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三足鼎立新紀元
字數:8081 加入書籤
波斯人信奉的神明終究是沒有保佑他們,漢人的征西軍團,漢征西將軍,魏國公曹操帶著三十五萬大軍再臨漢州中部,開始了新一輪的攻伐。
昭武二十二年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邊緣,底格裏斯河上遊,的“鐵砧穀”。
曹操親率漢軍主力,與薩珊皇帝沙普爾一世親率的十五萬大軍在此決戰。
薩珊軍陣如山嶽般推進,三萬五千名具裝騎兵排成數個巨大的楔形陣,人馬皆披掛閃爍著寒光的厚重鱗甲或板甲,隻露出冰冷的眼睛。
沉重的馬蹄踐踏大地,發出悶雷般的轟鳴,揚起的塵土遮蔽了半邊天空。
長矛如林,在陽光下反射著死亡的光澤。其後是龐大的步兵方陣和數量眾多的輕騎兵。
沙普爾皇帝的金色獅子旗在陣中飄揚,他誌在必得,要用這鋼鐵洪流碾碎漢軍的防線,將漢帝國的野心徹底扼殺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門戶。
漢軍陣線則是巋然不動,隻有強弩手陣列中弓弦上緊的“咯吱”聲和蒸汽戰車鍋爐低沉的嘶鳴預示著風暴的來臨。
當薩珊鐵騎的先鋒進入約三百步約450米)距離時,漢軍陣中令旗揮動。
“破甲弩——放!” 震天的號令響起。
嗡——!
數千架改良的千鈞床弩同時怒吼,特製的破甲錐頭箭矢撕裂空氣,帶著刺耳的尖嘯,如同黑色的死亡之雨,狠狠砸向衝鋒的薩珊鐵牆。
箭矢撞擊在厚重的板甲上,爆發出密集如炒豆般的“鐺鐺”巨響,火星四濺。
大部分箭矢被彈開,但仍有相當一部分精準地鑽入了戰馬脖頸、騎士腋下、腿彎等相對薄弱的關節連接處。
慘烈的嘶鳴瞬間響起,被射穿關節的戰馬轟然倒地,將背上的騎士狠狠甩出,又被後方刹不住的同袍踐踏。
一些騎士的關節被洞穿,發出淒厲的嚎叫。原本嚴整的楔形陣前端,頓時出現了一片混亂的凹陷。衝鋒的勢頭為之一滯!
但這僅僅是開始,薩珊騎兵訓練有素,後續梯隊迅速調整,試圖繞過前方的混亂,繼續衝擊。
就在此時,漢軍陣線兩翼,那五十個冒著白煙的鋼鐵怪物——璿璣破陣鉤鐮戰車,發出了震天的咆哮!
“目標!左翼第二楔形陣前鋒!發射架仰角三刻!預備——放!” 車長聲嘶力竭。
嗤——轟隆!
強力卷簧或配重杠杆釋放的巨響如同霹靂。
五十道猙獰的飛鉤,拖著粗如兒臂的精鋼鎖鏈,如同地獄伸出的魔爪,帶著撕裂空氣的恐怖尖嘯,劃出致命的弧線,狠狠地砸向薩珊鐵騎最密集、衝鋒勢頭最猛的幾個區域。
噗嗤!哢嚓!哐當!
飛鉤精準地砸入目標,有的深深嵌入戰馬披甲相對薄弱的胸腹連接處,有的則如毒蛇般纏繞住馬腿,鋒利的倒刺瞬間穿透皮肉,嵌入腿骨。
更有甚者,直接鉤中了騎士肩甲與胸甲的縫隙,自緊鎖止機關瞬間生效,死死咬住了這些騎兵。
“命中,動力全開!絞盤——收!” 蒸汽機操作手猛地拉下離合杆!
嗚——!!!!
五十台小型蒸汽機發出震耳欲聾的、如同洪荒巨獸般的怒吼,動力輸出軸瘋狂旋轉,巨大的雙聯絞盤在齒輪組的帶動下,以雷霆萬鈞之勢開始回收鎖鏈。
繃——!!!
