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人口劇增的危機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A+A-


    李永芳偷偷用眼神觀察四位旗主的神色,見他們都在認真傾聽,他接著說。
    “如果我們想著早點攻下鞍山堡,一方麵深挖壕溝,堅決不能讓他們突圍,另一方麵給他們不住的送人,送奴隸去消耗他們的物資和糧食!”
    “他們作為明軍,對這些漢人百姓不管不問,就會失去民心,他們的凝聚力就會下降,要是管的話,就需要從士兵嘴裏擠出糧食來養活他們,到時候看他們是要民?還是要兵?”
    “最後不管他們如何選擇,都是死路一條!”
    “有道理!還是漢人花花腸子多!”代善一拍大腿說道,“要早采取圍困的方法,我們也不至於損失如此多人馬!”
    杜度皺著眉頭道:“我們這次出征,出動了四個旗的精銳部隊,大汗的策略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鎮壓這股敢於反抗的漢人,同時,也是警告存有其他心思的漢人!”
    “可是過去了十多天了,我們拿這撮明軍毫無辦法,完全沒有實現大汗的戰略思想,大汗知道以後一定會不高興的!”
    “同時也會顯示出我們平常所宣揚的: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豪言壯語根本不是事實!也會給有其他心思的漢人機會……”
    莽古爾泰一拍桌子震得茶碗亂跳,喝道:“囉裏吧嗦說了一堆,要是能攻下了早就攻下了了,大汗不高興也沒有辦法!其他人有心思又能如何?瞻前顧後,你有其他的方法嗎?”
    杜度無奈的搖了搖頭,接著說:“我確實沒有好的辦法,我的意思是我們要一麵采取圍困的策略,另一方麵要給大汗報信說明情況,看看大汗有什麽好辦法!關於大汗的怪罪嗎?大家都跑不了,我也不能例外。”
    四個人沒有其他辦法,隻好一麵給努爾哈赤報信,一麵在周圍繼續挖出一道道溝壕,用於阻擋明軍的突圍。
    這時,有人來報:海州的劉大海派人送來了三萬奴隸,還有一些糧食。
    阿敏非常高興,接見了來人,誇獎了劉大海的辦事迅速。
    其他三位旗主也都各自回營,調集各地的漢軍四處捕捉漢民充當奴隸,顯示挖壕溝,等到壕溝挖好以後就將這些奴隸送給鞍山堡的明軍,用於消耗他們的糧食和物資。
    明金雙方在沒有發生激烈的攻防,雙方又都化身為基建狂魔,都在自己的陣地之前開始挖溝築城,陣地變成了土木施工現場。
    叮!係統任務守護鞍山堡30天任務完成第13天,獎勵金幣20萬,聲望上升20點。
    這次的獎勵減少了實物獎勵,難道不打仗就減少獎勵嗎?係統真摳!
    蓋州的楊於渭也送來了奴隸和糧食。這些降金的漢將都向他們的女真主子展現在中心。
    叮!係統任務守護鞍山堡30天任務完成第14天,獎勵金幣20萬,聲望上升20點。
    獎勵依然沒有實物獎勵,看來係統是真的很摳!
    七月初七,阿敏送出了他的第一份奴隸大禮。他們已經挖了三道壕溝,明軍要想輕易闖出去是不可能的。
    施工任務完成了,這些奴隸在自己營中,多多少少還是需要給他們一些食物的,不如送給明軍,即消耗敵人,又節省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兩萬奴隸烏央烏央的走向戰場,明軍觀察哨立刻吹響了警示的號角,戰線上立刻進入戒備狀態,剛剛歸降的十二大隊都被安排在最前列,他們戰戰兢兢地握著刀槍,準備要和前幾天自己一樣的漢民廝殺。
    奴隸大軍慢慢走近了,他們沒有拿任何武器,也沒有衝鋒,來到陣前,嘩啦啦跪倒一片,光禿禿的頭頂在陽光下泛著光,他們還都留著剃了發的豬尾巴辮子。
    十二個大隊長早就編好的勸降的話還沒有喊出口,對麵就跪下了,這時什麽情況?
