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來自蟲洞的襲擊

字數:4720   加入書籤

A+A-


    深海……相比於浩瀚無垠的宇宙,占據地球表麵71麵積的海洋看似觸手可及,實際上卻同樣充滿了未知的神秘。
    太空探索的難點在於距離,遙遠到令人絕望的距離使得即便是以光速前進都無力跨越,當初即使是在百特星人的飛船上,有著能跨越空間的能力,超越光速的效率,卻也在未曾探索過的宇宙中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尋找有生命跡象的行星……
    不,大海撈針都無法形容宇宙的廣闊,應該是大海撈分子一個級別。
    而海洋探索或許不至於令人絕望,卻也絕對稱不上簡單,其最麻煩的地方就在於海水的阻隔。
    相對於大氣環境甚至於真空環境,物質組成相對致密得多的海水會帶來兩個最明顯的問題:
    海水壓力,每下潛10米就相當於增加一個大氣壓,這種效應隨著深度的增加不斷累積,將會給任何海底行動帶來巨大的麻煩。
    想想在外太空的真空環境下,一個密閉設備對抗的無非是內外一個大氣壓的差別而已。
    而白傑的肉體即使橫跨深空也隻需要在意自己什麽時候會餓而已。
    而在幾千米的海淵之中,卻要對抗幾千個大氣壓的“泰山壓頂”。
    這無論對於科技設備或者是生物體都是極大的挑戰。
    目前明顯沉重的高壓讓自己身上的甲殼嗡嗡作響,雖然能夠承受住重壓,但相比於平時在宇宙深空中的失重環境,在這裏活動起來有著明顯的不適應。
    白傑將視野投向遠方、聽覺、嗅覺、紅外感應等等一係列觀測感官都被調用了起來,將方圓至少五公裏範圍納入了精細程度各異的感知之中。
    很好,這個世界是有活物的,白傑能感知到頭上明顯有生物運動的跡象,從大小來看,應該是深海中的某種魚類。
    越是往前,黏稠的海水裹挾著硫磺的腐臭,每一次呼吸都像在吞咽鐵鏽。
    忽然,腳下沉積了億萬年的岩層開始震顫,前方幾公裏處,裂縫中滲出詭譎的藍光,仿佛地殼被撕開一道潰爛的傷口。
    這是什麽東西?白傑感覺陷入知識盲區了,之前與百特星人入侵許多星球,但是海底絕大部分都是岩漿,怎麽還有散發藍光的裂縫呢?難道是什麽高能礦石?
    白傑並沒有感覺到有逸散的輻射,而自己的空間感官中隻有突兀的裂罅。
    傑頓巨大的身影如同快進的視頻一樣,在這片區域閃爍。
    這片地方似乎可以輕鬆的進行瞬移,周圍的空間如同糖紙一般,一戳就破,白傑用傑頓的器官本能的進行幾次瞬移嚐試。
    而在這附近幾十公裏,白傑感受到了大量“聲音”在海水中交匯,形成了一個個擴散的聲場。
    這些聲音的聲調雖然各有不同,但是卻有一個同樣的特征,那就是幾乎毫無變化。
    那絕非是生物發出的聲音特征。
    如果是一個兩個這樣的聲音,或許還不足以引起白傑的注意,但是如今出現在他感知中的卻絕不止一個,這就基本排除了大部分自然環境偶然造就的因素。
    越向前,藍光愈發刺目,海床高低起伏,而在裂罅中,一個直徑數公裏的漩渦憑空浮現,邊緣翻湧著電弧般的紫色能量流。
    應該是蟲洞……
    它並非實體,而是一團扭曲空間的混沌核心,無數半透明的觸須狀物質在漩渦中痙攣扭動,像是某種巨獸分娩時的臍帶。
    一開始,白傑確實充滿了疑惑,並不知道這代表著什麽,甚至猜測那或許是蟲洞帶來的特殊情況,然而也正是往蟲洞考慮的思路提醒了他——
    這不會是某種用來探測的聲呐裝置吧?
    不論是生物還是人造設備,對於環境的了解和探知實際上都是一種信息收集的過程,而信息的傳遞則需要有載體。
    載體可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電磁波、聲音、激光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載體。
    然而在無邊無際的海洋水體之中,絕大多數的信息傳遞方式都會受到嚴重限製。
    太陽的光芒無法穿透一千米的水體,同理,一個發光體再如何明亮,在海水中你也不可能在一兩公裏之外發現它。
