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戰略會議:多元宇宙時代的生存之路
字數:3424 加入書籤
在林夜回歸一周後,基地核心團隊在夏星辰的研究室召開了一次戰略會議。與會者包括林夜、蘇雨晴、林沐以及幾位守望者協會的核心成員和基地的主要負責人。房間裏全息投影顯示著主世界和灰燼世界的地圖,以及各種數據圖表。
“各位,林夜的這次探索成果非凡。”夏星辰首先開口,她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他不僅證明了跨世界旅行的可行性,更帶回了對我們至關重要的資源和信息。聚能晶石的發現,為我們解決能源和輻射問題提供了新的方向;灰燼世界的生存經驗,也為我們在極端環境下生存提供了寶貴的借鑒。”
她轉向林夜:“林夜,請你再詳細介紹一下你對灰燼世界的判斷,以及你感知到的那個‘門’的穩定性。”
林夜點頭,再次簡述了灰燼世界的環境、社會結構以及趙雪營地的情況。關於那個“門”,他說:“在我離開時,它依然穩定存在,但其形成原因和是否會永久穩定,我們都無法確定。係統顯示它與我的腦波有共鳴,這可能是我能安全通行的原因。其他人是否能通過,或者強行通過的風險有多大,目前是未知的。”
這一點是團隊需要重點討論的。如果隻有林夜能夠進行跨世界探索,那麽未來的戰略將與團隊共同探索完全不同。
“如果隻有林夜能過去,那他就是我們唯一的跨世界橋梁。”林沐說,“他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每次探索都必須慎之又慎。”
“沒錯。”蘇雨晴補充道,“我在研究灰燼世界的生物樣本和藥劑時發現,即使是同一個‘末日’背景,不同世界的生物變異和環境毒素也可能完全不同。林夜的‘異界適應’能力至關重要,但我們必須為他做好最全麵的醫療和物資準備。”
夏星辰敲了敲桌麵:“我們不能將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林夜的單人探索上。我們必須研究‘門’的原理,嚐試製造穩定通道的技術,或者尋找其他能夠進行跨世界旅行的方法。林夜帶回的灰燼世界技術資料和聚能晶石的研究,也許能提供一些靈感。”
一位守望者協會的科學家問道:“如果存在多個世界,那麽這些世界之間是否存在其他連接?除了這個‘門’,還有沒有其他通道?這些世界是隨機分布的,還是遵循某種規律?”
“係統目前隻提示了這一個與我共鳴的‘門’。”林夜說,“但我感知到在主世界,異區的能量場與這個‘門’的能量場有相似之處,它們可能是同一種量子現象的不同表現形式。至於世界之間的分布和規律……係統沒有給出明確的信息。”
他沒有說的是,係統提示過“量子網絡連接多元宇宙”。這個網絡可能就是所有世界連接的底層邏輯。
另一位負責安全的基地負責人提出了擔憂:“既然有通道存在,那是否意味著其他世界的生物、甚至敵對勢力,也可能通過某種方式來到我們的世界?我們必須加強對‘門’附近區域的監控和防禦。”
“這一點林沐已經在做了。”夏星辰說,“我們會在舊工業區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前哨站,嚴密監控那個‘門’,並對周圍區域進行常態化巡邏。同時,我們也要研究是否能通過技術手段控製或關閉通道。”
會議進入了對未來戰略的討論階段。擺在他們麵前的有幾條路:
鞏固基地,消化成果: 優先研究灰燼世界帶回的資源和技術,提升主世界的生存能力和科技水平。
單人探索: 主要依靠林夜的特殊能力,由他前往其他世界進行探索,獲取關鍵信息和資源。
團隊探索: 嚐試組建一支具備跨世界能力的小隊,與林夜一同前往探索。
研究通道: 將資源投入到研究跨世界通道的原理和製造穩定通道的技術上。
多元宇宙外交應對: 考慮如何與其他世界的幸存者或勢力打交道,是合作還是對抗。
“我認為應該多管齊下,但有側重。”林沐首先發言,“主世界依然是我們的根基,基地必須安全。所以鞏固基地是基礎。林夜的單人探索風險雖然高,但效率最高,應該作為主要探索模式。團隊探索可以慢慢嚐試,前提是我們能找到更安全、更穩定的通道,並且團隊成員具備足夠的防護能力。研究通道是長遠目標,必須投入,但短期內可能不會有結果。”
蘇雨晴則從醫療和適應性角度考慮:“無論哪種探索模式,對探索者的身體和精神都是巨大考驗。我們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異界生存保障體係,包括醫療、補給、心理支持等。林夜的‘異界適應’技能很有價值,但我們也要研究如何通過基因優化或藥物來增強其他人的適應性。”
夏星辰總結了大家的意見:“好,基本方向確定。第一,鞏固和發展主世界基地,利用灰燼世界資源提升我們的技術水平和生存能力。第二,以林夜的單人探索為主,尋找新的世界和資源。第三,組建跨學科研究團隊,全力攻關跨世界通道技術和異界適應技術。第四,建立異界探索支援體係,為林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關於多元宇宙外交,”夏星辰看向林夜,“你與灰燼世界的趙雪建立了聯係,這是非常重要的開端。但其他世界的情況未知,可能存在友善的勢力,也可能存在極端敵對甚至非人的存在。我們在接觸任何新世界時,都必須保持最高的警惕。”
林夜點頭表示讚同。他在灰燼世界遇到了趙雪這樣堅韌而務實的領袖,但也從筆記中看到了人心墮落的陰影。更不用說那些尚未探索的、規則完全未知的世界了。
會議結束後,團隊成員們各自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夏星辰和她的科學家們紮進了實驗室,解剖聚能晶石和變異核心的秘密。蘇雨晴則開始著手建立異界生存醫療方案,並研究如何利用灰燼世界的樣本改進主世界的藥物。林沐則帶著守衛隊,開始在舊工業區外圍構建新的防禦工事,嚴密布防。
林夜則利用這段相對平靜的時間,進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他繼續兌換【基因優化】項目,將自己的身體素質推向新的極限。他也在訓練室裏不斷練習新的戰鬥技巧,並將【異界適應】技能樹上的更多基礎技能點亮,為未來的多變環境做好準備。
在訓練和學習的間隙,他有時會來到舊工業區,遠遠地望著那個懸浮的“門”。它靜靜地漂浮在那裏,仿佛一個沉默的守衛,又像是一個誘惑的深淵。他知道,下一次踏入未知,也許比灰燼世界更加危險,但他也別無選擇。這是他的使命,也是人類唯一的希望。
同時,那種微弱的、難以解釋的未知能量簽名,依然時不時地出現在他的感知中。它們就像幽靈一樣,無形無質,卻又真實存在。它們似乎正在慢慢靠近,或者變得更加活躍。這種感覺,讓林夜心中總是蒙著一層陰影。多元宇宙的大門已經打開,但似乎也驚動了某些沉睡中的存在。
喜歡量子編織者:末日重構請大家收藏:()量子編織者:末日重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