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素鏡之論
字數:5525 加入書籤
一夜籌謀,諸事既定。
秦夜舒展了一下雙手,正欲起身,卻見皇甫纖心推門而入。
“花前月下沒有也就算了,現在連同床共枕也成奢望!”皇甫纖心佯裝生氣,悵然若失地看著秦夜。
“古有忠孝兩難全,今有我秦夜,許國難許卿!”秦夜坦然說道。
“長劍當空,戰神現世!等天下太平,你就是我的!”
“等什麽天下太平?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本王現在就是愛妃的,隻屬於你一個人!”
秦夜言畢,即將皇甫纖心溫柔地橫抱而起,緩緩向書房中之臥榻走去。
就在秦夜要解羅裳之時,皇甫纖心嫣然一笑,附在他的耳邊柔聲說道:“真把我當深閨怨婦了?別胡鬧,快去盥洗一番,用點早膳,等會又要忙個不停!”
不容兩人你儂我儂,君之已然來報:西平帝州袁頂、西平珠州曹悟,同時來府拜見。
“既是皇姐,又是皇妹!身為西平皇族,對帝州和珠州,能夠做到不偏不倚,也著實為難她了!”皇甫纖心一邊幫秦夜整理衣襟,一邊滿是同情地說道。
“愛妃不必如此多愁善感,一切有本王,放心!你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趕緊為本王生兒育女,哈哈哈!”秦夜大笑著拍了拍皇甫纖心的嫩臀,風一般逃出書房。
針對展思出兵馳援天焱皇朝南征之舉,袁頂做夢都會笑醒!不必說四萬禁軍精銳,就算隻是四千老弱病殘,他也願意親自領兵前往!雖然展思在明麵上指派孟無傷統軍,但區區一個新任驃騎大將軍,又如何能有他這個帝州三王之一尊貴?
奪了兵權,親身追隨秦夜左右,以摧枯拉朽之勢滅了昭武王朝,屆時不僅可以趁機結識拉攏禁軍將士,還可再建功勳、譽滿天下,何樂不為?此乃袁頂心中之如意算盤,因此從昨天開始,他便多次想要麵見秦夜,可惜被西門怡景所阻,一直未能如願。正當他大罵西門怡景禍國殃民之時,卻又收到她的消息,告知今日一早可以到秦王王府拜見秦王!
於是備足厚禮,在黎明結束之時,袁頂便已在秦王王府門口靜候!誰知,那個在他眼中粗魯無比之曹悟,居然也率眾而來……
與一心以權謀私之袁頂不同,對珠州派遣四萬禦林軍輔助秦夜攻伐昭武王朝,曹悟不止一次大罵諸葛風雨昏聵!天焱皇朝稱霸天下,已是昭然若揭,哪裏還需要偏安一隅之珠州來錦上添花?除了淪為天下笑柄,還有何益?
哪怕諸葛風雨在親筆來信中苦口婆心地勸說,曹悟也鐵了心,拒不奉詔!若非昨夜收到西門怡景密報,恐怕他就要打道回府;如果西門怡景所言非虛,那今後之西平局勢,倒也和諸葛風雨之所料,不謀而合……是故,他也不再固執己見,早早即來求見秦王,不曾想,卻遇上了那個讓他恨不能殺之而後快之袁頂!
此等敏感時期,兩方特使同時出現在秦王王府,絕非偶然!片刻思索,曹悟即知西門怡景之良苦用心,歎息一聲,對這位心懷家國之二公主,愈發敬重了。
“想要一碗水端平,談何容易?婦人之仁罷了,哈哈哈!”袁頂看著風塵仆仆之曹悟,大笑著嘲諷起來。
“如此巾幗英雄之壯舉,卻被你說成婦人之仁,你他娘的還算個爺們嗎?”曹悟大罵之同時,直接拔出了腰間佩劍,若非下屬極力阻攔,或許就要在秦王王府門口,與袁頂廝殺起來。
“兩位王爺來意,本王已然知曉,兩軍相幫,本王在此先行代我天焱皇朝致謝了!”
