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聲·薪火相傳

字數:5851   加入書籤

A+A-


    公元2025年,秋,某重點高中曆史課堂。
    “叮鈴鈴——”
    上課鈴聲清脆響起,喧鬧的教室漸漸安靜下來。學生們迅速回到座位,目光投向門口。
    一位戴著眼鏡、神情溫和的中年曆史老師,姓楊,抱著一本厚厚的曆史教材,臉上帶著興奮光彩,步履輕快地走上講台。
    “起立!”
    班長喊道。
    “老師好——!”
    同學們整齊劃一的聲音充滿朝氣。
    “同學們好,請坐。”楊老師將教材放在講台上,目光掃過台下那一張張年輕而充滿求知欲的臉龐,沒有立刻翻開書本,而是笑意盈盈地開口,拋出了一個問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講一位非常特別的曆史人物。在正式上課前,老師想先問問大家——”他故意頓了頓,吊足了胃口,“你們......有誰知道‘文武王’說的是誰嗎?”
    話音剛落,原本安靜的教室瞬間“炸”開了鍋!
    “我知道!是賈玌!”
    “是遼王賈天戈!”
    “我看過《天戈傳奇》那部電影!”
    “我爸媽帶我去過文武王祠!就在太宗文皇帝廟旁邊!”
    “我們老家廣場上就有他和太宗皇帝的雕像!”
    學生們眼睛發亮,爭先恐後地搶答,氣氛熱烈異常。
    顯然,對這個名字,他們並非陌生,反而帶著一種熟悉與崇敬。
    楊老師看著台下踴躍的場麵,滿意地笑了,抬手虛按,示意大家安靜。
    “好,好!看來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他。那正好,我們今天這堂課,就一起來更深入地了解這位被後世尊為‘文武王’,譽為‘大慶第一完人’的傳奇——賈玌,賈天戈!”
    他轉身在黑板上用力寫下了“文武忠武王——賈玌”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隨著楊老師充滿激情的講述,配合著多媒體課件上恢弘的畫卷與影像資料,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再次在年輕的學子麵前徐徐展開。
    從賈玌十二歲毅然從軍,初露鋒芒;到二十歲封王拜將,名動天下;
    再到他與太宗文皇帝秦戩之間那段流傳千古、“願再續君臣緣”的知遇佳話;
    他如何輔佐君王,北定遼東,東平倭寇,主持製定《大慶會典》,開創“至治盛世”;又如何在內政外交上展現出非凡的智慧,直至晚年仍輔佐兩朝,守護盛世綿延......
    楊老師講得神采飛揚,學生們聽得如癡如醉,意猶未盡。
    盡管這些故事,他們或許早已在影視劇裏看過,在長輩的口中聽過,在旅遊時見過的雕像和祠宇前感受過,但每一次在課堂上係統地、深入地聆聽,總能喚起內心深處新的震撼與共鳴。
    尤其是當聽到賈玌十二歲從軍,二十歲便已功成名就,封王拜將時,許多學生的眼中都閃爍起異樣的光彩。
    那是一種混合著驚歎、向往與熱血的情緒。
    “我的天,十二歲......我還在玩泥巴呢......”
    “二十歲就封王了......這簡直是小說的主角模板啊!”
    “同樣是這個年紀,人家在保家衛國,名揚天下,我們......”
    “我要燃起來了!這才是我們該追的星!”
    台下響起了低低的、壓抑不住的議論聲,少年們的胸膛微微起伏,仿佛有一股熱血在奔湧。
    他們正值青春,懷揣夢想,賈玌那近乎神話的早年經曆,如何能不讓他們心潮澎湃,心生向往?
    誰不曾幻想過,在自己最好的年華裏,也能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
    楊老師將學生們的反應盡收眼底,他放下激光筆,走到了講台中央:
    “同學們,我們學習曆史,了解像文武王這樣的先賢,不僅僅是為了記住一些年代和事件,更重要的是——”他環視全場,目光灼灼,“是要從中汲取精神的力量,找到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脊梁!”
    “賈玌之所以能被後世銘記近千年,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功績,更是因為他身上所體現出的那種忠誠、勇敢、智慧、信義與擔當!他文武雙全,忠勇無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理想人格化身。這,就是我們文化中所推崇的‘完人’境界。”
    “他希望我們記住的,不隻是一個戰無不勝的將軍,一個治國有方的能臣,更是一個有血有肉、重情重義、為信念奮鬥終生的人!”
