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全網狂歡,官方盛讚!

字數:3175   加入書籤

A+A-


    新專輯上線後,便如同海嘯般席卷了各大榜單。
    一場真正的風暴,才剛剛開始。
    無數的樂評人、教授、文化學者,對《暗黑三部曲》趨之若鶩,奉為圭臬!
    他們開始對著這張專輯,用他們的專業,去解析去定義!
    第二天中午。
    華藝娛樂的音樂總監辦公室。
    一份剛剛由平台方傳真過來的數據報告,正靜靜地躺在桌上。
    音樂總監死死地盯著報告上的那幾行字,一夜未睡的眼睛裏布滿了血絲。
    “十五首歌,霸榜國內所有榜單……”
    “《以父之名》,攻陷billboard亞洲區榜首……”
    “b站相關視頻,播放量……破億……”
    他每念出一個數據,手就抖一下。
    最後,他靠在椅背上,長長地吐出了一口煙圈,聲音沙啞“……怪物,真是個不講道理的……怪物。”
    他也很慶幸,自己及時讓手底下的藝人更換專輯上線的檔期。
    否則,這不得被虐成渣渣?
    京城。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秦三聞,在將那三首歌循環了一整夜之後,於清晨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表了一篇堪稱“論文級”的樂評。
    秦三聞沒有去談論那些驚人的數據,而是從最專業的角度,解構著這三首如藝術一般的歌曲。
    【《以父之名》的編曲,是一場在巴赫與肖邦的靈柩上,與教父亡魂共舞的、華麗的哥特式歌劇,其融合了古典、流行、歌劇、說唱等多種元素的複雜性,已經超越了流行音樂的範疇。】
    【《夜的第七章》更是一部用音符寫成的、遵循了‘黃金時代三要素’的本格推理小說,讓我感到驚豔的是,蘇然通過音效和旋律的切換,我更願意稱它為‘聲音的戲劇’。】
    最後,在談到《止戰之殤》時,秦三聞更是用上了“神性的悲憫”這樣的字眼,稱其立意之高,已經達到哲學高度。
    在這篇“論文”的結尾,這位從不誇人的老教授,給出了他的結論
    “我們不應該再用‘流行音樂’的框架,去束縛蘇然。他所創作的,是一種‘聲音藝術’。毫不誇張地說,他一個人,將華語流行音樂的藝術上限,拔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緊隨其後的,是【各大媒體】的瘋狂吹噓。
    如果說樂評人的分析還帶著幾分“陽春白雪”,那麽娛樂媒體的標題,則簡單、粗暴、直擊爽點
    【一夜封神!蘇然用三首歌,為沉寂的華語樂壇,指明了‘下一個十年’的方向!】
    【“蘇然現象”深度解讀當流量與才華合二為一,他為何總能成為那個唯一的規則製定者?】
    【怪物!怪物!他不是歌王,他是那個為歌王“加冕”的教皇!】
    而最堅定、也最狂熱的,莫過於蘇然的歌迷們。
    他們沒有像其他飯圈一樣,拿著那些恐怖的數據去四處“炫耀”或“拉踩”。
    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網絡環境保護運動”。
    在任何一個討論這三首歌的評論區裏,都看不到粉絲們的控評和爭吵,隻能看到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刷著同一句話
    【請安靜聆聽,請用心感受。藝術,不需要比較,隻需要欣賞。】
    他們仿佛在用行動證明,配得上“神級”偶像的,是同樣擁有著極高素養的“神級”粉絲。
    在他們心中,蘇然早已從一個值得“崇拜”的偶像,升華成了一個需要他們共同去“守護”的……信仰。
    ……
    就在全網的討論和讚譽,都達到了沸點,幾乎要演變成一場“全民造神”運動的狂歡時……
    那個在文化領域裏,最權威的聲音,終於下場了。
    《神州日報》文化評論版,繼《一程山路》之後,再次為蘇然,發了一篇由主編親自署名的專題社論!
    文章的標題,高屋建瓴,直接拔高了整個事件的格局
    “《從〈一程山路〉的個體關懷,到〈止戰之殤〉的宏大敘事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怎樣的‘文化偶像’?》”
    文章不僅盛讚了“暗黑三部曲”那無與倫比的藝術高度,更是將它與之前的《一程山路》,進行了深度的內在邏輯關聯。
    它指出,蘇然的作品中,始終貫穿著人文主義內核——他既能沉下身,去關照一個平凡個體在人生旅途中的迷茫與和解;又能抬起頭,站在全人類的視角,去反思宏大命運的沉重與悲憫。
    在這篇充滿了讚譽的社論的結尾,主編給出了官方的定調
    “在這個娛樂至死、流量為王的浮躁時代。”
    “我們無比慶幸,還能看到像蘇然這樣,依舊願意沉下心來,用自己的驚世才華,去承載厚重的曆史、去反思深刻的議題、去傳遞和平與大愛的青年創作者。”
    “蘇然,不僅僅是一個被時代選擇的偶像。”
    “他更是這個時代,遞向世界的一張……文化名片。”
    喜歡救命!誤入戀綜,國民天後倒追我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救命!誤入戀綜,國民天後倒追我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