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遼國困境
字數:4126 加入書籤
遼國西京大同府,征南行轅帥帳。
蕭阿速高踞主位,花白的須發戟張,布滿皺紋的臉上溝壑更深,鷹隼般的目光掃過帳下諸將。
“各部,報!”蕭阿速的聲音低沉沙啞,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敲打著每個人的神經。
一位奚族首領率先出列,撫胸行禮,麵色凝重:“回大王!各部兵馬正按令向預定防區集結。
然……開春不久,牲口疲弱,戰馬掉膘嚴重,膘力不足三成!
長途奔襲、重甲衝鋒之力,恐……恐難持久。”
他頓了頓,聲音更低,“糧秣輜重轉運亦受風雪泥濘所阻,南院支援的糧隊尚在途中,各堡寨存糧僅夠月餘固守之用。”
渤海詳穩緊接著補充:“末將所部已加固歸化州、弘州等處城防,滾木礌石、火油金汁皆已備齊。
然守城器械,尤其是大型床弩、拋石機所需之石彈、重箭,存量告急!
工匠日夜趕製,仍恐不敷大戰消耗。”
皮室軍詳穩沉聲道:“末將麾下鐵林軍已集結七成,然如奚王所言,戰馬膘情堪憂,重甲披掛後,衝擊力與耐力恐不及秋冬。
輕騎斥候已盡數撒出,然宋境封鎖嚴密,深入不易,真定府方向宋軍主力動向……尚不明朗。”
帳內一片壓抑的沉默。春季作戰,尤其是對依賴騎兵的遼國而言,是天時上的巨大劣勢。馬瘦、糧少、路難行,處處掣肘。
蕭阿速的眉頭擰成了疙瘩,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包鐵的案角,發出沉悶的“篤篤”聲。他猛地抬眼,銳利的目光射向南方,仿佛要穿透帳壁和風雪:“宋人……會不會趁我立足未穩,率先發難?”
這個問題像一塊巨石投入死水,激起漣漪。
眾將麵麵相覷,目光最終都落在了角落的耶律仁先身上。
他雖失勢,但畢竟曾總攬北麵軍機,對宋國了解最深。
耶律仁先感受到目光,深吸一口氣,出列躬身,姿態放得極低:“大王明鑒。依常理推斷,宋國皇帝趙頊,年少氣盛,雖有開戰之心,然其朝廷黨爭激烈,新黨舊黨扯皮不休。
我國國書送達汴梁估計沒幾日,宋廷內部爭論、調兵遣將、籌措糧餉、下達開戰明詔……這一套繁瑣流程走下來,絕非旬日之功。
即便那黃忠嗣在真定府有些動作,料想也應是固守待援,或小股襲擾,斷不敢在朝廷明旨未下、我軍主力猶在之時,發動傾國之戰。
此乃取死之道,趙頊與宋國諸公,當不至如此不智。”
他的分析條理清晰,試圖用“宋廷效率低下”來安撫眾人的焦慮。
蕭阿速緊繃的臉色稍緩,但眼中的憂慮並未完全散去。
他哼了一聲,不再糾纏於宋軍何時進攻這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話鋒陡然一轉,帶著冰冷的怒意刺向耶律仁先:“薑媛!那個禍根!
大同府別苑的漢女!刺殺之事皆因她起,招來潑天大禍!為何不早早處置幹淨?留她至今,徒惹是非!”
帳內溫度仿佛驟降。
所有目光再次聚焦耶律仁先,帶著審視、不滿,甚至幸災樂禍。
耶律仁先額角滲出細汗,心中苦澀萬分。
他再次深深躬身,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和無奈:“大王息怒!此事……此事非是下官有意包庇。
當日事發,下官震怒,確已下令將其鎖拿,欲明正典刑以儆效尤,平息宋怒。”
他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壓低了聲音:“然……此女狡黠異常。臨刑之前,她提出……願以每年百萬貫之巨資,上貢朝廷!
並立下血契文書,由我北院樞密使府作保監督。
下官……下官不敢擅專,將此情急奏陛下。”
耶律仁先停頓了一下,觀察著蕭阿速的反應,見其眼神微動,才繼續道:“陛下……陛下聖心獨斷。
念及……念及國庫近年雖豐,然南麵用兵、宮室營造、賞賜臣下,耗費亦巨。
若有此穩定之百萬貫歲入,於國實有大益。
且薑媛承諾,其產業遍布宋遼夏,可為耳目,其財力亦可暗中資助軍需。
陛下權衡再三,以為……以為其活命之價值,遠大於一具屍首平息宋人一時之怒。
故……特旨赦其死罪,命其戴罪立功,專司籌措錢糧、刺探宋夏情報,其家眷則……則暫留上京為質。”
最後一句,他隱去了薑媛家人已被秘密送走的事實。
“百萬貫……”帳中響起幾聲壓抑的吸氣聲。
即便是這些統兵大將,也知道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麽。
那幾乎是澶淵之盟歲幣的三分之一還多!而且是每年都有!
蕭阿速臉上的怒容僵住了,隨即化為一聲意味不明的冷哼。
他雖剛直,卻也深知國庫的重要。
皇帝為了這筆巨款留下薑媛,雖然憋屈,但站在帝王角度,似乎也……說得通?
他重重一拍案幾:“哼!陛下既有旨意,此事便罷!望那婦人真能吐出百萬貫來,否則……新賬舊賬,遲早清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不再看耶律仁先,顯然接受了這個解釋,或者說,不想再糾纏這個皇帝已經拍板的問題。
他銳利的目光掃過帳內,最終落在了縮在角落、形容枯槁的連城身上,帶著毫不掩飾的審視與懷疑:“連城!你既已歸順我大遼,說說吧。
你帶來的消息,那虎賁軍,當真如你所言,腐朽不堪,空額橫行,不堪一擊?”
連城被點名,渾身一顫,連忙出列,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音嘶啞:“回……回大王!罪將所言,句句屬實!
虎賁軍積弊已深,吃空餉、倒賣軍械、訓練廢弛,十停人馬能戰者不足五停!
軍官貪墨成風,士卒毫無戰心!
罪將……罪將統領多年,深知其底細!
此等兵馬,守城尚可勉力支撐,若野戰對陣大王麾下鐵騎,必是一觸即潰!”
蕭阿速眯起眼睛,手指敲擊著桌麵:“若真如此不堪,那宋國皇帝趙頊,還有那個叫黃忠嗣的小兒,憑什麽敢向我大遼遞戰書?
甚至陳兵邊境,索地要人?他們依仗什麽?就憑你口中那支廢物?”
他的懷疑溢於言表。虎賁軍若真那麽爛,宋國哪來的底氣開戰?
連城額頭冷汗涔涔,伏得更低:“罪將……罪將不敢妄測聖意。
隻是……隻是聽聞,去年黃忠嗣任河北轉運使期間,曾在大名府秘密編練了一支新軍,名為‘振武軍’。”
“振武軍?”蕭阿速眉頭一挑,看向耶律仁先,“仁先,你掌管北麵機要,可知此軍底細?”
喜歡大宋:三元及第請大家收藏:()大宋:三元及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