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換一城繼續忽悠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沈清棠回北川帶上火焰,又在李婆婆的堅持下,把夏荷也帶上了。
主仆三人加上一隻老虎,從禹城借道而過,到了赤城。
赤城是盤城前方的城池。
赤城和盤城中間的空地上,就是西蒙二十萬駐軍。
當然,經過幾次交戰,二十萬駐軍已經不足十五萬人。
沈清棠雖是頭一回到赤城,但是赤城已經有了沈記的鋪子。
在這邊開店的是天天。
天天年紀不大,卻已經成了一名老成的掌櫃。
天天看見沈清棠,十分驚訝。“東家,你怎麽來了?”
“來看看你們,順便處理點兒事情。”
天天把沈清棠迎到二樓雅房中,安排下頭的人端茶倒水,興致勃勃道:“東家,我早就盼著你過來了。
我遇到點兒問題,就等著你過來教我。”
沈清棠含笑點頭,“好。不急,慢慢說。”
天天摸摸頭,“看我!能讓您親自過來辦的得是大事。我的事不急,不急,都是小問題。東家,您來赤城做什麽啊?”
沈清棠不答反問:“你在這裏已經一年多了吧?了解這裏嗎?這裏的縣令是什麽樣的人?商人怎麽樣?心齊不齊?百姓的生活如何?”
天天想了想,撿著能回答的道:“我跟縣令打交道不算多。不過他不是個好東西,很貪心!野心也大,壓根不想在赤城留,一心想回西蒙都城。
在這裏斂的錢財都用來打點了。
赤城的商人們倒是還行,跟北川的商人差不多,大家就是為了糊口。赤城也就比盤城人多點兒,地多一點兒。
不過赤城經商的人多,銀錢流通性強。”
這也是當初天天選擇在赤城開糖水鋪子發展下線的原因。
“赤城的百姓日子不算好過。他們的苛捐雜稅不比咱北川輕。我在赤城發展的下線大半都是普通老百姓。”
沈清棠眼睛一亮,“有多少下線?除了赤城,其他幾座城池,比如盤城、陽城還有前頭的安城等都有下線嗎?”
天天點頭,“有呢!還不少。西蒙地雖多,但是氣候不占便宜,多數時候幹旱,經常莊稼顆粒無收。”
沈清棠眸光微動,難怪在盤城時那些裏正不見兔子不撒鷹,拿到租地銀就痛快簽了契約。
原來怕收成不好。
“老百姓多數是牧民。對他們來說種地的收成遠遠不如養馬、養牛、養羊收成好。他們四處奔走最適合當咱們沈記的經銷商。
當初我來的時候也很忐忑,沒想到隻三個月,附近大小十餘個城鎮都有了咱們的下線。
其他城鎮也有咱們的經銷商,不過你規定的有地域限製,我不能越界,對其他地方的經銷商情況還不是很了解。”
沈清棠點頭,“辛苦你們了!”
她很清楚,經銷商也好,代理商也罷,都沒那麽好當。
當初在寧城隻是為了賺一筆快錢,解決黃玉和自己的難題。
沒想到一年過去,這些經銷商已經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無處不在。
沈清棠對天天道:“你能不能盡快把你所有的下線集合起來?我找他們有事。”
沈清棠如今管的攤子過大,在通訊和交通都不夠發達的情況下,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放權。
她也清楚林子大了什麽樣的鳥都有。
隻要交到她手裏的賬目能對得上,利潤符合常理,其餘的她都睜隻眼閉隻眼。
幾乎不管經銷商怎麽發展。
跟蝸牛一樣發展緩慢也罷,像蜘蛛一樣織網一樣鋪開也好。她都不幹涉。
天天是最早一批跟著她的小乞丐,是她親手挑出來的,人品和能力都不錯。
集合起來的下線比沈清棠預料的還多些。
經銷商的職業也是五花八門。
有專職賣沈記甜品的小攤販,有代理沈記糖水的糖水鋪子東家。
有牧民、有商人、有官太太還有窮書生等。
要是再給天天點兒時間,怕是能集齊三百六十行。
天天鄭重跟大家介紹了沈清棠,言語間對沈清棠很敬重。
若把赤城的沈記比作是西蒙分公司的話,天天就是分公司的總經理,是這邊的一把手。
一把手對集團來的女東家畢恭畢敬,下頭的人也會對沈清棠很尊重。
沈清棠含笑朝天天頷首,承了他的好意。
“今天把大家找來,是有事相求。”
“說求太客氣了!東家有事請吩咐。”赤城總經銷商忙表態。
“倒也談不上吩咐。”沈清棠淺笑著開口:“若是做好了,於你於我於所有人都算是好事一樁。是這樣的,我打算在三角山建一所學院。規模比較大,需要一些強壯的勞力幫工。
工錢按照大乾貨幣計算,六十文一天。每天工作四個時辰,中午管飯。最起碼會保證一葷一素兩個菜……”
沈清棠著重強調了建築工人的福利待遇。
經銷商中的普通老百姓顯然很有興趣,紛紛跟沈清棠打問一些細節問題。
比如什麽時候開工?什麽時候結算工錢?工期有多長。
沈清棠一一回答之後,還補了一句:“去參與建學院的工人,家裏有適齡孩子想上學的,免學費,包分配。包分配的意思是孩子若順利從學院結業,會根據其特長分配相應的工作。”
這話一說,別說老百姓,連富商們都些心動。
不過讓他們去學院幹活,肯定是不行的。
一個個在亂世吃的腰肥肚圓,哪還幹得了苦力活?
但商人普遍會來事,立刻有人笑嘻嘻的問沈清棠:“東家,有沒有我們能出力的地方?”
沈清棠目光精準瞄向開口的商人,是個會說話的。
他不問怎麽加入,不問沈清棠能給他什麽,而是問能為沈清棠做什麽。
圖的不過就是付出了得要回報。
沈清棠收回目光笑著點頭:“當然有。我此番過來,除了要召集工人蓋學院之外,還需要跟咱們牧民和農民合作。
是這樣的,我從海外帶了一些番邦農作物回來,一種叫馬鈴薯一種叫番薯,還有一種叫玉米。
這三種農作物跟咱們平時種的麥子比起來,產量能翻兩三倍。
可以讓原來吃不飽肚子的人,吃飽肚子。”