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醫護耆老安晚歲,殘蹤纏鬢撼醫心
字數:16504 加入書籤
醫護耆老安晚歲,殘蹤纏鬢撼醫心
一、辰時頤年堂診老疾道墨合方解痹痛
辰時的汴京城西 “頤年堂”,晨霧如揉碎的薄紗般漫過院中的老槐樹 —— 這棵槐樹已有百年樹齡,枝幹粗壯如虯龍,樹皮上還留著孩童刻下的歪扭 “福” 字,此刻被霧靄暈得朦朧,樹影婆娑間,細碎的光斑落在鋪著青石板的小徑上,像撒了一把碎銀。堂前的藤椅特意選了最粗壯的老藤編織,椅麵鋪著三層厚棉墊,墊麵繡著 “鬆鶴延年” 圖案,久坐也不會硌得慌;椅旁的青銅暖爐是墨家機關樣式,爐身刻著細密的散熱孔,裏麵燃著曬幹的艾草,嫋嫋青煙帶著溫和的藥香,混著院角臘梅的清冽香氣,釀成一股讓老人安心的 “頤年氣”,吸一口都覺得筋骨舒展。
這是靈樞與素問專為老年人設立的 “老年醫館”,連細節都透著貼心 —— 門檻比普通醫館低三寸,方便老人跨進;診查床按墨家機關術改良,床板下藏著四層青銅彈簧,轉動側麵的桃木旋鈕,床板能從水平緩慢傾斜至三十度,老人不用費力起身就能坐起;床頭裝著弧形扶手,扶手上纏著防滑棉繩,避免老人抓手時打滑。
今日辰時第一位踏進門的,是城郊的張阿公。他年逾七旬,頭發白得像落了層雪,用一根青布帶簡單束在腦後;身上穿著洗得發白的粗布棉襖,袖口磨出了毛邊,卻漿洗得幹幹淨淨;由十三歲的孫子小寶攙扶著,每走一步,右腿都微微向外撇,右手緊緊按著膝蓋,指節因用力而泛白,額頭還滲著細密的冷汗。“靈樞先生,” 張阿公的聲音帶著老年人特有的沙啞,每說一個字都要喘口氣,“這膝蓋疼了快半年了,天陰下雨時更甚,疼得連炕都下不來,隻能靠小寶端水喂飯;之前在鎮上貼了不少膏藥,貼得皮膚都爛了,還是不管用,您快給看看,是不是要癱了?我可不想拖累小寶……”
靈樞連忙起身,動作輕緩得像怕碰碎易碎的瓷器。他身著青布長衫,腰間的三齒刀特意用厚布套裹著,隻露出刀柄上刻著的墨家矩尺紋,少了幾分鋒芒,多了幾分溫和。“阿公莫慌,” 靈樞的聲音放得極柔,像春風拂過麥田,“先坐下來歇歇,我們慢慢看。小寶,幫爺爺把棉襖的扣子鬆兩顆,別悶著。”
張阿公在藤椅上坐穩,小寶貼心地幫他鬆開領口的扣子。靈樞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卷起張阿公的褲腿 —— 膝蓋處微微腫脹,皮膚泛著暗紅,像被凍住的熟蝦,按下去時,張阿公疼得倒抽一口冷氣,小腿都微微發抖。“是風寒濕痹,” 靈樞指尖輕搭在張阿公的腕脈上,脈象沉而遲,像冬日裏結了薄冰的溪流,“道家講‘老年多虛,易受外邪’,您年紀大了,氣血走得慢,去年冬天又淋了雨,風寒濕邪就趁機鑽進了關節縫;墨家則有‘通痹機關方’,用器械配合湯藥,能像通水管似的疏通經絡,把邪祟趕出去。”
墨家傳人墨鬆此時捧著一台 “關節按摩機關儀” 走來,她穿著淡灰布裙,袖口挽至肘部,露出結實的小臂,小臂上還沾著些許青銅粉末 —— 是調試器械時蹭上的。這儀器是青銅製的,形似護膝,弧度剛好貼合老年人的膝蓋曲線,內側嵌著極細的青銅凸起,按膝關節的血海、梁丘、犢鼻三穴排列,凸起頂端打磨得圓潤如珍珠,不會劃傷皮膚;儀器側麵裝著微型齒輪旋鈕,刻著 “輕、中、重” 三字,轉動時能調節凸起的按摩力度與頻率。“靈樞先生,這按摩儀按墨家‘柔壓通痹’原理製作,” 墨鬆將儀器輕輕套在張阿公膝蓋上,先轉至 “輕” 檔,“您試試,力度要是不夠再跟我說,像有人用指腹輕輕揉按,不會疼。”
張阿公起初還帶著幾分緊張,緊緊攥著小寶的手,可儀器啟動後,隻覺膝蓋處傳來溫和的震動,像春日裏的細雨落在皮膚上,酸脹感漸漸從關節縫裏散出去,他忍不住歎了口氣,聲音都輕快了些“舒服…… 比貼膏藥管用多了!之前貼膏藥,又辣又癢,皮膚爛了還流膿,這儀器按得渾身都鬆快了。”
素問此時端來一碗溫熱的 “通痹湯”,碗是粗陶製的,碗壁比普通碗厚一倍,握著不燙手,碗沿還特意磨成了圓弧形,不會刮到嘴唇;湯裏飄著艾草、桂枝的碎末,還撒了少許紅糖調味,聞著有淡淡的甜香。“阿公,這湯是按道家‘溫經散寒’方熬的,” 素問將碗遞到張阿公手中,還貼心地遞過一塊粗布帕子,“您慢慢喝,小心燙;每日喝一碗,配合按摩儀,晚上再用聖火草煮水熏膝蓋,熏的時候用布簾子圍著,別讓寒氣再鑽進來,十日就能好轉。對了,天陰時記得給膝蓋裹上棉布護膝,護膝我已經給您準備好了,放在您的布包裏。”
張阿公接過湯,小口喝著,溫熱的湯藥滑進喉嚨,順著食道暖到胃裏,連帶著膝蓋都覺得暖暖的。他眼中滿是感激,淚水在眼眶裏打轉“多謝兩位大夫!之前總覺得自己老了,是個沒用的累贅,連膝蓋都不聽話,現在有了這儀器和湯藥,我又能去田裏看看我種的麥子了!小寶,以後爺爺不用你端水了,爺爺能自己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小寶也笑著點頭,露出兩顆小虎牙“太好了!爺爺能陪我去摘酸棗了!”
