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麵對陰謀的抉擇
字數:5092 加入書籤
毛承傑閉上眼,將所有的事情從腦子裏過了一遍。
他就想清楚朝廷那群蛀蟲的目的鎮江地理位置絕佳,鎮江位於鴨綠江西岸,背靠長白山餘脈,麵向鴨綠江衝積平原,形成 “依山臨江” 的天然防禦地形。
鎮江地處明、女真、朝鮮三國交界,是明末邊疆地緣政治的 “十字路口”,其歸屬直接影響三方力量平衡。
鎮江是連接朝鮮的 “紐帶”。朝鮮是明末明廷的重要藩屬,雙方軍事協作依賴遼東鎮江的交通線。
明廷通過鎮江經鴨綠江渡口與朝鮮義州相通,既可從朝鮮獲得糧草、兵源支持,又能聯合朝鮮牽製女真人東側,是重要的政治、經濟交通樞紐。
誰控製住鎮江,誰就控製了這個十字路口的經濟命脈和政治話語權。
女真人已經三四個月沒有對鎮江發動進攻,明廷認為這是控製住了鎮江。
那麽,他的政治價值和經濟價值就凸顯了出來,鎮江將成為與廣寧一樣重要前線。
每年朝廷對廣寧的投資有多少,朝中那些人自然是知道的,隻要鎮江能夠達到一半的數量,通過他們的運作,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鎮江比起廣寧來更有優勢,因為它聯通朝鮮。
朝鮮的市場比起蒙古遊牧民族來,消費的潛力簡直無與倫比。
這一點毛承傑就非常有感觸。
這幾個月,他通過皮島,就與朝鮮保持了很好的貿易關係,不能說很多吧,至少養數千精兵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麽大的利益,無論誰看到眼裏都會覺得眼熱,更別說掌握了江南經濟命脈的東林黨、浙黨、楚黨,他們能夠出售的貨物更多,當然利益也就更大。
鎮江,利益那麽大,這樣的香餑餑,大肥肉!哪個勢力不想著自己吞下去?
怎麽可能拱手讓人,自然都會如同惡狗一般撲上來爭搶。
可是,由於自己父子的存在,嚴重影響了他們對鎮江的瓜分。
毛文龍原本貼的是東林黨的標簽,可是監軍王文才到達鎮江以後,發現毛文龍雖然感激王化貞的知遇之恩,但並不願意充當東林黨的走狗。
更確切的說他不願意依附任何黨派,既不與東林黨結黨,也不向浙黨和楚黨獻媚,他隻想完成他的夢想——蕩平遼東,恢複家園。
東林黨見到毛文龍不受控製,也不再把他當做自己人,想著控製他或者替代他。
浙黨和楚黨因為有毛文龍的存在,嚴重破壞了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更是把他看做眼中釘,肉中刺。
對於新崛起的閹黨,魏忠賢確實和毛承傑的關係比較好,但涉及到利益,他們更願意是親自掌握,而不是依靠盟友。
也想借機在遼東安插親信,分一杯羹。
所以,鎮江成為朝中各方勢力的角力場。
在鎮江,實際掌權者毛文龍,在遼東官場上廝混半生,早就混成了官場的老油子,想對他耍一些手腕,簡直就是關公門前耍大刀。
另一方麵,毛文龍確實很能打,他從101novel.com0多人發展到現在的數萬人,那是經過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比起大多數望風而逃的將領威信非常高。
他的部隊也分很多的派係,中間也有勾心鬥角,但隻要毛文龍樹立著恢複遼東的大旗,他就是統帥。
因為大多數重要將領都是與他共患難過的遼東人,他們有共同的理想,恢複遼東。
再加上,他也很會籠絡人心,將嫡係的重要將領都認作義子義孫,在宗法上占據了大義,父為子綱,將領們都願意遵從他的號令。
這也是監軍王文才無法拉攏到部隊的重要原因。
文官們控製部隊的慣用手段就是依靠皇權和法理,占據法理製高點,從思想上控製將領和軍隊;
另一方麵,通過控製糧草分配,控製軍功勘驗以及彈劾不法,製約重要將領,讓他們屈服。
可是,鎮江與大明朝廷隔著大海相望,屬於一片飛地,朝廷的皇權和朝廷的法理控製力本來就低,文官們沒有朝廷後續部隊的武力作為依靠,他們口口聲聲宣揚的高調,簡直和放屁沒有什麽區別。
掌握武力的武將不理會他們,他們也沒有辦法。
至於控製糧食,本來是最好用的方法,可由於毛承傑的存在,這個殺手鐧也失去了作用。
監軍王文才和朝廷的東林搞不明白毛承傑是如何能夠在短時間內搞到那麽多糧食!
