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星針護靈脈:仙草血咒,山河蠱變

字數:6944   加入書籤

A+A-


    星針護靈脈仙草血咒,山河蠱變
    一、藥田異相?朱草泣血映蠱紋
    鹹陽城的孟春,靈樞蹲在藥田邊緣,指尖撫過清瘴草的葉片。本該翠綠的草葉上,赫然爬滿蛛網狀的紫紋,葉脈間滲出的汁液呈暗紅色,在晨露中凝成細小的血珠。這詭異景象,與古籍中 “仙草血咒” 的記載不謀而合。據《神農異誌》所言,上古時期,曾有朱草、祝餘、不死草等仙草受血咒侵染,引發天地異變。
    “先生快看!” 弟子阿桑的驚呼打破死寂。靈樞抬頭,看見藥田中央的息壤堆突然裂開,一株從未見過的植物破土而出莖幹如珊瑚般剔透,卻纏繞著人麵蛇身的蠱蟲,花瓣呈骷髏狀,每片都刻著《山海經》中 “巴蛇吞象” 的紋樣。更詭異的是,花朵中心滾動的露珠裏,倒映著太醫院的琉璃瓦頂。
    “這是中了血咒的變異之草。” 素問的聲音帶著顫抖,她翻開泛黃的《百草秘錄》,“相傳朱草本是祥瑞之草,‘其狀如小桑,枝幹似珊瑚,葉如翠羽,實如丹砂’,若遇世道清明,能生赤珠,服之可延年益壽;但一旦沾染血咒,便會‘葉生紫紋,汁化赤血,見之則山崩川竭’。如今這株植物,與被血咒侵蝕的朱草征兆相符。” 她頓了頓,又指著旁邊枯萎的祝餘草,“還有這祝餘,《山海經》載‘其狀如韭而青華,食之不饑’,受血咒影響後,草葉上會凝結出‘蠱’字霜花,成為引蠱之物,眼前的情形,皆是血咒作祟的明證。”
    靈樞捏碎一枚星紋針,針尖血珠滴在草葉上,紫紋竟如活物般蜷縮,露出葉片底部的蠱文“以草為媒,飼我百蠱”。他突然想起父親手劄中的殘句“靈脈斷,則蠱王生”,抬頭望向遠處的終南山,發現山體輪廓竟與《山海經》中 “燭龍” 的蜷曲形態重合,而藥田的位置,恰在燭龍 “心髒” 處。
    “阿桑,去請王掌櫃來。” 靈樞的星紋針指向藥田東北角,那裏的土壤泛起詭異的黑色,“三日前他說要采‘龍舌蘭’,可曾動過此處?” 弟子剛轉身,腳下的土地突然塌陷,露出深達丈許的坑洞,洞壁上密密麻麻嵌著藥農的骸骨,每具骸骨手中都攥著半株植物,植物根部纏著 “飛頭蠻” 的觸須。
    阿桑的尖叫未落,坑洞中騰起綠色煙霧。靈樞迅速甩出金針布成結界,卻見煙霧中浮現出無數人臉,正是失蹤的藥農。他們的眼睛被 “蜮民” 占據,口吐黑血唱著《楚辭?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黑血滴在藥草上,瞬間開出妖異的曼陀羅花,花蕊中躺著刻有 “蠱” 字的青銅牌。
    素問撿起銅牌,背麵的紋路讓她瞳孔驟縮“這是‘相柳’的鱗片紋!當年大禹殺相柳,其血膏地則五穀不生,難道有人在用蠱毒複刻傳說?” 她話音未落,藥田邊緣的忘憂草突然集體枯萎,露出底下埋著的太醫院密信,信上用 “奢比屍” 的毒涎寫著“靈脈若存,蠱陣難興,速毀藥田,以絕後患”。
    二、秦嶺探脈?英招踏雪現殺機