五十條精鋼鎖鏈瞬間從鬆弛狀態被拉得筆直,發出令人頭皮發麻、牙酸骨裂般的金屬錚鳴。
下一秒,戰場上出現了讓所有薩珊人魂飛魄散的一幕,被飛鉤命中的戰馬和騎士,如同被無形的巨神之手猛然拽住,衝鋒的勢頭戛然而止!
戰馬慘烈地嘶鳴著,被巨大的力量拖得人立而起,然後轟然側翻。沉重的鎧甲撞擊地麵,發出沉悶的巨響,被鉤住馬腿的戰馬直接被拖倒在地,四蹄亂蹬卻無法掙脫,被巨大的力量拖拽著在塵土中翻滾。
被鉤中關節的騎士,則像破布娃娃一樣被從馬背上硬生生扯飛,重重摔落,然後被鎖鏈拖行。
更可怕的是,飛鉤鎖鏈往往能同時纏住兩到三名騎士或戰馬,將它們如同糖葫蘆般串在一起拖倒、翻滾、碰撞,精鋼鎖鏈在巨大的拉力下繃緊、摩擦,發出刺耳的尖嘯和火花。
“天譴!這是漢人的天譴武器!” 薩珊士兵驚恐地尖叫。
被鉤鐮戰車攻擊的區域,瞬間變成了人間地獄。
人仰馬翻,鐵甲扭曲,戰馬悲鳴,騎士哀嚎。
被拖倒的重騎成了後方衝鋒同伴無法逾越的巨大障礙,引發了連鎖的撞擊、踩踏和混亂。
原本堅不可摧的鋼鐵洪流,在鉤鐮戰車恐怖的機械偉力麵前,如同被投入絞肉機般支離破碎,衝鋒的陣型被硬生生撕裂出巨大的缺口和混亂地帶。
“神機營雷火隊,目標——混亂區域!放!”
曹操冷靜的命令通過旗語迅速下達。
呼——轟!轟!轟!
特製的投石機和強弩將點燃引信的“震天雷”拋射而出,精準地落入被鉤鐮攪得人仰馬翻的薩珊鐵騎群中。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此起彼伏,衝擊波裹挾著碎石、鐵砂橫掃四方,濃煙火光衝天而起。
被鉤鎖困住、行動受限的重騎兵成了絕佳的靶子,在爆炸中血肉橫飛,鐵甲扭曲變形。
薩珊引以為傲的鐵騎,在“破甲弩”、“鉤鐮戰車”、“震天雷”的三重打擊下,損失慘重,士氣瀕臨崩潰。
沙普爾皇帝目睹此景,目眥欲裂。
他萬萬沒想到漢軍竟有如此克製鐵騎的恐怖武器,眼看精心打造的鋼鐵洪流即將被徹底瓦解,他眼中閃過一絲瘋狂與決絕。
就在他準備投入最後的預備隊,甚至親自衝鋒以挽回頹勢時——
嗚——!
一陣低沉、雄渾、迥異於漢軍和薩珊軍號的號角聲,從戰場西側的山丘後響起!聲音蒼涼而充滿力量,仿佛來自遙遠的地中海。
緊接著,一麵巨大的、繡著金色雄鷹的猩紅旗幟在山丘頂端猛然豎起,隨後,無數麵同樣的鷹旗如同紅色的潮水般湧現。
是羅馬軍團,數量龐大的羅馬軍團!