可就在這時,張阿公突然疼得喊出聲,額頭的冷汗瞬間冒了出來,膝蓋處的按摩儀竟泛著極淡的幽綠,像青苔偷偷爬過青銅。“不好!儀器被動了手腳!” 靈樞臉色驟變,小心翼翼地取下儀器,借著晨光仔細查看,發現內側的青銅凸起縫隙中,纏著一縷極細的黑色絲線 —— 絲線細如發絲,卻帶著刺骨的陰冷,正是之前多次出現的隱戾絲!他立刻取來試毒葉,輕輕貼在儀器上,“滋啦” 一聲輕響,葉片瞬間焦黑,還冒著極細的青煙 —— 是殘蹤氣!“餘孽竟在老年醫館的器械中藏殘蹤氣!他們知道老人體質弱,邪祟最容易鑽空子,想借這機會讓阿公的腿更疼,讓我們的醫道失信!”
墨鬆氣得攥緊拳頭,指節都泛了白,轉身就去取聖火灰燼“這些人太過分了!連老人都不放過!我這就去檢查所有老年器械,從按摩儀到診查床,一個零件都不能漏,絕不能讓更多人受害!” 靈樞則重新為張阿公診脈,發現殘蹤氣剛侵入關節,還沒紮下根,便立刻從藥箱中取出聖火草粉末,加到之前的湯藥中“阿公放心,聖火草能淨化戾毒,我們調整藥方,您再喝三劑,腿就會好得更快。這頤年堂是為守護老人建的,我們絕不會讓邪祟在這裏傷害任何人。”
二、巳時墨家器械護耆齡巧械助老解煩憂
巳時的陽光已穿透晨霧,像融化的金液般灑在頤年堂後院的 “助老器械坊” 裏。坊內的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式墨家機關護老器械 —— 可調節高度的助行器,底部裝著防滑銅墊,銅墊上刻著墨家矩尺紋,在光滑的地麵上也不會打滑;能自動翻身的護理床,按墨家齒輪原理設計,床側裝著桃木搖杆,搖一圈就能讓老人緩慢翻身,不用旁人費力攙扶;方便老人進食的 “喂食機關勺”,勺柄能彎曲成九十度,老人躺著就能吃飯,不用費力低頭;每件器械都刻著墨家矩尺紋,在陽光下泛著淡金的光芒,還貼著紅色的 “使用說明”,用大號字體寫著簡單步驟,方便老人看清。
墨鬆正半蹲在地上,調試一台 “安神機關枕”。這枕頭是棉質的,外層套著可拆洗的粗布套,印著 “三星高照” 圖案;內部嵌著青銅機關盒,盒裏裝著艾草、合歡花的幹花粉末,還有一個微型齒輪裝置,轉動枕側的旋鈕,就能控製粉末的釋放量與震動頻率 —— 順時針轉是增加香氣,逆時針轉是增強震動。“靈樞先生,您來看,” 墨鬆轉動旋鈕,香氣漸漸濃鬱,帶著安撫人心的暖意,“之前李阿婆失眠半年,每晚睜著眼睛到天亮,用這枕頭配合道家‘清心咒’,第一夜就睡了三個時辰,第三夜就能睡安穩,比吃安神藥安全多了 —— 安神藥吃多了會糊塗,這枕頭隻會讓人睡得香。”
靈樞走上前,袖中青銅符泛著極淡的金紅,貼近枕頭時,符麵金紋與機關盒的紋路瞬間交織,像蛛網般蔓延,帶著一絲暖意。“墨鬆兄做得好!” 靈樞的聲音帶著讚賞,“《黃帝內經》言‘老者氣血衰,睡眠少’,老人的髒腑像用久了的舊鍾,走得慢,用藥太猛會傷了根本,這安神枕既能助眠,又沒副作用,還能根據老人的喜好調香氣,正是‘護老’的要義。”
就在這時,李阿婆在兒媳王氏的攙扶下走進後院。她年近六旬,頭發花白,用一根銀簪挽著發髻,眼神有些渾濁,還時不時揉太陽穴,腳步也有些虛浮。“素問大夫,” 李阿婆的聲音帶著幾分疲憊,像生了鏽的風箱,“我總睡不著,記性也差,昨天剛給小寶縫的布扣子,今天就找不到了,是不是得了癡呆症?以後連小寶都認不出了可怎麽辦?”