待君之引領袁頂和曹悟坐下、為君上好熱茶之後,秦夜起身,恭敬地對他們二人逐一行了天揖之禮。
“昭武君臣暴戾無道,人人得而誅之!有幸追隨秦王替天行道,實乃我等至高無上之榮譽,還望秦王不棄!”袁頂率先回禮,極其奉承地說道。
“秦王言重了!我西平王朝雖然遠遠不及天焱皇朝國富民強,但也願盡綿薄之力,希望對秦王攻滅昭武王朝,有所增益!”盡管對袁頂言行嗤之以鼻,但為了家國大義,曹悟最終還是放低姿態,俯首說道。
“兩位放心,本王已經部署妥當,待兩軍到達三皇海,由本王兄長、明國公、衛將軍——皇甫無懼,會同永聖司空閃及帝州大軍,共同出擊昭武新軍;至於珠州援兵,交由本王內弟、雙州州領、雙全伯——皇甫凡,會同文武餘部,獨自成軍,尋機攻取昭武王朝之州郡城池。”秦夜擺了擺手,坦然說出其軍力分配之謀劃。
“秦王之意?”袁頂與曹悟兩人聽完秦夜所說,心中盡皆生出一種不安之感……
“君無戲言,更何況此等興兵滅國、天下矚目之詔命,豈能朝令夕改?因此,本王決定,南征之期不變,明日即誓師出兵!”秦夜斬釘截鐵地說道,語氣絲毫不容置喙。
“但憑秦王差遣……”袁頂和曹悟兩人相視一眼,齊聲回應道。
“本王與永聖、東極,先行率軍前往月河北岸布置;隻要兩位王爺加快行軍,屆時後來者居上,未嚐不可!”秦夜安慰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多謝秦王……”袁頂和曹悟同時說道。
送走袁頂和曹悟,秦夜又著手做了五件事:
第一、命趙禦和趙望即刻整軍,準備明天前往三皇海會師永聖和東極兵馬;
第二、差人通知永聖趙行卓、東極獨孤無名,明日辰正時刻,準時離京;
第三、派人前去恒王王府,明告恒王父子,依計行事;
第四、召集皇甫纖心、梁婉瑜、文伊月、韋青璿、西門怡景等女,一一盡心交代,以示別離之意;
第五、跪拜父母,聊表孝心之同時,豪情壯誌亦不減!至於兄長秦天,秦夜明言:吉人自有天相,秦家兒郎定可勝天!
處置完畢之後,已近申正時刻,隨意用了一些眾女呈上來的點心,即帶著十名羽營所屬,策馬向焱宮奔去。
焱宮之中、禦書房內,皇帝素君悠閑地在作畫,花月郡主素鏡、老太監餘貞,一同隨侍左右。
於書畫造詣來說,素君並非什麽神工意匠,諸如“鐵畫銀鉤”、“筆墨橫姿”、“丹青妙手”等詞,自是敬而遠之!所幸貴為一國之君的他,並未癡迷其間,今日這幅描繪山河社稷之水墨畫,也不過是一時興致使然。
“啟稟皇上,秦王已入焱宮。”一名小太監來報。
“西平帝州和珠州出人意料之舉,雖有驚喜,卻也給朕之股肱帥將出了一個難題!以致有官員上奏:如果秦王不顧西平帝州和珠州兵馬,如期出征,難免有輕視兩州八萬大軍之嫌,於國於民、於軍於戰皆不利;倘若秦王為等西平兩州兵馬而延遲南征,又犯抗旨不遵之死罪!你們說,秦王會如何抉擇?”素君收起墨筆,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似漫不經心地說道。
身為戾帝後人,善於察言觀色、揣摩人心,自小便成了素鏡生存之本能;而餘貞其人,更是伺候先帝二十餘年之宮中老太監,對於和帝王間的相處之法,在這焱宮之中,恐怕無人能夠出其左右!所謂之伴君如伴虎,兩人早已深諳其道,眼下更兼涉及秦王,誰敢輕易置評?是故,當素君話音落地之後,他們盡皆保持沉默,誰也沒有主動回話之意思。
