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醫澤萬民融社稷,戾毒暗湧撼根基

字數:13285   加入書籤

A+A-


    醫澤萬民融社稷,戾毒暗湧撼根基
    一、辰時郊野義診顯仁心道墨醫具濟寒貧
    辰時的汴京郊外,秋陽如被匠人揉碎的暖玉,灑在官道旁的銀杏林裏。金黃的葉片簌簌飄落,有的落在臨時搭起的青布醫棚頂上,將粗布染出斑駁的金紋;有的飄進棚內,落在案上的《道墨醫典》初稿上,與書頁間的聖火灰燼墨相互映襯,泛著淡淡的金紅。醫棚前懸掛著的艾草束與香薰香囊,在微風中輕輕晃動,艾草的清香、蒼術的辛香與聖火灰燼特有的暖香交織,形成一股能安定人心的氣息,驅散了清晨郊外的微涼。
    靈樞與素問身著洗得泛白的青布長衫,長衫領口繡著細小的矩尺紋與太極圖 —— 這是道墨醫道傳承的印記,雖不顯眼,卻在陽光下泛著極淡的光澤。靈樞腰間懸著的三齒刀,刀鞘由終南山青銅鍛造,表麵的墨家矩尺紋被摩挲得光滑發亮,刀穗是火絨草纖維編織的,隨他的動作輕輕擺動;素問鬢角懸掛的青銅小鼎,鼎身聖火紋與棚外的朝陽相互共鳴,鼎內盛著的清水微微顫動,映出周圍百姓的笑臉。
    此刻,醫棚前已排起了長隊,百姓們大多穿著粗布衣裳,有的帶著小板凳,有的抱著生病的孩子,有的則提著自家種的蔬菜、蒸好的粟米糕 —— 這是他們能拿出的最珍貴的 “謝禮”,卻都被靈樞與素問婉拒。“我們每月來義診,不是為了要大家的東西,” 靈樞曾不止一次對百姓說,“能看到大家健健康康,比什麽都強。”
    醫棚內分為兩個區域左側是診療區,陳阿牛正用他改良的簡易脈診儀為百姓診脈;右側是教學區,素問教婦人們製作簡易香薰,趙謙則在一旁幫忙調試醫具,偶爾解答百姓關於醫器的疑問。
    陳阿牛穿著一身短打,袖口挽起,露出結實的胳膊 —— 他出身寒門,早年靠砍柴為生,手上的老繭還未完全消退,卻已能熟練地操作脈診儀。此刻,他正為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診脈,這老婦人是張家莊的張婆婆,去年疫災時曾被靈樞與素問救過,如今每月都會來義診現場幫忙,今日卻輪到自己看病。
    簡易脈診儀的儀盤直徑不足三寸,用普通青銅打造,省去了改良版脈診儀複雜的陰陽校準機關,卻保留了墨家核心的 “三針辨戾” 功能 —— 儀盤中央嵌著三枚銀針,分別對應 “輕症戾毒”“中度戾毒”“重度戾毒”,指針轉動時,銀針會根據戾毒濃度泛出不同顏色的光。此刻,儀盤指針泛著淡綠,中間的銀針微微發亮,清晰顯示出張婆婆的身體狀況。
    “張婆婆,您這是輕度戾毒,” 陳阿牛的聲音溫和,帶著川蜀人特有的軟糯,他指了指張婆婆沾著泥土的衣角,“您肯定是又去河邊洗衣了吧?那河水還帶著殘蹤氣,接觸多了就容易染病。我給您開一副艾草黃芪湯,艾草三錢、黃芪二錢,加水三碗,熬成一碗,每日早晚各喝一次;再給您一個香薰香囊,您掛在洗衣籃旁,既能驅戾,又不耽誤您做事。”
    張婆婆接過藥方與香囊,枯瘦的雙手忍不住摩挲著香囊上的艾草紋樣 —— 這香囊是素問教婦人們做的,針腳雖不整齊,卻滿是心意。“陳大夫,真是多謝你們!” 張婆婆的聲音帶著哽咽,“去年疫災,我們村死了好多人,是靈樞先生和素問大夫用香薰救了我們;如今你們每月都來,我們這些老婆子、老頭子,再也不用為了看個病,走幾十裏路去汴京城裏了。”
    陳阿牛笑著搖頭,將脈診儀收好“張婆婆,您別這麽說。靈樞先生常教我們,‘醫道在仁,不在術’。我以前不懂醫,連自己娘的病都治不好,是先生和素問大夫教我醫術,給我機會,我才能幫大家看病。能為您做事,是我的福氣。”
    張婆婆還想說什麽,卻被一陣孩童的哭聲打斷。隻見一個約莫五歲的孩童,被母親抱著走進醫棚,孩童的右腳腳踝處纏著布條,布條已被血浸濕,還泛著極淡的幽綠。“靈樞先生,您快看看我家娃!” 孩童的母親焦急地說,“今早他在河邊玩,被石子劃傷了腳,回來就喊疼,傷口還變綠了!”