素問連忙扶李阿婆坐在鋪著棉墊的石凳上,輕輕拍著她的手背安撫“阿婆別慌,您這是老年健忘,不是癡呆 —— 人老了,腦子像放了很久的書,有些頁碼記不清了,慢慢翻總能找著。” 說著,她從木架上取來 “記憶訓練機關盒”—— 盒子是胡桃木做的,帶著淡淡的木香,內部分成六個小格,每個格子裏放著不同的物件(梳子、手帕、銅鈴、瓷勺、木梳、布扣),按墨家 “記憶喚醒” 原理,老人需記住每個物件的位置,閉上眼睛再按順序取出,鍛煉記憶力;盒子側麵還裝著小鈴鐺,取對一個就會響一聲,像在玩遊戲。“您每天玩半個時辰這個盒子,再用安神枕睡覺,記性會慢慢好起來,以後縫扣子再也不會找不到了。”
墨鬆則取來 “助聽機關筒”,筒身是青銅製的,長約六寸,直徑一寸,像一根小巧的銅笛;筒身刻著細密的傳音孔,能放大聲音,還能過濾雜音,適合聽力下降的老人;筒尾裝著可調節的耳塞,能根據老人的耳道大小調整。“阿婆,您試試這個,” 墨鬆將筒口對準李阿婆的耳朵,先調至 “輕” 檔,“您聽聽王氏說什麽,要是聽不清再跟我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王氏立刻湊到助聽筒旁,輕聲說“娘,晚上我給您做您愛吃的小米粥,再煮個雞蛋,您多吃點補補身子。” 李阿婆的眼睛瞬間亮了,像蒙塵的燈被點亮,她拉著王氏的手,聲音都帶著顫“太好了!我終於聽清了!之前總覺得別人說話像蚊子叫,湊得再近也聽不清,還以為自己要聾了,以後再也不用讓你一遍遍喊了。”
王氏看著婆婆的笑容,眼眶也紅了,她對著靈樞與素問深深鞠躬“多謝各位大夫!之前帶婆婆看了不少醫館,大夫都隻說‘老了就這樣,沒辦法’,開的藥吃了也沒用,現在有了這些器械,婆婆每天都笑,也願意說話了,我們做兒女的也能放心上班,不用總惦記家裏了。”
可就在這時,李阿婆突然按住額頭,臉色變得蒼白“頭暈…… 天旋地轉的,好像房子在轉……” 靈樞快步上前,取下她頭邊的安神枕,發現枕頭的粗布套上竟泛著幽綠,像一層薄苔;拆開布套,機關盒裏的香薰囊裏,竟藏著一塊米粒大小的寒戾石碎片,碎片上刻著極細的紋路,泛著陰冷的幽綠。他取來試毒葉,貼在碎片上,葉片瞬間焦黑“餘孽在護老器械中藏殘蹤氣!他們想讓老人病情反複,讓兒女覺得我們的方法沒用,從而對我們的醫道產生懷疑!”
墨鬆立刻從藥箱中取出聖火灰燼,用絹布蘸著,輕輕擦拭安神枕與助聽筒,幽綠的顏色漸漸被金紅取代;素問則取來三根極細的銀針,快速刺入李阿婆的百會、風池、合穀三穴,動作快而準,李阿婆的頭暈很快就緩解了。“阿婆別擔心,” 素問輕聲說,“殘蹤氣剛侵入,我們已經淨化了,您再歇會兒,喝碗溫水就沒事了。墨鬆,你去檢查所有助老器械,尤其是機關盒、耳塞這些小零件,絕不能讓邪祟留在後院!”
