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二百九十七

字數:5971   加入書籤

A+A-


    一行人第二天便啟程回了京,又在家裏休整了一天以後,胤禛便按照約定的時間去上朝了,當然出門前自是裝上了烏雲娜給的那三張紙。
    大朝會上,康熙坐在龍椅上看到底下的四兒子,還很是驚奇,自己這個四兒子這次居然老老實實的到時間就來上朝了,以往哪次不是一拖再拖,實在拖不下去了才會心不甘情不願的來上朝。
    不過,再好奇康熙也沒有當著滿朝文武問出來。隻繼續端正的坐在那裏聽著底下的百官們的稟報,聽著底下的百官們在那裏相互扯皮。
    好一會兒,早朝終於結束了。康熙坐上禦輦準備回乾清宮。胤禛便直接跟在康熙的禦輦之後也一道去了乾清宮。
    乾清宮門口,康熙下了禦輦往乾清宮裏走去,看著一路跟隨而來的胤禛,道:“你這混小子一直跟在朕身後做什麽?”
    胤禛道:“兒臣有事要跟皇阿瑪稟告,故而便跟著皇阿瑪一路前來。”
    康熙道:“說吧,什麽重要的事情,這麽著急。”
    胤禛從懷裏將烏雲娜給的那三張紙拿了出來,遞給康熙。康熙接過,問道:“這是什麽?”
    胤禛見到這會還在乾清宮的院子裏,便道:“皇阿瑪,不若到屋子裏麵去細看,這院子裏怪冷的。”
    康熙見胤禛神神秘秘的,便道:“行,朕倒要看看你到底在做什麽怪?”
    兩人便走到了乾清宮裏麵,康熙沒有往正殿去,而是去了東偏殿的暖閣裏。
    到了東偏殿的暖閣,康熙率先在一旁的暖炕上坐下,道:“坐吧,說說吧,這幾張紙上都是什麽?”
    胤禛並沒有坐下,而是站在一邊一一打開了那三張紙,平鋪在暖炕上的小幾上。先是指著那張水泥的配方,道:“皇阿瑪,這事一種叫水泥的物件的配方,這個水泥可以修路,可以建房子,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來修建大壩啊。這水泥牢固,修建的大壩牢固異常。定然是不會像現在這般黃河水位一上漲就就決堤了。”
    康熙聞言,立馬來了精神,問道:“此話當真?”
    胤禛點點頭,道:“當真。兒臣這幾日去莊子上就是去看這個水泥修成的路和水泥修成的牆了,那水泥路很是平穩,下雨也不會泥濘。水泥的牆也很是牢固,不像土坯做的牆那般容易損壞了。”
    康熙聞言立馬站起身也想要去看看實物,胤禛趕忙攔住道:“皇阿瑪,兒臣還沒說完呢,您先別急啊。”
    康熙這才想起來胤禛拿來的紙有三張呢,想著另外兩張紙上又是什麽好東西,便道:“快說說這另兩張紙上是什麽好東西。說來聽聽。”
    胤禛見康熙一臉興奮大概也知道康熙在想些什麽,不由的潑了一盆冷水道:“皇阿瑪,像水泥這樣的東西今天暫時是沒有了,剩下的兩張紙上,一張是水泥製造場的格局,若是不按著這個格局,是會汙染周圍的環境的。一張紙上是製造水泥時,那些人帶的麵罩,比之前太醫院的太醫們在戴的更加輕便些。太醫院的那些太醫們或者外麵的醫館中的大夫在給人瞧那些會傳染的病時也可以戴。”
    康熙看了看那兩張雖然沒有像剛剛聽到水泥的好處時那般的興奮了,卻也很是高興的,畢竟這也是製造水泥必須要有的東西。
    康熙過了剛開始的興奮勁,淡定的收起三張紙,道:“帶朕去看看那條水泥路。”
    胤禛聽康熙如此說,便道:“皇阿瑪,這會便去嘛?您的禦駕儀仗準備也需要時間啊,今日怕是來不及了吧?”
