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兩大陣營五)

字數:5012   加入書籤

A+A-


    “啟稟皇上,東極方向有八百裏加急密報傳來:說天都有數萬兵馬調往軍威,意圖不明。”
    “啟稟皇上,舉世矚目之雨嘯方麵,也有八百裏加急密報傳來:說歸順天焱之孟無傷通過詐降,幾乎殺光了永聖與北晉聯軍的先鋒軍;目前孟無傷已經退至雨嘯城,盈月郡被梅無一收複。”
    玉衡皇朝皇宮上書房內,先後聽完護國大將軍——司任、上將軍——司徒彪兩人匯報之帝君——司玄極,不由得放下手中朱筆,大惑不解地問道:
    “東極、無雙、玄中三國會盟攻打中玄在前,東極兵馬理應奔赴雄東郡攻打梓州、或者趕往高延州備戰淩雲才對,怎麽會朝軍威行軍?還有,天焱孟無傷不是大破永聖與北晉先鋒軍了嗎?為何還會丟了雨嘯重地——盈月郡?統統有悖常理,你們確定這兩份密報屬實無誤?”
    “回稟皇上,兩大陣營之事能夠傳遍天下,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老夫相信東極君臣在聽聞虎臨戰況之後,已然放棄了所謂的三國會盟,轉而公開與天焱為敵。”司任拱了拱手,率先答複。
    “不錯,從輿圖上來看,東極君臣此次增兵軍威,很有可能是衝著玄中宣寧而去。”司徒彪接著補充。
    “宣寧?那不是宗政昱的老巢嗎?以玄中國內眼下的混亂局麵,如果東極大軍真的猛攻此州,恐怕凶多吉少。”短暫的震驚過後,司玄極搖頭分析。
    “不止如此!據報,差不多在同一時間,玄中新君——宗政權,以令人費解之詔命,完成了宣寧州郡之換防。”
    司任緊接話茬,詳細講述了近四萬法無所部兵士,與宣寧原守軍調換之事宜。
    此言一出,不單司玄極,就連老成持重的宰相——張之堂,頃刻間也唏噓不已。
    “啟稟皇上,宗政權行事看似荒唐昏聵,但有秦夜從旁出謀劃策,想來不會像表麵上這般簡單。”仿佛看出在場幾人之心思,剛剛坐下之司徒彪,又重新起身恭敬解釋。
    “秦夜,又是秦夜!有機會,朕真想見見你這個憑一己之力攪得天下不得安寧之戰神兄弟。”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司玄極示意司徒彪往下說。
    “誠如皇上方才聖言,既然天焱孟無傷能夠大勝永聖與北晉先鋒軍,為何沒有保住盈月郡這一雨嘯重地之後手?末將從接到密報到現在,想來想去,得出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天焱君臣故意的!至於他們為何棄守盈月郡,請恕末將愚鈍,一時找不出原因。”司徒彪盡管麵露尷尬,卻依然堅持實話實說。
    “呦嗬,你這司徒瘋子也會有慚愧的時候,真是難得一見,哈哈哈。”正在喝茶的司任,看到司徒彪滿臉無奈的神情,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你個老匹夫,有本事,你倒是說些真知灼見來聽聽。”司徒彪冷冷抨擊。
    “可惜,秦夜是你兄弟,不是老夫兄弟;若他是老夫兄弟,老夫豈會對他茫然無知?”嘲諷完畢,司任又開始悠哉悠哉地喝起茶,沒有再搭理麵色漲紅之司徒彪。
    “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兩位大將軍身處其中,一時看不出秦夜‘欲擒故縱’之計,實屬情有可原,就不要在禦前為此互相攻訐了。”捋了捋胡子,張之堂一語道破秦夜籌謀之餘,化解了司任與司徒彪的爭執。
    “張相之意,秦夜故意讓出盈月郡,是為了栓住永聖與北晉聯軍,以便伺機殲滅?他就那麽有信心?”一直找不到合適機會插話之兵部尚書——武仁昭,見縫插針一般問道。
    “何止!一旦兩大陣營真的互為仇讎、東極君臣全方位倒向永聖與北晉一方,不僅東極大軍會加入合攻天焱,而且永聖完全可以毫無顧忌地把布防在其東邊疆域之衛將軍——赫連鑒天、及其麾下十萬精兵抽調到雨嘯戰場!果真那樣的話,一場堪比熒惑守心耀世之天下大戰,又將開啟……”似乎不願看到熒惑守心時的亂局重現世間,張之堂輕聲歎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麽。
    “秦夜這個混賬,他到底要幹什麽?一手挑起天下大戰,對他天焱皇朝有什麽好處?萬一不敵東極、永聖、北晉等三國聯軍……”司徒彪話到嘴邊,眼中夾雜著些許求助之意,情不自禁地看向神情愈發凝重之司玄極。
    “勝,則一戰同時削弱東極、永聖、北晉等三國;敗……以天焱皇朝目前的兵力調動來看,西境邊軍、羽軍四營、羽營所屬等戰力無雙之精銳,無一出現在雨嘯戰場,秦夜似乎很有信心打贏這一場天下大戰!”目不轉睛注視著司玄極,司任諫言其站隊天焱皇朝的用意,不言而喻。