墨鬆點頭,攥著寒戾石碎片快步離去;陽光重新灑在後院,器械的金紅與聖火灰燼的光芒交織,李阿婆喝了溫水,臉色也漸漸恢複紅潤。靈樞望著這一幕,心中清楚老人是家中的根,根穩了,家才穩;護老器械是守護根的工具,這些器械不僅要好用、安全,還要能抵禦邪祟,他們必須守住這些器械,不讓餘孽傷害任何一位老人,不讓家庭的根基被動搖。
三、午時食療養身安晚歲食養結合護耆年
午時的陽光熾熱得像潑了一層熔金,卻被頤年堂前院的梧桐樹葉篩成細碎的光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前院的空地上,擺著十多張藤椅,圍滿了前來學習的老人與兒女,約莫有五十餘人 —— 有白發蒼蒼的阿公阿婆,有推著輪椅來的偏癱老人,還有年輕的兒媳、女婿,每個人手中都捧著一本墨家機關紙製作的《老年食療錄》。這紙是終南山韌皮混聖火草纖維製成的,質地柔韌,不怕折、不怕潮,書頁邊緣泛著淡金的聖火草纖維光澤;書上用彩墨畫著老年常見病症的食療方,還配著簡單的製作步驟圖(如小米粥的熬煮步驟、養生糕的壓模方法),圖旁用大號字體標注著 “少油”“少鹽”“軟爛” 等注意事項,方便老人看清、看懂。
這是靈樞與素問開設的 “老年食療課堂”—— 他們知道,很多老人因牙口不好、消化弱,吃飯成了難題;有的兒女不懂老年飲食養護,給老人吃油膩的紅燒肉、甜膩的糕點,導致老人積食、腹瀉;有的老人則因口味重,吃太多鹽,傷了腎髒。開設這課堂,就是想教大家用 “食養” 代替 “藥養”,讓老人通過日常飲食調理身體,既安全又舒服。
素問站在臨時搭起的木台上,身著淡紫襦裙,裙擺被風吹得輕輕飄動。她手中捧著《老年食療錄》,聲音溫和卻堅定,像春風拂過麥田“各位阿公阿婆、兄弟姐妹們,老年人體質弱,髒腑像用久了的舊鍋,經不起猛火煮,所以‘用藥不如食養’—— 食養既能補充營養,又能調理身體,不會傷著根本。今日我先教大家‘健脾養胃食療方’,適合牙口不好、容易積食的老人。”
她翻開《老年食療錄》,指著其中一頁“三歲以下的孩子吃粥要稀,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吃粥也要稀 —— 小米要選新米,顆粒飽滿的,提前泡一個時辰;山藥要選麵山藥,蒸熟後搗成泥,與小米一起熬,熬的時候要不停攪拌,避免糊底,粥要熬得像漿糊一樣,不用嚼就能咽;若有便秘的阿公阿婆,可在粥快熬好時加少許芝麻粉,芝麻要磨得細如麵粉,能潤腸通便,比吃瀉藥安全 —— 瀉藥吃多了會拉得渾身無力,芝麻粥隻會讓排便順暢。”
台下的張阿公聽得格外認真,他身邊的小寶幫他扶著《老年食療錄》,還在關鍵步驟旁畫小圈。“爺爺,” 小寶小聲說,“我回家就給您熬粥,再加點您愛吃的紅棗,紅棗要去核,煮得爛爛的。” 張阿公笑著點頭,眼中滿是欣慰,伸手摸了摸小寶的頭“好,爺爺等著喝小寶煮的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靈樞此時端著一盤 “養生糕” 走上台,盤子是青瓷製的,上麵鋪著油紙,糕塊有麻將大小,用黑米、核桃、枸杞製成,還加了少許蜂蜜調味;糕塊上用模具壓成了 “福”“壽” 字樣,看起來既好看又有福氣。“阿公阿婆,這糕是按道家‘五穀養身’理念做的,” 靈樞將盤子遞到台下,讓大家傳著嚐,“黑米補氣血,核桃健腦子,枸杞明目,都是對老人好的東西;糕要蒸得軟糯,涼了也不會硬,牙口不好的阿婆也能吃。餓了的時候吃一塊,既能解饞,又能補身體,比吃糖果健康 —— 糖果吃多了會壞牙,這糕隻會讓身子更硬朗。”
李阿婆接過一塊 “壽” 字糕,放在嘴裏慢慢嚼,不用費力就能咽下去,臉上露出笑容“好吃!不粘牙,我這沒牙的嘴也能吃!之前總愛吃糖,牙都壞了,疼得睡不著,現在有了這糕,再也不用吃糖了。”
墨鬆此時端著一個青瓷桶走過來,桶裏裝著 “清熱解暑湯”,湯裏放著西瓜皮(去綠皮,切小塊)、金銀花、甘草,湯麵上泛著淡淡的甜味。“各位阿公阿婆,” 墨鬆用小碗盛出湯,分給大家,“這湯適合夏季喝,西瓜皮要選帶點紅瓤的,清熱解暑效果好;金銀花要選含苞待放的,甘草要切薄片,煮半個時辰就能喝;湯要涼溫後再給老人喝,不能喝冰的,以免傷脾胃 —— 老人的脾胃像怕冷的小孩,一著涼就會鬧脾氣。”
老人們紛紛品嚐湯品與糕點,前院的氣氛熱烈而溫馨,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聊天。一位推著輪椅的偏癱老人,由女兒喂著吃了一塊養生糕,嘴角沾了糕屑,女兒笑著幫他擦掉,老人也跟著笑,眼中滿是幸福。“之前總不知道給我爹做什麽吃,” 女兒笑著說,“做硬了他嚼不動,做甜了他牙疼,現在有了這些食療方,再也不用愁了!以後每天換著花樣做,讓我爹吃得開心、吃得健康。”
可就在這時,一位坐在藤椅上的老人突然捂著肚子喊疼,臉色蒼白,額頭滲出冷汗,他手中剩下的半塊養生糕竟泛著幽綠,像被墨汁染過。“不好!食物被動了手腳!” 靈樞快步上前,取過那塊糕,用指尖撚起一點,發現糕中竟混著極細的黑色粉末 —— 是戾毒粉!他立刻取來試毒葉,貼在糕上,“滋啦” 一聲,葉片瞬間焦黑 —— 是殘蹤氣!“餘孽混進人群中,在食物裏加了殘蹤氣!他們想讓老人吃了染病,讓兒女誤以為我們的食療方有問題,從而對我們的醫道產生懷疑!”