    康熙聽胤禛這話,頓時覺得這個兒子有些死板了,道:“朕沒有說要大張旗鼓全副儀仗的出去,朕微服私訪不行嘛,微服私訪需要準備什麽,反正晚間就回來了。不行的話,就在你那個莊子裏住一晚也沒有什麽,朕相信你才剛回來,那個莊子裏該有的東西應該都還有,不會收拾的那般快的。”
    胤禛聽著康熙略帶些無理取鬧的話,道:“那皇阿瑪多帶些暗衛吧,您千金之軀,出門在外,還是得多加防備才行。”
    康熙略帶些無語的看了一眼胤禛,道:“朕不是小孩了,也還沒老糊塗到事事都需要你來提醒的程度。知道出門該帶幾個人。”
    胤禛見康熙打定主意要微服去自己那個莊子上,便道:“那行吧,那兒臣便帶著皇阿瑪去那莊子上看看吧。”
    康熙見此,便對著一旁的梁九功和李德全道:“梁九功,去準備一下,準備出宮,多帶些暗衛一起。李德全,你就在宮裏看好乾清宮,就說朕在忙,誰來都不見,莫要把朕不在宮裏的事情傳出去。若是太後過來,就實話實說,不過要叮囑太後,莫要傳出去。”
    梁九功和李德全趕忙雙雙應下道:“嗻。”應下後,便雙雙去準備康熙出宮的事情了。
    梁九功和李德全的手腳很快,不過半個時辰以後,所有的事情都一一的準備好了。
    康熙便帶著胤禛坐上了出宮的馬車,梁九功與一個侍衛坐在車源上駕車,馬車前後各是四個騎著馬兒的侍衛,周圍隱匿著許多的暗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約兩個時辰以後,一行人便到了烏雲娜的那個莊子。康熙自是知道胤禛名下有幾個莊子,各在哪裏的,看著眼前這個莊子並不是自己記憶中胤禛所有的莊子之一,便問道:“你這莊子什麽時候置辦的,朕怎麽沒聽你說過。”
    在康熙的記憶裏,胤禛名下的莊子不是自己賞的就是佟佳皇貴妃給的在佟佳皇貴妃進宮時佟家給佟佳皇貴妃的陪嫁莊子。這一處莊子康熙並沒有印象。
    見康熙如此問,胤禛也不隱瞞,便老實的道:“回皇阿瑪的話,這個莊子並不是兒臣的,這個莊子是兒臣福晉的陪嫁莊子。”
    康熙聽了胤禛的話,便知道這水泥怕不又是自己的四兒媳想出來的東西吧。不然胤禛也不可能將這東西放到自己福晉的莊子裏卻不放到自己的莊子裏。不過,胤禛沒說,康熙便也沒有主動問。
    胤禛帶著康熙來的突然,莊子門口並沒有人迎接,隻有兩個守門的人,見到有人過來,便走上前來,準備詢問。見來人是胤禛,趕忙上前請安道:“奴才給四爺請安。四爺這會來可是有事吩咐?”
    胤禛趕忙揮揮手,道:“爺無事,你們都自己去忙吧,找個人去把管事叫來前廳,剩下的爺自會處置。”
    兩個守門的人趕忙應聲道:“嗻。”而後便一個繼續守著門,一個匆忙就跑去找管事了。這頭的胤禛則是領著康熙往莊子的前院正廳走去。
    不一會兒,一行人就到了正廳,康熙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看所謂的水泥路,剛坐下便問道:“水泥路修在哪裏,先去看看那水泥路和水泥牆吧。”
    胤禛看著迫不及待的康熙,隻能卑微的勸道:“皇阿瑪,這會都已經快到午時了,咱們先用個午膳在去看也來得及啊,那路和那牆也不會跑啊。”
    康熙聽到用午膳突然也覺得肚子有些空空,便點點頭道:“那行,那就先用午膳。也不用特別準備了,廚房有些什麽便端些什麽上來吧。不用太過費心重新準備了。”
    胤禛聞言,點了點頭,道:“是,兒臣知道了。”
    就在兩人正說話時,莊子的管事便走了進來,進來後看到坐在主位上的康熙和站在一旁的胤禛,又看著康熙的年紀,便大抵知道了康熙的身份。於是,忙跪下請安,道:“草民給萬歲爺請安,給王爺請安。”
    康熙聽著他的請安聲,朗聲道:“這人倒是很有眼力見啊,居然能知道朕是皇帝。”
    胤禛在心裏暗暗翻了個白眼,但麵上還是恭敬的道:“皇阿瑪,這地就我跟您以及梁九功、蘇培盛四個人,隻有您坐著,還坐在主位上,他見過我,能在我麵前坐著,還坐在主位上,除了您怕是隻有太子二哥了,再加上您這年紀,可不就隻有您了嘛。”