    靈樞正蹲在地上整理草藥,聞言立刻起身,接過孩童的腳,小心翼翼地解開布條。傷口約莫半寸長,邊緣泛著幽綠,還滲出極淡的黑血,靈樞取出一片試毒葉,輕輕貼在傷口旁,葉片瞬間泛黑 —— 這是殘蹤氣感染的跡象,比普通戾毒更隱蔽,卻也更難清除。
    “別怕,孩子,” 靈樞的聲音放得極柔,他從袖中取出一個小巧的青銅盒,裏麵裝著聖火灰燼,“這是聖火潭的灰燼,能淨化邪祟氣,塗在傷口上不會疼。” 他用指尖撚起一點灰燼,輕輕撒在傷口上,灰燼接觸到傷口的瞬間,發出 “滋滋” 的輕響,孩童原本皺著的眉頭漸漸舒展,哭聲也停了下來。
    靈樞又從藥箱中取出一個瓷瓶,裏麵裝著草藥膏“這是用艾草、蒼術和聖火草熬製的藥膏,每日塗兩次,三日傷口就能好。以後在河邊玩,記得離泛綠的水遠些,那水裏藏著邪祟,會鑽進傷口裏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孩童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伸手想去摸靈樞腰間的三齒刀,靈樞笑著將刀鞘遞給他,讓他輕輕撫摸。孩童的母親則從籃中取出一個布包,裏麵是剛蒸好的粟米糕,糕上還冒著熱氣“靈樞先生,這是我家孩子爹今早蒸的,您和素問大夫嚐嚐,不是什麽貴重東西,就是一點心意。”
    靈樞笑著將布包推回去“大娘,您的心意我們領了,但糕您得拿回去給孩子吃。我們義診有官府調撥的幹糧,餓不著。您快帶孩子回家吧,記得按時塗藥,有什麽不舒服,隨時去張家莊的臨時醫站找我們。”
    孩童的母親還想堅持,卻被素問拉到一旁“大娘,您聽我們的,把糕帶回去。您要是實在想謝我們,就幫我們多跟鄉親們說說防疫的法子,讓大家都知道怎麽防邪祟,怎麽保護自己,這比什麽都強。”
    婦人聞言,隻好點頭,帶著孩子千恩萬謝地離開。靈樞望著他們的背影,指尖輕輕拂過袖中的青銅符 —— 這是墨瑤祖師傳下的信物,此刻符麵泛著極淡的金紅,與百姓手中的香囊、簡易脈診儀相互共鳴,一股溫暖的陽火之氣在空氣中流轉。這氣息不是來自聖火,也不是來自草藥,而是 “兼愛濟世” 的初心與百姓的感恩相互交融形成的,比任何陽火之氣都更能驅散陰邪。
    可就在這時,青銅符突然微微發燙,符麵原本的金紅竟暈開一圈極淡的幽綠,像一滴墨汁滴入清水,快速擴散。靈樞心中一緊,不動聲色地朝著不遠處的小河望去 —— 那條河是百姓們洗衣、取水的地方,此刻河水竟泛著極淡的幽綠,與孩童傷口上的殘蹤氣氣息一模一樣。河麵上漂浮著幾片落葉,落葉邊緣也泛著幽綠,還纏著一絲極細的黑色絲線 —— 是隱戾絲!
