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首鼠兩端的朝鮮
字數:4415 加入書籤
義州節製使樸誌越想越心焦,這可如何是好?
宗主國來人照顧好了,照顧不起!照顧不好,又會落下罪責!
再說,沒有國主的命令,他怎麽敢私自開城放人進來?
與其裏外不是人,不如幹脆不如眼不見心不煩,明國的使者見不到人,大冷的天,他自然就會離去!
他一手端著熱茶,另一隻手擺了擺,代表知道了,讓報信的人下去,根本沒有接見的意思。
待到士兵出去以後,他又斟酌片刻,還是要向國主匯報一下才比較穩妥,關於外交的事情,可大可小,萬一自己真的怠慢了宗主國的使者,說不定也會降下責罰的。
他提起筆,刷刷點點寫了一封奏報,報給了朝鮮國王,說明了來龍去脈,請求國主定奪。
士兵們沒有得到開城的命令,當然不敢有任何動作,隻能冷漠地看著他們,就讓毛文龍在城外雪地裏等著。
毛文龍耐著性子反複解釋,甚至拿出大明冊封自己的文書,可朝鮮一方依舊不為所動,隻是淡淡地說“大人無需多言,沒有上麵命令,我們當兵的也無可奈何,請大人不要為難我們這些當兵的!”
毛文龍心中一沉,他沒想到會遭遇如此冷遇。
無奈之下,他隻好掏出一些銀兩,請求當值的士兵再次通報,朝鮮義州當值的士兵見到有銀子可賺,高興地跑去了。
又等了沒一會兒,士兵臉上多了一個巴掌印回來了,冷著臉道“話給你帶到了,我臉上就是答複!”
毛文龍無奈,隻好先回去,待到第二天再來,量他們也不敢真正得罪大明。
可是,日複一日來了三天,始終沒有見到朝鮮官員,守城士兵對他們的態度也愈發冷淡。
毛文龍回到臨時營地,看著身邊饑寒交迫的百姓,心中又急又氣,卻又無計可施 —— 他實在不明白,為何作為大明藩屬國的朝鮮,會如此絕情。
事實上,毛文龍的遭遇,源於朝鮮王國上層的糾結與妥協。
此時的朝鮮王宮之中,一場激烈的朝議正在進行。朝鮮國王李倧端坐在王位上,麵色凝重,下方的大臣們分為兩派,爭論不休。
“陛下,大明乃是我國的宗主國,毛文龍將軍帶著數萬百姓前來避難,我們理應接納!若是拒絕,豈不是違背了藩屬之禮,讓天下人恥笑?”
“再說,萬曆年間,明國曾多次幫助我國抵禦日寇侵略,連續幫我們打了那麽多仗,死了那麽多人,這樣的護國恩情,你們難道都忘了嗎?”
“如果我們忘恩負義,如果再有下次,大明還會不會再幫助我們?”
以左議政樸弘緒為首的一派大臣懇切地說道,他們深知與大明的宗藩關係對朝鮮的重要性,不願因一時之懼而背棄大明。
可右議政李岑卻立刻反駁“李大人此言差矣!如今女真人勢力日益強盛,已占據遼東大片土地,連大明軍隊都難以抵擋。
“此前女真人已派人送來威脅文書,若我國接納明軍,他們便會舉兵伐朝!我國國力薄弱,根本無法與女真人抗衡,一旦開戰,百姓必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這後果誰能承擔?”
“更重要的是,明國一下子來了那麽多軍隊,還有那麽多難民,我們要拿多少糧食來養活他們?這些糧食物資從哪裏出?”