墨鬆立刻從藥箱中取出聖火灰燼,用幹淨的棉布包著,分給各位兒女“大家別慌!用聖火灰燼輕輕擦拭手中的食物與餐具,就能淨化殘蹤氣!這灰燼是聖火草燒成的,對老人無害,擦完後食物還能吃,大家放心!” 說著,他還親自示範,用手指蘸著灰燼,輕輕擦拭那塊泛綠的糕,幽綠的顏色很快就消失了。
素問則蹲在腹痛的老人身邊,取來三根極細的銀針,快速刺入老人的中脘、足三裏、內關三穴,動作快而準,老人的腹痛很快就緩解了。“阿公別擔心,” 素問輕聲安撫,“您隻是吃了一點帶戾毒的糕,我們已經用針灸緩解了,再喝一點聖火草煮的水,就能徹底好。我們絕不能讓餘孽得逞,絕不能讓他們傷害老人,破壞我們的食療課堂!”
老人們與兒女紛紛行動起來,有的用手指蘸著聖火灰燼擦拭食物,有的幫忙照顧腹痛的老人,有的則警惕地看著周圍,防止有人再搞破壞。張阿公緊緊抱著小寶,用聖火灰燼輕輕擦拭手中的糕,心中愈發堅定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他都要學會這些食療方法,不僅自己能吃好,還能教給村裏其他老人,讓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地安享晚年,不辜負靈樞、素問與墨鬆的教導。
四、未時心理關懷解憂思暖心慰藉安老心
未時的陽光已不似午時那般熾熱,像被稀釋過的金液,灑在頤年堂的 “解憂軒” 裏。軒是木質結構的,屋頂蓋著青瓦,屋簷下掛著一串風鈴,風一吹就發出 “叮鈴” 的輕響,像孩童的笑聲;軒內擺著四張藤椅,圍著一張青石桌,桌上放著棋盤、茶具,還有一盤剛炒好的瓜子;牆上掛著老人的書畫作品 —— 有歪扭的 “壽” 字,有簡單的梅花圖,還有一首抄錄的唐詩,每幅作品旁都貼著紅色的紙條,寫著 “張阿公作”“李阿婆畫”,滿是溫馨;角落裏還放著一個小書架,擺著《三字經》《千字文》等簡單的書籍,方便老人閱讀。
這裏是靈樞與素問專為老人設立的 “心理關懷室”—— 他們知道,老年人不僅需要身體健康,更需要心理健康有的老人因兒女不在身邊,覺得孤獨;有的老人因手腳不便,覺得自己沒用;有的老人則因害怕死亡,整日愁眉苦臉。這些負麵情緒像毒素一樣,會慢慢侵蝕老人的身體,讓他們生病。所以他們開設了解憂軒,陪老人下棋、聊天、聽他們講故事,讓老人感受到溫暖與價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靈樞與素問來到這裏時,幾位老人正圍著棋盤下棋 —— 張阿公坐在西邊,膝蓋上蓋著小棉毯,手中握著棋子,眼神專注;李阿婆坐在東邊,戴著助聽筒,時不時與旁邊的王阿婆說句話;還有兩位老人坐在旁邊觀戰,時不時出出主意。看到靈樞與素問進來,張阿公笑著招手“靈樞先生,快來!我這棋藝,今天還沒遇到對手呢!你陪我下一盤,讓我贏你一局!”
靈樞笑著坐下,拿起黑色棋子“阿公棋藝高,我可不一定能贏。不過下棋能修身養性,讓心情舒暢,對身體也好 —— 道家講‘心平則氣和’,心情好了,氣血也會走得順暢,膝蓋的疼也會好得更快。” 說著,他落下一顆棋子,“阿公,您可別讓著我,拿出真本事來。”
張阿公哈哈一笑,落下一顆棋子“我才不讓你呢!我要讓你知道,我雖然老了,腦子還沒糊塗!”
素問則坐在李阿婆身邊,聽她講年輕時的故事。李阿婆手裏拿著一個舊帕子,帕子上繡著一朵早已褪色的梅花,她輕輕摩挲著帕子,眼神飄向遠方“我年輕時,也是村裏的巧手,繡的手帕能賣不少錢,村裏的姑娘出嫁,都來求我繡帕子;後來嫁給我家老頭子,我給他繡了不少鞋墊,他穿著我繡的鞋墊,走再多路也不覺得累。現在老了,眼也花了,穿針都要半天,手也抖了,繡出來的線歪歪扭扭,什麽都做不了了,隻能在家吃閑飯。” 說著,她的眼眶紅了,聲音也帶著幾分哽咽。
素問握住李阿婆的手,她的手粗糙卻溫暖,像老樹皮一樣。“阿婆,您可別這麽說,” 素問的聲音溫和得像春日裏的陽光,“您現在能下棋、能聊天,還能教我們年輕人講故事,這就是您的價值啊!您看牆上您畫的梅花,雖然簡單,卻很有精神,比我們年輕人畫得好;而且您記性越來越好,昨天還能背出《靜夜思》,以後還能教小寶背詩、繡帕子,怎麽會沒用呢?”