“好啊,一個老狐狸,一個小妖女,你們都曾閱人無數,就這般怕朕?朕是那種一言不合,動輒殺戮之暴君嗎?餘貞,你先說。”素君慍怒。
“回稟皇上,事關秦王,老奴不敢多言!老奴隻知道,陛下乃古今罕見之明君聖主,任何人和事皆在皇上掌控之中!”餘貞立即伏地叩首,顫顫巍巍地說道。
“好個狡猾至極的老狐狸,說了等於沒說!起來吧,收起你那副擔驚受怕之樣子,裝什麽裝!”素君拆穿餘貞用意之後,不再搭理他,徑直將目光看向神色如常之素鏡。
“回稟皇上,餘公公方才之言,亦是小女子心中所想!既然皇上還欲讓小女子再說,那小女子就試著述說一二:雖然不曾親身經曆,但皇上之前提到秦王說的那句話,‘皇上所指,臣無不往’,猶言在耳!因此,小女子斷定,秦王絕對會如期出征!”素鏡恭敬答道。
“僅憑一句話就想將朕打發,那可不行!”素君滿臉笑意,風趣地說道。
“回稟皇上,小女子才疏學淺,但亦知道君命不可違之道理,更何況秦王這等手握重兵之絕世戰神!皇上詔令在前,莫說西平兩州八萬兵馬,就算是八十萬大軍,隻要皇上尚未收回成命,秦王也必須準時南征,此乃臣子本分!大戰在即,依小女子愚見,那些上奏皇上、談論秦王是否如期出兵之朝臣,應當立即鎖拿問罪,這般挑撥離間、妖言惑眾之佞臣昏官,留之何用?”不知何故,或許是因為皇甫纖心,或許是因為文伊月,或許是因為自己本身就痛恨那些亂嚼舌根之人,總之,原欲謹言慎行之素鏡說到最後,言辭已經變得頗為鋒利。
素君不置可否,繼續問道:“有西平兩州兵馬助陣,非但勝算更大,而且確實可以減少我天焱將士之傷亡,於國於民、於軍於戰皆有大利,何樂不為?秦王職任南征統帥,隻要他開口,朕願意明旨詔告天下,另擇時日發兵!郡主以為如何?”
“皇上萬萬不可!素鏡雖不知兵,但也聽過‘兵在精而不在多’之兵家名言,豈可為了聚眾而貽誤戰機?以秦王之能,若非體恤我天焱將士,早就拋開永聖和東極聯軍,獨自親率羽營所屬直搗黃龍、建此傲世功勳了!”素鏡氣急,言語間已經有衝撞之意。
“花月郡主放肆……”餘貞連忙製止。
“你給朕住口!”素君大聲嗬斥餘貞,轉而蹙眉看向素鏡,冷冷說道:“貽誤戰機?說來聽聽!”
事到如今,素鏡也不想再顧及許多,於是更加大膽地說道:
“為了西平兩州數萬兵馬而延緩出征,傳揚出去,其餘諸國會以為我天焱皇朝怕了昭武餘孽,此事到時定會被敵方大肆鼓吹、亂我軍心,如此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之荒唐舉措,難道不是貽誤戰機嗎?還有,正處於水深火熱、渴望我天焱正義之師前往解救之昭武百姓,日日翹首以盼而不見秦王大纛,他們會怎麽想?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久而久之,民心漸無,難道不是貽誤戰機嗎?”
“秦王……看你這般仰慕,恐怕已是將他當做你心中之英雄了吧?”素君避重就輕,繼續冷冷說道。
“秦王智計無雙、風華正茂,確實當得起天下少女心中之英雄,隻不過,他卻不是素鏡心中之英雄!素鏡心中之英雄,明明近在咫尺,卻是求而不得……”言及於此,素鏡並未再繼續說下去,隻是含情脈脈地看向素君。
“這個……朕……”素君見狀,心中大喜,可轉念一想,最終還是無奈地暗自歎息。
喜歡亂世之征伐天下請大家收藏:()亂世之征伐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