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局 :籌備之路
字數:2878 加入書籤
作者:向陽舒展)
1968 年初春,北京西郊那座掛著 “507 信箱” 鏽跡斑斑的鐵門後,一場靜悄悄的變革正在醞釀。距離 1949 年因神秘信號而成立,507 所已走過近二十年歲月,如今為順應新的科研使命,它正迎來關鍵轉型。乾老 —— 乾嶨昇站在雜草叢生的廠區中央,腳下是廢棄的軍工零件,頭頂盤旋著幾隻烏鴉。這位項目核心主導者攥著那份寫滿紅批的籌備方案,眼神如鷹隼般銳利,“要在三個月內,把這裏變成全國最神秘的科研基地。” 他的聲音低沉卻充滿不容置疑的魄力,仿佛已預見這片荒蕪之地即將誕生的奇跡。
籌備團隊麵臨的第一個難題是人才短缺。林昭遠望著堆滿生物電檢測儀的倉庫,這位從航天醫學領域轉戰而來的研究員,此刻眉頭緊鎖。盡管 507 所此前在航天醫學積累了一定設備與技術,但麵對特異功能研究,依然麵臨巨大挑戰。“這些設備能監測宇航員心跳,可怎麽測‘耳朵識字’?” 他的話語中滿是困惑與擔憂。更棘手的是專業壁壘 —— 特異功能研究涉及物理學、心理學、刑偵學等多個領域,即便 507 所已有基礎,當時國內能跨界的科研人員仍寥寥無幾。
為了招攬人才,籌備組兵分三路。副所長老張帶著絕密介紹信,奔赴中科院物理所。在堆滿量子力學書籍的辦公室裏,他找到了周啟銘。這位研究高能物理的博士,鏡片後的眼神透著對未知的渴望。“您研究微觀粒子,而人體潛能或許是另一個微觀宇宙。” 老張的勸說讓周啟銘眼前一亮,他意識到這或許是突破傳統科研邊界的絕佳機會,毅然加入團隊。周啟銘的到來,為團隊注入了高能物理領域的前沿思維。
另一邊,刑偵專家陳默在公安部的檔案室裏翻找資料。他身形消瘦,眼神卻如鷹般銳利,擅長破解魔術騙局的李硯秋進入了他的視線。“那些假‘異能者’的把戲,和犯罪分子的手法沒什麽不同。” 陳默的話讓李硯秋深以為然,憑借著對細節的敏銳洞察,她決定投身這場特殊的 “打假” 科研工作。李硯秋的加入,將為甄別真假異能提供專業支持。
最艱難的是招募 “玄學顧問”,工作人員輾轉找到隱居在終南山的道士玄真子。當軍用吉普載著滿車古籍來到道觀前時,玄真子撫著長須,眼中閃過一絲詫異。他的道袍隨風飄動,周身仿佛縈繞著神秘氣息。最終,被眾人的誠意與科研熱忱打動,玄真子決定下山,為研究帶來獨特的神秘視角。玄真子豐富的玄學知識,或許能為研究打開新的思路。
實驗室改造是場硬仗。技術人員發現,原本的軍工廠房電磁幹擾嚴重,會影響腦電圖儀的精準度。林昭遠立刻組織團隊,憑借 507 所與航天部多年的合作關係,連夜調撥鉛板,將整個地下室包裹成 “法拉第籠”;為了隔絕外界聲波,牆壁夾層塞滿從棉紡廠運來的隔音棉。當第一批特殊檢測儀器運抵時,新的問題出現了 —— 沒有適配的電源。當時國內電力供應緊張,而意念移物實驗所需的超穩電源,市麵上根本買不到。工程師們在周啟銘的帶領下,拆解舊雷達,拚湊出臨時供電係統,每一個零件的組裝都凝聚著眾人的智慧與汗水。
特殊檢測儀器的籌備更是費盡周折。為了驗證 “透視能力”,團隊嚐試改造工業 x 光機,但輻射劑量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林昭遠帶領團隊日夜攻關,借鑒航天服的防護技術,設計出帶有鉛製防護層的檢測艙。而記錄 “心靈感應” 實驗數據的設備,更是前所未有的創新。周啟銘將軍用竊聽器改裝成腦電波接收器,又從天文觀測站借來高靈敏度的電磁探測儀,這些奇思妙想的組合,展現著科研團隊的創新精神。
籌備過程中,質疑聲從未間斷。隔壁廠區的工人偷偷議論:“聽說他們在研究‘穿牆術’,這不是封建迷信嗎?” 就連籌備組內部也有分歧。心理學專家老吳堅持用雙盲實驗驗證異能,而周啟銘認為應該先建立理論模型。爭論在會議室裏激烈展開,直到乾嶨昇重重敲著桌子:“不管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我們既要嚴謹的實驗,也要大膽的假設!” 他的話如定海神針,讓眾人重歸團結。
隨著籌備工作推進,一個個難題被攻克。1968 年 5 月,507 所迎來首次內部測試。玄真子身著道袍,站在實驗室中央,展示他的 “觀氣術”—— 通過觀察人體周圍的光暈判斷健康狀況。實驗室裏,周啟銘調試著新改裝的光譜分析儀,林昭遠緊盯著生物電監測儀,陳默和李硯秋則藏在暗處,準備隨時戳穿可能的騙局。當玄真子準確說出檢測者三天前曾扭傷腳踝時,儀器屏幕上突然出現異常的電磁波動,所有人屏住了呼吸,這一刻,仿佛預示著新的科學大門正在緩緩開啟。
籌備後期,團隊還建立了嚴格的保密製度。所有工作人員簽署 “終身保密協議”,廠區實行軍事化管理,連食堂大廚都經過層層政審。乾嶨昇親自設計了一套密碼係統,將 “耳朵識字” 稱為 “聲波文字解析實驗”,“意念移物” 則是 “非接觸力場作用研究”,每一個稱謂的背後,都是對科研嚴謹性與保密性的極致追求。
1968 年 7 月,當最後一塊防輻射玻璃安裝完畢,507 所的籌備工作終於完成。站在煥然一新的實驗室裏,乾嶨昇撫摸著那台還帶著機油味的腦電圖儀,轉頭對身邊的林昭遠說:“這是一條沒人走過的路,我們隻能摸著石頭過河。但隻要方向對了,就不怕路遠。” 窗外,夕陽的餘暉灑在 “507 信箱” 的門牌上,為這個即將開啟中國人體特異功能研究新篇章的神秘機構,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芒。而乾嶨昇、林昭遠、周啟銘、陳默、李硯秋、玄真子等人,也將攜手踏上這段充滿未知與挑戰的科研征程,續寫 507 所自成立以來,不斷探索未知的傳奇。
喜歡749局:神秘檔案請大家收藏:()749局:神秘檔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