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武當禁地
字數:2858 加入書籤
進入洞窟後,沈陌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洞窟內部寬敞明亮,四周的牆壁上掛著油燈,散發出紅色的火光,照亮了整個空間。洞內擺滿了高大的書架,上麵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典籍,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空氣中彌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仿佛時間在這裏停滯了數百年。
“沈陌,給你三天的時間在這裏參悟,”張太玄溫和地說,“到了時間我會來接你,能參悟多少就看你的天賦了。”
沈陌感激地點了點頭,表示會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張太玄離開後,沈陌開始了他的探索之旅。
第一天,沈陌主要在尋找感興趣的典籍。他穿梭於各個書架之間,仔細翻閱每一本書,試圖從中找到對自己最有幫助的內容。這裏的書籍種類繁多,不僅有武功秘籍,還有關於天文地理、醫術、哲學等方麵的著作。沈陌發現自己對這些知識同樣感興趣,於是花費了不少時間閱讀。
第二天,沈陌開始專注於曆代武當掌門寫的武學心得。這些心得詳細記錄了他們的修煉經驗、心得體會以及對武功的獨特見解。沈陌一邊閱讀,一邊用心體會,試圖將這些寶貴的經驗融入到自己的修煉中去。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武當派的武學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對自己的修煉之路有了更多的思考。
第三天,沈陌決定繼續探索其他類型的武功秘籍。正當他在一排書架前認真挑選時,忽然聽到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從身後傳來。他轉頭一看,原來是自己不小心碰倒了一本放在角落裏的典籍,那本書掉落在地上,發出了一聲輕響。
沈陌走過去撿起那本書,卻發現它並不是什麽特別的秘籍,而是一本普通的筆記。就在他準備放回原處時,目光不經意間掃到了洞窟角落的一塊石壁上。那裏刻著一些奇怪的符號,看起來非常古老且神秘。沈陌瞬間愣住了,因為他一眼就認出了那些符號——它們與天劍嶺的煉魔山內所發現的符號是一個類型。
“怎麽武當山也有這種符號?”沈陌心中疑惑不已。他迅速走到石壁前,仔細觀察那些符號,盡管看不懂這些符號,但沈陌的好奇心被徹底激發了出來。
他決定將這些符號全部記下來,準備回到天魔神宗後,讓蘇明幫忙翻譯看看。
於是,沈陌開始逐字逐句地記憶這些符號。幸運的是,這些符號並不是太多,在第三天即將結束時,他便將石壁上刻的所有符號都記了下來。
時間不知不覺地流逝,三天的參悟時間眨眼間便過去了。武當掌門張太玄如約前來找他。
沈陌走出洞窟後,深吸了一口新鮮空氣,仿佛要將這幾天積累的疲憊一掃而空。
“沈陌,”張太玄的聲音溫和而充滿期待,“你在這三天裏有什麽收獲嗎?”
他恭敬地向張太玄行禮,隨後說道:“多謝掌門關心,我在禁地中確實有不少收獲。”
張太玄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好奇與期待:“那不妨說來聽聽,讓我們共同探討一番。”
沈陌點了點頭,開始詳細講述自己在禁地中所讀到的內容,特別是第二天閱讀曆代武當掌門寫的武學心得時的心得體會。他的語氣沉穩,條理清晰,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對武當曆代掌門武學的深刻理解和獨到見解。
尤其是沈陌提到的‘以心禦劍’。張太玄聽後,眼中閃過一絲興奮的光芒。他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對武學有了相當深刻的理解,但此刻聽到沈陌的見解,不禁感到眼前一亮。他直了直身子,迫不及待地問道:“那你具體是如何理解‘以心禦劍’的呢?”
沈陌微微一笑,繼續說道:“我認為,‘以心禦劍’不僅僅是指用意誌控製劍術,更是指通過內心的平靜和專注,達到人劍合一的境界。隻有當內心毫無雜念,才能真正發揮出《太極劍》的最大威力。”
張太玄聽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意識到,沈陌對武學的理解遠超常人,甚至有些地方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兩人開始忘我的討論起來,從武當派的傳統劍法到其他門派的絕技,再到如何在實戰中靈活運用各種技巧,話題不斷深入,彼此之間互相啟發。
在交談過程中,張太玄的神態逐漸變得癡迷。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武學的熱愛和追求,仿佛置身於一個全新的世界,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每當沈陌提出一個新的觀點,他都會忍不住點頭稱讚,並迅速補充自己的看法。
聊著聊著,沈陌與張太玄索性席地而坐,此時,周圍靜謐得隻有偶爾傳來的鳥鳴聲。兩人沉浸在對武學的討論中,彼此間的眼神交流充滿了尊重與敬佩。
......
“掌門前輩,”沈陌沉穩地說,“我認為,武學不僅僅是技藝的磨練,更是心靈的修煉。正如您所言,《太極劍》追求的是內外兼修,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
張太玄微微點頭,目光閃爍著興奮:“你這話說得不錯。但要做到真正的內外兼修,並非易事。許多人窮盡一生也未能窺其門徑。”
......
沈陌道:“晚輩以為,武當派武學更在於對天地的理解。隻有理解得越透徹才越能真正發揮出武當武學的最大威力。”
張太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原本以為自己已經對武當派的武學有了相當深刻的理解,但此刻聽到沈陌的見解,不禁感到眼前一亮。“說得好!”他直了直身子,迫不及待地問道,“那你具體是如何理解‘天地’的呢?”
沈陌微微一笑,拱手道:“晚輩淺見,天地之道在於陰陽相濟、剛柔並濟。《太極劍》中的"雲手劍"看似輕柔如雲,實則暗含山嶽之穩;而"分宗劍"發力時如雷霆萬鈞,卻又需保持流水般的連貫。正如初代掌門所言‘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