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樞轉轂定乾坤
字數:9039 加入書籤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樞轉轂定乾坤
一、銅人飲露動機關
神心閣演武場的青石板在卯時的露水中泛著冷光,石板上布滿細密的紋路,縱橫交錯,細看竟是人體經絡的走向圖。四十九根木樁按北鬥七星陣排列,樁頂的青銅圓盤都刻著不同的運動姿勢 —— 有的作馬步衝拳,拳眼處嵌著顆細小的銅珠;有的呈弓步推掌,掌心凹陷處刻著 \"氣\" 字。關節處的銅軸在晨光中轉動,發出 \"哢嗒\" 輕響,每轉動一下,圓盤邊緣的刻度就跳動一次,精準無比。靈樞踩著第三根木樁的榫卯紋路站穩,足尖抵住圓盤邊緣的刻度,突然屈膝下沉,木樁內部傳來齒輪咬合的脆響,七道青銅擋板從地麵升起,擋板上雕刻著《導引圖》的圖案,在他周圍組成丈許見方的牢籠。
\"《莊子?刻意》有雲:" 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 素問的聲音從擋板外傳來,她正用墨家矩尺丈量著某個銅人的膝關節角度,尺身的刻度與銅人髕骨上的凹槽嚴絲合縫,連一絲偏差都沒有。\"但墨家《備高臨》卻說 " 力不若人,智不若聖,而後科學用兵 ",可見動靜之道,本是同源。\" 她突然轉動矩尺末端的旋鈕,銅人突然做出個側空翻,動作流暢自然,落地時腳掌的紋路在石板上拓出朵桃花,花瓣的數量正好是七片,與昨夜東偏殿的符號隱隱呼應。
演武場東南角的沙漏突然翻倒,銀白色的沙粒漏出時化作細小的銀針,在空中組成 \"五禽戲\" 的圖譜,每隻 \"禽\" 的動作都栩栩如生。靈樞盯著牢籠擋板上的暗紋 —— 那些看似雜亂的線條,其實是人體經絡與運動軌跡的疊加圖,足少陰腎經的走向恰好與跳遠的助跑路線重合。他突然旋身踢向左側擋板,腳尖踢中的位置正是 \"太溪穴\" 對應的銅鈕,擋板應聲而開,露出外麵站著的七個黑衣人,他們的身影在晨光下拉得很長,投射在地上像是七根黑色的木樁。
那些人都穿著皂色勁裝,腰間係著嵌有銅矩的革帶,革帶上的銅扣在晨光中閃著光。為首者掀開鬥笠,露出張布滿老繭的臉,左手握著柄鐵尺,尺端刻著 \"墨門武醫\" 四字,字跡蒼勁有力。\"閣下便是神心閣那位能續斷筋的醫者?\" 他說話時下頜的咬肌微微顫動,靈樞注意到他右側太陽穴有塊淡青色的胎記,形狀與墨家 \"轉轂\" 機關的核心部件完全相同,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素問突然將矩尺橫在胸前,尺身與地麵形成三十度夾角:\"《黃帝內經》言 " 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 ",墨家的 " 筋骨測量術 " 雖能校準動作,卻不知 " 形與神俱 " 的至理。\" 她話音未落,七個黑衣人突然同時出拳,拳風激起的氣流讓樁頂銅人的關節劇烈震顫,演武場的露水被震成水霧,在晨光中凝成半透明的人形,那人形麵容古樸,留著長長的胡須,正是傳說中創 \"導引術\" 的彭祖,他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二、鐵尺量筋辨盈虧
演武場西側的箭靶突然自轉,靶心的紅心漸漸凸起,化作個青銅小人,小人的皮膚是用特殊的青銅合金製成,泛著柔和的光澤。四肢關節都嵌著墨家的刻度盤,盤麵上的指針隨著小人的動作靈活轉動。靈樞抽出終童針,針尖在陽光下泛著銀光,他手腕輕抖,銀針破空而出,帶著呼嘯的風聲,恰好刺入銅人 \"足三裏\" 的銅鈕,小人突然做出個高抬腿動作,大腿與軀幹的夾角顯示在背後的刻度盤上 —— 正好是《墨經》記載的 \"最佳發力角\",分毫不差。
