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明暗之爭

字數:4950   加入書籤

A+A-


    錦衣衛小旗官一路疾行,身形如鬼魅般穿梭在京城的街巷中,最終悄無聲息地潛入了錦衣衛指揮使黃興的府邸。
    他輕輕叩響了黃興書房的門,低聲道:“大人,屬下有緊急情報稟報。”
    “進來。”黃興的聲音從房內傳來,沉穩而冷靜。
    小旗官推門而入,迅速將自己在會同館屋頂上聽到的對話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黃興,尤其是穆爾泰怒斥隨從的那番話,以及隨從酒後失言的細節。
    黃興聽完,眉頭微皺,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目光深邃而冷峻。他沉默片刻,忽然冷笑一聲,緩緩吐出五個字:
    “假的,這是假的。”
    小旗官一愣,但不敢多言,此事涉及到神武侯與陛下之間的關係,稍有不慎,便是滔天大禍,不是他這個小人物能知道的。
    低下頭,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待黃興的進一步指示。
    黃興站起身,背著手在書房內踱步,嘴角掛著一抹譏諷的笑意。
    心中暗想:‘穆爾泰啊穆爾泰,你太著急了,這點伎倆,未免也太拙劣了些。
    你以為用這種拙劣的反間計,就能挑撥陛下與神武侯的關係?真是可笑至極!’
    黃興冷笑一聲,停下腳步,目光透過窗欞,望向遠處的夜空,心中對穆爾泰的算計嗤之以鼻。
    ‘無非是想效仿當年宋金之戰時,金國用反間計挑撥宋高宗與嶽飛的關係,最終導致嶽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北伐功虧一簣。
    可惜啊,穆爾泰,你打錯了算盤。
    神武侯賈玌,或許真是當世嶽武穆,用兵如神,忠勇無雙。但陛下,卻絕非那昏庸無能的宋高宗!’
    不對...
    似乎也太簡單了。
    黃興伸手摸了摸下巴:
    ‘穆爾泰既然敢用這種反間計,必然不會僅僅依靠幾句酒後失言的話來定賈玌的罪。
    他一定還有後手,甚至可能已經布下了更大的局,將這個事情定死!’
    想到這裏,黃興猛地一拍桌子,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回想起此前錦衣衛密報中提到的一些細節——忠順親王府、義忠親王府,以及太上皇一脈,近期頻繁接觸一些形跡可疑之人。
    ‘原來如此......’
    黃興心中豁然開朗,可緊接著,想到這背後隱藏的利害關係,臉色瞬間變得極為凝重,一種沉重的壓抑感撲麵而來。
    ‘穆爾泰的計策,不僅僅是挑撥陛下與賈玌的關係,更是想借助朝中那些人,將此事坐實。
    忠順親王、義忠親王,還有太上皇一脈,這些人本就與陛下不對付,巴不得北伐失敗,好借此機會削弱陛下的威望。
    若是他們與穆爾泰勾結,暗中推波助瀾,甚至偽造證據,將賈玌的“謀反”罪名坐實,那後果......’
    黃興心中一凜,眼中閃過一絲寒意。
    ‘好一個陷害、裹挾、威逼的連環計!’
    黃興並不懷疑忠順親王、義忠親王以及太上皇一脈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特別是太上皇一脈,如今勢力便日漸衰弱,朝中大權逐漸被慶帝牢牢掌控。
    而如今,賈玌北伐屢戰屢勝,聲望如日中天,一旦北伐成功,賈玌歸來,必將成為慶帝的左膀右臂,進一步鞏固慶帝的權威。
    到那時,太上皇一脈的處境將更加艱難,甚至可能徹底失去在朝中的話語權。
    權力......
    權力這種東西,一旦握在手中,誰又願意輕易放手?
    更何況是那些曾經站在巔峰的人。
    他們絕不會允許自己失去權力,他們也絕不會坐以待斃,即便是換一位皇帝,更甚至是改朝換代,也在所不惜!
