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鬧心的天命汗

字數:4392   加入書籤

A+A-


    “殺死他們!統統殺死他們!”沈陽大殿上,努爾哈赤仿佛一頭受傷的雄獅怒吼咆哮著,將禦案上各地送來的奏折和情報統統掃到地上,下麵的眾貝勒大臣都不吭聲。
    “不識好歹!簡直不識好歹!我要留他們性命,他們反而造反!以為我的刀不利嗎?”努爾哈赤來回踱步。
    努爾哈赤這幾個月一直很心煩,他打下來新的地盤,學著漢人開始統治天下。
    但人多了,事情就多。新的統治地區,新的統治方式,他都很不適應,舉步維艱。
    遼陽之戰,莫名其妙損失四個旗的裝備物資,想要補充回來,談何容易!
    還好黃台吉機智,強行接收了晉商一批物資,否則,大軍就會挨餓。
    這樣,勉勉強強養住了幾萬大軍,可是,武器鎧甲怎麽辦?
    武器鎧甲可不是那麽快能夠配齊的!
    再加上此消彼長,另外四個旗的實力凸顯了出來,有了實力就要要求利益,迫於無奈,努爾哈赤隻得委屈答應他們的無理要求他的汗位都因因受到威脅。
    努爾哈赤找來晉商進行密探,不知道用什麽條件換取四個旗的武器裝備。
    不愧為天命汗,在皇八子黃台吉的幫助下,通過政治手腕,各旗調換平衡了八旗勢力。
    內部爭鬥的危機化解了,但八旗裝備水平下滑很多。
    為了更好統治數以萬計的漢人,努爾哈赤放棄對漢人的屠殺政策,采用懷柔政策,迅速穩定形勢,恢複生產,努力實現自給自足。
    努爾哈赤發布諭令告訴金國統治區的漢人,隻要剃發就可以既往不咎,都是大金國的臣民,都可以安穩種地生活。
    可是有些漢人非常不識好歹,拋家舍業,越過鴨綠江逃亡朝鮮,很多土地已經沒人耕種。
    努爾哈赤立刻向朝鮮發出通牒,警告朝鮮不得接收逃去的漢民,否則,大金國將發大兵問問朝鮮國王是何道理?
    朝鮮君臣非常害怕,他們雖然一直都是明國的屬國,大明朝廷還不懈餘力幫助他們抵抗倭寇的入侵。
    可是,這個屬國的忠誠度並不高,他們蛇鼠兩端,雙方都不得罪。
    在薩爾滸戰役中,派出的部隊,陽奉陰違,出工不出力,暗中保存實力。
    等大明軍隊戰敗以後,他們率先逃亡,向女真人投降,將兩麵三刀運用到爐火純青。
    從此,朝鮮成為明朝和建奴都拉攏和威脅的勢力,雙方都拉攏他,又都威脅他,恐怕他徹底倒向另一方。
    大明以前確實厲害,現在像是個垂暮老人,往往以大義所驅,挾恩圖報。
    大金可是個蓬勃少年,對龐大帝國大明都是拳打腳踢,朝鮮彈丸小國怎能不怕?
    屈服於武力的淫威,他們在內心裏更加看不起大明朝廷,隻不過不敢明著說出來,做事陽奉陰違。
    當有漢民逃亡朝鮮,朝鮮官員紛紛上書皇帝,拒絕接收漢民,免得惹毛後金,對朝鮮不利。
    並且驅逐朝鮮境內的漢民百姓,恐怕將戰火引到朝鮮國內。
    為了安撫遼地漢人,努爾哈赤還任用漢人降官,幫助他們維持統治,最有名的就是李永芳,劉愛塔等人。
    李永芳作為最早投降的漢人將官,努爾哈赤封他為遊擊將軍,還把孫女嫁給他,以示恩寵。
    劉愛塔,又稱劉興袏,後金人稱其為劉愛塔,朝鮮文獻稱之為劉海,遼東開原人。
    在建州他以才幹出眾,且"伶俐善解人意",深得努爾哈赤器重與賞識,被分到大貝勒代善的正紅旗。
    他參與了後金進攻明朝挺進遼沈之戰。以擊敵、追逃等功授備禦,並迅速高升,直至副將,受命管轄金州、複州、海州、蓋州,南四衛之地,成為後金國中聲名顯赫的漢官。