\"長跑者的股四頭肌需如弓弦,既不能過緊如崩,亦不可過鬆如綿。\" 靈樞俯身查看銅人膝關節的磨損痕跡,指腹劃過那些細密的凹痕,能清晰地感受到歲月的印記。\"你看這磨損程度,與《仙授理傷續斷秘方》中 " 筋勞則弛 " 的描述完全吻合。\" 他突然按住銅人髕骨,內部的齒輪轉動聲裏,小人的小腿竟向後彎折成詭異的角度,露出脛骨內側刻著的道家符咒,符咒在陽光下閃爍著微弱的金光。
素問正在調配藥油,瓦罐裏的當歸、紅花在她掌心的旋轉下漸漸相融,散發出辛辣的藥香,香氣中還夾雜著一絲淡淡的草木清香。\"墨家 " 舒筋散 " 需用酒淬,道家 " 活血丹 " 必以蜜製,\" 她用銀匙舀起藥油,滴在青銅小人的腳踝處,油珠順著關節縫滲入,在縫隙中留下淡淡的痕跡。\"但兩者合用,便能解 " 運動無勞 "。\" 藥油滴落的瞬間,小人突然劇烈震顫,關節處噴出白霧,霧中浮現出《導引圖》的殘頁,上麵的動作一半是墨家的 \"投石超距\",剛勁有力;一半是道家的 \"熊頸鳥伸\",柔和舒展。
七個黑衣人突然列成雁形陣,為首者將鐵尺橫在胸前,尺身的刻度突然亮起紅光,紅光照在靈樞身上,像是在掃描他的身體。\"閣下可知為何墨家弟子從無拉傷?\" 他突然側身出拳,拳頭帶起的風聲裏,靈樞聽見他腕骨發出的 \"哢哢\" 輕響,那聲音與機關轉動如出一轍。\"因為我們的 " 煉筋術 " 能算出筋腱的最大承受力,正如《考工記》所言 " 審曲麵勢,以飭五材 "。\"
靈樞突然注意到為首者的左手小指微微彎曲,指甲縫裏嵌著銅屑 —— 那是長期操作墨家機關的標記。\"但《素問?宣明五氣篇》說 " 久行傷筋 ",\" 他突然出掌拍向對方肩頭,掌風激起的氣流讓對方衣襟獵獵作響,衣角拂過地麵,帶起細小的塵土。\"過度精準的計算,反而失了 " 氣至則力生 " 的靈動。\" 黑衣人踉蹌後退的瞬間,靈樞瞥見他腰間革帶的銅扣 —— 竟是個縮小版的 \"木牛流馬\" 機關,機關上的輪子還在微微轉動。
演武場的銅鍾突然自鳴,\"當\" 的一聲震得人耳膜發麻,鍾聲在演武場回蕩,久久不散。四十九根木樁同時噴出煙霧,煙霧在半空組成幅巨大的人體經絡圖,圖中的線條清晰可見。那些煙霧凝成的線條忽明忽暗,紅色的線代表氣血充盈,如同奔騰的河流;青色的線則顯示虧損,像是幹涸的河床。其中最黯淡的竟是 \"湧泉穴\" 到 \"太衝穴\" 的連線 —— 正是長跑者最易勞損的足厥陰肝經,那根線細若遊絲,仿佛隨時都會斷裂。
三、古陣藏機驗虛實
暮色將演武場染成靛青色時,天空中出現了淡淡的月牙,月牙的形狀像是一把彎刀。七個黑衣人突然圍成圈,鐵尺交叉成網狀,尺身的刻度在暮色中亮起綠光,綠光在地上投下交錯的光影,如同一張巨大的網。靈樞認出這是墨家 \"八門金鎖陣\",每個交點都對應人體的重要穴位,而陣眼的位置,恰好是演武場中央那尊刻著 \"彭祖導引圖\" 的石碑,石碑在暮色中沉默矗立,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
\"此陣能測出運動時的氣血流動,\" 為首的黑衣人將鐵尺插入地麵,尺端沒入泥土的刹那,地麵突然裂開細紋,滲出淡紅色的液體,液體在地上蜿蜒流淌,像是一條條細小的血蛇。\"《墨道武經》說 " 力過則傷筋,氣弱則廢筋 ",請閣下破陣驗證。\" 他後退半步,七把鐵尺同時轉動,尺身的刻度開始變化,顯示出不同的數值,像是在計算著什麽神秘的公式。
