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局 :過目不忘的少女

字數:2580   加入書籤

A+A-


    作者:向陽舒展)
    1975 年盛夏,蟬鳴如沸,749 局基地的空調係統發出吃力的嗡鳴,卻壓不住會議室裏此起彼伏的討論聲。乾嶨昇將一份標著 “絕密” 的卷宗重重拍在桌上,照片上,紮著麻花辮的少女眼神清澈,嘴角帶著若有若無的笑意,與文件中令人震驚的描述形成鮮明對比 ——17 歲的林夏,自稱能記住從出生到當下每一天發生的每一件事。
    “省檔案館的同誌發來消息,” 林昭遠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透著興奮,“這姑娘上個月去查閱資料,竟指出 1962 年某份文件的裝訂順序有誤,誤差精確到具體頁碼。” 陳默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筆記本邊緣,作為刑偵專家,他見過太多驚人的記憶力案例,但 “過目不忘” 這種隻存在於傳說中的能力,還是讓他瞳孔微縮。
    三天後,林夏在兩名特工的護送下走進 749 局。她穿著樸素的藍布襯衫,手腕上戴著褪色的紅繩,麵對實驗室裏閃爍的精密儀器,沒有絲毫怯意。李硯秋負責第一輪基礎測試,她翻開厚厚的題庫:“1973 年 8 月 15 日,下午 3 點 17 分,你在哪裏?在做什麽?”
    林夏垂眸思索片刻,睫毛在眼下投出細密的陰影:“那天是我初中畢業考試,數學試卷第 12 題印錯了一個符號。監考老師發現後,臨時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修正版,當時陽光從東邊窗戶斜射進來,正好照在‘x’軸的位置。” 李硯秋立刻調取當年的考試記錄,泛黃的試卷複印件上,那個被粉筆覆蓋的印刷錯誤赫然在目。
    周啟銘的眼睛亮了起來,他推著新改造的腦磁圖儀湊上前:“試試這個。” 當電極片貼在林夏頭皮上的瞬間,監測屏幕上的波形突然劇烈震蕩,就像平靜的湖麵被投入巨石。“γ 波活躍度是常人的 5 倍!” 他壓低聲音驚呼,“這意味著她的大腦在進行高強度的信息處理。”
    真正的挑戰在第二天。玄真子帶來一卷古籍殘頁,泛黃的宣紙上,蝌蚪般的西夏文早已失傳千年。“解讀這些文字。” 老道士撫著長須,桃木劍上的銅鈴無風自動。林夏將紙張貼近鼻尖,輕輕吸氣,仿佛在嗅聞文字的氣息。“這是... 一份古代藥方,說用朱砂三錢、夜明砂二兩,配以朔月時分的露水...” 她的聲音不疾不徐,卻讓在場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為了驗證其記憶的真實性,陳默設計了一場 “時光回溯” 實驗。他帶著團隊遠赴林夏的故鄉,在她兒時居住的小院裏,隨機指定一塊青石板。“1965 年,你 4 歲,在這裏發生過什麽?” 林夏蹲下身,指尖劃過石板上的裂痕:“那年暴雨,石板下衝出一枚銅錢,正麵刻著‘光緒元寶’,背麵有朵殘缺的雲紋。” 當挖掘隊真的在石板下找到那枚銅錢時,連見慣了奇事的陳默,後背都滲出了冷汗。
    蘇晴負責對林夏進行腦部掃描,ct 影像顯示,她的海馬體異常肥大,神經元突觸如同茂密的叢林。“這就像一個無限擴容的硬盤,” 蘇晴指著屏幕,聲音微微發抖,“但根據現有理論,人類記憶會隨著時間產生偏差,可她...” 她的話被突然響起的警報聲打斷 —— 林夏正在接受的記憶幹擾測試中,即便身處充滿白噪音的電磁屏蔽艙,她依然能準確複述出測試人員隨機寫下的 200 位數字。
    隨著研究深入,更多不可思議的現象浮出水麵。林夏能精確描述出生時產房裏的溫度、護士的腳步聲;能背出三歲那年街頭偶遇的陌生人隨口說出的詩句;甚至能根據風向和雲層,推算出某個具體日期的天氣。但當研究人員試圖探尋這種能力的來源時,她隻是搖頭:“我記事起就如此,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會自動刻在腦子裏。”
    玄真子在觀星台推演多日後,捧著《道藏》找到乾嶨昇:“《雲笈七簽》有言,‘靈台清明者,可納天地萬象’。這女娃的魂魄似有特殊之處,靈台未被塵世濁氣浸染。” 他的話引發了激烈爭論,周啟銘拍著量子計算模型反駁:“這明明是某種未知的神經編碼機製,說不定和量子糾纏有關!” 而陳默則始終保持警惕,反複核查林夏接觸過的每一個人,生怕遺漏人為操控的線索。
    三個月的密集研究後,749 局的報告扉頁上,乾嶨昇寫下批注:“林夏案例打破現有記憶理論框架,其大腦生理結構與記憶表現存在強關聯,但存儲機製、信息調取方式仍屬未解之謎。建議啟動‘記憶宮殿’專項研究,同時監測其身體狀況及能力波動。”
    深夜,林夏獨自站在實驗室的落地窗前,望著遠處山巒輪廓。李硯秋悄悄走近,發現少女的眼角掛著淚珠。“每天都像在過無數輩子,” 林夏低聲說,“記住的越多,越覺得孤獨。” 這句話讓李硯秋心頭一顫,她突然意識到,在探索超自然能力的奇跡背後,那些擁有特殊天賦的個體,或許正承受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精神重壓。而 749 局的使命,不僅是解開科學謎題,更要守護這些在未知邊緣徘徊的靈魂。
    喜歡749局:神秘檔案請大家收藏:()749局:神秘檔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