    子時初刻,靈樞和素問踏上終南山。山路上的積雪突然凝結成冰晶,每片冰晶都映出 “英招” 的獸影 —— 其狀馬身人麵,虎紋鳥翼,傳說為天帝看管花園,實則是守護靈脈的凶神。素問的神農尺亮起二十八宿光芒,卻在 “奎宿” 處照見雪地下埋著的藥鋤,鋤柄刻著 “太醫院采辦” 的字樣。
    “《仙草血咒錄》記載,英招守護的靈脈中,藏著能解百咒的不死草。” 靈樞望著四周,神情凝重,“但此草有血咒守護,‘見者非死即瘋,取者必遭天譴’。如今有人敢在此處采挖,定是想利用不死草的力量強化蠱陣。”
    “小心!” 靈樞猛地推開素問。一道寒光擦著她耳畔飛過,釘入旁邊的鬆木 —— 那是一枚刻著 “鑿齒” 的毒針,針尖殘留的綠色毒液正腐蝕樹皮。抬頭望去,樹梢間閃過黑影,那人穿著太醫院的月白長袍,腰間掛著的藥囊上繡著 “饕餮” 紋,正是失蹤的弟子王順。
    “王順!你怎能助紂為虐?” 素問的銀鐲迸裂,露出內側的 “殺蠱” 二字。黑影發出孩童般的笑聲,竟與貨棧中 “應聲蟲” 的叫聲一致“素問先生,可知道‘醫道順天,蠱道順人’?這終南山的靈脈,本就是上古蠱王的巢穴。你保護的不是草藥,是蠱王的胎盤!” 他抬手撒出粉末,竟是用 “畢方” 羽毛磨成的引火物,瞬間燃起青焰。
    靈樞揮劍斬向火焰,劍刃卻被凍住。他這才驚覺,周圍的樹木都纏著 “玄蛇” 蠱的鱗片,每片鱗片都刻著 “引靈入蠱” 的咒文。遠處的山澗傳來轟鳴,不是流水聲,而是 “天吳” 的咆哮 —— 其狀如人而八首八麵,虎身十尾,傳說其出現必有洪水。果然,山澗的水變成黑色,水麵浮著無數藥草殘骸,每株都纏著 “鐵線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看天上!” 素問的驚呼中帶著駭然。明月被烏雲遮蔽,雲層中浮現出 “九嬰” 的輪廓,其狀如虎而九首,聲如嬰兒。更詭異的是,雲層縫隙間垂下無數根透明絲線,每根絲線都係著藥農的魂魄,他們的手腕上都戴著刻有 “醫” 字的銅鈴,正是靈樞醫館發放的 “辟蠱鈴”。
    靈樞的星紋針自動組成北鬥陣,針尖刺破雲層的瞬間,絲線斷裂的聲響如春雷炸響。那些魂魄墜落在雪地上,化作株株 “祝餘” 草 ——《山海經》中 “食之不饑” 的神草,此刻卻在草葉上凝結出 “蠱” 字霜花。素問撿起草葉,發現草根處纏著太醫院的密令“三月初三,靈脈當斷,萬蠱噬天”。
    三、靈脈之爭?燭龍銜珠鎮幽冥
    回到醫館時,藥田已被血色籠罩。原本的息壤堆上,赫然立著一座青銅鼎,鼎身刻滿 “以草飼蠱,以人祭天” 的銘文,正是太醫院的 “蠱王鼎”。鼎中插著十二根星紋針,每根都串著藥農的生魂,針尾星芒組成 “檮杌” 的圖騰 —— 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麵,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
    “靈先生好大的雅興,還有閑心遊山玩水?” 太醫令的聲音從鼎中傳出,鼎內騰起的毒霧中,浮現出他半邊爬滿蠱蟲的臉,“知道為何你的藥田會生‘屍香魔芋’?因為終南山的靈脈,本就是上古蠱王的巢穴。你保護的不是草藥,是蠱王的胎盤!”