    同時,也重金收買投降的漢民,讓他們以流民的身份到統治區內,宣傳大金國的惠民政策,在漢人中散布大金國,優待漢民,投靠大金好處多多的言論。
    還派遣間諜到廣寧和北京等地收集情報。
    努爾哈赤還下令不許諸申女真)擾害漢人,盡量緩和雙方矛盾。
    雖然諭令措施頒布了不少,但是收效甚微。
    諸申女真人)不遵守法令的屢犯不鮮,難以禁絕。
    結果諭令剛發出去,努爾哈赤的四個包衣奴才竟然當道劫殺漢人,被發現後交給法司進行嚴懲。
    連大汗的包衣奴才都不能遵守大汗的諭令,更別說其他女真貴族了,對於漢人的迫害屠殺,屢禁不絕。
    原本以為剃發就能當順民好好生活的漢民,依然收到屠殺和殘害,再加上女真人內部也不一條心。
    葉赫女真人、海西女真人、建州女真人等各自都有各自的利益,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明麵上不好出手,也紛紛搞小動作,開始投毒。
    有對努爾哈赤不滿的人潛入沈陽,在水井中投毒,事情敗露,女真人開始大肆搜查,有二十多人被帶走審訊,追查投毒的主謀。
    努爾哈赤恐怕大肆搜查審訊,破壞了自己營造出來親善漢人的形象,但又不能不管,他隻能囑咐辦案人員注意方法,用好投降的漢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傳諭說:投毒的事情要嚴加審訊,抓錯了就釋放,做實的就殺,殺人也要注意殺人的方式,這些漢人不得由諸申來殺,我若殺之,怕是都要說我屠戮降人了,所以殺這些人,要讓新提拔的八個漢人遊擊來做吧。
    投毒的事件如影隨形,就連努爾哈赤外出巡視途中,也要注意防範。
    有一日,努爾哈赤從鞍山巡視來到海州城,戍守海州的大小官員前來迎接,迎著大汗進了府衙。
    飲筵時,有人先喝了酒,結果毒發身亡,努爾哈赤飲酒慢了一點兒,逃過一劫,緊急追查,又查出一夥投毒之人。
    暗殺如影隨形,努爾哈赤告誡參加宴飲的大小官員:“你與我諸申人沒有區別,河西的明國間諜必會投毒加害,爾等宜多加戒備。”
    努爾哈赤極力忍耐,緩和與漢人的關係,大度的推行剃發令,對於以前漢人反抗他的事情既往不咎。
    一大部分漢人貪圖眼前的安逸,乖乖進行剃發,充當大金國的順民。
    一些漢人感受不到天命汗的仁慈,紛紛跳出來和他作對,堅決拒絕剃發,奮起反抗。
    尤其是遼東南的東山礦徒,他們多次殺死了推行“剃發令”的官員,聚眾幾萬人,在大山裏結寨自守,拒絕剃發,拒絕招降。
    南四衛百姓也紛紛逃離家鄉,奔走海島,拒絕臣服。逃難的百姓,還有三四萬人通過渡海逃往山東。
    另外,位於鴨綠江畔的鎮江堡,百姓們也在自發組織抵抗,古河屯民陳大等人也不接受女真人的招降,殺死金國使者,聚集三千人,歃血為盟。
    另有馬虎山民任九錫、頭山民金國用、馬頭山民崔天、泰卓山民王思紹等據山自守,反抗女真人。
    大明朝廷得知這些消息以後,覺得有機可乘,建議朝廷與這些義民聯絡,分授官職,合力殺賊。
    明廷兵部命令登州副總兵沈有容前往接應,並在沿海各島設置據點,與東山礦徒維持聯係。
    各地的奏報和派往大明朝廷的奸細紛紛擺上案頭,努爾哈赤越看越生氣,袖子一掃,將所有奏折推了下去。
    大聲喊道:“不識好歹,我要將他們統統殺死!”
    “李永芳!我命你帶領5000漢軍前去剿滅東山礦徒,如果你辦不到,也就別回來了!”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