他們並非整齊的方陣推進,而是以一種極其迅猛、富有彈性的三線陣快速從側翼包抄而來。
前排的青年兵手持大盾和致命的重標槍,步伐矯健,其後是經驗更豐富的中年兵,同樣裝備精良,最後是作為核心支柱的老兵,手持長矛,沉穩如山,兩翼是如旋風般席卷的羅馬輔助騎兵和弓箭手。
率領這支軍團的,是羅馬帝國敘利亞行省總督,經驗豐富的名將埃米利烏斯·保盧斯。
羅馬人並非真心援助薩珊,他們同樣警惕著東方這個突然崛起、勢不可擋的龐大帝國。
他們打著“維護秩序”、“遏製野蠻漢人入侵”的旗號,實則是要阻止漢帝國的兵鋒染指地中海世界,並伺機攫取利益。
保盧斯敏銳地抓住了薩珊主力被漢軍新式武器重創、陣腳大亂的絕佳時機。
“為了羅馬!為了凱撒!” 保盧斯長劍前指。
如雨的羅馬重標槍首先覆蓋了漢軍側翼負責掩護鉤鐮戰車的強弩手和輕步兵陣地,這種標槍擁有軟鐵槍頸,命中目標尤其是盾牌)後會彎曲,無法拔出,極大地破壞防禦。
緊接著,羅馬步兵以嚴密的龜甲陣頂著漢軍的箭雨,快速逼近。
羅馬人的戰術目標極其明確,一則是切斷鉤鐮戰車與主陣的聯係,輔助騎兵和輕步兵瘋狂衝擊漢軍側翼,試圖分割包圍那些正在回收鎖鏈或準備再次發射的鉤鐮戰車。
二是攻擊戰車操作手,羅馬重步兵的短劍和投槍在近身格鬥中極具威力,他們頂著蒸汽戰車零星的弓箭和短矛反擊,悍不畏死地撲向車體,試圖殺死或驅散那些暴露在外的操作手。
一名羅馬百夫長甚至攀上一輛戰車,用短劍狠狠刺入了蒸汽機操作手的胸膛。
三則是打擊漢軍指揮中樞,也就是曹操的中軍所在, 一支精銳的羅馬禁衛軍在騎兵掩護下,如同尖刀般直插漢軍中軍大旗所在的位置。
羅馬軍團的突然介入,如同在沸騰的油鍋裏潑入一盆冰水,戰場形勢瞬間逆轉。
漢軍側翼壓力陡增,鉤鐮戰車的威力在於中遠距離的突襲和強大的機械力,一旦被近身,尤其是被訓練有素、擅長近戰的羅馬步兵纏住,其笨重的車體和脆弱的操作手就成了巨大的弱點。
數輛戰車被羅馬步兵用浸油的破布和火把點燃了木質部件,濃煙滾滾。
操作手傷亡慘重,回收鎖鏈的進程被打斷,甚至有戰車被羅馬人用巨斧砍斷了關鍵的傳動齒輪,徹底癱瘓。
薩珊皇帝沙普爾一世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他雖驚愕於羅馬人的出現,但立刻意識到這是翻盤的希望。
他壓下對羅馬人的警惕,嘶聲怒吼:“真神佑我薩珊!勇士們!漢狗已亂!隨朕——殺!”
殘餘的薩珊鐵騎、步兵和輕騎兵,如同打了雞血般,配合著羅馬人的攻勢,向混亂的漢軍發起了凶猛的反撲。
一時間,漢軍陷入了極其不利的兩線作戰境地。東麵是波斯人瘋狂的、不計代價的反擊,西麵是羅馬軍團訓練有素、如同鋼鐵刺蝟般的凶猛進攻,鉤鐮戰車的威力被嚴重削弱,陣線多處告急。
曹操屹立於中軍高台之上,目光如電掃過整個混亂的戰場。
最初的震驚過後是絕對的冷靜,他迅速判斷形勢。
鉤鐮戰車奇襲效果已達到,重創薩珊鐵騎,但已暴露且被羅馬人針對性打擊,不宜再強行使用。
而且羅馬軍團訓練有素,陣型嚴密,其重步兵方陣在開闊地極其堅韌,正麵強攻代價巨大。
薩珊軍雖在反撲,但其核心鐵騎已遭重創,士氣更多依賴於羅馬援軍帶來的希望。
想了想之後,曹操開口道,“傳令!鉤鐮車組放棄回收,點燃預設火藥,毀車,操作手撤回本陣!”
“左右翼騎兵放棄側擊薩珊,全力阻擊大秦步兵,以騎射襲擾,遲滯其推進,不得讓其衝擊中軍!”
“中軍重步兵變‘方圓’陣,長矛拒馬,強弩居中,固守待援。”
“後軍預備隊、‘陷陣營’、‘虎豹騎’,隨子龍與奉先的將旗而動——目標,薩珊皇帝金獅旗,斬首突擊!”