    靈樞悄悄對素問遞了個眼色,素問立刻會意,她停下手中的動作,走到靈樞身邊,低聲問道“是餘孽?”
    “嗯,” 靈樞點頭,聲音壓得極低,“他們又在汙染水源,而且選在義診的日子,就是想借百姓的流動,把殘蹤氣擴散到各個村落。你繼續教大家做香囊,我去河邊看看,順便通知趙謙,讓他帶些聖火灰燼來淨化河水。”
    素問點頭,轉身回到教學區,臉上依舊帶著溫和的笑容,隻是在教婦人們念 “清心咒” 時,特意加重了 “護家護民” 的語氣,暗中用道家真氣將陽火之氣注入香囊,讓香囊的驅戾效果更強。靈樞則假裝去河邊洗手,快步朝著小河走去,腰間的三齒刀微微顫動,刀鞘上的矩尺紋泛著金紅,似在預警前方的危險。
    河邊的泥土濕潤,靈樞蹲下身,用手指沾了一點河水,放在鼻尖輕嗅 —— 水中除了殘蹤氣,還帶著一絲極淡的寒戾石氣息,這是餘孽常用的毒物,比普通戾毒更隱蔽,也更難淨化。他從袖中取出試毒葉,放入水中,葉片瞬間變黑,邊緣冒著極細的青煙,與之前在終南山見到的寒戾石反應一模一樣。
    “看來餘孽沒打算放過這些百姓,” 靈樞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他從袖中取出聖火灰燼,撒在河邊的水窪中,灰燼接觸到水的瞬間,泛出金紅,水窪中的幽綠快速消退,“必須盡快淨化整條河流,否則百姓們接觸到汙染的水,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這時,趙謙提著一個青銅桶走來,桶中裝著聖火灰燼與艾草。“先生,您叫我?” 趙謙的聲音帶著疑惑,他看到靈樞手中的試毒葉,臉色立刻變了,“是殘蹤氣?餘孽又來搞破壞了?”
    “嗯,” 靈樞點頭,指了指泛綠的河水,“他們在河裏投放了隱戾絲和寒戾石碎片,你帶幾個村民,沿著河岸撒聖火灰燼,我去上遊看看,找到汙染源。記住,讓百姓們暫時別用河裏的水,先用我們帶來的淨化水。”
    趙謙立刻點頭,轉身去召集村民。靈樞望著趙謙的背影,又看了看醫棚方向 —— 那裏依舊傳來百姓的歡聲笑語,婦人們念 “清心咒” 的聲音整齊而認真,陳阿牛正忙著為下一位百姓診脈,臉上滿是專注。靈樞深吸一口氣,握緊腰間的三齒刀,朝著河上遊走去。
    朝陽漸漸升高,將河麵染成金紅,可河水深處的幽綠卻像一塊陰影,頑固地存在著。靈樞知道,餘孽的陰謀遠不止汙染水源這麽簡單,他們想通過百姓的日常用水,擴散殘蹤氣,甚至引發新的疫病,動搖道墨醫道在百姓心中的根基。而他與素問、趙謙、陳阿牛,還有所有堅守道墨醫道的醫者,必須守住這條河,守住這些百姓,守住他們 “兼愛濟世” 的初心。
    上遊的河水越來越渾濁,幽綠也越來越濃,靈樞能感受到空氣中的戾毒氣息越來越重,袖中的青銅符也越來越燙,符麵的幽綠幾乎要覆蓋金紅。他知道,離汙染源不遠了,一場新的較量,即將在這看似平靜的郊外展開。
    二、巳時貧村救急融道墨墨家機關解民憂
    巳時的陽光漸漸熾熱,靈樞與素問帶著陳阿牛、趙謙,跟著張婆婆前往她所在的張家莊 —— 張家莊是汴京郊外的貧困村,去年疫災時受損嚴重,如今雖恢複了生機,卻仍麵臨水源不足、醫療匱乏的問題。靈樞與素問此次前來,不僅要為村民義診,還要幫村子解決實際困難,讓醫學真正融入村民的生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張家莊村口,幾棵老槐樹枝葉稀疏,樹下圍著不少村民,看到靈樞等人,紛紛熱情地迎上來。“靈樞先生!素問大夫!你們可來了!” 村正張老漢握著靈樞的手,聲音激動,“最近村裏的水井水位越來越低,大家隻能去河邊挑水,可河邊的水泛綠,不少人喝了都不舒服,我們正愁沒辦法呢!”