李阿婆聽了,破涕為笑,用帕子擦了擦眼淚“你這姑娘,真會說話。不過我現在確實開心多了,之前總覺得自己是累贅,兒女上班我還在家添麻煩,現在每天來這裏下棋、聊天,晚上也能睡好了,兒女都說我氣色好了很多。”
就在這時,坐在角落的王阿公突然沉默下來,他獨自坐在藤椅上,手裏拿著一個舊茶杯,眼神空洞地望著地麵,時不時歎氣,連棋子掉在地上都沒察覺。靈樞走過去,坐在他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阿公,您怎麽了?是不是有什麽心事?跟我們說說,說不定我們能幫您想辦法。”
王阿公抬起頭,眼中滿是疲憊與孤獨,他歎了口氣,聲音像生了鏽的鐵器“兒子在外地做官,一年都不回來一次,兒媳婦也跟著去了,家裏就我一個人;白天還好,能去門口坐著看看人,晚上就不行了,房子空蕩蕩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總覺得活著沒意思,還不如死了幹淨。”
靈樞心中一酸,他知道這種孤獨的滋味 —— 很多老人都是這樣,兒女為了生計在外奔波,留下他們獨自在家,像被遺忘的舊物。“阿公,您別難過,” 靈樞的聲音帶著幾分沉重,卻又滿是真誠,“以後您常來頤年堂,我們陪您下棋、聊天,中午還能在這裏吃飯,不會讓您一個人;我們還會組織老人出遊,下個月去城外的桃花山,那裏的桃花開得像火一樣,您年輕時去過,現在再去看看,說不定能想起很多開心的事。”
王阿公眼中泛起光亮,像黑暗中點亮了一盞燈,他緊緊抓住靈樞的手“真的能去桃花山?我年輕時跟我家老婆子去過一次,她還在桃花樹下給我唱過歌,現在她走了,我再也沒去過,都忘了桃花是什麽樣了。”
“當然能,” 靈樞笑著說,“到時候我們還會準備野餐,帶您愛吃的養生糕、小米粥,大家一起吃、一起玩,熱熱鬧鬧的,比在家一個人好多了。”
王阿公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像久旱的土地迎來了春雨,他點了點頭,聲音都輕快了些“好!我去!我要去看看桃花,想想我家老婆子。”
軒內的氣氛也更加溫馨,風鈴輕輕響著,棋子落在棋盤上發出 “嗒嗒” 的聲音,老人們的笑聲此起彼伏。可就在這時,王阿公突然按住額頭,臉色變得蒼白,他手中的舊茶杯竟泛著幽綠,像一層薄苔爬過杯壁。“不好!杯子被動了手腳!” 靈樞臉色驟變,取下杯子,仔細查看杯底,發現杯底的縫隙中,纏著一縷極細的黑色絲線 —— 正是隱戾絲!他取來試毒葉,貼在杯子上,葉片瞬間焦黑 —— 是殘蹤氣!“餘孽在杯子裏藏殘蹤氣!他們想讓老人情緒失控,覺得活著沒意思,甚至傷害自己!”
墨鬆(特意跟著來解憂軒幫忙)立刻從藥箱中取出聖火灰燼,用絹布蘸著,輕輕擦拭杯子,幽綠的顏色漸漸消失;素問則取來三根極細的銀針,快速刺入王阿公的百會、風池二穴,王阿公的頭暈很快就緩解了。“阿公別慌,” 素問輕聲安撫,“殘蹤氣已經被我們淨化了,您再歇會兒,喝杯溫水就沒事了。我們會守住這解憂軒,不讓邪祟傷害任何一位老人,不讓他們破壞這份溫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老人們紛紛圍過來,關心王阿公的情況 —— 張阿公遞過自己的棉毯,李阿婆給王阿公倒了杯溫水,兩位觀戰的老人則警惕地看著軒外,防止有人再進來搞破壞。他們雖然年紀大了,卻懂得互相照顧,懂得珍惜這份難得的溫暖,絕不讓邪祟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安寧。
五、申時陰邪襲老體魂牽終南示危機
申時的陽光漸漸西斜,像被染了色的紗巾,灑在頤年堂與解憂軒的屋頂上,青瓦被染成了金紅色,像鋪了一層碎金。可就在這時,天空突然暗了下來,像被一塊巨大的黑布遮住,一股陰冷的氣息從終南山方向蔓延而來,像冬日裏的寒風,瞬間覆蓋了整個汴京,頤年堂與解憂軒的溫度驟降,連空氣中的藥香都被陰冷取代,讓人忍不住打哆嗦。
頤年堂內,正在就診的老人們突然同時出現不適 —— 張阿公剛喝了半碗通痹湯,便捂著膝蓋倒在藤椅上,疼得渾身發抖;一位偏癱老人突然咳嗽不止,咳出的痰中竟泛著幽綠;還有一位老人直接昏迷過去,臉色蒼白如紙,隻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證明他還活著;他們的身上都泛著淡淡的幽綠,像被一層無形的邪祟纏繞,連呼吸都帶著陰冷的氣息,讓人不敢靠近。
