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雙喜臨門

字數:4559   加入書籤

A+A-


    沈清棠反應很快,“一會兒,等三小姐回家時,我給她帶些甜點,到時候你們都嚐嚐。”
    “你別理他!”王如意沒好氣道,“你平時讓我帶回家的糕點都進他肚子裏了!再吃得胖成豬!”
    要不是她騙他說糖水鋪子被稅課局的人查了,他才不跟自己來。
    小胖子朝王如意做個鬼臉,不等王如意發作就跑了出去,還帶走了大半的家丁。
    王如意不喜歡人跟著她。
    “清棠。”李素問發愁,“咱們這些蔬菜怎麽辦?”
    “都裝進菜籃裏,給咱們家的會員送去。免費送,就說回饋他們的福利。”沈清棠道。
    反正免一個月的稅,還有人報銷今天的成本。
    這天沈家人晌午就回了穀中。
    荒野裏,季十七正帶著一行人挽著袖子在幹活。
    有的在挖樹根、有的在翻地。
    那些文弱些的書生,負責把地裏清理下來的雜草抱出開荒的範圍,把草都堆在一起。
    孫五爺坐在邊上指揮書生們。
    “你先往下麵放,要不然堆成尖兒還會往下溜。”
    “左邊高了,往右邊再堆一點兒。”
    “……”
    鄭老伯依舊趕著牛在犁地。
    趕牛犁地還是技術活,一般人真幹不來。
    牛是牲畜,想讓它走直線,得“咦咦喔喔”的喊。
    沈清棠看過鄭老伯趕了幾次,雖然不知道什麽原理,但是牛能聽懂鄭老伯的口令。
    鄭老伯喊“咦”牛就往左,喊“喔”就往右,喊“籲”就是停。
    最難的部分是不管牛會不會偏離路線,扶犁的人要掌握好方向,盡量在田地裏犁出一條直線。
    沈嶼之見鄭老伯辛苦,想替他來著。
    結果,即使鄭老伯在前頭牽著牛確保牛走直線,沈嶼之犁的地也是彎彎曲曲,不少地方還得返工。
    遠遠看去,一行在田間勞作的人像一幅很有感染力的畫。
    怪不得自古以來,總有人詩人在歌頌勞動,或者畫家筆下的勞作者總是幸福的景象。
    但,個中滋味隻有幹活的人才知道。
    而真正的勞作者,既不會作詩也不會作畫。
    也沒時間悲春傷秋。
    沈清棠感慨:“還是人多力量大啊!才出穀半天,他們已經幹了這麽多活。他們要是能一直這樣幹活,那我可就有點貪心的小想法了。”
    “嗯?”李素問好奇,“什麽想法?”
    “當個小地主婆。雇他們給我當長工。”
    李素問嬌嗔地白了沈清棠眼,“不行!都是自己人,什麽地主長工。”
    沈清棠笑了笑,她就是隨口一說,當然不是這麽想。
    她有更大的謀劃。
    下午,沈清棠忙活完蔬菜棚裏的事,把孩子交給季宴時和向春雨,張羅著做飯。
    上午稅課局鬧那一出,鋪子沒再營業。
    沈嶼之去給會員們送蔬菜時,沈清棠和李素問便到集市上去采買。
    穀裏一下子多了十來張嘴,總不能讓人餓著肚子幹活。
    如今穀裏有石磨,不用買現成的米麵,隻需要按石、按鬥買糧食回來自己加工即可。
    沈家人買了不少糧食。
    小麥、水稻、紅豆、綠豆等都買了不少。
    還買了一頭豬讓朱屠夫給宰殺好。
    以及其他拉拉雜雜的食材。
    總之,大使賠償的那些銀錢,花的一幹二淨還不夠。
    沈清棠又在自己私房錢裏補了些才采買完,打道回府。
    這麽多東西,縱使他們有好幾個人,也背不動。
    不過沈家開鋪子月餘,跟附近還開著的商鋪處的關係不錯,平日裏偶爾有剩餘的蔬菜也會分給大家。
    借輛板車並不難。
    有個鄰居是開馬車店的,還要把馬借給沈家人。
    沈家人沒好意思要,隻借了板車,自己推著物資回到穀中。
    人多,做的飯也多。
    李素問和崔曉雲都來幫著打下手。
    崔曉雲看見光食材就堆了半車,咂舌道:“你們怎麽買了這麽多東西?”
    縱使穀裏添了不少人,但是穀中不缺菜,隻需要買點糧食即可。
    可沈清棠她們買回來的除了糧食還有各種食材,雞鴨鵝都有,還有各種調味品。
    陣仗不比過年差。
    糧食還好說,可以久存。
    宰殺的豬肉沒幾天就會餿的。
    沈清棠拿著刀在豬身上比比劃劃,似乎在研究怎麽下刀合適,聞言道,“因為最近咱們穀裏雙喜臨門呀!”
    “嗯?”崔曉雲不懂,“哪來的雙喜?”
    “雲姐,你看你家小叔子回來了是不是得算一喜?”
    崔曉雲點頭,“算的。雖說小叔子……回的不太光彩,好歹是活著歸家。別看我公爹嘴上總嫌棄小叔,實際上開心著呢!
    你不知道我公爹和婆婆這兩天飯都比以前吃的多。尤其是我婆婆,走路都帶風,也不喊著說腿疼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嘛!”沈清棠笑。
    “還有一喜呢?”
    “我家糖糖和果果馬上百日啦!今日在集市上采買時,我便跟我娘商量了一下,趁今日回來的早,有時間,幹脆就把他們百日宴一起辦了!”
    反正離糖糖果果沒差幾天。
    按照北川風俗,小孩子過生日要搶不不要過。
    意思是過百日要在孩子第九十九天過,或者再往前一點兒,但是不能到整百日。
    等過周歲生日也是如此,能提前兩天,不能延後。
    沈家人如今落戶北川,自然也可以遵守一下北川的習俗。
    反正穀中沒有外客,有高興的事也還是穀中這些人一起分享。
    早兩天晚兩天沒區別。
    崔曉雲連連點頭,“確實是雙喜臨門。”
    除了向春雨,穀中所有的女眷都過來幫著做飯。
    如今天氣暖和,在戶外支起灶台,幾個鍋同時開火,做起飯來也快。
    青鬆年紀小,幹不了重活,被分配過來幫著娘子軍燒火。
    穀中如今二三十口子人,做二十道菜都不嫌多。
    饅頭一次得吃一鍋。
    沈清棠還在溪水中下了漁網,看看能不能在晚飯時再加條魚。
    鯽魚冬天的時候一百文一斤,如今隻要三十文一斤,聽魚販子說,夏天會更便宜。
    看來和蔬菜一樣,反季節才會貴。
    喜歡流放懷孕父不詳,邊關深山蓋大房請大家收藏:()流放懷孕父不詳,邊關深山蓋大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