    靈樞跟著張老漢來到水井旁,井水麵離井口足有丈深,水麵泛著極淡的幽綠,試毒葉一碰就泛黑。“水井被殘蹤氣汙染了,” 靈樞的語氣凝重,“餘孽汙染河水還不夠,連村民的飲用水都不放過,若不盡快解決,恐怕會引發新的疫病。”
    趙謙突然開口“先生,我有辦法!墨家《墨道水利錄》中記載過‘機關提水器’,能用青銅機關將井水抽到地麵,再用聖火灰燼過濾,既能解決水源不足,又能淨化殘蹤氣。我們帶的醫具中有青銅材料,現在就能製作!”
    眾人立刻行動,趙謙取出青銅片、齒輪等零件,按墨家機關術的原理組裝提水器;陳阿牛則帶著村民收集聖火灰燼,準備過濾裝置;靈樞與素問則繼續為村民義診,防止有人已感染殘蹤氣。
    趙謙的手指靈活地組裝著機關,青銅零件碰撞聲 “叮叮” 作響“這提水器的核心是墨家‘齒輪傳動’,搖動手柄,齒輪帶動活塞,就能將井水抽上來;出水口處裝一個過濾槽,裏麵鋪聖火灰燼與艾草,水能過濾掉殘蹤氣,還帶著淡淡的藥香,適合飲用。”
    村民們圍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張老漢感歎道“趙大夫,你們這機關術真是厲害!以前我們挑水要兩個人抬,現在有了這東西,一個人就能輕鬆取水,還能淨化水,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
    半個時辰後,機關提水器組裝完成。趙謙搖動手柄,清澈的井水順著管道流出,經過過濾槽後,泛著淡淡的金紅,試毒葉放入水中,隻泛出極淡的綠,片刻後便恢複正常。“成了!” 趙謙激動地喊道,村民們紛紛歡呼,圍著提水器取水,臉上滿是喜悅。
    靈樞與素問看著這一幕,眼中滿是欣慰。“趙謙的機關術,解決了村民的大問題,” 素問輕聲說,“這就是醫學與社會的融合 —— 不僅要治病,還要解決百姓生活中的困難,讓醫道真正融入他們的日常。”
    靈樞點頭,目光落在提水器上的墨家矩尺紋“墨家的機關術,本就是為了‘兼愛濟世’,幫百姓解決衣食住行的難題;道家的醫理,是為了‘陰陽調和’,護百姓健康。兩者結合,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長久守護,這才是道墨醫道融入社會的真諦。”
    就在這時,一位村民慌張地跑來“靈樞先生!不好了!李阿婆在家中暈倒了,身上還泛著綠斑!”
    靈樞與素問立刻跟著村民趕到李阿婆家,隻見李阿婆躺在床榻上,麵色蒼白,身上泛著淡綠的斑點,脈氣微弱。靈樞用脈診儀檢測,儀盤指針泛著深綠“是重度殘蹤氣感染,她肯定喝了不少汙染的井水。趙謙,快用機關提水器取淨化後的水,煮‘道墨融貫祛戾湯’;陳阿牛,點燃青銅香器,淨化室內的殘蹤氣!”
