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岌岌可危的人類文明設定補充)

字數:4798   加入書籤

A+A-


    白傑已在蟲洞附近守候近兩天。
    憑心而論,這裏等待劇情發展確實容易令人乏味。
    感覺自己已經好久沒出場了一樣
    若非通過某些自我調節的小遊戲消磨時光,這種枯燥的等待或許會更加難熬。
    連續兩天的風平浪靜,似乎印證了人類對自己先前“破壞公物”行為的態度是不太在意的。
    不過可能是因為投鼠忌器,在人類沒摸清自己狀況之前,不會輕易出手。
    白傑清醒的知道到,人類的漠視或許僅是暫時無暇顧及這個&34;次要問題&34;。
    根據劇情脈絡判斷,即將到來的時間段,正是人類摧毀蟲洞的最佳窗口期。
    過早階段蟲洞長期閉合無從下手,而若錯失良機,數月後或將麵臨開菊獸大軍壓境的危局。
    這引發出核心矛盾:人類群體是否真如表麵展現的那般抽象?
    從諸多跡象分析,本世界的人類的決策機製確實存在顯著缺陷,多少是沾點……的。
    典型就是,比如之前提過的不懂得圍堵蟲洞的問題。
    還有就是生命之牆的“天才”設想。
    如果說普通民眾因信息閉塞被輿論誤導尚可理解,執政精英階層對此類幼稚方案的認同則顯得匪夷所思。
    確實很難想象決策層都在搞什麽飛機。
    這種認知反差始終令白傑困惑不已。
    人類是否真正清楚自身麵臨的威脅?不僅限於開菊獸的體型力量與生態汙染,更包括其行動本質與幕後操控勢力。
    底層人因為信息封鎖,可能不甚了解,你們決策層難道也嗑藥嗑嗨了?
    草台班子也不帶這麽搭的呀。
    但是從邏輯推演角度,這些本應不難洞察。
    畢竟從怪獸的行為模式上就能很輕易的推斷,它們並不是為了捕食,也不是毫無目的的到處遊蕩。
    開菊獸沒有明顯的捕食行為,至今也沒有表現生殖意向,它們的出現似乎單純就是為了破壞,並且非常有針對性。
    其破壞行動始終帶有明確戰略指向性——每頭巨獸都精準鎖定特定目標,持續向太平洋特定坐標推進。
    這種模式顯然是係統性軍事部署與統一指揮體係。
    如果說這是從常理推測,難以察覺端倪,所謂的生物學家不應該看不出來的話,那麽另一個問題或許可以作為佐證。
    白傑不確定當前時間線中,香江基地的科學家是否已進行怪獸腦部神經鏈接實驗,但原劇情中的伏筆值得關注一些的。
    這個伏筆甚至延伸至片尾彩蛋。
    在曾遭開菊獸襲擊的香江九龍廢墟周邊,數年間形成特殊人群聚居區,其中潛伏著神秘人物及其組建的地下組織。
    該組織以倒賣怪獸器官遺骸為業,首創開菊獸殘骸再利用體係。
    其首領名為漢尼拔·周。
    身份標簽並非重點,關鍵在於此人與斯特克·潘特考斯特將軍存在隱秘聯係——將軍通過其渠道處理怪獸屍體並獲取資金回扣。
    表麵看似灰色交易,實則暗藏玄機。
    當紐頓博士為獲取情報尋求新鮮怪獸大腦時,漢尼拔展現出超乎尋常的認知深度:他立即警告神經元鏈接的雙向性風險,即人類在獲取情報的同時也將暴露己方信息。
    這種專業性判斷顯然超出普通黑市商人的知識範疇。
    更耐人尋味的是,在原作彩蛋中,這位本應葬身獸腹的角色竟奇跡生還。
    這個本來是被開菊獸幼崽給吞了的家夥,竟然完好無損的從怪獸的肚子裏爬了出來。
    合著你個人類能有抵禦怪獸胃液消化的能力吧,其他人要穿著防護服才能進入,而你連怪獸毒藍也不怕?
    要知道環太平洋的漫畫原劇情中蔡天童的爺爺就是因為沾染了一點怪獸毒藍就在很短時間內引起呼吸道疾病以及並發症,然後就一命嗚呼了。
    如果這一幕放在更早的時間,或許還隻能證明他運氣逆天,但是這卻是放在片尾彩蛋的一幕……