解憂軒內的情況也一樣 —— 王阿公正拿著棋子準備落子,突然放下棋子,捂著臉哭了起來,嘴裏還念叨著 “活著沒意思”;李阿婆則眼神渾濁,坐在藤椅上一動不動,像被定住了一樣;兩位觀戰的老人也情緒失控,一位說 “我要去找我老婆子”,一位則想撞牆,靈樞與素問連忙上前阻攔,卻發現老人們的力氣變得異常大,像被邪祟控製了一樣。
靈樞、素問與墨鬆立刻分頭行動 —— 靈樞去頤年堂診治就診的老人,他從藥箱中取出聖火草粉末,快速融入溫水中,給老人們灌下去,試圖淨化體內的殘蹤氣;素問守在解憂軒安撫情緒,她念起道家 “清心咒”,聲音溫和卻堅定,試圖喚醒被控製的老人;墨鬆則在兩地之間奔波,傳遞消息與聖火草粉末,額頭上滲出的冷汗瞬間就結成了霜。
三人忙得腳不沾地,汗水浸濕了衣袍,卻發現情況比想象中更嚴重 —— 試毒葉貼在老人們的皮膚上,瞬間焦黑,連帶著聖火灰燼都泛出幽綠,顯然是殘蹤氣濃度極高,遠超之前的幾次;而且這殘蹤氣不僅能傷害身體,還能影響情緒,像有一隻無形的手,操控著老人們的喜怒哀樂,讓他們變得消極、絕望,甚至想要自殺。
“不對!這不是普通的殘蹤氣!” 靈樞蹲在昏迷的老人身邊,指尖按在他的腕脈上,隻覺一股陰冷順著脈氣往上竄,幾乎要凍結氣血,連他的指尖都變得冰涼。他袖中的青銅符劇烈顫動,符麵金紅與幽綠交織,像兩團火焰在相互吞噬,發出細微的 “滋滋” 聲,“餘孽在匯聚老人的陰邪之氣!他們知道老人氣血衰,陰邪之氣最易在體內匯聚,想借這機會打開終南山的‘老年秘壇’!”
素問剛用清心咒喚醒一位情緒失控的老人,聽到靈樞的話,立刻抬頭望向終南山方向 —— 那裏的天空已被濃鬱的幽綠覆蓋,像一塊巨大的黑布,將夕陽的金紅都遮住了,空氣中的陰冷正是從那個方向傳來的,還夾雜著隱約的歎息聲,像無數老人在哭泣,讓人聽著心碎。“老年秘壇是晚唐時道墨兩派為守護老年健康所建,” 素問的聲音帶著凝重,還夾雜著幾分擔憂,“壇中藏著《老年醫秘》典籍,裏麵記載著治療老年疑難雜症的方法,還有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 —— 餘孽想奪取碎片,用老人的陰邪之氣複活墨淵!他們選在這個時候動手,就是想借老人的陰邪之氣增強力量,因為老人的陰邪之氣最沉,也最有力量!”
墨鬆剛用聖火灰燼穩住頤年堂一位老人的病情,突然指著窗外尖叫起來“快看!老人們的影子在泛綠!”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無論是頤年堂還是解憂軒,老人們的影子都泛著詭異的幽綠,像被墨汁染過,這些幽綠的影子慢慢離開地麵,在空中漂浮著,像一群沒有根的幽靈,漸漸匯聚成一道黑色光柱,直衝雲霄,精準地指向終南山;與此同時,頤年堂的關節按摩儀、安神枕,解憂軒的棋盤、茶杯,也紛紛泛出幽綠,與黑色光柱相互共鳴,空氣中的陰邪之氣越來越濃,連院中的老槐樹都開始枯萎,葉子快速失去血色,變成黑色,像被抽走了生機,紛紛落在地上,發出 “沙沙” 的聲響,像在哭泣。
靈樞袖中的青銅符與素問鬢角的青銅小鼎,突然同時爆發出刺眼的光芒,金紅與淡紫交織,像兩道利劍刺破幽綠的陰霾,將周圍的陰冷驅散了幾分。光芒中,墨瑤祖師與玄真先祖的虛影緩緩顯現 —— 墨瑤祖師身著粗布醫袍,手中捧著一本《老年醫秘》,書頁泛著淡金,眼神慈祥卻堅定,仿佛能看透人心;玄真先祖身著道家道袍,手持拂塵,拂塵上的銀絲泛著淡金,拂過之處,陰冷氣息瞬間消散,連地上的黑葉都恢複了幾分綠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靈樞、素問,” 墨瑤祖師的聲音從光芒中傳來,清晰地落在每個人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今夜子時,老年秘壇的‘老年氣’最弱,是打開壇門的最佳時機,餘孽會借老人的陰邪之氣在此時動手!你們需攜三樣東西前往 —— 墨家老年秘械(墨鬆手中的安神枕核心,是開啟秘壇機關的鑰匙,核心藏在枕底的青銅暗格中,需用墨家矩尺才能打開)、道家老年咒訣(你們手中的青銅符與青銅小鼎,符能聚陽,鼎能護陰,二者結合能護住老人的陽氣不被吞噬)、老人淨化後的陽氣(解憂軒老人們的書畫作品,紙上的聖火草纖維已吸收老人的陽氣,是驅散陰邪的關鍵)!”