靈樞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泥土和草木的氣息。左腳先踏入 \"生門\",足尖剛觸地麵,就感覺到股向上的托力,仿佛有雙手在托舉他的腳掌,讓他身輕如燕。他依循《黃庭經》的吐納法調整呼吸,吸氣時如聞花香,呼氣時似吐雲霧,雙手成掌緩緩推出,掌心的勞宮穴正對 \"休門\" 的鐵尺,尺身的綠光突然變亮,顯示出 \"氣行三寸\" 的字樣,字體清晰可見。當他完成整套 \"五禽戲\",動作行雲流水,剛柔並濟,七把鐵尺的數值突然同時歸零,地麵的裂紋裏浮出張羊皮卷,羊皮卷的邊緣有些殘破,上麵畫著墨家的 \"筋力計算圖\",線條精準;旁邊卻用朱砂寫著道家的 \"氣脈流轉歌\",字跡飄逸。
素問正在觀察一位老者打太極,老者的動作緩慢而沉穩,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厚的功力。她手中的銀簪隨著老者的動作在空中輕點,畫出無數細小的軌跡,軌跡在空中短暫停留,然後漸漸消散。\"你看他運手時的腕關節,\" 她突然指向老者的右手,語氣中帶著一絲驚歎,\"角度比《太極拳論》記載的多了五度,這正是《靈樞?經脈》說的 " 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 的體現,歲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跡。\" 她將銀簪插入地麵,簪尖周圍的泥土突然鼓起,化作個微型的人體模型,骨骼是青銅色,堅硬而穩固;筋絡則泛著紅光,如同流動的火焰。
演武場的火把突然同時搖曳,火光忽明忽暗,將周圍的一切都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光影中,石碑上的彭祖像竟活了過來,他的眼睛仿佛有了神采,左手持墨家矩尺,右手握道家拂塵,做出個 \"熊經\" 的動作,動作舒展自然,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真正的運動之道,\" 石像的嘴唇開合間,石屑簌簌落下,落在地上發出細微的聲響,\"是墨之矩尺量形,道之呼吸馭氣,缺一不可。\" 它的手臂突然伸長,矩尺的刻度在火把下投射出 \"七\" 字的影子,影子落在地上,與東偏殿符號中心的字跡完全相同,連筆畫的粗細都分毫不差。
四、銅輪轉轂藏玄機
深夜的演武場突然起霧,霧氣濃稠如牛奶,能見度不足三尺。霧氣中浮現出輛青銅戰車,戰車的車身刻著精美的花紋,有龍有鳳,栩栩如生。車輪的輻條都是由人體骨骼形狀的銅條組成,轂部刻著 \"墨家機關術\" 的字樣,字體古樸蒼勁。靈樞湊近查看,發現每根輻條的關節處都有不同的運動軌跡刻痕 —— 有的是直線衝刺,如離弦之箭;有的是曲線閃避,似靈蛇遊走,與《考工記》\"論人之事,望而視其輪,欲其幎爾而下迤也\" 的描述完全吻合。
\"這是墨家 " 筋骨戰車 ",\" 素問用銀簪挑起車軸上的銅鍵,銅鍵的形狀像是一把小小的鑰匙。戰車突然發出 \"轟隆\" 聲響,仿佛沉睡的巨獸蘇醒過來。\"據說能模擬各種運動時的筋骨狀態,《墨道合流記》記載,當年莊子觀此車後,才寫出 " 夫形全精複,與天為一 " 的句子。\" 她轉動銅鍵,車輪開始緩慢轉動,輻條上的刻痕亮起紅光,在霧中組成幅完整的經絡圖,與人體運動時的氣血走向分毫不差,紅色的線條隨著車輪的轉動而流動,如同人體內奔騰的氣血。
為首的黑衣人突然掀開戰車的車廂,裏麵的景象讓靈樞瞳孔驟縮 —— 七具青銅骨架正在做著不同的運動,有的在奔跑,步伐矯健;有的在跳躍,身姿輕盈;關節處的銅軸都連接著彩色的絲線,絲線的另一端係在個巨大的銅輪上,銅輪在緩慢轉動,帶動著骨架運動。\"這是 " 七傷陣 ",\" 黑衣人撫摸著其中一具骨架的股骨,手指在骨頭上輕輕滑動,\"每具骨架都代表一種運動損傷,對應《素問?宣明五氣》的 "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
