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禦鍾三響驚朝堂,重器一出天下安

字數:4043   加入書籤

A+A-


    沉重的紫檀木門無聲開啟。
    首輔李青鬆領頭,林如海、李毅、王寬等重臣帶著沉重的心情走進禦書房。
    他們都做好了麵對帝王盛怒、甚至遍地狼藉的準備。
    畢竟,“震怒”加三聲禦鍾,無人敢掉以輕心。
    然而——
    預想中的風暴場景並未出現。
    禦書房內,氣氛……詭異得平靜。
    甚至可以說是……一片祥和了!
    沒有摔碎的瓷器,沒有散落的奏章,連空氣都似乎凝固著一種異樣的......緊繃的期待?
    慶帝端坐禦案後,背挺得筆直,雙拳緊握按在案上。
    他麵色透著異樣的潮紅,眼神銳利得如同刀子,死死盯著禦案中央——擺放著一金一銀的托盤。
    禦案右下首,遼國公賈玌端坐錦墩,蟒袍玉帶,神色平靜。
    他甚至慢條斯理地端起茶盞,喝了一口,那種鎮定與外麵緊張的氣氛格格不入。
    ——預想中的狂風暴雨呢?
    ——震怒的皇帝呢?
    幾位重臣交換著驚疑不定的眼神。
    李青鬆皺眉,李毅愕然,王寬更是完全摸不著北。
    隻有林如海,進來第一眼就落在了賈玌身上。
    見女婿完好無損地坐著,林如海心頭那塊大石才算落下大半——
    可一口氣剛鬆,那股惱火和憋屈“噌”地又躥了上來!
    賢婿!三聲禦鍾,我這條老命差點沒嚇脫!新婚第一日,你不陪玉兒,跑宮裏來捅破天!陛下敲鍾!
    林如海隻覺得一口氣堵在胸口。
    他借著整理衣冠的動作,狠狠朝賈玌瞪了一眼!那眼神分明在控訴:嚇死我了!你到底幹了什麽?!
    賈玌敏銳地捕捉到了嶽父那刀子般的眼神。
    他端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隨即,臉上露出一絲極其細微、帶著深深歉意的笑。
    他微微側頭,對著林如海的方向,幅度極小地點了點頭。
    那眼神仿佛在說:嶽父大人息怒,事出突然,情非得已,小婿......稍後再向您解釋。
    這無聲的交流隻在電光火石之間。
    林如海接收到賈玌歉意的目光和點頭,心中的火氣稍稍消減了半分,但那份沉甸甸的疑惑和“無妄之災”的感覺卻絲毫未減。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將注意力轉回禦座之上。
    ”李青鬆壓下驚疑,帶領群臣行禮。
    慶帝似乎這時才把目光從托盤上拔出來。
    他猛地抬起眼,目光掃過階下神色各異的重臣。那眼神,銳利、亢奮,帶著一種餓狼終於看到肥羊般的......赤裸裸的攫取欲!
    哪裏還有半分剛才太監口中描述的“震怒”模樣?
    “嗯。”慶帝從喉嚨裏應了一聲,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都來了?好!很好!”
    他的目光再次不受控製地掃了一眼那個托盤,喉結滾動了一下,似乎在極力壓製著某種即將噴薄而出的狂躁情緒。
    既然文官等心腹大臣已經來齊了,那麽——
    “諸位愛卿……”慶帝的聲音陡然拔高,“今日急召爾等前來,隻為商議一事——一件關乎國運興衰、足以定策千秋之事!”
    ......
    午門外馬蹄聲再起,卷起一片煙塵。
    史鼐、史鼎兩位侯爺並轡當先,身後緊跟著開國一脈的幾位老牌勳貴將領,以及賈玌麾下如熊文龍、蘇瑾言等正當壯年的實權將領。
    他們個個盔甲不卸,風塵仆仆,臉上帶著比文臣們更甚的焦灼與不解。
    “文臣們呢?先進去了?”
    史鼎看著前方空曠的宮道和遠處緊閉的禦書房大門,濃眉緊鎖,聲音壓得極低。
    “怕是早一步了!”熊文龍聲音雖也壓低,但軍人特有的洪亮底子仍在,他環視一周,看向一直在此等候引領的那位品階不低的太監,“公公!陛下三聲禦鍾急召,究竟出了何等潑天大事?是北狄叩關?還是江南複叛?亦或是......宮闈有變?”
    他問得直接,這也是所有武將心中最壞的猜測——畢竟之前發生的事情曆曆在目,容不得他們不謹慎!
    那太監臉上依舊帶著凝重和深深的諱莫如深,對著這群煞氣隱隱的武將躬身,用之前應付文臣們幾乎一模一樣的說辭:
    “各位將軍息怒,奴婢……實不敢妄言。隻是……隻是今日早朝過後,遼國公便入宮覲見陛下……呈上了……一些證物……隨後……陛下便震怒異常,命敲響了禦前銅鍾……此刻,李閣老、林尚書等諸位大人已在禦書房內……”
    “遼國公?!”
    史鼐失聲叫道,下意識地看向熊文龍和蘇瑾言等人。
    賈玌可是他們武將一脈如今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雖暫時被革了五軍大都督之職,但誰都知道那是權宜之計,以他的功勳和能力,複職乃至更進一步都是遲早的事!
    什麽樣的證物,竟能重到讓陛下不惜敲響最高級別的禦前銅鍾,緊急召集所有重臣?!
    這簡直匪夷所思!
    熊文龍濃眉緊鎖,蘇瑾言則眼神微凝,兩人交換了一個凝重的眼神。
    國公爺新婚次日就入宮?
    還帶了證物?惹出這般動靜?
    這……完全不似國公爺平日謀定後動的沉穩作風啊!
    難道真出了什麽連國公爺都控製不了的變故?
    “證物?什麽證物能如此驚天動地?”一位老勳貴忍不住追問,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那太監頭垂得更低,腰也彎得更深,隻反複道:“奴婢實在不知詳情,陛下隻命奴婢在此等候各位將軍,請諸位將軍隨奴婢至禦書房外稍候,容奴婢入內稟報。”
    眾將領聞言,心中疑雲如同沸水翻騰,但也知宮禁森嚴,再問也是徒勞。
    隻得壓下滿腹驚疑與不安,在那太監的引領下,沉默地沿著長長的宮道疾步而行。
    很快,他們被引至禦書房外那熟悉的廊下。
    這裏,平日裏是臣子等候召見的肅穆之地,此刻卻仿佛成了風暴旋渦邊緣最壓抑的角落。
    領路的太監低聲囑咐:“請各位將軍在此稍候片刻,容奴婢進去通稟。” 說
    完,他深吸一口氣,整了整衣冠,小心翼翼地推開那扇沉重的紫檀木門,側身閃了進去,隨即迅速將門合攏,隔絕了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