    但他們依舊喊出了勸降的話:“對麵的人聽著,我們都是漢民,漢民不打漢民,投降吧!給你們飯吃!給你們衣服穿!大帥還能幫你們報仇!……”
    奴隸大軍中亂哄哄地喊道:“不要放箭!我們都是來歸降大明的呀!……”
    “這就成了?怎麽這麽簡單?”十二個首領雖然覺得勸降太簡單了,但是換位思考一下,有辦法誰願意在女真那邊受罪?
    但他們不敢做主,派人向裏麵送信,等候上麵的命令。
    毛承傑得到信息登上重新修好的南一城牆,看到外麵跪倒的一兩萬漢民百姓祈求歸降,他也非常納悶,一樣想不明白阿敏是在搞什麽鬼?
    不過見到外麵戰壕中齊刷刷望著他的臉,這些人都是戰場上歸降的人,他們思想上產生共鳴,眼神中都流露出收留這些人的祈求。
    想想都是漢民,救下一些是一些,畢竟同宗同源。
    “放他們進來!接受歸降!”毛承傑下達了命令。當命令傳到第一線時,人群中爆發出歡呼。來歸降的漢民也口呼感謝之言。
    叮!係統提示:接納歸降漢人百姓,聲望增加20點。
    毛承傑下令,讓羅小虎派士兵對這些人進行搜身,甄別有沒有女真人混進來當奸細的,所有的武器一律收繳,讓王烈派遣民政官負責管理他們,組織他們做工,發給生活物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叮!係統任務守護鞍山堡30天任務完成第15天,獎勵金幣20萬,聲望上升20點。
    又是新的一天,一樣是沒有戰爭就沒有實物獎勵,毛承傑都懶得在抱怨係統摳門了。
    日上三竿,防線前麵又烏央烏央湧來一兩萬漢人奴隸。
    當毛承傑得到報告,他徹底納悶了,阿敏這是想幹嘛?要把整個遼東的漢人都抓來塞給他嗎?
    昨天送了兩萬,今天又來一兩萬,這是想讓人將鞍山堡撐爆嗎?
    毛承傑雖然有些懷疑,但還是照例接受了漢民百姓的歸降。係統依舊增加20點聲望值,但他已經沒有了開始的高興心情,也許是麻木了。
    他沒有想到,好心是需要付出代價的,連續接收歸降漢民,雖然能夠獲得人力資源,但也能引起一係列的麻煩。
    人口的劇增,可不單單是要吃飯的,還要穿衣和住宿,人多了就連拉屎就是個巨大的麻煩,每天的排泄物都是非常可觀。
    現在天氣也越來越熱,十幾二十萬人被圍困在這麽小的區域裏麵,要吃飯、要喝水、還要拉屎,處理不當,很容易發生疫病。
    這個年代疫病非常可怕,得個感冒都能要人命,更別說是瘟疫了。
    毛承傑絞盡腦汁,安排王烈挖了無數旱廁,派人巡邏,所有人都不能隨地大小便,違反者輕者不給飯吃,重者還要挨鞭子。
    解決好了吃飯和拉屎的問題,又暴露出另一個問題,那就是新來的和老居民之間的矛盾。
    隨著人口的劇增,自然就擠占了原來人的資源,生活空間收到壓縮,夥食質量被降低,慢慢對他們產生了仇視,處處與他們作對。
    新歸降的漢民埋怨老居民吃得好,穿的暖,還不舍得勻給他們物資,要求一視同仁。
    古人說的沒錯,不患寡,患不均,鞍山堡的民情洶湧,鬥毆之事屢次爆發。
    軍隊的士兵都是從漢民中征召的,既有老居民,也有新歸降的百姓,百姓的矛盾也引發了戰士們的情緒,士兵之間也在慢慢產生隔閡。
    才幾天的時間,動亂的危機就一觸即發。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