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局:文明火種的共振
字數:1531 加入書籤
作者:向陽舒展)
林教授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將我拽向那團正在擴張的藍色裂縫。他的手掌滾燙,仿佛握著一團燃燒的火焰:“你在考古專業時研究過良渚文明的玉琮,還記得那些刻在琮體上的神人獸麵紋嗎?那不是簡單的圖騰,而是遠古人類與高維存在溝通的‘頻率轉換器’!”
我猛然想起,在749局檔案室的某份絕密文件中,曾記載著1987年陝西岐山出土的西周青銅鼎,內壁刻有與良渚玉琮相似的幾何紋路。當時以為是文化傳承的巧合,此刻卻突然意識到,這些跨越千年的符號,或許是一代代人留下的“應急密碼”。
陳上校帶領士兵組成人牆,用特殊聲波武器暫時壓製住觸須的攻勢。我和林教授則在滿地狼藉中尋找可能的文明載體。倉庫角落,一台鏽跡斑斑的老式放映機引起了我的注意——機身外殼上,赫然鑄著三星堆青銅神樹上的太陽鳥紋。
“快!播放它!”林教授將一卷膠片塞進機器。隨著齒輪轉動,斑駁的畫麵投射在牆麵:1949年開國大典的影像中,人群歡呼的聲浪裏,竟混著某種高頻震顫。我突然明白,為何749局的組建時間與新中國成立同步——原來從國家誕生之初,就已經在為這場維度危機做準備。
當畫麵切換到敦煌莫高窟的飛天壁畫時,裂縫中的觸須突然劇烈收縮。林教授激動地指著壁畫:“看這些飄帶的弧度!它們模擬的是弦理論中十一維空間的折疊軌跡!”我們迅速將敦煌壁畫的數字化模型導入基地的量子計算機,隨著數據的輸入,牆麵的楔形文字開始發光,與壁畫的幾何線條產生共鳴。
此刻,裂縫中傳來類似編鍾的嗡鳴,觸須表麵的星芒逐漸黯淡。但好景不長,隨著能量波動的加劇,量子計算機突然黑屏,所有電子設備再次失靈。千鈞一發之際,我想起檔案室那本被焚毀的殘卷裏,還記載著一種“口傳密碼”——那是流傳在湘西苗族的古老歌謠,據說能“讓石頭開口,讓星辰歸位”。
我深吸一口氣,用記憶中殘存的音調哼唱起來。起初聲音顫抖,但隨著旋律流淌,倉庫裏的金屬扭曲物開始震動,與歌聲形成共振。裂縫中的觸須像是被無形的手牽引,緩緩縮回高維空間。當最後一個音符消散,牆麵的網格紋路逐漸褪去,銀灰色黏液也化作青煙飄散。
林教授癱坐在地,摘下眼鏡擦拭著眼角:“我們成功了。這些跨越時空的文明印記,本質上是人類集體意識的共振頻率。每當維度裂縫出現,這些‘文明火種’就會自動激活。”陳上校撿起地上的膠片,發現片尾竟出現了新的畫麵——一個陌生的星係中,無數光點閃爍,其中一些光點的排列方式,與地球上的文明遺跡如出一轍。
這場危機暫時平息,但749局的調查遠未結束。林教授透露,在南極冰層深處,還封存著更古老的“文明共鳴器”。而我,再次被卷入這場跨越維度的探索——因為我們終於明白,人類文明的存在,或許從一開始,就是高維宇宙中一場精心設計的“防火牆計劃”。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更強大的維度震蕩來襲,我們能否再次點燃文明的火種?那些深埋在曆史塵埃中的未解之謎,又將指引我們走向何方?
喜歡749局:神秘檔案請大家收藏:()749局:神秘檔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