玄真先祖補充道“切記,子時前必須趕到秘壇!若讓餘孽將老人陰邪之氣注入碎片,墨淵一旦複活,不僅老年醫道會毀於一旦,天下老人都將淪為戾毒的容器,再也無安寧可言!你們肩上的責任,不僅是守護碎片,更是守護天下老人的晚歲 —— 他們為家庭、為天下付出了一生,絕不能讓他們在晚年遭受如此苦難!”
兩道虛影漸漸淡去,青銅符與青銅小鼎的光芒也隨之減弱,黑色光柱卻愈發濃鬱,像一根連接天地的黑色巨柱,散發著死亡的氣息,連天上的雲都被染成了綠色,看起來詭異而恐怖。老人們的不適越來越重,有的已經昏迷過去,隻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證明他們還活著;有的情緒失控,哭喊著 “我要去死”“活著太苦了”,像被無形的鎖鏈束縛著,拚命想掙脫。
“墨鬆,” 靈樞的聲音堅定得像青銅,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你立刻去頤年堂,取出安神枕核心,然後去終南山下的墨家舊寨等候 —— 那裏有墨家先祖留下的防護陣,能暫時擋住陰邪之氣,避免核心被餘孽奪走;我與素問留下淨化老人們體內的殘蹤氣,穩定他們的情緒,子時前一定趕到!記住,無論遇到什麽情況,都不能讓核心落入餘孽手中,這是打開秘壇的關鍵,也是守護老人們的關鍵!”
墨鬆重重點頭,眼中滿是堅定,她擦了擦額頭的冷汗,攥緊拳頭“先生放心!我就是拚了命,也會護住核心,在終南山下等你們!” 說著,她轉身朝著頤年堂方向跑去,裙擺掃過地上的黑色槐葉,像一陣風掠過死亡的痕跡,留下一串急促的腳步聲。
靈樞與素問則繼續為老人們診治 —— 靈樞負責用聖火草粉末調整藥方,將粉末融入溫水中,一勺一勺喂給昏迷的老人,確保能淨化體內的殘蹤氣;素問負責安撫情緒,她一邊念著清心咒,一邊輕輕拍著情緒失控的老人,像哄孩子一樣溫柔,試圖喚醒他們的理智。夕陽徹底落下,夜色籠罩汴京,終南山的幽綠愈發刺眼,黑色光柱將夜空染成了綠色,連天上的星星都被這幽綠遮住,看不見一絲光亮,整個世界都陷入了詭異的寂靜,隻有老人們的呻吟聲與清心咒的聲音交織在一起。
靈樞望著漸漸蘇醒、情緒平穩的老人,心中滿是沉重卻又無比堅定老人是家庭的根,是天下的見證者,他們經曆過戰亂、饑荒,用雙手撐起了一個個家庭,守護了一代代人;守護他們的健康與安寧,就是守護家庭的溫暖,守護天下的傳承。這老年秘壇是守護老人們的最後一道屏障,絕不能被餘孽攻破;這最後一塊碎片,絕不能落入餘孽手中,否則天下老人都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再也不能安享晚歲。他們必須守住秘壇,守住碎片,完成醫靈轉世的使命 —— 讓 “墨隱道興” 的中醫體係,為天下老人帶來健康與安寧,讓他們能在陽光下下棋、聊天、回憶往事,不用再受邪祟的傷害,不用再承受恐懼與痛苦。
可就在他們準備動身前往終南山時,黑色光柱中竟浮現出無數老人的虛影 —— 他們是被殘蹤氣感染的老人,有頤年堂就診的張阿公、李阿婆,有解憂軒聊天的王阿公,還有汴京其他地方的老人,每個人的麵容都帶著疲憊與絕望,身體泛著幽綠,像被無形的鎖鏈牽引著,朝著終南山飛去。有的老人還在喃喃自語“活著沒意思……”“我要去找我的家人……” 聲音微弱得像風中的燭火,讓人聽著心碎。
“他們在用老人的虛影做祭品!” 素問的臉色驟變,聲音帶著幾分顫抖,她伸出手,想去抓住那些虛影,卻隻抓到一把冰冷的空氣,虛影穿過她的手指,繼續朝著終南山飛去,“若這些虛影被吸入秘壇,墨淵的力量會增強十倍,到時候我們再想阻止,就難如登天了!”
夜色中的終南山,如一張張開的巨口,等待著老人虛影的到來,黑色光柱則是它的舌頭,貪婪地吞噬著每一個虛影,每吞噬一個,光柱就粗一分,幽綠就濃一分,周圍的陰冷氣息也更重一分。靈樞與素問對視一眼,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急切與堅定 —— 他們必須盡快趕到終南山,必須阻止這一切,守護天下老人的健康與安寧,守護那些曾為家庭、為天下付出一生的老者,不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淪為邪祟的祭品!
可時間,還來得及嗎?墨鬆能否順利取出安神枕核心,在終南山下的墨家舊寨安全等候?被牽引的老人虛影能否被解救,回到溫暖的家,回到兒女的身邊?老年秘壇中的最後一塊水晶棺碎片,最終會落入誰手?靈樞與素問能否完成醫靈轉世的使命,守住老年醫道,護住天下老人的晚歲,讓他們能安享生命的最後時光?一切,皆待今夜子時,終南山老年秘壇中,見分曉。
喜歡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醫靈本草傳奇跨越千年的中醫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