    電磁波、電流、大多數粒子輻射、化學分子,所有這一切都會受到海水的影響無法傳播太遠或者被稀釋到無法分辨。
    唯一相對有效的遠距離傳遞方式,也唯有“聲音”這種載體,並且也遠遠稱不上高效。
    所以除非有什麽超出白傑認知的黑科技,否則在海底探測方麵,正常文明的最主要設備應該就是聲呐設備。
    但是這種探測的有效範圍是有限的,影響聲納工作性能的因素除聲納本身的技術狀況外,外界條件的影響很嚴重。
    比較直接的因素有傳播衰減、多路徑效應、混響幹擾、海洋噪聲、自噪聲、目標反射特征或輻射噪聲強度等,它們大多與海洋環境因素有關。
    而聲呐設備主要分為主動聲呐和被動聲呐。主動聲呐通過發射聲波並接收其反射回波來探測目標,適用於探測水下目標並測定其距離、方位等信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被動聲呐則通過接收目標發出的噪聲或信號來定位目標,具有較好的隱蔽性,不易發現,但探測精度相對較低。
    簡而言之,主動聲呐像是在黑暗中用手電筒照亮目標,而被動聲呐則是在靜聽周圍的聲音尋找目標。
    而現在白傑確定,自己遇到的一定是主動聲呐。
    現在的問題就是,聽覺極其敏銳的白傑已經聽到了這裏聲呐設備的超聲波,那麽是否也代表著他已經進入了被動聲呐的探測範圍?
    不過很顯然,蟲洞的準確位置算是有著落了,白傑已經能直接看到蟲洞的影子。
    雖然不知道聲呐是何方神聖投放的,但是自己如果繼續靠前,那麽被發現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白傑開始利用自己的超聲波探測能力發出強烈的複雜噪音,將附近的聲場攪和得一團糟。
    “嗡嗡嗡——芝——頓——”超聲波版)
    這不能避免聲呐的主人發現異常,卻足以讓他們難以判斷到底是什麽東西在靠近。
    實際上,如果白傑有足夠的視野,與對科技的了解度,能將這個對於蟲洞的整個監控體係分辨出來,那麽他就會發現這是一個集合衛星遙感、浮標陣列、海洋觀測站、水下剖麵分析、海底有纜網絡和科學考察船的全麵觀測網絡。
    但是白傑眼中這隻能看出是個聲呐,目前來說,自己謹慎點沒壞處。
    其實白傑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準則已經在慢慢朝人類靠齊,如果是曾經的自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人阻止的話直接踏平就好了,至少自己從來沒有遇到真正能阻擋自己的東西,至少百特星人從來沒有讓自己接觸到他口中的“光之戰士”們……
    而後,籠罩在這個巨大的幹擾聲場中,白傑停止瞬移,流線型的身體開始快速遊動,突入了原本聲呐監控的範圍。
    短短幾公裏的距離迅速被拋在身後,循著主動聲呐發出的探測超聲波,白傑很快靠近了目的地。
    嗯?怎麽回事,這裏還有一些探照燈,
    兩三百米以下的深度對於人類肉眼來說或許已經是徹底不可視物,不過白傑不論是黑暗視力亦或者是可以直視的光譜範圍都要比人類強出太多。
    就在白傑緩緩停下,周圍的噪聲仍在使周圍的海水介質微微振動時……
    怎麽回事!?
    還沒等白傑考慮太多,一些更加吸引他目光的東西進入了視野。
    白傑看到了視野盡頭由藍紫色光芒勾勒出的幾道光痕裂縫。
    顏色的問題其實很正常,那是因為白傑的視力超出了人類的極限,因此在極遠距離之外看到的並非正常人眼當中猶如地獄裂隙一般的紅黃光芒,畢竟藍紫色甚至是紫外線波長的光線穿透力明顯超過了紅黃光,自然會先一步進入白傑的視野。
    就在白傑想要更進一步探索時……
    突然,一聲來自深淵的咆哮穿透水壓直抵骨髓,兩盞瑩藍色的“燈籠”在蟲洞中央亮起……
    “吼吭——!!!”
    喜歡奧特:傑頓怎麽跑到諸天去啦?請大家收藏:()奧特:傑頓怎麽跑到諸天去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