    “兩大陣營也好、天下大戰也罷,總之,我玉衡皇朝,絕對不能再像之前的熒惑守心那般,碌碌無為!傳旨:三軍將士加強訓練,戶部協同兵部,隨時備好三年大戰所需之糧草輜重,辦事不力者,定斬不赦!命上將軍全權執掌對戰東極之軍務,允便宜行事;命護國大將軍全權接管對戰北晉之軍務,許先斬後奏!”司玄極起身,負手定下了備戰諸國之大政方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末將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司徒彪、司任及武仁昭聽後,同時伏地叩首,齊齊山呼萬歲。
    “啟稟皇上,當前局勢,如果對戰北晉和東極,勢必會與永聖交鋒,這……”
    貪功冒進、兵敗獲罪被罷官奪職之驃騎大將軍——後厚,為了安撫人心,短期內是不可能再度啟用的!但這樣一來,也讓承平日久之玉衡皇朝,一時陷入了無將可用之困局!基於此等原因,張之堂連忙起身提醒,不料,卻被司玄極馬上打斷:
    “張相不必擔心,永聖君臣若敢興兵進犯我玉衡疆土,朕必禦駕親征!”
    年輕帝君之果決自信,聽得張之堂等四人渾身一振,竟一時忘了應聲附和……
    ————
    “東極既已出兵參戰,那玉衡下場廝殺之刻,必定不會再遠!值此天下大戰,不知我朝是否能夠從中分一杯羹?”
    西平珠州皇宮內,獲悉諸國動向之帝君——西門刃,立即在禦書房召見宰相——諸葛風雨、上將軍——曹悟、驃騎大將軍——況中之、衛將軍——檀字、兵部尚書——冷生、戶部尚書——肖信等重臣,共商國是。
    “啟稟皇上,請恕微臣言語衝撞!在微臣看來,此次天下大戰,兩大陣營無論哪一方獲勝,我西平朝堂都必將大禍臨頭,又何來從中分一杯羹的說法?”躬身行了一禮,冷生短短幾句話,霎時語驚四座。
    “皇上在上、宰相在側,冷尚書休要危言聳聽。”曆來與冷生不和之肖信,麵對此一打壓良機,不等他人做出反應,便馬上開口斥責。
    “即將到來、甚至已經開始之天下大戰,如果天焱勝了,北晉與永聖為求自保,定然會爭相割地求和!屆時,誰敢保證天焱君臣不會乘勝將劍鋒直指我西平朝堂?反之,若是天焱敗了,睚眥必報之北晉帝君——北宮縱橫,會輕易饒恕我朝借道給趙禦大軍之行徑嗎?諸如這兩種後果,假使肖尚書認為冷某是危言聳聽,那冷某還就非要危言聳聽不可。”
    一向看不慣肖信奴顏婢膝之作風,冷生絲毫不給他什麽好臉色,說到激動的地方,似乎還有動手之意,嚇得對方下意識往後退了一步。
    “冷尚書直言敢諫,人所共知;但在禦前,還需注意些許言行。”唯恐西門刃動怒責罰冷生,諸葛風雨趕緊起身,將眾人目光引到了自己身上。
    目的達成,諸葛風雨才緩緩從袖中取出一份昨夜寫好的奏本,一邊恭敬上呈給西門刃,一邊就近在眼前之天下大戰,滔滔論述:
    “於公,秦夜已經公然許我西平五年之期;於私,秦夜更是答應二公主殿下,有生之年絕不主動興兵攻打我西平珠州!有此兩點,冷尚書剛才說的第一種局麵,風雨相信不會出現。至於天焱戰敗,縱然不能說成是無稽之談,但其發生之可能性,確實也是微乎其微!不瞞諸位,風雨在玄都話別秦夜之時,他曾胸有成竹地提出‘五年之內先後滅了北晉與永聖’之說法……”
    “什麽?”冷生與況中之不約而同脫口而出。
    “狂妄!”此乃曹悟和檀字異口同聲之品評。
    剩下的西門刃和肖信,臉色卻是喜憂參半。
    “除了這些,他話裏話外,亦無不流露出對北晉和永聖誌在必得之自負!仿佛這兩國之錦繡山河,已然盡在其掌握之中……結合天焱至今沒有出現在雨嘯戰場之西境邊軍、羽軍四營、羽營所屬,以及恒王、謝戰這些赫赫有名之當世統帥,風雨不得不相信,秦夜或許真的能在五年之內攻滅北晉與永聖!哪怕東極舉全國之兵襄助北晉與永聖,恐怕也無濟於事……畢竟,天焱還有玉衡、無雙、玄中這些盟友!”
    沒有理會眾人反應,諸葛風雨一口氣說完了心中感觸。
    作為武將之首,曹悟掃了一眼況中之和檀字,見兩人都在搖頭不語,遂起身拱了拱手,直言道:
    “宰相句句據實而言,末將無從反駁、也無意反駁,隻是北晉與永聖聯軍收複盈月郡、東極大軍進駐軍威——誌在玄中宣寧,如此極為不利之開局,都不見素君和秦夜做出什麽有效應對,會不會他們已經自亂陣腳,疲於應付?”
    “以近三萬先鋒軍被戮之代價,換取區區一個盈月郡,這樣之勝利,恐怕梅無一與邊合等人,都是羞於啟齒的!另外之宣寧,有宗政權突然換防這一詭異舉動佐證,東極君臣絕對不會如願以償。上將軍不信的話,請隨風雨一起拭目以待。”諸葛風雨沉聲回複。
    “那我西平朝堂就眼睜睜坐以待斃嗎?”冷生神情痛苦,疾言反問。
    “為今之計,唯有養精蓄銳、靜觀其變!”
    諸葛風雨明明是在回答冷生,卻恭敬朝西門刃行了一個天揖大禮。
    西門刃會意,堪堪閉上雙目之同時,微微點了點頭。
    喜歡亂世之征伐天下請大家收藏:()亂世之征伐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