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邊境揚威一)

字數:4929   加入書籤

A+A-


    “五天!秦夜在我中玄腹地整整行軍五天,才被發現蹤跡嗎?那麽多斥候密探,都是飯桶蠢材嗎?”
    中玄皇朝龍騰州府內,聽到秦夜改道虎臨之宰相、中王——宗政旻,氣得青筋暴出,將手中密報撕得粉碎。
    平心而論,誰會想到秦夜這般囂張狂妄,居然膽敢以數千兵馬橫穿中玄邊疆州郡?而且,其中還有無雙太子、玄中公主隨行……也正因為事關重大、實在驚世駭俗,中玄皇朝藏匿四處之斥候密探,才不得不再三確認,以致耽誤了上報時間!
    看著跪在地上瑟瑟發抖之信使,左將軍、英國公——於元,拱手幫忙求情:“中王容稟,看在他們謹小慎微、恪盡職守的份上,就饒了這一次吧!好在秦夜一行尚在我中玄境內,完全來得及截殺。事不宜遲,末將懇請中王火速調集重兵,讓秦夜和哥舒上善有來無回。”
    “調兵?怎麽調?”漸漸冷靜下來之宗政旻,揮手打發走信使,一副心有餘而力不足之神情。
    據實來說,中玄皇朝目前舉國擁有之兵馬數量,算上最近征募的二十萬新兵,不過四十四萬!而扣除駐守梓州之十萬、淩雲之五萬、龍騰之七萬、鎮州之六萬、虎臨之七萬,護衛京師中勝之將士,也才有區區九萬之眾……
    身處四戰之地,以現階段之局勢來說,梓州麵臨東極與玄中兩國之夾擊,自保尚且不足,焉能再往外派兵?
    淩雲之地,其本身駐軍也就五萬,能擋住蠢蠢欲動之東極邊軍,已是難能可貴,根本指望不上。
    接著說龍騰,七萬駐軍有四萬新兵,全靠宗政旻從中勝帶來之三萬禁軍撐持。不僅要應對反複無常之四萬法無叛軍,還需防備龍鳳郡與紫呈方向的天焱兵馬!雖說之前的唐平戰事,駐守紫呈州郡之天焱將士一動未動,但一旦龍騰出兵追殺秦夜,誰敢保證他們不會趁機猛攻龍騰?龍興郡之敗近在眼前,宗政旻不會再輕易冒險。
    再就是鎮州,如果不是有萬強和於元一手帶出來的四萬老兄弟駐守,帝君宗政興早就增兵其地了;是故,意欲從鎮州抽兵剿滅秦夜一行,哪怕宗政旻同意,宗政興也不會讚成的。
    然後到關鍵之地——虎臨,按常理來說,七萬駐軍非但有四萬最強禁軍坐鎮,並且以逸待勞,想要將長途奔波的八千兵馬就地殲滅,簡直輕而易舉!但他們麵對的是名震天下之戰神——秦夜、以及讓人聞風喪膽之羽營所屬,誰敢掉以輕心?否則,中玄君臣也就完全沒必要另行派兵了。
    最後是京師帝都——中勝,相比其他州郡而言,其所承擔之風險是最小的;可這九萬守軍中,毫無戰場經曆之新兵比例高達七成,假如不是三萬禁軍將士一邊巡訪護衛、一邊從旁訓練,恐怕這座中玄新都,早就內亂頻發了……
    基於以上種種現實,也難怪宗政旻會倍感捉襟見肘而心力交瘁。
    看到他束手無策,不甘就此放過天賜良機之於元,立即單膝跪地、高聲請命:“啟稟中王,秦夜視我中玄將士於無物,實在欺人太甚……末將不才,願率五千新兵追殺秦夜,如果不能和虎臨駐軍一起剿滅秦夜,有死無生!”
    “哎,縱然英國公星夜兼程趕過去,恐怕也為時已晚……”攙扶起於元,宗政旻轉身歎息。
    “這……”
    依於元心中所想,盡管斥候密探傳達到龍騰之消息有所延誤,但由玄都改道虎臨,就算秦夜一路馬不停蹄,也需六日;據此推斷,秦夜一行昨日才抵達虎臨邊境!
    如此一來,虎臨駐軍最多隻需固守四天,於元援軍即可趕到;屆時,城內外將士合力夾擊,人困馬乏之秦夜一行,豈能不敗?果真那樣的話,隨著秦夜身死,極具一統諸國之力之天焱皇朝必亂,天下格局亦必煥然一新。
    大好形勢當前,激動難抑之於元,不知宗政旻為何沮喪如斯,吞吞吐吐的滿臉疑惑。
    “本王為了擒殺秦夜而中其奸計,導致唐平將軍死於非命;英國公為了剿滅秦夜,更是不惜以自己性命作賭,欲帶區區五千新兵前往……為了手刃秦夜、為了功成名就,你我這等身份之人,尚會孤注一擲,你覺得手握七萬大軍之虎臨守將、虎侯——李風,會放著揚名天下之無雙功勳於不顧,乖乖死守城中嗎?就算他忍得住,其麾下那七萬兄弟,恐怕也會千方百計攛掇他出城一戰。”
    仿佛虎臨之地已經落入秦夜手中似的,愈往後解釋,宗政旻之臉色愈蒼白,嚇得於元連忙命人呈上一碗參湯,伺候他喝下。
    稍微定了定神,宗政旻接著說道:“你我鞭長莫及,已經不能阻止李風!虎臨丟了就丟了,本王現在隻希望我七萬虎臨守軍,特別是其中之四萬禁軍,能夠多活著回來一些……”
    於元聽畢,痛心疾首的低下了頭……
    ————