    依照好萊塢敘事慣例,此類設計往往埋設重大伏筆,盡管續作拍了依托答辯,根本就沒能力有效承接該線索。
    這個坑有生之年大概率是填不上了,尤其按照第二部暴死的尿性,估計第三部也已經胎死腹中了
    但是,由此衍生出某種推測:人類一方很有可能,在很早就已秘密進行過類似神經通感實驗,從而通過實驗洞悉了開菊獸的實質。
    當然怪獸也同步獲得了人類的情報,或許這正是怪獸戰爭後期人類之所以節節敗退的其中一個因素也猶未可知,不過這或許能解釋戰爭後期人類防線加速崩潰的現象。
    隔著玩換家戰術是吧……
    什麽?這不對吧,如果是這樣人類更應該積極應對才是啊!
    這時候矛盾點就出現了,若確知敵方底細,人類理應強化防禦而非消極應對。
    總之人類一方的高層一定是存在著大問題的!
    如果是可以匹敵的敵人,得知敵人實情的人類高層確實有可能同仇敵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是如果敵人是完全不可抗力的存在呢?
    若在決策層的情報係統中,他們發現了先驅真的入侵時,將會展現出絕對壓製力,那麽統治階層的應激反應非常有可能轉向絕望性自保策略。
    對於他們來說,除了絕望等死之外,想到更多的或許不是決死反擊,而是想辦法逃跑之類的吧。
    說不定在某個隱秘角落,“諾亞方舟”計劃已悄然推進了呢?
    此類假設雖顯牽強,卻能勉強解釋諸多反常現象。
    例如生命之牆項目,或為轉移公眾注意力的緩兵之計。
    那麽在此背景下,斯特克·潘特考斯特將軍的角色定位更顯撲朔迷離。
    他明顯可以歸類於人類高層這一個層麵上,作為完全可以影響到決策層的人物定位,那麽他在扮演什麽角色呢?
    這位與漢尼拔存在利益勾連的軍事領袖,當真對開菊獸本質毫無察覺?即便未進行神經通感,難道從未質疑過怪獸行動的戰略規律?
    所謂“最終決戰計劃”的啟動時機,究竟是精心計算的戰略選擇,還是迫於高層壓力的無奈之舉?
    甚至還有一種可能——自己的到來。
    白傑想到了自己……
    一個麵對機甲獵人有著絕對壓製力的異星生物,看起來還以開菊獸為食,人類對於自己的存在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
    而現在的人類文明就好比在萬米高空中走鋼絲繩,稍有不慎滿盤皆輸,他們沒有辦法再去接受另一種變量的存在,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畢竟人類已經賭不起了。
    任何一隻“蝴蝶”扇動翅膀,都有可能影響全局。
    還有原劇情中斯特克將軍對羅利說過的話:“第一,以後別再碰我,第二,還是以後千萬別再碰我。”
    “你根本不知道我是誰,也不知道我的來曆,我也絕對不會告訴你我的人生故事。”
    “對你和這裏的每一個人,我是你們的上級……”
    或許之前資金向生命之牆的轉移,正是當權者肢解ppdc的陽謀,倒逼將軍實施這樣玉石俱焚的作戰方案。
    但是現在未知的變數出現了,人類方也開始放棄生命之牆重新選擇了機甲獵人的計劃。
    對於人類文明而言,如此一個大的方針轉變,後麵看不見的硝煙已經燃起,背後的腥風血雨,白傑就不得而知了。
    這畢竟是一個真實的世界,電影中的故事終究是冰山一角,對於即將背水一戰的人類來說,或許也是另一種即將展開瘋狂行動的開始。
    畢竟是隻身介入到人類和先驅兩大種族的爭端,由不得白傑不想多了一些。
    喜歡奧特:傑頓怎麽跑到諸天去啦?請大家收藏:()奧特:傑頓怎麽跑到諸天去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