿佛被困在一個無盡的輪回之中。
就在水幕出現的瞬間,白衣 “人” 齊聲發出一聲尖銳的嘶鳴,那聲音如同指甲刮過金屬,刺耳難聽。隨後,他們手中的醫書爆發出耀眼的幽光,將整個寒潭照得如同白晝。在強光的刺激下,三人眼前一黑,短暫失去了視覺。
當他們再次睜開眼時,白衣 “人” 和燭龍已然消失不見,仿佛從未出現過一般。但空氣中殘留的腐臭氣息和潭邊淩亂的腳印,都在無聲地訴說著剛才那驚心動魄的一幕。靈樞彎腰撿起被遺落在地的醫書殘頁,發現上麵竟多了一行血字:“欲解蒼生苦,先斷親緣路”。這行字透著一股森然的寒意,仿佛是一個惡毒的詛咒,又像是一個神秘的預言,為三人接下來的命運埋下了重重伏筆。
喜歡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請大家收藏:()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