    “‘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真乃絕佳戰場!”行至虎臨城外十裏處,秦夜指著眼前之天色與湖麵,由衷讚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夜以身入局,哥舒上善雖然欽佩不已,但畢竟自己也置身險境,實在不敢有一點疏忽。於是思索片刻,他慌忙接話:“前方便是虎臨,倘若中玄將士堅守不出,我軍如何是好?”
    “三千從無敗績之羽營所屬、加上玄中帝君之長公主,足以引誘虎臨駐軍冒險一試;何況還有我秦夜之戰神名頭、以及太子殿下之無雙儲君身份!在兵力相差近十倍之情形下,換做太子殿下領軍駐守虎臨,會無動於衷嗎?”秦夜反問。
    “上善承認,秦王對人性之掌控,無人能及!隻是,在絕對的兵力優勢麵前,我等似乎太過草率了些!據報,那七萬虎臨守軍中,可是有四萬中玄禁軍的啊……”每次想到這四萬中玄禁軍,哥舒上善都會不由自主的感到一陣心悸。
    “在紫呈逃過一劫之中玄禁軍,想不到在這虎臨之地遇上了;也罷,就讓本王親自送他們一程!”對哥舒上善之擔憂絲毫不以為意,秦夜麵不改色的揮了揮馬鞭,命令三千羽營所屬呈攻擊陣形展開。
    不明秦夜突然間的舉止何故,在一旁護衛之輕聲提醒下,哥舒上善極目遠眺,原來正前方已隱隱出現塵土飛揚之景象!
    不用說,一看就是虎臨大軍棄守城池,主動興兵來戰了……
    不容哥舒上善多想,秦夜已在高聲揚言:“敵方人數眾多,必然輕視我軍而急於一戰定輸贏,全軍聽令:三千羽營所屬隨本王衝鋒在前、兩千玄中禁軍護衛左翼、兩千無雙兵馬護衛右翼;餘下一千玄中禁軍負責殿後並保護哥舒太子和無上公主!”
    言畢,秦夜身先士卒策馬而出,羽營所屬緊隨其後……
    此舉讓剛才還有些許懼色的玄中禁軍,頓時有了膽氣,盡皆按照秦夜軍令殺了上去。
    “我無雙皇朝的勇士們,身為萬裏挑一之東宮護衛,可千萬不能給太子殿下丟臉,拔出你們手中之長劍,殺……”
    按照秦夜之前布局,在其率領羽營所屬作為前鋒衝出後,無雙將士需要立即舉出上書“哥舒”二字之大纛,以亂敵方軍心。
    之所以如此安排,隻因秦夜從蒹葭密報中獲悉,中玄皇朝在虎臨的七萬駐軍中,有近三萬是新近征召的新兵!
    據此觀之,秦夜斷定,這三萬新兵必然不會全心服從中玄將帥號令,如果在雙方交戰之際舉出象征無雙皇族之“哥舒”大纛,定能收到奇效。
    不過,此計雖妙,但缺點亦很明顯!那就是中玄統帥為穩軍心,勢必會快速調撥重兵攻殺無雙將士;那樣的話,哥舒上善為數不多的這點東宮家底,極有可能全軍覆沒……
    明白其中利害之哥舒上善,看著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兩千親信護衛,也曾心如刀絞而遲遲下不了決心!
    倘若不是以武連為首之將士們長跪不起,恐怕哥舒上善還真不會含淚頷首……
    幸好,天遂人願,當光彩奪目之紫色大纛迎風飄揚於兩軍陣前時,處於中玄大軍左右兩翼之新兵頓時嘩然失控,頃刻間便陣腳大亂,氣得李風立即分出一萬禁軍騎兵去迎戰武連等部,以期能快速奪下紫色大纛,平息騷亂。
    ————
    李風,曾為驃騎大將軍副將,秦夜水淹紫呈之前,奉齊勝軍令護衛城中百姓轉移;後來追隨於元大敗無雙兵馬,因功獲封虎侯,並統七萬大軍駐守虎臨、備戰無雙。
    此次得知秦夜一行動向之時,李風心裏是極其激動的!先不說殺了秦夜能名揚天下、封王賜地,而且還能為兵敗自刎之齊勝報仇!
    更何況,無雙太子——哥舒上善、玄中公主——宗政靖,都在這不足一萬之使團隊伍中,隻要能生擒二人,則中玄君臣就可同時挾製無雙皇朝和玄中皇朝,以利國事。
    於是乎,無論是身為主帥之李風,還是四萬禁軍將士,都無不盼著自己能在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中建功立業!哪怕是新征入伍之三萬新兵,亦皆希望自己能在這場勝券在握之戰事中,混個一官半職……而麵對建功心切之七萬兄弟,李風不願、也不敢有任何偏袒之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反複權衡後,他決定留下一千老弱病殘之新兵守城,親自帶領近七萬兵馬,主動出城尋敵,意欲一戰而勝。
    之所以如此籌謀,一是因為自己一方之兵力優勢太大,完全可以通過全軍出擊,實現首戰即決戰之戰略目標;二是出於李風之最壞打算:在其看來,如果手握七萬兵馬,都還贏不了隻有八千士卒之秦夜,那他與麾下之七萬兄弟,還有什麽顏麵苟活於世?更別說繼續駐守虎臨之地了!
    因此,在斥候回報秦夜大纛出現在城外十裏處之時,李風毫不猶豫便“傾巢而出”。
    喜歡亂世之征伐天下請大家收藏:()亂世之征伐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