    康熙聽了胤禛的話雖覺得深有道理,但卻還是說道:“那他也是很有眼力見了。行了,讓他去準備午膳吧,用了午膳還有事情要做呢。”
    胤禛聞言,點了點頭道:“是,兒臣這就讓他去準備。”回了康熙的話後,胤禛便交代了管事道:“去廚房搞幾個菜來,有啥就做啥就行,速度快一些就行,不拘菜色華不華麗,美不美味的。”
    管事聞言,便道:“是,奴才這就去。”應下後,便退了出去,去廚房交代了莊子上的廚子。
    莊子上的廚子自是沒有宮裏的禦廚手藝好的,也沒有雍郡王府那些在烏雲娜精心教導下的廚娘手藝好,不過勝在莊子上的食材都是最新鮮的,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進入春暖花開的季節,但莊子上有烏雲娜特意花大價錢搭建的玻璃溫室,所以各類的蔬菜也都有,又有莊子上養著的各類家禽,食材新鮮,雖然廚子的手藝沒有那麽好,但口味卻是不錯的。
    不一會兒,那管事便帶著一溜人端著托盤進來了。將桌子擺的滿滿當當的了。在梁九功一一驗了毒以後,康熙和胤禛便開始用膳了,也沒要人伺候,爺倆自己個坐著吃。胤禛又交代了管事給梁九功、蘇培盛和帶來的幾個侍衛準備了一桌子飯菜,讓他們也去用膳。
    那管事便帶著梁九功、蘇培盛以及幾個侍衛去了另一個屋子,給他們也上了一桌子飯菜以後,便退到了院子裏等著了。
    待一行人用完了午膳以後,康熙也不準備歇個午覺,便迫不及待的道:“走吧,去看那水泥路和水泥牆。”
    胤禛看著從知道水泥以後就迫不及待,一直催著要去看水泥路的自家皇阿瑪,一點都沒有平常作為一個帝王該有的威嚴和沉穩。便也不再耽擱,對著院子裏的管事道:“前麵帶路,再去那水泥路和水泥牆那看看。”
    那管事忙應道:“嗻。”應完後,便帶著一行人去了水泥路的所在地。直到看到那一條平整、堅固的水泥路以後,康熙一直迫不及待的心才算是安了下來。
    康熙讓人將他的馬車駕來水泥路這以後,自己坐到了馬車裏,讓梁九功駕著馬車在水泥路上走了一圈以後,從水泥路上下來,康熙臉上的笑就沒下去過。這水泥路果然如胤禛所言,堅固、平穩。坐在馬車上絲毫感覺不到顛簸,且行車速度也比之前快了些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康熙又讓人牽來了一匹馬,自己上馬在水泥路上跑了一圈。感覺非常的不錯。下了馬以後,康熙便道:“走吧,去那去用水泥砌了牆的家裏看看那堵水泥牆。”
    那管事便又帶著一行人往那家人那邊走去,待到了那家人院牆外,倒也不用進院,康熙直接伸手推了推水泥牆,又讓帶來的侍衛一同用力的推了推那水泥牆。看了眼前的水泥牆,又想到剛剛的水泥路,康熙的內心很是開心。
    待看過了水泥路和水泥牆,一行人也沒有耽擱,便趕忙回了皇宮。緊趕慢趕才終於趕在了宮門落鎖前回了宮。
    回到宮裏的康熙對胤禛道:“既然你現在在工部任職,那麽這水泥的工坊修建就交給你和工部了,就按照這圖紙來,後續的水泥生產也由你們工部負責,至於具體誰來負責,你自己看著。生產出來了水泥便先放在工部,先用來修建黃河的大壩。”
    說著便將早晨胤禛給的三張紙又重新遞回給了胤禛,道:“你去旁邊謄抄一份,這個得還給朕。讓梁九功給你準備筆墨紙硯。今日晚了,這會估計宮門已經落鎖了,你謄抄完以後便去阿哥所,去老十三或者老十四的院子裏歇一晚吧。”
    胤禛道:“是,兒臣遵旨。”應下以後便去了一旁,梁九功已經準備好了筆墨紙硯了,胤禛拿起桌子上的筆,沾了墨以後,便開始謄抄那三張紙上的內容。
    喜歡穿越清朝成為胤禛嫡福晉請大家收藏:()穿越清朝成為胤禛嫡福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