命令如飛般傳達下去,漢軍展現了其作為當世最強軍隊的紀律性與韌性。
陷入混亂的側翼在付出慘重代價後,開始有序收縮,鉤鐮戰車在操作手撤離後,內部預設的小型火藥包被點燃,伴隨著幾聲沉悶的爆炸和衝天的火光,關鍵部件被徹底破壞。
中軍迅速變陣,重步兵豎起如林的長矛,架起巨大的盾牆,強弩手在縫隙中持續射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難以啃動的刺蝟陣,頑強地頂住了薩珊步兵和部分羅馬前鋒的衝擊。
兩翼騎兵則如同兩股旋風,以嫻熟的騎射戰術不斷襲擾羅馬軍團的兩翼和後方,迫使保盧斯不得不分兵應對,減緩了其向中軍核心的推進速度。
最致命的一擊來自張飛率領的預備隊,以高順“陷陣營”重步兵為先鋒,曹洪、曹純“虎豹騎”精銳騎兵為鋒矢,如同一柄燒紅的尖刀。
在張飛咆哮著開路下,悍然撕開了薩珊反撲部隊的陣線,在一旁等候的趙雲和呂布,帶領著輕騎兵瞬間開始突襲,目標直指沙普爾一世的金色獅子旗。
趙雲與呂布兩人所向披靡,燕雲鐵騎與飛軍的騎兵勢不可擋,沙普爾身邊的親衛浴血奮戰,死傷慘重,帥旗搖搖欲墜。
保盧斯見狀,眉頭緊鎖。他沒想到漢軍在如此劣勢下還能組織起如此淩厲的反擊,更沒想到漢軍統帥如此果決,直取對方核心。
如果沙普爾被殺或被俘,薩珊軍必然崩潰,羅馬將獨自麵對漢軍的全部怒火。這不符合羅馬的利益。
“第三、第四大隊轉向,支援薩珊皇帝!攔住那支黑甲騎兵!”
保盧斯當機立斷,命令兩個精銳的成年兵大隊脫離對漢軍主陣的攻擊,斜插向漢人突擊部隊的側翼。
夕陽如血,將整個“鐵砧穀”染成一片赤紅。戰場上,三股巨大的力量在激烈地碰撞、絞殺。
漢軍主陣如同黑色的礁石,在薩珊與羅馬的浪潮衝擊下巍然不動,箭矢如雨,長矛如林。
張飛等將率領的黑色突擊洪流,與沙普爾的金色親衛以及增援而來的羅馬紅色方陣,在戰場中央展開了慘烈無比的混戰,刀光劍影,血肉橫飛。
兩翼的漢軍騎兵與羅馬輔助騎兵、輕步兵仍在激烈纏鬥。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硝煙味、金屬燒灼味和戰馬的汗腥味。
蒸汽戰車的殘骸在燃燒,薩珊重騎的鐵甲屍體堆積如山,羅馬士兵的猩紅披風與漢軍的黑色戰甲混雜在一起,構成一幅殘酷而壯烈的史詩畫卷。
戰鬥陷入了慘烈的僵持,漢軍未能一舉擊潰薩珊,反而被羅馬人牽製。
薩珊鐵騎元氣大傷,依靠羅馬支援勉強支撐,羅馬人達到了初步遏製漢軍、削弱薩珊的目的,但自身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且未能擊垮漢軍主力。
當最後一縷殘陽沉入地平線,三方都默契地吹響了收兵的號角。
士兵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在如林的矛尖和警惕的目光下,緩緩脫離接觸。戰場上留下了無數屍體、破碎的兵器和燃燒的殘骸。
曹操站在高台上,望著西方羅馬軍團營地點燃的、如同星河般的篝火,再望向南方薩珊大營的燈火,最後回望己方浴血奮戰後依舊堅韌的黑色壁壘。
“薩珊未平,大秦已至。”
他低聲自語,聲音在夜風中飄散,“這大九州的棋局,越來越有意思了。”
這場鐵砧穀之戰,以漢軍新式武器的震撼首秀和羅馬軍團的意外介入而載入史冊。
它標誌著漢帝國西征的兵鋒,終於與西方古典世界的另一極——羅馬帝國發生了直接而激烈的碰撞。
東西方兩大超級強權的全麵對抗,在這片古老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拉開了血腥而輝煌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