    教室裏鴉雀無聲,隻有楊老師激昂的聲音在回蕩,每一個字都敲擊在年輕的心扉上。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想,我們或許無法複製他的傳奇人生,但我們可以學習他的精神。在你們的年紀,努力學習,錘煉品格,樹立遠大的理想,將來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為國家、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就是對先輩最好的告慰與傳承!”
    “叮鈴鈴——”
    下課鈴聲響起,打破了教室的寂靜,卻仿佛點燃了更熾熱的火焰。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但關於文武王,關於那個時代的精神,希望你們能繼續思考。下課!”
    “起立!老師再見!”
    同學們齊聲喊道,但許多人的目光依舊緊緊盯著黑板上那個名字,眼神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光亮與堅定。
    少年心事當拏雲。
    那個千年前的身影,跨越了時空,在這一刻,與這些新時代少年的夢想與熱血,產生了奇妙的共鳴,並將伴隨著他們,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
    “叮鈴鈴——”
    短暫的課間休息結束,上課鈴聲再次響起。
    剛剛還在熱烈討論曆史課內容的同學們意猶未盡地回到座位,目光習慣性地投向門口。
    走進來的是一位年輕些的、同樣戴著眼鏡卻顯得更活潑的語文老師,姓陳。她臉上帶著一種“我抓住了你們小尾巴”的狡黠笑容,步履輕快地站上講台。
    “起立!”
    “老師好——!”
    “同學們好,請坐。”陳老師放下教案,雙手撐在講台邊緣,笑眯眯地掃視全班,“剛才在走廊就聽到你們班熱鬧得很,楊老師是不是又給你們講‘文武王’了?”
    “是——!”
    同學們拖長了聲音回答,臉上都帶著興奮。
    “巧了不是!”陳老師一拍手,笑容更盛,“咱們今天語文課要學的,正好也和這位‘文武王’賈天戈有關!”
    “哇——!”
    教室裏頓時響起一片歡呼和興奮的哇哇叫聲,比剛才曆史課還要熱烈。
    畢竟,剛剛燃起的熱情還沒消退,又能立刻在另一門課上接觸到同一個崇拜的偶像,這種感覺太棒了!
    陳老師很滿意這個效果,她故意賣了個關子,等大家稍微安靜,才慢悠悠地說:
    “我知道你們很喜歡他,崇拜他,覺得他是大英雄,對吧?”
    “對——!”同學們異口同聲。
    “不過呢......”陳老師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一個經典的、讓學生們心頭一緊的“壞笑”,“當我宣布下麵這句話的時候,我想,你們可能就不會這麽‘愛’他了。”
    同學們的好奇心被徹底吊了起來,紛紛追問:
    “為什麽啊陳老師?”
    “是什麽話?”
    “快說嘛!”
    陳老師看著一雙雙充滿期待又略帶忐忑的眼睛,終於圖窮匕見,說道:
    “因為——今天我們要學的這篇由慶代大儒撰寫的《平遼賦》及其相關評注,需要——全文背誦!”
    “......”
    教室裏瞬間陷入了一片死寂。
    剛才還閃閃發光的眼睛,瞬間失去了神采;剛才還興奮雀躍的臉龐,瞬間垮了下來。
    緊接著,便是一陣哀鴻遍野:
    “啊——!不是吧!!”
    “天塌了!!”
    “陳老師!不要啊!!”
    “《平遼賦》?聽起來就很長的樣子!”
    “我剛燃起來的英雄夢,瞬間被背誦澆滅了!”
    “我就知道!語文課的溫柔背後總是藏著‘匕首’!”
    同學們捶胸頓足,叫苦不迭,仿佛遭遇了世界上最殘酷的刑罰。從極度興奮到“絕望”的落差,讓整個教室充滿了戲劇性的悲憤氣氛。
    陳老師看著台下這群“戲精”學生,忍俊不禁,卻又努力板起臉:
    “安靜,安靜!剛才不是還喊人家‘偶像’嗎?怎麽,為偶像背篇文章就這麽難?要知道,這篇文章可是當年歌頌他平定遼東、收複故土的不世功勳的!字字珠璣,氣勢磅礴!能背誦下來,那是你們的光榮!”
    話雖如此,但她眼底的笑意卻藏不住。
    她知道,這群孩子雖然此刻叫苦連天,但最終還是會一邊抱怨,一邊認真地啃下這篇古文。
    而在這個過程中,那個數百年前的身影,他所建立的功業,他所代表的精神,會以另一種更深刻的方式,融入他們的知識體係和文化血脈中。
    這或許,也是一種獨特而深刻的傳承吧。
    隻是對於正處於青春年華的學子們來說,這份傳承的“代價”,暫時有點“沉重”罷了。
    教室裏,求饒聲、討論聲、翻書聲混雜在一起,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與千年前的金戈鐵馬、盛世華章,構成了一幅跨越時空的、生動而有趣的畫卷。
    【兩萬多字的番外正式結束,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