    眾人立刻行動,趙謙去取水熬藥,陳阿牛點燃香薰,素問則用應急祛戾針為李阿婆針灸。半個時辰後,李阿婆緩緩蘇醒,身上的綠斑也開始消退。“多謝靈樞先生、素問大夫,” 李阿婆虛弱地說,“我今早喝了井水,就覺得頭暈,沒想到這麽嚴重。”
    靈樞叮囑道“阿婆,以後隻能用提水器過濾後的水,不能再喝井水或河水了。我們會教大家製作香薰,定期來義診,保證大家的平安。”
    村民們紛紛表示會按靈樞的叮囑做,張老漢更是提議,在村裏建一個 “護民醫站”,讓村民們隨時能找到醫者,也能學習防疫知識。靈樞與素問欣然同意,決定聯合官府,調撥物資,幫助張家莊建立醫站 —— 這是醫學融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是道墨醫道守護百姓的重要根基。
    三、午時防疫科普傳萬家道墨醫理入民心
    午時的張家莊曬穀場,陽光熾熱,卻擋不住村民們的熱情。靈樞與素問坐在曬穀場中央的石台上,周圍圍滿了村民,有的帶著小板凳,有的抱著孩子,還有的拿著紙筆,準備記錄防疫知識 —— 這是靈樞提議的 “防疫科普課”,要將道墨醫理轉化為百姓能聽懂、能操作的方法,讓防疫融入日常生活。
    “大家知道,為什麽我們要遠離泛綠的水、泛綠的草藥嗎?” 靈樞拿起一片試毒葉,放入泛綠的水中,葉片瞬間變黑,“因為這些東西被‘殘蹤氣’汙染了,殘蹤氣是邪祟的邪氣,會鑽進我們的身體,讓我們生病、暈倒,甚至危及性命。”
    村民們紛紛點頭,一位中年漢子問道“靈樞先生,那我們怎麽知道自己有沒有被殘蹤氣感染啊?我們又沒有脈診儀。”
    靈樞笑著從袖中取出一把艾草“大家可以用艾草做‘簡易試毒法’—— 將艾草揉碎,放在手心,若手心發癢、發紅,就是接觸過殘蹤氣;若艾草變綠,就是感染得比較重,要盡快找醫者看。這是按墨家‘草木辨毒’的法子,簡單又好用,大家在家就能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村民們立刻拿起艾草嚐試,有的手心發紅,連忙詢問應對方法;有的艾草變綠,緊張地請求診治。靈樞與素問耐心解答,教大家用艾草煮水洗手、泡腳,淨化殘蹤氣,場麵熱鬧而有序。
    素問則教大家製作 “護家香薰”“大家看,這是艾草、蒼術、薄荷,按三錢、二錢、一錢的比例混合,放在香爐裏點燃,青煙能護住整個屋子,擋住外麵的殘蹤氣。點燃時,大家可以念‘清心咒’——‘清心如水,清水即心’,不用念得標準,隻要心誠,就能借陽火之氣增強香薰的效果。這是道家‘焚香避邪’的簡化版,適合百姓日常用。”
    一位老婦人好奇地問“素問大夫,這‘清心咒’真的有用嗎?我們不懂道家的道理,念了會不會沒用啊?”