靈樞注意到最左側的骨架正在做武術的騰空動作,它的腰椎處有明顯的斷裂痕跡,斷裂麵刻著 \"震卦\" 的符號,符號在火光下閃爍著詭異的光芒。\"這是 " 過於傷筋 " 的典型,\" 他伸手按住骨架的肩井穴,內部的齒輪轉動聲裏,骨架突然停止動作,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墨家雖能造出機關模擬運動,卻不知 " 過猶不及 " 的道理,正如《道德經》所言 "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 "。\"
銅輪突然加速轉動,絲線繃緊時發出 \"嗡嗡\" 的鳴響,聲音在寂靜的夜空中傳播很遠,與遠處忘憂穀的鍾鳴產生共振,讓人的心跳都隨之加快。七具骨架同時做出詭異的動作,它們的姿勢扭曲而怪異,像是被無形的力量操控著。它們的影子在霧中拉長,組成個巨大的 \"七\" 字,影子的邊緣還縈繞著淡淡的血色霧氣,霧氣中散發著若有若無的血腥味。素問突然發現,銅輪的轂部刻著行小字:\"初七轉轂,氣歸其根\",字跡的筆畫裏嵌著細小的銅珠,珠體的滾動軌跡與人體的運動步頻完全一致,仿佛是人體的脈搏在跳動。
演武場的霧突然變濃,濃得化不開,像是一堵厚厚的牆。戰車和骨架都漸漸隱去,隻留下那巨大的銅輪懸在空中,銅輪在霧氣中緩緩轉動,發出 \"嗚嗚\" 的聲響,如同鬼魅的低吟。輪輻的影子在地麵組成個羅盤,羅盤上刻著天幹地支,指針正指向 \"初七\" 的刻度,指針的尖端是個小小的銅鳥,鳥的眼睛閃爍著紅光。旁邊刻著《墨道運動經》的殘句:\"七者,天地之常數,運動之綱紀也\",字跡模糊不清,仿佛隨時都會消失。靈樞握緊手中的終童針,針尖突然變得滾燙,像是被火烤過一樣,他抬頭望向天空,雲層的縫隙裏,北鬥七星的排列竟與演武場的木樁陣完全相同,第七顆星 \"搖光\" 正在閃爍著紅光,光芒在夜空中格外醒目。
五、星軌踏破生死關寅時的梆子聲剛過,聲音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梆子聲落,演武場的銅輪突然發出刺耳的摩擦聲,像是金屬在相互刮擦,讓人頭皮發麻。輪輻上的刻度開始逆向轉動,將周圍的霧氣都吸了進去,霧氣被吸入銅輪的瞬間,化作一道道白色的氣流。靈樞和素問同時後退,警惕地盯著銅輪,隻見銅輪的中心裂開個黑洞,黑洞深不見底,像是通往未知的深淵。裏麵湧出無數細小的光點,每個光點都是個運動的人影 —— 有奔跑的運動員,步伐矯健;有打太極的老者,動作舒緩;甚至還有在母腹中蜷縮的胎兒,安靜而祥和,他們的動作都遵循著某種奇特的韻律,仿佛被無形的力量牽引著。
\"這是 " 運動輪回 ",\" 為首的黑衣人突然摘下鬥笠,露出與靈樞相似的眉眼,隻是眼角多了道刀疤,刀疤在火光下顯得有些猙獰。\"墨家每代傳人都要經曆此關,驗證是否真正理解 " 動與靜 " 的真諦。\" 他將鐵尺拋向黑洞,尺身在空中化作條銅龍,龍鱗的紋路都是由運動軌跡組成,龍首高昂,龍須飄動,龍首鑽入黑洞的刹那,裏麵傳出《墨經》的誦讀聲:\"動,或徙也;止,以久也。\" 聲音古樸而莊重,仿佛來自遙遠的過去。
靈樞突然認出那人腰間的玉佩 —— 與自己的五指佩能拚成完整的 \"墨道同源\",隻是對方的玉佩上多了個 \"七\" 字的刻痕,刻痕很深,像是用利器刻意雕琢而成。\"你是......\" 他的話被銅輪的巨響打斷,巨響震得地動山搖,黑洞裏突然射出七道光束,光束如同利劍般劃破夜空,照在七根木樁上,樁頂的青銅圓盤開始播放影像:第一盤是墨家弟子訓練的場景,他們揮汗如雨,動作整齊劃一;第二盤是道家修士打坐的畫麵,他們閉目凝神,神態安詳;直到第七盤,畫麵突然變成東偏殿的符號,符號中心的 \"七\" 字正在滴落血珠,血珠滴落在地上,開出一朵朵血色的花。