更可惡的是,還有那麽多肉食!讓原本缺衣少食的鎮江軍民能夠得到物資,根本不指望朝廷的撥付,也能生存,這就徹底打破了他們的桎梏。
在這個年代,糧食是奇缺的,肉食是更加稀缺的!
別說遼東,就連京城的達官顯貴,誰家又能保證每天都能吃上肉食呢?
可毛文龍竟然能夠給部隊發放熏雞和熏鴨,還有熏兔子,你說氣不氣人?
毛文龍的好日子,讓求而不得的滿朝文武都羨慕不已,這怎麽可能不讓人眼紅?
所以,調走毛文龍,爭搶鎮江利益是朝中大佬們的共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不過又一想,調走毛文龍不是關鍵,更關鍵的是——毛承傑。
在遼東,毛承傑就是一尊殺神,放眼整個大明,沒有任何一個武將敢於跟他爭雄。
換成其他武將,先不說能不能頂得住女真人的攻擊,單單麵對毛承傑的身份和地位,誰敢搶奪他的資源?
天高皇帝遠,他本人武力高強,又是錦衣衛這種特殊身份,很得皇帝信任,不管是論武力,還是講法理,都不是他的對手!
與其調走接受資源的毛文龍,不如先撬走掌握資源的毛承傑。
隻要撬走毛承傑,就能夠掌握重要的糧食和肉食來源,哪怕到時候分一部分利益出去,也一樣是一本萬利,利益自然會滾滾而來。
到時候,毛文龍就成了拔掉牙齒的老虎,聽話,就讓他繼續在遼東賣命,不聽話,隨便丟在一個地方,任其自生自滅也就罷了!
各個派係達成共識,哪怕有皇帝的庇護,閹黨半推半就地周旋,依然抵擋不住滿朝文臣喋喋不休地攻訐,要治他的罪。
最後,各派勢力拿出“以退為進”的策略,想出 “入太學院讀書” 這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以“為了他好”的借口讓他離開遼東。
這種“念其功勞斐然,不予處罰”來顯示朝廷的大度;
以“年少讀書少,允許其入太學院讀書”的恩典,來彰顯胸懷;
讓持堅決反對態度的天啟皇帝也失去了堅決抵抗的決心,同意了這種折中的做法。
名義上給毛承傑恩典,讓他入太學院讀書,一方麵可以增長學問,不會在犯國家律法,另一方麵,讀書以後,還可以參加科舉,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夢想。
事實上是將毛承傑軟禁在京城,讓他充當毛文龍的質子。
不光可以名正言順搶奪毛承傑的資源,還可以毛承傑為要挾,威脅毛文龍就範,實現他們徹底控製鎮江的目的。
“大哥,你不能回京啊!”董輝見到毛承傑默默不語,恐怕他上當,急得跺腳大喊。
“太學院看似金貴,實則是牢籠,他們想要以你為質,要挾毛大帥呀!”
“再說,您若走了,軍中將士人心渙散,我們在遼東建立的基業必然全都毀了!”
毛承傑睜開眼,目光掃過帳內將領。
他們都是跟著自己一路拚死的兄弟和老部下,臉上滿是憤慨與擔憂。
他沉默片刻,拿起第一封戰報,重新細讀“留下李九成堅守險山堡,大部隊離開險山在外麵打遊擊。”
這一行字讓他懸著的心稍稍放下 —— 毛文龍沒有死守孤城,而是選擇遊擊作戰。
遊擊戰正是毛文龍最擅長的打法,隻要不被圍困,一時半會兒暫無性命之憂。
再不濟,大不了還是像原本曆史上一樣退入朝鮮躲避而已,沒什麽大不了的。
“既然毛帥已經決定開展遊擊戰,我等便不必急於馳援鎮江!”毛承傑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寒意。
“既然朝廷的大佬這麽想要鎮江,那麽讓他們自己派兵去搶吧!”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沿著鎮江向北的路線劃過,最終停在一個地名上 —— 赫圖阿拉。
“弟兄們!來都來了,本帥帶你們去發財!”毛承傑用手指點了點努爾哈赤的老營說道。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