    靈樞的斷針突然發燙,針尖指向鼎中深處,那裏沉睡著一具裹著 “開明獸” 皮的屍體,正是他失蹤多年的父親。屍體胸口插著的星紋針上,纏繞著 “燭龍” 的須鱗,而父親手中緊握著半塊玉玨,玨上刻著 “星藥鎮脈” 四個字。
    “父親” 靈樞的聲音哽咽。素問突然抓住他的手,指向藥田邊緣不知何時,那裏站滿了前來求藥的百姓,他們眼中閃爍著幽綠光芒,脖頸處的鱗片已長成 “蜚” 的形狀,其狀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行水則竭,行草則死。更駭人的是,他們手中都拿著《百姓醫典》,書頁間爬出的 “應聲蟲” 正在啃食草藥。
    “還記得《商君書》說‘農戰之民千人,而有《詩》《書》辯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於農戰矣’?” 太醫令的笑聲混著蠱鳴,“現在我讓你看看,什麽叫‘醫道之民千人,而有蠱王侍者一人焉,千人者皆化為蠱糧’!” 他揮手間,百姓們同時倒地,皮膚下的蠱蟲破體而出,竟是 “猰貐” 的幼體,其狀如龍首,食人。
    靈樞咬破舌尖,將精血滴在父親手中的玉玨上。玉玨突然發出強光,與星紋針共鳴,在藥田上空組成 “燭龍銜珠” 的圖案。奇跡般地,正在枯萎的草藥重新煥發生機,清瘴草的葉片上浮現出 “神農嚐百草” 的紋樣,而 “屍香魔芋” 在強光中化作灰燼,露出底下刻著的 “禹殺相柳” 石刻。
    “不可能!靈脈明明已經” 太醫令的驚呼被鼎內的轟鳴打斷。靈樞這才明白,父親當年用星紋針鎮住的,不是蠱王,而是守護靈脈的燭龍。所謂 “蠱王鼎”,不過是用來激怒燭龍、破壞靈脈的誘餌。而他和素問這些年的努力,竟無意中維係了燭龍的封印。
    四、血契驚變?四凶噬脈破封日
    三月初三,暴雨傾盆。靈樞站在藥田中央,看著百姓們捧著草藥離去的背影,心中卻無半分喜悅。阿桑送來的最新醫案中,所有患者的舌苔都呈現 “窮奇” 的紋路 —— 其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更詭異的是,他們服用的草藥湯中,總會浮現出太醫院的蓮花印,宛如蠱蟲的邀請函。
    “先生,山下的河流都斷流了。” 阿桑的匯報帶著顫抖,“漁民說,河床裏全是‘夔牛’的骨頭,其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 靈樞望向終南山,發現山體裂縫中滲出黑色黏液,正是 “相柳” 的毒血,其血所浸,寸草不生。而天空中,“畢方” 的身影時隱時現,預示著大火將至。
    深夜,醫館突然闖進一名渾身是血的藥農。他懷中抱著的不是草藥,而是顆跳動的心髒,心髒表麵纏繞著 “飛頭蠻” 的觸須,赫然是太醫院的 “生魂蠱”。“他們 在山頂建了祭壇” 藥農臨死前,手指向燭龍嶺,“用《金蠶蠱經》換了匈奴的‘血刃騎’,要在子時引四凶破封”
    靈樞和素問趕到時,祭壇上的 “蠱王鼎” 已被點燃,鼎中煮沸的不是藥湯,而是藥農的血水。太醫令穿著繡滿 “饕餮” 紋的祭服,正在吟誦《蠱王經》“靈脈斷,四凶出,萬蠱噬天,天下歸一” 他的身後,匈奴血刃騎的戰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旗麵上繡著 “混沌” 的圖騰,其狀如犬,四足而無爪,有目而不見,有兩耳而不聞。