    素問溫和地說“阿婆,‘清心咒’的道理,就是讓大家靜下心來,不慌不忙。心一靜,身體的陽氣就足,陽氣足,邪祟就進不來。不管念得好不好,隻要大家相信自己能護住家、護住家人,就有用。道墨醫道,最看重的就是‘心誠’,誠則靈。”
    老婦人點點頭,跟著素問念起 “清心咒”,雖然發音不準,卻格外認真。其他村民也紛紛效仿,曬穀場上響起整齊的咒音,與青煙的香氣交織,形成一股溫暖的力量,讓人心神安寧。
    趙謙與陳阿牛則在一旁,教村民們使用簡易脈診儀的 “家庭版”—— 這是趙謙特意改良的,去掉了複雜的機關,隻保留了 “紅綠辨症” 功能,指針紅則健康,綠則感染殘蹤氣。“大家看,將這個放在手腕上,指針紅就是好的,” 趙謙演示著,“若指針綠,就用靈樞先生教的艾草試毒法再確認,確認後用香薰、艾草水調理,嚴重的就去醫站找我們。”
    村民們學得很快,有的還互相幫忙檢測,曬穀場上滿是歡聲笑語。靈樞望著這景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 醫學不僅是治病的技術,更是融入百姓生活的守護力量,道墨醫道的 “兼愛”“陰陽”,正通過這些簡單的方法,走進千家萬戶,成為百姓的 “平安符”。
    可就在這時,靈樞袖中的青銅符再次發燙,符麵泛著的幽綠越來越濃。他望向村外的小河,河水的幽綠竟比之前更濃,甚至有黑色的絲線在水麵漂浮 —— 是隱戾絲!餘孽不僅汙染了水源,還在河水中投放了隱戾絲,想通過村民的日常用水,擴散殘蹤氣,甚至控製村民的心智。靈樞心中一緊,不動聲色地對趙謙說“你帶幾個村民,去河邊布下香薰陣,用聖火灰燼淨化河水,防止隱戾絲擴散;我與素問繼續教大家防疫,同時檢查村裏的物資,看有沒有被汙染的東西。”
    趙謙點頭,立刻帶著村民前往河邊。靈樞望著趙謙的背影,心中清楚 —— 餘孽的陰謀越來越隱蔽,越來越惡毒,他們不僅想破壞醫學交流,還想通過百姓的日常生活,引發更大的疫病,動搖社會的根基。醫學與社會的融合,不僅是守護百姓的平安,更是與餘孽的一場持久戰。
    四、未時福利醫館築根基道墨合璧護民生
    未時的汴京城南,一片閑置的官宅正在改建,工匠們忙著搭建房屋、鋪設地磚,空氣中彌漫著木材與青銅的氣息。這裏將建成 “大宋護民福利醫館”,由靈樞與素問牽頭,官府出資,各流派醫者輪流坐診,為貧困百姓免費的醫療服務,同時開展防疫科普、醫具教學,讓醫學真正融入社會福利體係。
    靈樞站在醫館的正廳前,指揮工匠們按墨家機關術的原理布置醫館“正廳設為診療區,地麵按道家八卦方位鋪設青磚,嵌入清心銀絲,能穩定患者心神;兩側設為醫器房與藥圃,醫器房用墨家防火磚搭建,防止醫器製作時失火;藥圃種植艾草、蒼術、聖火草等草藥,既供醫館使用,也讓百姓學習辨識草藥。”
    工匠們按靈樞的要求施工,有的鋪設青磚,有的搭建醫器房,有的開辟藥圃,青銅工具碰撞聲與木材切割聲交織,一派繁忙景象。李禦醫帶著幾位太醫院的禦醫前來視察,看到醫館的規劃,眼中滿是欣慰“靈樞先生、素問大夫,你們的想法真是周全!這福利醫館,既解決了貧困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又能推廣道墨醫道,還能培養民間醫者,真是一舉多得!”