    黃興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轉身看向那名錦衣衛:
    “此事暫且不要聲張,繼續盯著穆爾泰一行人,有任何異動,立刻稟報。”
    小旗官連忙點頭,恭敬地退了出去。
    黃興目送小旗官離開,微微歎了口氣!
    “已經醜時了,看來今晚是睡不著了!”
    整理好衣冠,披上一件深色的鬥篷,快步走出書房。夜風微涼,吹動他的衣角。
    “備馬,立刻進宮!”
    黃興對守在門外的親信隨低聲吩咐道。
    親信隨不敢怠慢,連忙牽來一匹快馬。
    ......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亮,大慶皇宮的奉天殿外,文武百官已陸續抵達,準備參加早朝。
    隨著鍾鼓聲響起,百官依次進入奉天殿,分列兩側,肅立等候。
    慶帝身著龍袍,頭戴冕旒,緩步走上禦座,目光冷峻地掃視群臣,神情中透著一股無形的威嚴。
    “眾卿平身。”
    慶帝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回蕩在大殿之中。
    百官齊聲謝恩,隨後起身,各自站定。
    慶帝微微抬手,示意朝會開始。
    禮部尚書周凱穆上前一步,朗聲道:
    “啟稟陛下,按照慣例,今日朝會伊始,需確定首要議題。
    昨日清國使者穆爾泰前來求和一事,已在朝堂上下引起諸多討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臣以為,此乃當前關乎國家局勢的要事,故提議將清國使者穆爾泰求和之事作為今日首要議題,還請陛下定奪,並請諸位大臣各抒己見,共商國事。”
    話音剛落,對昨日的穆爾泰進宮並未多言的幾位大臣,今日卻顯得有些遲疑。
    尤其是太上皇一脈之人,眉頭微皺,目光閃爍,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而新皇一脈,又似乎得到了什麽不得了的消息一般,一個個也都是麵色陰沉如水!
    兵部尚書李毅率先出列,拱手道:
    “陛下,臣以為,清國此次求和,雖表麵誠意十足,實則包藏禍心。我軍當繼續北伐,徹底收複遼東,以絕後患!”
    李毅的話音剛落,昨日還主張和談的幾位大臣,今日卻紛紛沉默不語,甚至有人低頭避開慶帝的目光,顯然不敢再輕易表態。
    史鼐和史鼎對視一眼,史鼐出列道:
    “陛下,臣讚同李尚書的觀點。清國此次求和,不過是為了暫緩賈都督的攻勢,以求喘息之機。當繼續命北伐大將軍施壓,迫使其徹底臣服!”
    慶帝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群臣,淡淡道:
    “諸位愛卿,對此有何看法?”
    朝堂上一片寂靜,昨日還積極發言的幾位大臣,今日卻仿佛啞了一般,無人敢輕易開口。
    這時,張榮緩緩出列,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
    “陛下,臣以為,清國此次求和,雖未必真心,但若能借此機會,暫時緩解遼東戰局,也未嚐不可。
    畢竟,北伐耗費巨大,若能以和談之名義,行緩兵之計,或許能為我軍爭取更多時間。”
    張榮的話音剛落,常翰飛也出列附和道:
    “陛下,張首輔所言極是。
    清國雖屢遭重創,但其手中仍有十數萬可戰之師,若貿然繼續北伐,恐有損我軍元氣。不如暫且和談,以觀後效。”
    慶帝麵上依舊平靜,淡淡道:
    “兩位愛卿所言,倒也有理。不過,兵部尚書李愛卿所言也不無道理。
    清國此次求和,雖表麵誠意十足,但極可能是緩兵之計,意圖借此機會重整旗鼓,反撲我軍。”
    說罷,目光望向常翰飛和張榮二人:
    “既然清國願意俯首稱臣,那更應率先拿出誠意來,否則朕難以信服!”
    喜歡紅樓:金戈鐵馬橫掃八方請大家收藏:()紅樓:金戈鐵馬橫掃八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