素問的銀簪突然飛向黑洞,簪尖在光束中化作把小劍,劍身上刻著 \"止戈為武\" 四字,字體剛勁有力。\"《素問?上古天真論》說 " 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 她的聲音在空曠的演武場回蕩,帶著一絲空靈。\"運動的終極目的,不是超越他人,而是與自身和諧。\" 小劍刺入黑洞的瞬間,所有影像突然消失,像是被什麽東西吞噬了。銅輪的轉速驟然加快,輪緣的銅片層層剝落,露出內部的青銅內核,內核上刻滿了密密麻麻的上古醫書文字,在光束的照耀下發出耀眼的金光。
金光之中,銅輪突然炸裂開來,無數碎片在空中飛舞,卻在觸及靈樞和素問身體的瞬間化作點點光粒,融入他們的體內。靈樞隻覺一股暖流從丹田升起,瞬間流遍全身四肢百骸,腦海中突然湧現出無數上古醫理,那些晦澀難懂的字句此刻變得清晰明了,仿佛刻在骨子裏一般。他低頭看向自己的雙手,掌心竟浮現出淡金色的 \"醫\" 字紋路,閃爍著柔和的光芒。
素問也感受到了體內的變化,一股清涼的氣息在經脈中遊走,所過之處,之前因鑽研醫理而產生的疲憊感一掃而空。她的雙眼泛起淡淡的青光,仿佛能看透世間萬物的病痛根源,腰間的蓮心佩突然裂開,從中飛出一隻青色的小鳥,繞著她的頭頂盤旋三周,發出清脆的鳴叫,鳴聲中蘊含著治愈的力量,讓演武場周圍的草木都變得更加翠綠。
\"這是...... 上古醫靈的力量?\" 素問喃喃自語,眼中充滿了震驚和茫然。她能感覺到,自己身體裏沉睡的某種力量被喚醒了,那是一種古老而強大的力量,與天地同息,與萬物相連。
靈樞抬頭望向天空,原本被烏雲遮蔽的夜空此刻豁然開朗,北鬥七星的光芒格外明亮,七顆星辰連成一線,化作一柄巨大的青銅醫針,直指他們所在的位置。他體內的力量與星辰遙相呼應,掌心的 \"醫\" 字紋路愈發清晰,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和素問並非普通的醫者,而是上古醫靈的轉世,肩負著將古代中醫傳承下去、拯救眾生的使命。
為首的黑衣人看著這一幕,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突然單膝跪地,對著靈樞和素問恭敬地說道:\"屬下參見醫靈大人,等候兩位蘇醒,已經等了整整三百年。\" 他腰間的玉佩突然飛到靈樞手中,與靈樞的五誌佩完美融合,\"墨道同源\" 四字發出萬丈光芒,照亮了整個演武場。
就在這時,演武場地麵突然震動起來,七根木樁緩緩沉入地下,露出下麵的一條秘密通道,通道口散發著淡淡的藥香,仿佛通往一個神秘的醫道寶庫。通道兩側的石壁上,刻滿了各種失傳的中醫針灸圖譜和藥方,在光芒的照耀下栩栩如生。
\"醫靈大人,裏麵藏著墨家與道家合撰的《萬病回春寶典》,\" 黑衣人指著通道說道,\"隻是裏麵機關重重,需要兩位合力才能開啟。開啟之日,便是古代中醫重見天日之時。\"
靈樞和素問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堅定的信念。他們知道,這隻是開始,接下來的路還很長,傳播古代中醫、拯救眾生的使命將指引著他們不斷前行。而那通道深處,究竟還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等待著他們去探索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