    素問笑著說“李院正,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官府調撥了物資,各流派醫者自願前來坐診,百姓們也幫忙搬運材料,這醫館才能順利改建。我們計劃在醫館設‘三免費’—— 免費診療、免費藥草、免費教學,讓百姓不僅能看好病,還能學會自我防護、自我診療,真正做到‘醫澤萬民’。”
    一位太醫院的老禦醫讚道“‘三免費’的理念,真是體現了道墨醫道的‘兼愛濟世’!老夫年輕時,太醫院隻服務官宦貴族,百姓看病難如登天,如今有了這福利醫館,百姓們終於有了依靠,這才是醫道該有的樣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靈樞從袖中取出《護民醫館章程》,遞給李禦醫“這是醫館的章程,詳細規定了診療流程、藥草管理、教學安排。我們還會從各流派中選拔優秀的年輕醫者,擔任醫館的常駐醫者,既鍛煉他們的能力,又能保證醫館的診療質量。趙謙負責醫器房,陳阿牛負責義診團隊,林薇負責濕熱病症的診療,阿依莎負責聖火草的應用,各展所長,相互配合。”
    李禦醫接過章程,仔細翻看,連連點頭“章程詳細、周全,老夫回去後,會奏請陛下,將‘護民醫館’推廣到各州府,讓天下的貧困百姓都能享受到免費的醫療服務。靈樞先生、素問大夫,你們為大宋醫道、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啊!”
    就在這時,醫館的地基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顫動,地麵裂開一道細小的縫隙,縫隙中滲出一絲幽綠的氣息,與之前的殘蹤氣一致。靈樞心中一緊,蹲下身,將青銅符貼在地麵上,符麵泛出金紅,與縫隙中的氣息相互對抗,縫隙漸漸閉合。
    “是地脈中的殘蹤氣,” 靈樞的聲音凝重,“餘孽在暗中攪動汴京地脈,想通過醫館的地基,汙染醫館的物資與水源,破壞福利醫館的建設。我們必須在醫館周圍布下‘道墨護館陣’,用青銅絲與清心銀絲連接陣眼,陣眼處放置聖火盞,防止殘蹤氣再次滲出。”
    李禦醫的臉色也變得凝重“這些餘孽真是陰魂不散!我們建醫館是為了百姓,他們卻處處破壞,毫無良知!老夫立刻調派禁軍,協助你們布防,同時加強醫館周邊的巡邏,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眾人立刻行動,靈樞與趙謙負責布下道墨護館陣,李禦醫調派禁軍,素問則帶著工匠們檢查醫館的物資,確保沒有被殘蹤氣汙染。夕陽將醫館的屋頂染成金紅,護館陣的金紅光罩漸漸形成,將整個醫館籠罩,空氣中的殘蹤氣被盡數淨化,醫館的地基也恢複了穩定。
    靈樞站在醫館前,望著漸漸成型的建築,心中滿是期待 —— 這不僅是一座醫館,更是道墨醫道融入社會的根基,是守護百姓平安的堡壘。隻要醫館能順利建成,就能為更多貧困百姓幫助,讓道墨醫道的 “兼愛”“陰陽” 理念,真正融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五、申時寒戾暗湧藏危機醫靈共鳴示終南
    申時的汴京城南,福利醫館的改建已近尾聲,工匠們正收拾工具,準備收工;靈樞與素問則在醫館內,檢查最後的防護措施 —— 醫器房的防火磚、藥圃的灌溉裝置、護館陣的聖火盞,每一處都仔細查看,確保萬無一失。
    “護館陣的聖火盞都已點燃,” 趙謙指著醫館四周的陣眼,“青銅絲與清心銀絲連接完好,能擋住普通的殘蹤氣;醫器房的防火磚也已驗收,能承受高溫,不會失火;藥圃的灌溉用的是機關提水器過濾後的水,安全無虞。”
    靈樞點頭,目光掃過醫館內的《道墨醫典》—— 這是各流派共同捐贈的,放在醫館的書架上,供百姓與醫者翻閱。“明日醫館就能正式開館,” 靈樞的聲音帶著欣慰,“我們會請陛下前來剪彩,讓更多百姓知道護民醫館,也讓更多醫者加入我們,一起守護百姓的平安。”
    素問則在整理明日開館要用的香薰與湯藥“我準備了‘開館護民香薰’,用艾草、蒼術、聖火草混合,能淨化醫館的空氣,也能為前來就診的百姓帶來好運;還熬製了‘清心湯’,免費分發給百姓,既能調理身體,又能預防殘蹤氣感染。”
    就在這時,靈樞袖中的青銅符與素問鬢角的青銅小鼎同時劇烈顫動,符麵與鼎身泛著金紅,與醫館內的《道墨醫典》相互共鳴,書架上的醫典紛紛掉落,頁麵自動翻開,停在記載 “終南山聖火潭” 的一頁 —— 頁麵上的聖火潭圖譜,竟泛著幽綠,與地脈連接點的氣息一致。
    “是墨瑤祖師與玄真先祖!” 靈樞的聲音帶著驚訝,青銅符中浮現出兩位先祖的虛影,祖師們身著醫袍,麵容凝重,眼中滿是急切。
    “靈樞、素問,” 墨瑤祖師的聲音透過符麵傳來,“餘孽的終極陰謀,是在明日醫館開館時,借百姓聚集的機會,引爆藏在醫館材料中的寒戾石,擴散殘蹤氣,同時在終南山打開地脈連接點,奪取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複活墨淵!”