    星紋針自動飛向祭壇,卻被一道無形屏障彈回。靈樞這才驚覺,祭壇的方位暗合 “四凶陣”東青龍位埋著 “窮奇” 骨,南朱雀位放著 “饕餮” 首,西白虎位擺著 “檮杌” 牙,北玄武位供著 “混沌” 皮。而鼎中的血水,正順著山勢流向藥田,所過之處,草藥盡皆化為蠱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素問突然舉起神農尺,尺身的二十八宿光芒連成一線,照出祭壇下埋著的 “天機匣”—— 那是用百姓的星紋針拚成的蠱陣核心。每個針孔中都滲出黑血,在地麵匯成 “蠱” 自河流,流向終南山的 “燭龍穴”。當第一滴血滲入穴中時,山體發出龍吟般的轟鳴,燭龍的眼睛在雲層中睜開,而瞳孔裏倒映著的,正是正在作法的太醫令。
    五、星針鎮脈?以身為餌逆天命
    子時三刻,天雷滾滾。靈樞將父親留下的玉玨嵌入蠱王鼎,鼎中頓時騰起燭龍虛影,其目開而明,目閉而暗,吹為冬,呼為夏。星紋針在虛空中組成北鬥七星,針尖指向四凶陣的 “陣眼”—— 太醫令的眉心。
    “靈素小兒,你們以為燭龍能救你們?” 太醫令的臉徹底被蠱蟲覆蓋,化作 “九嬰” 的猙獰模樣,“燭龍睜眼,正是蠱王蘇醒之時!” 他揮手間,四凶骨同時爆發出邪光,與鼎中的燭龍虛影形成對峙。靈樞這才看清,燭龍的身體竟被無數蠱蟲啃食,早已千瘡百孔,所謂靈脈,不過是燭龍的精血。
    素問突然抓住靈樞的手,將他推向安全地帶“還記得《大醫精誠》說‘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現在該由我們來當燭龍的眼睛了!” 她的銀鐲碎成齏粉,露出藏在其中的 “斬蠱刀”,那是用女媧補天石碎片鍛造的神器。
    當靈樞反應過來時,素問已衝進四凶陣,揮刀斬向 “饕餮” 首。刀光過處,陣眼震動,天機匣出現裂痕。與此同時,靈樞將全身精血注入星紋針,針尖爆發出比燭龍更耀眼的光芒,刺向蠱王鼎的核心。
    劇烈的爆炸聲中,靈樞聽見太醫院的銅鍾轟鳴,十二聲過後,燭龍的眼睛緩緩閉合。他最後看見的,是素問倒在藥田中央,她的身下,是重新煥發生機的 “朱草”,而草葉上的紫紋,已變成 “醫” 字的形狀。
    結尾懸念當靈樞在廢墟中醒來時,藥田已恢複平靜,仿佛一切隻是噩夢。但他手中緊握著的,是半塊刻石 “四凶未滅,燭龍待醒” 的玉玨,而遠處的終南山,竟在晨光中露出 “蠱王” 的輪廓。更詭異的是,前來求藥的百姓眼中,仍有一絲幽綠閃過,如同深埋地下的蠱卵。
    醫館的牆角,不知何時多了塊陌生的石碑,上麵用甲骨文刻著“星藥鎮脈,以血為引,若要永絕,需毀醫心”。而在石碑下方,埋著半本燒焦的《金蠶蠱經》,書頁間夾著張字條,字跡與父親的一模一樣“吾兒切記,醫道與蠱道,不過一線之隔”。
    他們以為用燭龍虛影鎮住了蠱陣,卻不知真正的四凶,早已寄生在百姓的血管裏。當靈樞再次舉起星紋針時,針尖映出的,不是自己的臉,而是太醫令詭笑的麵容 —— 原來,最危險的蠱蟲,從來不是肉眼可見的怪物,而是藏在人心深處的貪婪與執念。
    而那株在血雨中重生的 “朱草”,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生長,其根部纏繞著的,竟是靈樞和素問的發絲,仿佛在預示著,下一場關於醫道與蠱道的博弈,才剛剛開始
    喜歡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