“左議政樸大人!這些糧食物資,由你家來出嗎?”右議政李岑戲謔的說道。
“國家之事,安能由我個人自家出物資的道理?當然是由國家來出!”左議政樸弘緒一甩袖子甩鍋道。
緊接著,雙方大臣一擁而上,相互指責,不能把國事和私事混為一談。
一群官員吵吵嚷嚷,要不是他們議事的屋子過於寒酸和狹小,真有幾分大明朝堂的氛圍。
大臣們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有人擔憂得罪大明,失去宗主國的庇護;有人則害怕女真人的報複,危及朝鮮的安危。
朝鮮國王李倧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更是糾結不已 —— 他既不願違背與大明的宗藩情誼,落下忘恩負義的罵名,又深知女真人的凶殘,不敢拿朝鮮的國運冒險。
更關鍵的是他不願意用自己國庫的糧食和物資來養明國的軍隊和流民,那樣名聲是落下了,可是付出的可是真金白銀呀!想想都肉疼!
大明確實對朝鮮有天地的恩情,可是這個恩太大了,簡直還不起,與其還不起,幹脆不如不還,反正都是得罪人。
隻不過要權衡一下,怎麽樣不一下子把人得罪死了,畢竟,大明可是個龐然大物,得罪了真的很吃不消的。
“陛下,依臣之見,不如采取拖延之策。” 一名禮部老臣崔吉上前說道,他多年和大明打交道,已經完全學到了大明文官拖字訣的精髓。
“既不明確拒絕毛文龍,也不接納他們入城,讓他們在城外暫且停留。這樣一來,既不會立刻得罪大明,也能向女真人表明我國並未與明軍合作,待日後局勢明朗,再做打算。”
朝鮮國王李倧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猶豫,隨即緩緩點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他知道這是個兩頭不討好的辦法,卻也是目前能想到的 “最優解”—— 既能暫時避免與女真人發生衝突,又能不至於徹底與大明撕破臉。
在朝鮮王國上層這種兩麵三刀、首鼠兩端的心態下,采用“拖”字訣,當然不會給義州明確的命令。
毛文龍的求助被無限期的拖延開來,城外數萬百姓與明軍正處於饑寒交迫之中,他的 “拖延之策”,無疑將他們推向了更深的困境。
毛文龍與數萬百姓被擋在了義州城外,陷入了前有阻礙、後有追兵威脅的兩難境地,隻能在鴨綠江東側的荒野中,挖樹根,嚼樹皮,艱難地尋找一線生機。
凍餓而死的百姓不計其數,毛文龍再也等不下去了,帶領大明的軍民包圍了義州,堵住他們的城門。
毛文龍狠狠地說“你們既然不讓我們進去,你們也就別出來!我看你們這頭縮頭烏龜能忍幾天?”
畢竟,天寒地凍,義州城的木柴需求量很大,義州的樵夫每天都需要出城打柴供應城內的達官貴人使用。
這一封堵四門,義州城的取暖的木柴很快就告罄了。
毛文龍也沒有做的太絕,他讓難民們將柴堆放在城門的不遠處,想要柴火?可以呀!拿東西來換!糧食,衣物,啥都行!
反正,什麽都是他們需要的,他們在城外挨凍,城內的人也別想著好受。
剛開始,朝鮮人氣勢洶洶,派軍隊出來驅趕堵門的難民。
結果,還沒有衝到跟前,毛承祿等義子義孫帶著人頂了上去,三下五除二,將狐假虎威的朝鮮士兵打得鼻青臉腫。
有人想動刀子,結果讓他的刀還沒有拔出來,就讓毛承祿抓著脖領子拎了起來,血紅的眼珠子一瞪,屍山血海中爬出來的人,渾身都是殺氣,嚇得領頭的人差點尿了褲子,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一些士紳出城來講道理,張盤等書生出身的人就出麵,那道理講得比朝鮮人光鮮多了。
聲明,他們作為禮儀之邦的人,遇難流落至此,隻想用辛苦打來的柴火換些急需之物,並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
至於柴火貴了一些,那也有情可原,大雪漫天,天寒地凍,打柴也不容易,物以稀為貴,嫌貴可以不買,人家也沒有強迫你們買。
義州的樵夫出城打柴,也沒人阻攔。
至於,最後被人打悶棍,扒個光不溜溜,反而被好心的明人送回了找家人認領的事卻屢見不鮮。
樵夫家還要掏一些謝禮,感謝人家明人的救命之恩,否則,就凍死在荒郊野外了。
喜歡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風雲開局賣掉遼陽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