    玄真先祖補充道“醫館的部分青銅材料,已被餘孽替換成藏有寒戾石的假貨,明日開館時,寒戾石會在百姓最多的時候爆發,引發混亂;終南山的地脈連接點,也會在同一時間被餘孽打開,殘蹤氣會通過地脈,擴散到整個汴京,甚至天下!”
    兩位先祖的虛影漸漸消散,青銅符與青銅小鼎恢複常溫,卻留下一股濃鬱的戾毒氣息,讓人心頭發冷。“難怪醫館的地基會滲出殘蹤氣,” 靈樞的臉色驟變,“餘孽早就計劃好了,借福利醫館開館的機會,製造混亂,實現他們的陰謀!明日不僅是醫館開館的日子,也是他們複活墨淵的日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素問的眼中閃過一絲冷意“我們必須立刻行動!趙謙,你帶工匠們檢查醫館的所有青銅材料,找出藏有寒戾石的假貨,用聖火灰燼淨化;我去通知李禦醫,讓他調派更多禁軍,明日加強醫館的安保;靈樞,你去終南山,守住地脈連接點,防止餘孽打開!”
    趙謙點頭,立刻組織工匠檢查材料;素問則快步前往太醫院;靈樞則快速收拾行裝,準備前往終南山。夕陽將汴京的天空染成橘紅,可醫館內的氣氛卻格外緊張 —— 明日的開館大典,已變成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生死之戰。
    靈樞騎著快馬,朝著終南山的方向疾馳,青銅符在袖中發燙,與終南山的地脈連接點相互共鳴。他回頭望去,汴京的方向燈火漸起,護民醫館的輪廓在夜色中隱約可見,心中滿是堅定 —— 明日,他不僅要守住終南山的地脈連接點,還要保護醫館的百姓,守護道墨醫道的傳承,完成醫靈轉世的終極使命。
    快馬在夜色中疾馳,蹄聲 “噠噠”,打破了夜的寂靜。終南山的方向泛著濃鬱的幽綠,像一雙等待獵物的眼睛,充滿了危險與未知。靈樞知道,明日的戰鬥,將是他與餘孽、與墨淵的終極決戰 —— 勝,則天下安,道墨醫道傳承萬年;敗,則天下亂,百姓淪為戾毒的奴隸。
    他握緊腰間的三齒刀,刀背的矩尺紋泛著金紅,與袖中青銅符的光芒相互交織。“墨淵,餘孽,” 靈樞的眼中滿是決絕,“明日,我會用道墨醫道,用醫靈之力,徹底摧毀你們的陰謀,守護天下蒼生,完成祖師的囑托,也完成我們作為醫靈轉世的使命!”
    夜色漸深,終南山越來越近,空氣中的幽綠也越來越濃,一場決定天下命運的浩劫,已悄然拉開序幕。靈樞能否在明日之前守住地脈連接點?素問與趙謙能否找出醫館中的寒戾石?開館大典上的百姓能否平安無事?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最終會落入誰的手中?一切,都將在明日揭曉。
    喜歡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